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主题教育 >

浅析《围城》主题(全文)

时间:2022-07-08 19:4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析《围城》主题(全文),供大家参考。

浅析《围城》主题(全文)

 

 浅析《围城》的主题

 《围城》自 1947 年发表以来,就在文学界和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仅是在当时,就是在经历了 40 多年后的今天,它仍是十分受欢迎的作品。可以说《围城》是一部超越时代、超越地域的作品:《围城》不仅受中国人的青睐,而且受外国人的宠爱,被译为日、英、俄、法、德等十多种语言在国外发行,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将来定与《儒林外史》和《镜花缘》等大典名著同垂不朽”⑴。

 多年来,许多名家、学者对《围城》作出各不相同的赏析、评价,特别是对钱先生的语言艺术,精湛的讽刺手法等方面有着通透的阐述,在此不多赘说。本人只想对《围城》的主题意蕴作一点浅显的分析。

 《围城》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呢?有人说它是一部爱情小说;有人说它是中国行将崩溃的社会的生动写照,把它誉为中国近代文学的最伟大的作品,是描写知识分子最好的一部现代小说;也有人认为作品背离了抗日烈火遍地燃烧的时代,没有反映出那个新人辈出、革命风云四起的时代本质等等。

 我以为评价一部作品,不必用固定的模式来衡量。每个人对生活理解的层次是不同的,看问题的方式与入射角也是不同的。《围城》是写抗战时期上层知识分子的空虚、虚伪、灰暗的精神生活,是对知识人性深处弱质的首先探索与批判,以独到的见解剖析了这些社会知识分子猥琐灵魂和灰色人生,道出了中国知识分子彷徨无主的精神磨难与知识界某种官场化的内幕,表现了作者对中国西式知识分子的无情嘲笑与对中国化了的西方文明的精心审视。《围城》又是一部蕴意丰厚的小说,故事情节虽不离奇曲折,甚至近乎平淡,但其所表现的生活内涵及作

 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是读者不能一目了然的,要反复揣摩、细细品味,方能有所领悟。

 从表面看,有人认为《围城》的主题就是书中女主角苏文纨谈到的关于恋爱与婚姻的外国成语的意思。这种见解虽比较普通,却并未切入作品的深处。我认为,《围城》有其深层的主题意蕴:即通过连锁单相思的爱情故事,人与人之间因文化结构、社会经济地位等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以及人对理想与希望的渺茫,说明人与人之间,人与理想之间是无法沟通的,是永恒疏隔的。

 (一)

 人与人的疏隔

 首先,《围城》通过一连串的爱情故事来说明人与人之间的疏隔。《围城》以主人公方鸿渐的事迹来构建小说的,小说展现了连锁单相思的爱情故事:方鸿渐大学同学苏文纨一直暗恋他,在欧洲游学归来的船上,方鸿渐却与庸俗不堪的鲍小姐调情鬼混。回到上海后,苏文纨不避前嫌,与方鸿渐亲密往来,但方鸿渐与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一见钟情,后因苏文纨从中挑拨,鸿渐与晓芙的恋情以失败告终。留美博士赵辛楣从小恋着苏文纨,苏文纨最后与诗人曹云朗结了婚。鸿渐、辛楣及孙柔嘉女士等一同到湖南平城三闾大学教书,好事的汪太太欲为鸿渐、辛楣做媒,没想到辛楣被媒人汪太太吸引,辛楣与汪太太来往,不巧被校长无意撞见,只好匆匆离去。鸿渐自以为不爱孙小姐,但最后却与之仓促定婚。离开三闾大学回到上海后,鸿渐与柔嘉的感情因各种主客观原因开始恶化,最后不得已分手。

 这就是小说的粗线索,据此认为《围城》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是不完全的,仅以“围城”的法语成语来解释《围城》的主题也失之偏颇。杨绛女士曾分析到“如果让他们(方鸿渐与唐晓芙)成为眷属,由眷属再吵架闹翻,那么结婚如身陷围城

