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调查报告 >

材料动态特性实验报告-SHPB实验报告

时间:2022-07-07 14:00: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材料动态特性实验报告-SHPB实验报告,供大家参考。

材料动态特性实验报告-SHPB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研究型课程考试答卷

  课程名称:

 材料动态特性实验(SHPB 实验)

 考试形式:

 □ 专题研究报告

 □ 论文

  √ 大作业

  □ 综合考试

  序

 号

 分

 项

 类

 别

 得

 分

 1

  2

  3

  4

  总

 分

  评阅人:

 时 间:

  年

 月

  日

 材料动态特性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霍普金森杆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 2、会用霍普金森杆测试材料动态力学性能。

 1.SHPB 组成:

 Kolsky 在 Hopkinson 压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分离式 Hop-kinson 压杆

 SHPB )技术来测定材料在一定应变率范围的动态应力 ── 应变行为 ,该实验的理论基础是一维应力波理论, 它通过测定压杆上的应变来推导试样材料的应力 ── 应变关系, 是研究材料动态力学性能最基本的实验方法之一。为了测出A3 钢(又称 Q235 钢)的屈服极限、弹性模量以及其他性能参数。用 SHPB 实验就行数据测量。SHPB 的实现装置如下图:

 分离式 Hopkinson 压杆装置示意图

 它由压缩气枪、撞击杆、测时仪、输入杆(入射杆)、超动态应变仪、试件、透射杆、吸收杆、阻尼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2. 实验原理:

 SHPB 技术建立在两个基本假定的前提上:

 (1)杆中应力波是一维波; (2)试件应力/应变沿其长度均匀分布。

 根据垂直入射应力波在界面出的反射、透射原理和上述假定由:

 应力相等:

 ) ( ) ( ) ( t t tT R I    

  (1) 应变相等:) ( ) ( ) ( t t tT R I    

 (2)

 式中 ( )It  和 ( )Rt  分别为入射杆的入射应力和反射应力, ( )Tt  为透射杆的透射应力, ( )It 和( )Rt 为入射杆的入射应变和反射应变, ( )Tt  为透射杆的透射应变。

 图 1 输入杆-试件-输出杆相对位置 如图 2 所示,在满足一维应力波假定的条件下,一旦测得试件与输入杆的界面 X 1 处的应力,可理论推导得:

  1 1 2( ) ( , ) ( , ) ( , )2S I R TSAt X t X t X tA      

  (3)

 SR I TSSLt X v t X v t X vLt X v t X vt) , ( ) , ( ) , ( ) , ( ) , () (1 1 2 1 2   

  (4)

      tR I TStS Sdt t X v t X v t X vLdt t01 1 20) , ( ) , ( ) , (1) (   

  (5)

 式中:

 A 为压杆的横截面积,sA 为试件的横截面积,SL 为试件的长度。

 ( )St  、( )St  和 ( )St  为试件的平均应力、应变和应变率,1( , )Iv X t 、1( , )Rv X t 分别为入射应力波在界面 X 1 处的入射质点速度和反射质点速度,2( , )Tv X t 为透射应力波在2X 处的透射质点速度。

 在弹性压杆的情况下,由一维应力波分析可知,应变与应力和质点速度之间存在如下线性关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0 2 2 21 1 0 1 1 1 12 2 2 21 1 1 1 1 1t X C t X v t X v vt X t X C t X v t X v t X v vt X E t X t Xt X t X E t X t X t XT TR I R IT TR I R I         

  (6)

 可见,上述问题就转化为如何测界面 X 1 处的入射应变波 ) , (1t XI 和反射应变波 ) , (1t XR ,以及界面2X 处的透射应力波 ) , (2t XT 。因为,只要压杆保持弹性

 状态,不同位置上的波形均相同。这样,最后由应变片1G 和2G 所测信号就可以确定材料的动态应力 ( )St  和动态应变 ( )St  。

   ) , ( ) , ( ) , ( ) (2 1 1t XAEAt X t XAEAtG TSG R G ISS      

 (7)

      tG T G IStG RSSdt t X t XLCdt t XLCt02 10010) , ( ) , (2) , (2) (    

 (8)

 于是,在入射应变波 ) , (1t X GI 、反射应变波 ) , (1t X GR 和透射应变波 ) , (2t X GT中,实际上测量两个就足以测量材料的动态应力 ( )St  和动态应变 ( )St  。在消去时间参量 t 后,就可以获得材料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

 (8)式对时间求导可以求出应变率:

  ) , (2) (10t XLCtG RSS    

 (9)

 故可以由(7)(8)(9)三式可以得到试件的应力-应变,应变率-时间的曲线图,由图中得到试件的屈服极限以及弹性模量等其他参数。

 3. 实验步骤:

 (1)搭建该实验装置,检查压气舱的气压是否达到实验要求,0.2 个大气压左右。调试动态应变仪,波形存储器是否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电压调到 5V。记录压杆(入射杆和透射杆)的材料、直径和杆件长度(要求两杆件的参数相同)。

 (2)对试件 A3 钢进行清洁,测量尺寸(直径、厚度)并记录。试验前对试件应变片进行静标。试件左右端面涂抹凡士林(应检查试件的表面粗糙情况),与输入、输出杆(万向头)端面磨合,并夹紧对直。用布条缠绕包好以减小外部干扰;

