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4篇

时间:2022-11-19 11:05:04 来源:网友投稿

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4篇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规划  为巩固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按照XX省《关于统筹推进义务教育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4篇,供大家参考。

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4篇

篇一: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规划

  为巩固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按照XX省《关于统筹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有关工作的通知》、省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以习XX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科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为重点,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问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二、工作目标到2026年,全县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资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质量和社会认可度四个方面全部达到评估标准要求,确保顺利通过省级评估和国家认定。三、主要任务(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办学条件1.健全教育投入长效机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落实教育投入政策,足额及时拨付教育经费,确保不足100名学生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名学生核定公用经费,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XXX元。落实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政策,按规定足额核定教师绩效

  1

  工资总量,确保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收入水平。

  2.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按照《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扎实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接管XXX,改扩建新开初级中学,着力解决“大班额”“大校额”问题,确保小学、初中所有班级学生数分别不超过45人、50人,所有小学、初中规模不超过XXX人。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加快学校教辅用房建设,解决部分学校教辅用房不足和音美教室面积不达标问题,改善办学条件,到2025年,全县各学校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以及音乐、美术专用教室面积均达到评估标准。

  3.教育装备提档升级。更新补充教学仪器、器材,满足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加强网络多媒体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管理应用水平,努力实现“三全两高一大”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县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均达到评估标准。

  4.加强运动场地建设。充分挖掘校园及周边场地、场馆资源,增加运动场地面积,全面落实《XX县学校运动场地改造提升方案》,每年完成6-7所学校操场改造提升任务,到2026年,全县生均运动场地面积及场地设施均达到评估标准。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教师争做

  2

  “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引路人。强化名师培养,每年评选一批骨干教师、学科名师,加强名师管理和考核,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到2023年,实现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1人以上的目标要求。

  2.健全教师补充长效机制。按省、市要求核定教职工编制,严禁占用或变相占用中小学编制行为,实行教职工编制县域统筹和动态管理,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长效补充机制,每年按标准要求招录补充一定数量的新教师,其中体育、艺术等小学科专业教师不少于20人,重点解决小学科教师短缺问题,到2025年,全县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专任教师达到0.9人以上。

  3.加强教师培训学习。实施教师全员培训制度,依托教师进修学校,定期举办新教材、新教师、管理干部、紧缺学科等各类培训班,组织“国培”“省培”及网上全员培训,教师5年360学时培训完成率达到100%。实施教师学历提高工程,鼓励和支持在职教师参加学历进修,确保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达到小学4.2人以上、初中5.3人以上,专任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上岗率达到100%。

  4.做好教师交流工作。全面落实《XX县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定期流动的实施意见》,加大校长、教师交流力度,每年交流轮岗教师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凡在乡村学校任教累计满25年且仍在乡村学校任教的,可不受岗位职数限制,直接聘用到与其现有专业资格相对应的岗位。完善“以县为主”的教师管理体制,推

  3

  进“县管校聘”工作,进一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促进全县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三)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健全德育一体化工作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师生德育素养提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味,促进学校内涵发展。2.全面深化教学改革。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为抓手,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推行“以学定教,为学而教”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探索“互联网+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创建高效课堂。加强教学研训一体化建设,构建县、片、校三级教研网络,教研工作力求凸显“全程化—跟进式”目标活动特色,加强校际间教研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育质量均衡提升。3.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全面落实课程标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格学籍管理,执行“划片、就近、免试”的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实行学籍网上注册制度,规范招生秩序,防止无序流动。落实分配生政策,每年将省级示范性高中招生指标按比例直接分配到各初中学校,下浮50分录取,促进生源均衡。狠抓控辍保学,实行控辍考核一票否决制、流失生月报备案制、输送生源考评奖惩制,防控学生流失,确保全县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100%。4.关爱弱势群体。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两为主”原则,安

  4

  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做到“零拒绝”“全覆盖”。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网络,重视和关心留守儿童,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联系,注重心理疏导,及时、有针对性地解决留守儿童的困难和问题。加强特殊教育,健全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服务为补充的特殊教育体系,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全县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100%。

