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热点分析(全文)

时间:2022-06-28 20:1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热点分析(全文),供大家参考。

2022年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热点分析(全文)

 

  2022 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分析 专题一

  党的百年征程抒写成就与梦想 (一)相关材料 材料一:2021 年 7 月 1 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各界代表 7 万余人以盛大仪式欢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中央军委*****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材料二:***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

 材料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2021 年 7 月 1 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国家**、中大军委*****发表重要讲话。(摘要) 一个主题: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站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伟大建党精神: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材料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2021 年 7 月 1 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国家**、中大军委*****发表重要讲话。(摘要) 以民族复兴为已任: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已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新的赶考之路: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有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材料五:强调九个“必须”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二)知识链接 1.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建党一百年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初心和使命。

 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5.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6.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

 7.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8.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9.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10.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1.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问题思考 1.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民主逐步完善,法治中国建设稳步推进,民生建设扎实有效,人民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腾飞,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人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3)全民族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

 (4)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实现了从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跨越。

 (5)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2. 从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

 (2)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4)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5)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7)坚持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8)弘扬中华文化,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

 (9)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0)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等。

 3. 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3)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取得的。

 (4)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5)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4.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了怎样的精神谱系? 请你一一列举。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

 (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

 (3) 改革开放时期: 特区精神、抗供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

 5.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以怎样的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 (1)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创造精彩的人生。

 (2)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

 (3)要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

 6.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说明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关系是怎样的? (1)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

 (2)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3)青少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青少年的品格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

 专题二

  “航天梦”引领科技 创新再上新台阶 (一)相关材料 材料一:北京时间 2021 年 10 月 16 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3 名航天员送入太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

  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径向交会对接之后,停靠时间将由神舟十二号的 3 个月延长到 6个月,执行 180 天组合体长期驻留任务,这将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将首次考核并验证空间站任务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能力。

 材料二:北京时间 2021 年 10 月 16 日 0 时 23 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 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三:北京时间 12 月 9 日 15 时 40 分,“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时隔 8 年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在约 60 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

 “天宫课堂”第二课 3 月 23 日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 再次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在约 45 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生动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讲解了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展示了部分空间科学设施,介绍了在空间站的工作生活情况。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材料四:2021 年 12 月 27 日 00 时 55 分,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全部既定任务。北京时间 2021 年 12 月 27 日 00 时 55 分,经过约 6 小时,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圃满完成第二次出舱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翟志刚、航天员叶光富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此次是空间站阶段中国航天员第 4 次出舱。舱外活动期间,先后完成了全景相机抬升、舱外作业点脚限位器安装及相关工效验证、携物转移验证等任务,同时,进一步验证了核心舱气闸舱、舱外服、机械臂的功能性能,进一步考核了出舱活动相关技术、舱内外航天员协同以及天地协同能力,为后续出舱活动进一步积累了经验。

 (二)知识链接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是国家 命运所系。(地位)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地位) 3.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引擎作用) 4.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做法) 5.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重要性) 6.企业是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7.创新精神、民族精神、勇担责任、奉献社会 (三)问题思考

  1.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说明了什么? (1)我国的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新型国家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2)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航天科技领城走在世界前列。

 (3)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显著。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5)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2.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能实现不断跨越的原因有哪些?

 (我国科技成果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原因) (1)党和政府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并予以支持。

 (2)我国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四个尊重”的社会氛围。

 (3)我国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4)我国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5)一代又一代航天员们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独立自主、敢于超越、攻坚克难、勇于登攀、淡治名利、无私奉献、开拓创新、团结...

推荐访问:2022年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热点分析 热点 法治 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