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振兴乡镇 >

探索建立文明村创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实施方案(范文推荐)

时间:2022-06-29 10:3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探索建立文明村创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实施方案(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探索建立文明村创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实施方案(范文推荐)

 

 探索建立文明村创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实施方案

 为拓展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探索建立文明村创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按照文明村创建标准,以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养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为主题,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不断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二、主要目标

 按照资源整合到位、体制机制健全、服务群众精准的要求,以村级党群服务中心为基本阵地,依托闲置的校舍、厂房、祠堂、广场、公园等建设文明实践场所,构建点多面广、功能完备、便民利民的 15 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探索建立文明村创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服务群众、教育群众阵地作用,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惠民机

 制、文明新风践行机制、基层善治强村机制“三项机制”,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实践活动,合力助推乡村振兴。2022 年底,所有行政村建设文明实践站,县级以上文明村创建数量达 60%以上,每个乡镇都有 1-2 个市级以上文明村。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2022 年 3-4 月)。对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摸排情况,评估当前乡村现状,细分文明村创建重难点,明确文明村创建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政策措施。

 (二)全面推进(2022 年 5 月-10 月)。所有村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探索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文明实践模式,以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振兴,提升文明村创建整体水平。

 (三)总结推广(2022 年 11-12 月)。采取“听、看、查、问”方法验收成果,提炼总结经验做法加以推广。

 四、重点任务

 (一)建立志愿服务惠民机制 1.推进阵地规范化。以村党群服务中心为基本阵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利用闲置的厂房、祠堂等建设新时代文化(文明)礼堂,融合婚礼庆生、贺喜纪念等功能,寓教育于服务。打造产业基地、广场、公园等没有围墙的文明实践场所,同时在居民聚集区、农村集市等重点公共场所,设立流动的文

 明实践志愿服务点(岗),构建“1+N”(1 个实践站+多个实践点)阵地体系,具备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体活动、科学普及、志愿服务等功能。

 〔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旅局、县民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 2.推进服务队伍多元化。按照“1+10+N”方式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其中“1”即组建县级志愿服务总队;“10”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立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等 10 类常备队伍;“N”即各部门结合职责组建本部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实践所组建 5 支以上文明实践服务队、实践站组建 3 支以上群众身边不走的文明实践服务队。引导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社会工作者、“五老”、乡土人才、科技能人、法律明白人等新乡贤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各部门单位、各乡镇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单位总人数比例≥80%;各村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农村常住人口比例≥8%,努力使干部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人数达到全县常住人口的 15%以上,人均年志愿服务时长大于 30 小时,有志愿服务时间记录的志愿者人数占注册志愿者总人数的比例大于 50%。〔责任单位:各部门(单位)、各乡镇〕 3.推进服务项目个性化。广泛收集群众需求,精准制定服务清单,打造务实管用服务项目。围绕学习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设计开展理论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项目;

 围绕服务中心大局,设计开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社会治理、疫情防控等方面志愿服务项目;围绕满足群众普遍性需求,设计开展文艺服务、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等普惠性志愿服务项目;围绕满足群众个性化差异化需求,设计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以及困难群体等“亲情连线”、心理辅导等特惠性志愿服务项目。〔责任单位:各部门(单位)、各乡镇〕 4.推进服务活动常态化。强化数字联动,依托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管理平台,不断优化“群众点单—中心(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工作方式,完善线上点单、线下服务,中心调度、所站落实的运行机制。建立县乡村三级联通的文明实践工作群,村级实践站建立党员、群众、家乡在外人员文明实践联络群,搭建信息速递、文明传播、凝心聚力的网络平台。10 支县级行业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牵头单位,各乡镇实践所、站要制定年度、月度活动计划,每月确定活动主题,围绕主题设计开展志愿活动。设立固定的文明实践活动日,结合重大节点、重大活动、重要工作等开展集中性文明实践活动;同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分散式文明实践活动。每年各县级行业性志愿服务队,各实践所、站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均不少于 12 次,其中理论政策宣讲活动不少于 4 次。〔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广新旅局、县教体局、县科创中心、县卫健委、县