  四、保障机制(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评估要求和工作方案,制定工作计划,稳步推进,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二)加大投入,强化保障。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优先保障教育经费、教育用地、教师聘用等,确保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评估要求。(三)加强督导,强化落实。县政府将采取过程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常态化的监督,实行定期督查、通报制度。

  5

  

  

篇二: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

  县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为巩固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加快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根据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方案鄂政督号省人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鄂政发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县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为巩固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加快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根据《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___〈___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方案〉___》(鄂政督〔___〕___号)、《省人民__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鄂政发〔___〕___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___新时代中国特色__***和党的___大精神为指引,以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为目标,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取向,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推动全县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升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高水平教育的需求。二、基本原则(一)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的原则。成立由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教育、财政、编办、发改、人社、住建、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小组。负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___领导、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推进指导、督查考核等。(二)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统筹全县义务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计划、分阶段落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目标。(三)坚持对标查找,补齐短板的原则。开展对标查找,找准问题短板,逐项突破弱项指标任务,使每一所学校、每一项指标都能达到标准要求。主要问题有大校额、大班额、超大班额,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专任教师不足,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不足,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不足,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不达标,网络多媒体教室不达标,音乐、美术等专用教室配备不达标,计算机与图书更新率低,留守儿童关爱体系不健全等。(四)坚持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原则。把保障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三、工作目标用___年时间(___年-___年),进一步巩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成果,立足体制机制创新、薄弱学校改造、优质资源共享、大班额**、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质量提升等重点任务,全面实现我县“城乡教育一体化、师资配置均衡化、基础设施标准化、教育模式现代化、制度管理完善化”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全面补齐现有义务教育发展短板,缩小消除城乡校际间差距。资源配置___项指标每所学校至少___项达标,余项不能低于要求的___%,所有指标校际差异系数小学均小于或等于0.50、初中均小于或等于0.45;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质量两方面共___项具体指标均达到要求;社会认可度达到___%以上。力争___年通过省级评估和国家督导认定。四、发展指标(一)教育资源配置。1.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小学、初中分别达到___人以上、___人以上;2.每百名学生拥有县(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小学、初中均达到___人以上;3.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小学、初中均达到___人以上;4.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小学、初中分别达到___平方米以上、___平方米以上;5.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小学、初中分别达到___平方米以上、___平方米以上;6.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小学、初中分别达到___元以上、___元以上;7.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3间以上、2.4间以上。(二)政府保障程度。8.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合理,符合国家规定要求;

  9.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

  10.所有小学、初中每___个班级配备音乐、美术专用教室1间以上;其中,每间音乐专用教室面积不小于___平方米,每间美术专用教室面积不小于___平方米;11.所有小学、初中规模不超过___人,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规模不超过___人;12.小学、初中所有班级学生数分别不超过___人、___人;13.不足___名学生的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按___名学生核定公用经费;14.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___元;15.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按规定足额核定教师绩效工资总量;16.教师___年360学时培训完成率达到___%;17.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额和岗位总量内,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和岗位数量;18.每年交流轮岗教师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___%;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___%;19.专任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上岗率达到___%;20.城区和镇区公办小学、初中(均不含寄宿制学校)就近划片入学比例分别达到___%、___%以上;21.全县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比例不低于___%,并向农村初中倾斜;22.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健全,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和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学校就读的比例不低于___%。(三)教育教学质量。23.全县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___%以上;24.全县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___%以上;25.所有学校制定章程,实现学校管理与教学信息化;

  26.所有学校按照不低于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___%安排教师培训经费;