 (2)打开气压阀,按照选定的气体压力进行发射子弹(或撞击杆); (3)利用平行光源进行测速,并记录下显示屏上的时间,以便计算发射子弹的速度。

 (4)当撞击杆撞击到入射杆,输入应力波,可以通过贴在上面的应变片测量入射应立波,同时应力波传播到试件上面进行反射和透射,在透射杆上测量透射应力,在入射杆上的应变片测反射应力,应变片的数据通过超动态应变仪进入到波

 形存储,最后进入到数据处理系统,进过转换得到最终测量的材料动态本构方程。

 (5)检查试件破损情况并记录撞击后 A3 钢试件的直径和厚度。收拾实验装置,将相关部件归位。

 4.数据处理 :

 (1)数据前期处理:

  打开波形记录仪记录的入射波和透射波的相关数据,将 excel 内的 ch1 和 ch3通道的数据粘贴复制到 Origin8 的表格中,然后分别对两列数据取反:即右击鼠标,在下拉菜单中选择 set column value,弹出对话框,在空白处输入-col(a)点击 ok 键后将其取反.如图二所示:

 图 2

 然后点击 File,在下拉菜单中选择 export,将数据输出保存,以同样的方式将 Ch3 通道的数据也取反,并输出保存。之后以记事本的格式将两组数据打开复制到 excel 将数据与起初的时间相对应,然后全部复制,保存在记事本中,形成一个三列的矩阵。如图 3;

  图 3 (2)数据处理:

 编写 MATLAB 程序,将此矩阵 a 数据复制到程序中,如下图 4 所示:

 图 4

 需要指出的是矩阵 a 数据没有全部采用,只是采用了中间数据段的 1470 行,这是因为前期的 2019 行的数据是还没有计时时采集的数据,亦即外界的杂波由记录仪形成的数据,需要剔除,之后的数据是波在 A3 钢内形成的弹塑性波进过反射和透射后两个应变片记录的数据,而在后期结果并非是单纯试件在弹塑性阶段形成的波,而是进过多次的反射和折射后叠加而形成的波形数据,故也要剔除。

 然后运行图标后出现三个图如下:

 图 5

 该图中包含两个图,上图是数据记录仪中未经过处理的入射和透射波随时间变化的波形,下图为经过滤波后的入射和透射波随时间变化的波形,从图中可以入射波和透射波波形是对称的,这表明没有反射波的出现。

 图六

  该图是应力-应变曲线图,从图形可以看出,该曲线图比较符合实际 A3 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图。只是在强化结果出现的较为大幅度的波动,这可能是有一定的干扰存在。另外可以看出在应变为 40(这里的横轴不是真正的应变,而是经过放大后的应变)时为屈服极限(这里取下屈服极限为屈服极限)。具体的数据可由 MATLAB 中 workspace 内进行查找。

  图 7 该图是应变率波形图,该图和应力应变图很相似。

 (3)相关参数的求解:

 屈服极限:

 在应力应变曲线图六中,屈服极限应是应力上升在下降后的最低点,在workspace 中双击 trueos《1477*1double》查找符合该特性的数据如图 8

  图 8

 可以看出最低点为 4.2125e+04 单位为 MPA,这里的应力是经过放大 200 倍后的值,所以用该值除以 200,最终得到屈服强度:210.626mpa。

  弹性模量:按照弹性模量的定义:σ=Eε。这里只限制在弹性阶段阶段,所以弹性模量也为图六比例阶段的斜率,为了求解出这个斜率,可以截取比例阶段部分的应力应变值进行一次线性拟合。如图 9:

 图:9

 画出来的线性曲线图:

 图 10

  图形只能大致符合线性规律得到的斜率 k=0.8513*e4,但是这里的应变是放大了 200 倍后取得是千分单位,故真正的弹性模量为 E=k*200*1000,最终弹性模量的值为 163.06Gpa 屈服应变:

 屈服应变应是在外界力卸载后应力恢复为零时试件的应变值。在卸载过程中,应力和应变是按照直线规律变化的。这里相当于将比例极限段的往右平移且过屈服极限点,直线交横轴的左边就是塑性应变,可以直接进行数值求解过屈服极限点的直线,斜率 k=0.8513*e4,过点(40,4.2125e04),得到直线方程为:

  y-4.2125*e04=0.8513*e4(x-40) 整理后为:

  y=0.8513x*e4-2.984e5 令 y=0 得到 x=35.05,从而得到塑性应变值为 3.505%。

 5. 实验总结

 在该实验中充分应用了弹塑性波的原理,通过分析数据求出了 A3 钢的相关参数,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可知 A3 钢(也称 Q235)的屈服极限为 235Mpa,处理的结果为 210.626mpa,误差为(235-210.626)/235=10.37%,误差较小,弹性模量值

 在 2.058*e11,实验测得的数据为 1.63*e11,误差率为(2.05-1.63)/2.05=20.49%误差率较大,存在这样的原因主要有:

  数组 a 数据的取舍过于粗糙,没有进一步的论证,只是确定在适当的范围后进行粗糙的估计,这方面可以进一步改进。

  波形图的数据本身在记录是就有外界干扰波的存在,这是难以避免的。

  在拟合线性方程时,为了图方便只是截取了非常少量的应力应变数据来求解弹性模量,这与严谨的数据求解拟合的方式是相悖的。存在较大的误差也是必然的(从图 10)能够明显的看出来。这里可以进一步分析后较为精确的取值来缩小误差。

推荐访问:材料动态特性实验报告-SHPB实验报告 实验 报告 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