 的意义就阐发得更为透彻了。⑵”然而作者并无意于演绎“围城”的成语,当然用不着削足适履,况且小说中那些自以为是的留学生们也未必肯去串演他们议论的“围城”。

 小说中的人物间的感情纠葛是一种“连锁单相思”的模式。赵辛楣从小依恋着苏小姐,苏小姐痴心于方鸿渐,而方鸿渐心中倾慕的意中人却是唐晓芙,只因苏小姐从中作梗,冲散了这对好姻缘。再有陆子萧追求孙小姐,孙小姐又钟情于方鸿渐,范小姐一心想着赵辛楣,赵辛楣却迷上了汪太太,及赵辛楣、汪太太、高松年之间无法解释清楚的感情纠纷。通过这些“连锁单相思”故事,说明了人与人之间是无法沟通的,永远是疏隔的,因此,“《围城》是一部探讨人的孤独和彼此无法沟通的小说”⑶。

 其次,《围城》表现了人们因文化结构不同而造成相互被误解、被排斥,人与人之间永远无法沟通。一是体现在鸿渐与本县省立中学师生之间的疏隔,鸿渐从欧洲游学回到本县中学发表演讲,当讲到鸦片与梅毒时,听众大多大笑,少数惊骇,有几个教师皱着眉头,而校长却因对演讲内容的不满,多次连续咳嗽,以致嗓子都咳破了。二是体现在鸿渐与父母、孙柔嘉与公婆之间的疏隔。鸿渐向往自由恋爱,而方遁翁却强加给他一个封建婚姻,鸿渐对这个未谋面只见过一张半身照相、读过一年高中就在家务农的未婚妻十分讨厌,谨慎地写信给父亲要求解除婚约,却遭到父亲严厉痛骂,后因未婚妻早亡才得以解脱。在鸿渐从欧洲回到本县谈到与苏文纨关系时,方老太太认为“官小姐是要不得的,要你服侍她,她不服侍你。并且娶媳妇要同乡人才好,外县人脾气总有点不合适,你娶了不受用。”方遁翁也认为“嫁女必须胜吾家,娶妇必须不若吾家。”⑷方遁翁对孙柔嘉在外做事非常不满,说“我有句话劝你,做事固然很好,不过夫妇俩同在外面做事,‘家无主,扫帚倒竖’,乱七八糟,家庭就有名无实了。我并不是顽固的人,我总觉得女人的责任

 是管家。”⑸而方老太太因为儿子媳妇没对自己叩头,首饰也没给他们,非常生气,“我十月怀胎养大他,到现在娶了媳妇受他们两个头都不该么?”⑹三是体现在柔嘉与妯娌间的疏隔。二奶奶、三奶奶都只在初中读过书,当方遁翁得意地提到到柔嘉是大学毕业时,两位弟媳产生了敌意,多次对柔嘉冷嘲热讽。

 再次,《围城》还表现出人与人之间因经济社会地位的不同而产生的疏隔。如柔嘉的姑父、姑母都在一家大纱厂里任要职,他们认为侄女配错了人,很看不起鸿渐的能力和资格,以致于“爱狗胜过爱人”。再如点金银行周经理、周太太因为“鸿渐这孩子,自己白白花钱栽培他,看来没多大出息,”便催他及时回电应聘三闾大学,“在我们这银行里混,也不是长久的办法。”⑺还有三闾大学的教师与学校领导、老师之间、师生之间因为经济地位的不同而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

 《围城》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疏隔是多方面的。那么,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不理解,不相通呢?产生这种疏隔的原因是什么呢?