  27.教师能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___教学,设施设备利用率达到较高水平;28.所有学校德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达到良好以上;29.课程开齐开足,教学秩序规范,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30.无过重课业负担;31.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学校相关科目学生学业水平达到Ⅲ级以上,且校际间差异率低于0.15。(四)社会认可度。32.相关职能部门落实教育公平政策、推动优质资源共享,以及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考试评估制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社会认可度达到___%及以上。五、任务措施(一)统筹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办学基本条件提档升级。1.优化学校布局。统筹考虑城市建设与发展、“二孩”政策、流动人口变化趋势及中小学办学标准,健全全县义务教育专项规划动态(范本)调整机制。坚持教育用地联审联批制度。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学校先建后撤制度。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以“学区房”为名开展销售活动。2.建设现代化学校。全面完成《阳新县“全面改薄”总体规划(______)》建设项目。逐年完成黄石市现代化学校创建目标。新建或改扩建学校一律按照办学标准设计建设。现有学校逐一建立台账,确保校校达标。在城镇建设改造时统筹优先解决学校生均占地面积不达标的问题。按照国家标准,为学校配齐多媒体教室、音美教室和体育运动场。同时,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配齐符合条件装备标准要求的实验教学设施设备,小学、初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分别达到___元以上、___元以上,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3.消除大班额及大规模学校。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建立消除大班额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严格控制因择校产生的大班额。确保大班额及超大班额零增量。___年___月,全面消除___人以上超大班额;

  到___年,全面消除___人以上大班额,基本做到小学班额不超过___人、初中班额不超过___人;

  到___年,全县小学、初中规模原则上不超过___人,九年一贯制学校不超过___人。

  4.推进校园数字化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全力完成“三通两平台”升级改造建设工程,确保小学、初中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分别达到2.3间以上、2.4间以上。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基本实现所有教室及功能室有宽带网络接入和“班班通”设备;

  全面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基本建成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为学习者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大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化,基本形成与备、教、批、辅、改、考、研、学需求相适应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以“名师工作室”等形式___特级教师、教学名师与一定数量教师结成网络研修共同体,提升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推动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

  创新推进“名校网络课堂”建设,使名校优质教育资源在更广范围内得到共享,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完善县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服务,充分利用现有通信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县级平台建设和与国家、省教育平台的协同服务。

  5.落实教师补充、交流、培训机制,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全面落实新机制教师“空岗补齐”和在编教师“退一补一”教师补充机制,改善教师队伍结构。积极采取城乡对___流、镇域内互派交流,结对帮扶、教师走教等方式,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流动,推进教师校长轮岗交流制度常态化,县域内交流轮岗教师比例每年不得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___%,其中骨干教师交流不得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___%。继续实施___年不少于360学时教师全员培训,所有学校按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___%安排培训经费。推动校长专业化建设。加大骨干教师培训力度。不断增加名校长和骨干教师比例。小学、初中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数均达到___人以上。

  (二)落实政府保障政策,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发展。1.实现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确保城乡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不足___名学生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按___名学生核定公用经费,实现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免除民办学校学生课本费),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按寄宿生人数年生均___元标准补助公用经费。积极推进特殊教育工作,对特殊教育学生实施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服务,并按每生每年不低于___元标准拨付特殊教育经费,保障特殊教育工作有效开展。2.落实教师工资待遇,激发教师工作热情。教育部门会同人社、财政部门核定中小学绩效工资总量,根据正常增资情况建立奖励性绩效工资持续增长机制,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进考核办法,使绩效工资充分体现教师的工作量和实际业绩,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落实农村教师工作补助政策。加快实施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推进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指标向乡村学校倾斜。3.严格招聘教师资格审核,统筹配置教职工编制和岗位。严把教师从教资格关,实行定期注册制度,确保专任教师___%持证上岗,并做到岗证一致。教育部门主动配合编制、人社部门,按照“师生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统筹考虑城镇化、全面二孩政策等因素带来的新变化,每___年核定一次学校教职工编制总量。在编制总量内,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长期聘用编外教师,严禁挤占挪用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和各种形式“___”行为。严禁任何部门和单位擅自借调中小学在编教师。教育部门会同编办、人社部门根据中小学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分别核定中小学校专业技术高、中、初级岗位数量,为有效防范“编岗分离”问题,由教育系统实施“岗随编定、编随人走、县管校聘”的动态(范本)管理,编办、人社、财政部门备案。4.实行划片招生,___留守儿童,科学分配优质高中招生名额比例。坚持就近免试入学原则,实行划片招生,确保城区和镇区公办小学、初中(均不含寄宿制学校)就近划片入学比例分别达到___%、___%以上。所有公(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一律实行免试入学,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与入学相关的各种形式的统一考试,不得