 司法局、有关部门(单位)、各乡镇〕 (二)建立文明新风践行机制 5.涵养浓情家风。积极推进家风家训建设,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深入开展“家风润万家”活动,议家风、立家训、传家礼、评家庭,培育家庭美德、家庭文化,弘扬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良好家庭新风尚,在全社会推动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共识,以好家风好家训促进好民风好乡风。〔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团县委、县妇联、各乡镇〕 6.涵养朴实民风。结合实际,组织开展“核心价值观进农家”“优秀传统文化进农家”“科学知识进农家”“文明风尚进农家”“法律法规进农家”等“五大行动”,把好的理念、作风、习惯转化为农民群众自身的需求。运用“我们的节日”活动载体,在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常识普及、经典诵读、戏曲传唱、非遗传承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让传统节日更富人文情怀。〔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县文广新旅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科创中心、县司法局、县融媒体中心、各乡镇〕 7.涵养文明乡风。大力弘扬红色基因传承,保护红色革命遗址,用好红色资源,传播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上好“红色党课”,因地制宜在“红色名村”“红色村史馆”建设上走前

 列。大力实施“推进移风易俗、建设乡风文明”行动,整治大操大办、薄养厚葬、天价彩礼等不良风气,推行善行义举爱心和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此外,注重培育新型农民,以培育“四有”新型农民为目标,利用乡村振兴学院、农人大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平台,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帮助农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注重培育新型农村领头人,加强村“两委”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高乡风文明。

 〔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委组织部、县文广新旅局、县融媒体中心、县民政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科创中心、各乡镇〕 (三)建立基层善治强村机制 8.健全法律服务机制,推动“法治”。开展环境卫生、“黄赌毒”、邪教和非法宗教、封建迷信、非法出版物等专项治理,定期开展法治宣传讲座,邀请法律顾问进入村级文明实践联络群,解答群众的法律咨询,将法律服务触角延伸到村民身边,切实发挥法治服务便民利民的作用,提升村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委统战部、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城管局、县文广新旅局、各乡镇〕 9.健全村民议事机制,推动“自治”。敞开大门,请群众说

 事,使村民冤有处诉、气有处泄、难有人帮、策有人拿,减少矛盾隔阂,化解矛盾纠纷。组织威望高、责任心强、感召力强的村民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赌协会”四会组织,定期开展宣传督导、纠纷调解、意见收集等工作,通过“群众事、群众商、群众议、群众办”,让群众实现“既能当家作主,又能管家自治”的身份转变,变“小家”为“大家”,变乡村治理为“你我共治”。

 〔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委宣传部、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 10.健全道德约束机制,推动“德治”。坚持遵守法律法规、传承优良家风、规范村民言行的原则,结合村民生产生活实际,指导修订完善通俗易懂、群众认可、易于执行的村规民约。在村庄主要出入口、文化礼堂、宣传栏、广场公园等醒目位置公布村规民约。大力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美丽庭院”“好婆婆好儿媳”“优秀志愿者”等评选活动,以身边事教育引导身边人。发挥道德“红黑榜”的约束激励作用,倡导尊老爱幼、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理念,将乡风文明建设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民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团县委、县妇联、各乡镇〕 五、强化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文明村创建助力乡村振兴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组长,县委宣传部常

 务副部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任副组长,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委宣传部,县委宣传部分管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改革工作的统筹协调。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推动工作落地落实。

 2.强化合力共为。鼓励文明单位与文明村“结对子”,实现阵地共建、活动共联、队伍共育,优化组织、取长补短、提质增效。加强经费支持,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专项经费,用于项目实施、活动开展、人员培训等工作,对工作活跃、社会影响力大、群众反响好的文明村给予重点支持。

 3.强化督查考核。将文明村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纳入宣传思想工作考评,实行季度通报、年度总结。各乡镇要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创建市级以上文明示范村,将改革创新贯穿于示范村创建全过程,探索实践形成一批特色亮点和经验典型。

推荐访问:探索建立文明村创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衔接 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