 作者曾到欧洲留过学,受西方哲学思想影响较深,以为客观化领域内实现的交流并不是交流,它是加重了每个人的孤独。作者在书中是通过人物的心里描写来体现的:

 “天生人是教他们孤独的,一个个该各归各,老死不相往来。身体里容不下的东西,或消化或排泄,是个人的事;为什么心里容不下的感情,要找同伴来分摊:聚在一起,动不动自己冒犯人,或者人开罪自己,好像一只只刺猬,只好保持着彼此间的距离,要亲密的团结,不是你刺痛我的肉,就是我擦破你的皮。”

 “他个人的天地忽然从世人公共生活的天地里分出来,宛

 如与活人幽明隔绝的孤鬼,瞧着阳世的乐事,自己插不进,瞧着阳世的太阳,自己晒不到。人家的天地里,他进不去,而他的天地里,谁都可以进来。⑻”经过一番周折后,回到上海,此时鸿渐更深体会到:

 “拥挤里的孤寂,热闹里的凄凉,使他像许多住在这孤岛上的人,心灵也仿佛一个无凑畔的孤岛。⑼”

 ……这些议论形象而透彻。

 因每个人都可视为相对独立的个体,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或时代是各不相同的。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出身、不同的素质、不同的教养、不同的经历,这就使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思想意识,从而形成了人与人之间难以沟通的基础。不同时代的人的思想境界差异,是不难理解的,这是客观的时间差形成的代沟。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们的思想意识当然也是不断地变化着的。还有一种就是人的主观上的时间差。且看鸿渐在回上海的船上对妻子柔嘉发的一番议论:

 “譬如咱们这次同船的许多人,没有一个认识的。不知道他们的来头,为什么不先不后也乘这条船,以为这次和他们聚在一起是出于偶然。假使咱们熟悉了他们的情形和目的,就知道他们乘这只船并非偶然,和咱们一样有非乘不可的理由。这好像开无线电。你把针在面上转一圈,听见东一个电台半句京戏,西一个电台半句报告,忽然又是半句外国歌啦,半句昆曲啦,鸡零狗碎,凑在一起,莫名其妙。可是每一个破碎的片段,在它本电台广播的节目里,有上文下文并非胡闹。你只要认定一个电台听下去,就了解它的意义。我们彼此往来也如此……⑽”

 这就把每个人的主观时间阐述的浅显而形象,每个人都在

 以各自的具体时间轨迹运行着点缀成各不相同的人生“篇章”。当初唐小姐就是不听鸿渐的“上下文”,而以自己的时间程序冲动着。等她后悔并设法补救时,却被一连串的“巧合误会”所拨弄,晓芙与鸿渐的具体时间终不能一致。二人伤了心,晓芙病了一场,最后只能听任其发展。

 而鸿渐发现的这番议论说明他并非不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个中道理,却知而未悟,言而不行,仍以自己的时间轴心来转动。鸿渐听从辛楣的主意想回内地去,而柔嘉却希望鸿渐留在上海,特反感辛楣在中间掺和。加上双方家人及佣人的介入,造成一个个误会,使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大吵一顿,柔嘉离鸿渐而去。鸿渐与柔嘉不自觉地只顺着自己的方向冲动和推理,又不屑了解对方的具体时间安排,当然也就无从理解了。

 了解人与人之间的不能沟通及各种主客观因素,我们看到《围城》以写实的笔调描写人与人间的疏隔,作者批判性地吸收了西方的哲学思想,辩证告诉我们,正因为人与人之间难以沟通,有着孤独感,所以需要相互理解。人们向往着理解,但各种主客观因素却始终阻碍着人们去相互理解。即使有时通过各种努力能够获得瞬时的理解和沟通,人与人的疏隔仍是永恒的。作者凭着自己的智慧和领悟能力,发现了世人的愚谬和人事的错综,深究其中的奥秘,希望世人人人才能努力排除隔阂,以求理解和沟通。

 (二)

 人与理想的疏隔

 《围城》不仅说明了人与人之间是永恒疏隔的,还表现了人在追求希望与理想中的心态,反映出人与理想之间的疏隔。作者在《序》中明确告诉我们:

 “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它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性。⑾”《围城》以“围城”象征人生万

 事,写人对生活的种种追求,表现人对追求到和追求不到时的两种心态。追求到了,随之而来的满足,接着是失望。没有追求到,却说假使真的得到了,也不过尔尔。如同读《伊索寓言》里的狐狸和酸葡萄的故事:吃不到葡萄就是酸的。即使吃到了葡萄,若是一只不满足的狐狸仍要说这葡萄是酸的。“因为现实始终‘不够理想’⑿”因此,鸿渐认为辛楣即使真娶了苏小姐,“滋味也不过尔尔”⒀。方鸿渐是没有吃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来一个“阿 Q”式的自我安慰。追求到了以后,且看鸿渐的另一议论:“不管你跟谁结婚,结婚以后,你总发现你娶的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外一个”⒁。又说葡萄还是酸的。这说明人的追求是无法满足的。

 鸿渐从欧洲游学归来,满怀信心和希望开始人生的追求。踏上战火弥漫的国土,他没有投身到轰轰烈烈的抗战中去,却对前途和希望感到疑惧。在上海悠闲的工作,让他有过多的功夫来怅惘和伤春。经过一场错综复杂的恋爱风波之后,鸿渐尝到的是失恋的苦果,痛苦的失恋使他感到希望如同狗嘴里的肉骨头影子一样不可追求,丢下昨日的痛苦和失望,怀着明日渺茫的希望,开始了新追求。从上海到湖南平城这艰苦辗转的旅程,暗示着人生道路的艰难曲折。途中看到火铺屋后的破门框,联想到这破门框“好像个进口,背后藏着深宫大厦,引得人进去了,原来什么也没有,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去的去处。撇下一切希望罢,你们这些进来的人!虽这么说,按捺不下的好奇心和希冀像炉上烧滚的水,勃勃地掀动壶盖”⒂。人的追求是没有最后目的的,没有止境的,人总会感到需要和欲望。在三闾大学,鸿渐不自觉地被卷入校内个人恩怨和派系之间的明争暗斗之中,目睹同事之间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见利忘义,表面是冠冕堂皇的学者、教授、专家,暗地都是男盗女娼的败类,在这里老实讲良心的人吃亏,撒谎欺骗的人却可以荣升。校方、同事和上司的排斥,鸿渐的“教授梦”如同挂在驴子面前的胡萝卜,可望不可及,愤愤然,被迫离开了三闾大学。现

 实遗弃了他,又把他打入了痛苦的深渊。幸而有柔嘉的爱情给了他新的勇气。与柔嘉相伴,重新回到无望的上海。新婚甜蜜滋味还没有尝过来——像棉花粮,到嘴就化了,妻子像变了一个人,家庭出现了危机。虽然双方都极想努力来建立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然而理想终归为理想,现实依然为现实,事常与愿违,最终还是不欢而散。鸿渐出没于一个“围城”而一个“围城”,从一个失望走到另一个失望。然而未来茫茫的希望仍引诱着鸿渐不断地去奔波、去追求、至死方休。

 《围城》演绎了方鸿渐这段“围城”人生的悲剧,以此是不是就可以下结论说钱钟书先生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呢?不然也,正因为钱先生深刻而透彻地提示了人生悲观、痛苦的根源,所以他最终懂得生活中希望和失望、快乐和痛苦是辩证的。钱先生说过:“我对人生的看法是眼光不能放得太远,从某个意义上来讲,一个人的事业与心愿都是有距离的。⒃”当一个计划与愿望因主客观原因无法实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是人生悲剧。认为人生是悲剧而消沉堕落,这是人生的悲哀。倘若从眼前着手,脚踏实地从事你的事业,那么你将从事业的希望中得以莫大的享受。由此看来,悲观与快乐是一对矛盾。“有过痛苦的经历,才能体会到快乐的真谛。”。“永远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

推荐访问:浅析《围城》主题 浅析 围城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