  设置重点班。落实民办学校属地管理责任,合理确定民办学校招生范围和规模,严格招生计划管理和招生行为规范。(范本)严格查处学校变相选择学生的行为。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建立信息台账,实施精准帮扶;

  落实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随迁子女的“两为主”政策,确保全县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和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学校就读比例不低于___%。严格执行教育部教职成厅〔___〕___号和___省有关文件精神,以当年中考报名人数为依据,将市级示范高中阳新一中招生计划,按照每年___%的比例,均衡分配到辖区内各初中学校,促进农村薄弱学校的发展,逐步缩小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

  (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1.强化学校治理,提高管理水平。坚持依法治校,建立健全学校章程,推进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重点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及小规模学校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应急逃生技能,依法处置各种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强化校园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学校安全长效机制,适时开展学校各类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充分发挥公安、政法、卫健、文化和旅游、环保、教育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共同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安全防控工作,杜绝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2.做好控辍保学,提高普及程度。健全控辍保学部门协调机制、监控机制、劝返机制及帮扶机制,确保全县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___%以上、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___%以上。3.坚持立德树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将___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抓实课堂主阵地,发挥主载体作用,开展入校、离校、毕业典礼、入队入团等仪式教育。加强诚___育、网络道德教育。拓展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把研学旅行纳入教育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自然、历史、地理、科技、人文等多种类型的研学旅行活动。支持学生自主管理。小学重点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初中重点进行规则意识、法制观念、公民意识教育。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坚持魂形兼备原则,挖掘地域特色优势,打造阳新校园文化品牌,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作用。

  4.深化课程改革,规范教学秩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开全开足音体美及社会综合实践课程。严禁消减、挤占体育课时间,切实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实施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精品课程。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改革教与学的方式、课堂教学___形式,构建“高效课堂”模式。充分发挥名师及名师工作室的引领、辐射作用,推进一批有前瞻性的教学改革项目,推出一批优课,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确保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监测学科学业水平均达到Ⅲ级以上,且校际间差异率低于0.15。同时,大力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坚决杜绝在职教师有偿补课、___学生有偿补习等违规行为,重点解决“超标、超前、超量”问题,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强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明确家长责任,切实改变“学校减负、家庭增负,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

  六、实施步骤(一)启动准备阶段(___年___月至___年___月)。1.对照评估标准,开展自查调研,建立问题台账。

  2.拟定《阳新县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3.成立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下设办公室(县推进办)。4.向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情况;按要求向市、省教育督导部门报送《阳新县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5.分解推进工作任务与责任。6.适时召开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动员会,部署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7.对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8.多渠道宣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营造创建舆论氛围。(二)实施争创阶段(___年___月至___年___月)。

  1.各成员单位贯彻落实县政府会议精神,召开本部门动员会,进一步明确创建目标与责任,建立创建项目的管理制度,所有项目均明确时间进度及责任人。

  2.各义务教育学校成立专班,分解工作责任,对照标准,查找问题,制定整改方案,

  3.县推进办建立“一校一册”,加强指导和督促,确保工作质量和进度。适时召开现场会、协调会,攻坚克难,有效推进。

  4.县推进办根据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和教育经费统计数据,建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信息库,并进行测算,将差异系数及相关问题报告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5.迎检档案资料的和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自评报告初稿。6.系列宣传报道,提高社会认可度。7.___县级自评。对照评估内容和标准,县推进办___专班对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状况进行自查自评,自评结果达到省级评估标准后,填写《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申报表》,将县政府自评报告、申报表在阳新政府网等网站和媒体上进行公示。公示一周结束后无异议,申请黄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复核。(三)迎接验收阶段(___年___月至___年___月)。1.接受县(州)级复核。___年___月前,接受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复核,根据

  反馈意见,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工作。2.迎接省级评估。___年___月前,《阳新县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自评报告》报省人民政府及其教育督导室。各成员单位对照职责、标准自查完善;黄石市政府___模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县、镇、校做好迎接省级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待省级督导评估验收通过后,于___年___月前接受国家督导评估认定。七、工作保障(一)加强___机构领导。将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落实阳新县教育事业“__五”规划的紧迫任务和各部门、各镇

  (区)依法履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围绕突出问题,___重点攻坚。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共同推进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确保教育财政投入。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保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经费需求。依法落实国家关于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规定,足额征收和依法管理使用教育费附加,统筹各类建设项目和专项经费,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投入,落实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截留、挪用。

  (三)健全动态(范本)监测体系。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不断完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制度,制定有利于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定期进行监测和分析,继续开展发展性评价的评估工作,及时向黄石市人民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以适当的方式予以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四)建立追责问责机制。制定《阳新县人民__关于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问责制》,完善以年度综合考评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将推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纳入县政府相关部门督导评估范围,评估考核结果作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效显著的部门、镇(区)及有关学校和个人给予表彰。对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敷衍塞责、___、慢作为的相关部门和领导予以追责问责。

  (五)强化检查指导督办。

  

  

篇三: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40号)、《中共**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钟发〔2019〕2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焦度〔2017〕6号)、《中共省委办公厅省**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陕办发〔2019〕22号)和《市**关于印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一、指导思想以**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X教育方针,以德育为根本任务,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导向,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优先发展教育,拓展优质教育资源,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着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义务教育公平优质。二、整体规划(1)发展目标。2020年,我县全面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并按年度计划推进。2020年12月,学校总数20%达标;2021年12月,学校总数20%达标;2022年12月,学校总数30%达标;2023年12月,学校总数20%达标;2024年9月,学校总数10%达标,12月通过市级过程监管和市级验收;2025年3月,网报及各类纸质材料申报完成,年内获得**验收通过(具体方案见附件1),实现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实现资源配置高标准、全面**保障、教育质量大幅提升的目标。(2)规划和安排。全县**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考核确定的时间表为:2020年全县第三小学、桥镇**小学、下寺湾**小学、崂山**小学;2021年,杨家环小学、道真九年制学校、县第四小学、高韶小学;2022年,马子街小学、下寺湾初级中学、王平**小学、石门九年制学校、姚店小学;2023年,县初级中学、县第一小学和县第二小学;2024年全县创建**中学,全县创建**小学。到2025年,全县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通过**评估后三年内接受**督导评估的复核监测。三.主要任务

  1

  **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体系在资源配置、**保障程度、教育质量、社会认可度四个方面共32项指标(详见附件2、3)。我县要严格控制各项指标评价标准和计划创建任务,对照表格对照标准进行检查,按照“校达标、项达标”的要求完成创建任务。

  (1)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办学条件全面改善。提高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校舍、仪器设备配置水平。中小学生教辅用房面积分别达到4.5平方米和5.8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分别达到7.5平方米和10.2平方米;学生人均教学仪器设备价值分别在2000元以上和2500元以上;每100名学生分别有2.3个和2.4个以上的在线多媒体教室。所有小学、初中每12个班配备一个以上音乐、美术专用教室,每个音乐专用教室不少于96平方米,每个美术专用教室不少于90平方米。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年度任务和计划**新建、改建、扩建义务教育学校,必须严格按照《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和《省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办法》(省**令第222号)要求,建设符合标准的教学、体育、生活及附属基础设施设备。从2020年起,我们将制定消除非

  (2)强化**保障,促进高质量均衡发展。Xx依法履职,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修订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使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合理,符合**要求;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统一标准、教师编制统一标准、生均公用经费统一标准、基本设备配置统一标准;所有小学、初中在校生不超过2000人,九年制、十二年制义务教育在校生不超过2500人;小学和初中各班学生人数分别不应超过45人和50人;而城镇和乡村的城镇公办小学、初中(均不含寄宿制学校),就近划片入学的学生比例分别达到100%和95%以上;县域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比例不低于50%,向农村初中倾斜;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体系,符合条件的随迁儿童在**购买服务的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比例不低于85%。深化义务教育入学考试制度改革,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享有义务教育的合法权益。从2020年秋季学期开始,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要按照“就近入学不考试”的原则,科学划定学区,所有小学、初中学生一律划片就近入学。初三的班级规模将严格遵循**标准,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初中每班不超过50人,杜绝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

  (3)坚持以德育人,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县域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学校管理

  2

  水平、学生学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发展水平。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5%以上,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各学校(含民办学校)应制定规章制度,实现学校管理和教学信息化;学校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均达到良好水平以上;课程全面开放,教学秩序规范,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在没有过重课业负担的情况下,在**义务教育的质量监测中,相关学科学生的学业水平达到了级以上,并且学校之间也是如此。

  差异率低于0.15。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育人关键环节,突出课堂在提高教育质量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健全全面育人的长效工作机制。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尤其是体育、音乐、美术、书法、综合实践活动、劳动课等课程。落实教育公平政策,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考试评估制度改革,推动优质资源共享,学生、家长、教师、校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其他群众的社会认可度达到85%以上。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中小学教师基本配置标准,教师配置不得低于**规定的标准。小学、初中达到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分别达到4.2人以上、5.3人以上;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均达到1人以上;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均达到0.9人以上;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按规定足额核定教师绩效工资总量;县域内所有学校按照不低于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教师5年360学时培训完成率达到100%;教师能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组织教学,设施设备利用率达到较高水平;落实教师“县聘校用”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额和岗位总量内,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和岗位数量;每年交流轮岗教师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专任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上岗率达到100%。拓宽教师招聘渠道,增加农村特岗计划和公开招聘教师数量,优化教师专业学历年龄结构,对标优先补充义务教育阶段体育、音乐、美术、艺术学科和科学、劳技、综合实践等薄弱学科教师。

  

篇四: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

  固原市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方案(2021)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派出机构、事业单位:

  《固原市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固原市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方案

  为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水平和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发〔2019〕26号)《教育部关于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办法》(教督〔2017〕6号)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政办发〔2020〕44号),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教育发展重心由增“量”转向提“质”,全面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城乡、校际差距,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资源需求和不均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让人民群众享有更高水平、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规划。2025年,泾源县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2026年,彭阳县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2027年,隆德县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2028年,原州区和西吉县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全市所有县(区)成功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实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教育公平得到更好体现,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全市义务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发展。

  二、重点任务

  (一)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常住人口规模、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制定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新增城镇义务教育中小学校,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按照优质均衡标准化解“大校额”,严格按照标准班额办学。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在资源配置、经费投入等方面达到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要求。对照义务教育优质均

  衡资源配置和设备配备要求,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对现有学校组织全面核查,逐校建立标准化建设台账,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进度,着力补齐短板弱项。

  (二)配齐建强教师队伍。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完善教师编制管理机制,加大教职工编制统筹配备和跨区域调整力度,推进“县管校聘”改革,逐步建立“县管教师编制、人员结构、岗位设置、交流轮岗”,“校管岗位聘用、绩效工资分配、考核奖惩”的管理机制,促进县域内师资均衡配置。加大思政课、音体美、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等学科教师补充配备,确保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体育、艺术教师数达到优质均衡国家标准。强化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坚持师德考核与岗位聘任、职称晋升相统一,健全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师德考核制度,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尊重校长岗位特点,完善民主推荐、公开选聘等选任机制和管理办法,推进校长队伍职业化建设,积极营造教育家办学的制度环境。实施新入职教师“起航计划”、青年教师“青蓝计划”、优秀教师“卓越计划”,建立健全教师队伍培养培训梯次结构。健全教师职称评聘和优秀教师表彰机制,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待遇,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实施“六盘名师名校名校长”培育工程,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定期开展“四评一赛”活动和“基础教育论坛”,示范引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

  (三)建立“互联网+教育”机制。以“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教学环境,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形成人才培养、教育服务、教育治理新模式。构建完善的信息化支撑环境,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全覆盖,开展“互联网+”条件下的教育教学、科学决策、业务管理、教育研究等,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推进“N+1+N”网络扶智行动,实现在线互动课堂常态化应用,推动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线上结对共建,开展“三个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升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因材施教,探索信息化时代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模式。推动“互联网+”创新教育综合改革,指导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形成“互联网+教育”应用新模式。

  (四)推进集团化办学。采取办学主体政府引导组合,自主组合等多种形式,以区域内优质品牌学校或优质教育资源为龙头,与区域内其他学校组建教育集团,推动集团内各成员学校同步、优质、均衡、特色发展。推动固原市及所辖县(区)与银川市广泛开展义务教育领域办学合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加强各县(区)、市属学校与县(区)学校之间的教育合作,组建跨县域的优质教育集群,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积极引进国内优质教育资源举办高水平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建立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与固原市联合培养教师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固原本土示范校,辐射带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五)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以创新素养教育推动课堂变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定期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推动体育项目进校园,保证学生每天在校锻炼1小时。加强美育工作,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每个学生至少掌握1项艺术特长,推进农村学校艺术教

  育实验县建设,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配备专兼职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拓宽劳动教育的渠道、方法和评价机制。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建设,加强和规范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及师资配备,增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中小学校道德与法治教育,广泛提升学生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能力。建立学生研学实施保障机制,培育打造一批市级校外研学基地,支持师生走出校园,开展学工、学农等研学旅行活动。发挥教研支撑作用,完善区域教研、校本教研、线上线下联动教研等制度,改进和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把强化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及结果运用,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构建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管理和评价体系,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实施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设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以美感人,以景育人。

  (六)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按照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两为主”政策,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将随迁子女教育纳入城镇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围,确保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与当地学生享受同等待遇。推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档案,保证适龄留守儿童按时入学。建立学校校长、教师联系帮扶校内农村留守儿童的机制,加强心理辅导、法治教育和安全教育。实施特殊教育行动计划,办好特殊教育学校,培养特殊教育师资,优先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通过就读特教学校、送教上门等方式保障适龄残疾儿童教育全覆盖。建立健全联控联保责任机制、定期专项行动机制、应助尽助机制、依法控辍机制和动态监测机制,坚决不让一个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

  (七)着力提升校园治理水平。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完善党组织领导制度,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教育,牢牢掌握学校正确发展方向。坚持教育和宗教相分离,坚决防范抵御宗教向校园渗透。完善学校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师生、家长和民众共同参与的学校治理体系。规范招生工作,合理规划学区,公开招生计划、招生条件、招生范围、招生时间,实施阳光均衡分班,均衡配备师资,严禁设置重点校和重点班。突出校园安全管理,完善学校重大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制度及应急预案,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完善医教协同机制,定期开展各种安全演练,依法依规处置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切实维护师生合法权益。

  三、评估方法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按照县级自评、地市复核、自治区督导评估、国家审核认定的程序进行,坚持成熟一个、认定一个,保证质量、社会认可。各县(区)政府要组按照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办法》(教督〔2017〕6号)和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工作规程》明确的内容和标准要求,逐校逐项进行自评。自评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方案》(宁教督导〔2017〕245号)的规定,填写申报表并向固原市人民政府书面提出复核申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实地复核。复核结果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向自治区书面提出评估申请。教育厅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社会发布公告,组织专家进行实地督导评估,并将督导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对通过自治区督导评估的县(市、区),由自治区报送教育部审核认定。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保障。各县(区)人民政府要依法落实政府主体责任,把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履行公共教育职能的首要任务,作为“十四五”期间教育发展的重点,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始终保持重视程度不减、经费投入不减、工作力度不减。健全完善党政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工作机制,明确编办、发改、教育、财政、人社、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相应责任,定期研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及时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协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强化经费保障。要始终坚持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投入的重中之重,严格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要求。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力保障“互联网+教育”、教育集团化办学、教师交流、质量监测、政府购买服务等工作需要。建立义务教育有保障长效机制,经费投入向乡镇寄宿制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加强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资金规范有效使用。

  (三)强化监督激励机制。建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监督激励机制,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市、县教育督导机构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专项督导检查,加强常态化监测,强化过程性督导,及时通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抓好整改。对因工作落实不到位、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部门和有关责任人要严肃问责,对工作中涉嫌违法违纪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对工作进展快、推进效果好,经国家审核认定并获“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称号的,固原市将给予适当奖励。

  (四)营造良好环境。加大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的综合宣传和政策解读力度,引导学校、家庭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育人观和成才观,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义务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举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专题培训班,切实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政策理解水平和工作推进能力。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引导更多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中来,凝聚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强大合力。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推荐访问: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 义务教育 县市 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