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小学生个案分析7篇(全文)

时间:2023-08-01 14:50:02 来源:网友投稿

小学生个案分析小学生个案分析我们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常会接触到一些具有不健康心理问题的学生。这些行为不仅有会阻碍儿童正常的心理发展,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而且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个案分析7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生个案分析7篇

小学生个案分析篇1

小学生个案分析

我们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常会接触到一些具有不健康心理问题的学生。这些行为不仅有会阻碍儿童正常的心理发展,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而且也有可能是成年期心理障碍和社会适应不良的先兆。作为小学教师,我们要发挥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发现在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形成的问题行为,对他们的不健康心理进行研究分析,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一、个案基本情况

我班有一名学生叫孙静,她喜欢独处,不喜欢和别的同伴玩,自己做事情也不让人掺和。她个儿较高,大大的眼睛,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内向的小女孩。不知是什么原因自,她只喜欢一个人看书、绘画,独自、安静的活动;对班集体的事情漠不关心,不爱劳动,而且对其他小伙伴的行为还表现出嘲讽的意味;学习时有偷懒的行为,自己上课不专心听讲,然后做题时照搬别人的答案;在活动中我行我素,对老师的批评不屑一顾,非常固执。听家长介绍在家也很少与人交流,总是以命令的口气对待家人和长辈。

二、问题行为概述:(1)、行为方面: 上小科时,随意进出教室,问她为什么,她说要上厕所,玩半天才回教室,还经常走错教室。

(2)、学习方面:学习全凭兴趣,接受能力差,不爱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

(3)、性格方面:性格内向,不爱交流,不太合群,没有好朋友。

三、个案生活背景:

家庭环境优越,爷爷奶奶带大,上小学时爸爸妈妈才带到身边,妈妈经常出差,爸爸没有耐心教育孩子,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或者学习上掉队了,爸爸教两遍就对她打骂,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四、个案辅导策略

通过家访、听班级学生述说、找她谈话我了解到形成这个不良心理上的问题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

1、她在家里是个独生女,天性内向的她不善与同伴交流,不愿与同龄人交往。和同龄的孩子接触少,性格也变得比较孤僻;

2、孙静平时生活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对他很是溺爱,爸爸妈妈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爸爸妈妈为了弥补对女儿的亏欠,对她的各种物质需求都尽量满足,但对孩子的心理需求关注很少,不能及时了解女儿的内心想法。

3、这个长期处于孤独环境中的孩子,不熟悉班上的同学,也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陌生的周边环境,陌生的人际环境,使她更加沉默寡言,缺乏自信,不合群。她没有自己的好朋友,也不被社交小团体所接纳,于是逐渐成了远离集体的“排斥儿童”,时常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采取攻击破坏行为。

通过对孙静的分析,我想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1、家校配合。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的生活状况,分析其性格特征,寻找突破口,采取相应的措施。并给家长提出了这样几条建议:要求父母每天有一方能在家中,并挤出一定时间亲近孩子,保证有跟孩子交谈;创造条件让孩子与小伙伴一起玩耍,节假日带孩子外出玩或到亲朋好友家串门,多为孩子提供交往锻炼的机会;家长经常与孩子玩亲子游戏,建立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新型家庭关系,让孩子在互敬互爱的家庭气氛中形成合群的性格。

2、关注她在学校的情况。善于观察、捕捉发生在他身边的每一件有教育价值的事情,及时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平时要对孙静给予更多的关注,多给她锻炼的机会,有意让她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有意识地在大家面前夸奖她,让她体验劳动的快乐,增强她的集体荣誉感。使她逐渐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个性的发展。

3、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平时多组织一些合作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吸引其注意力,让他和大家一起玩,教给她与大家相处的方法,体验与小伙伴一起玩耍的快乐,逐渐提高孙静的参与意识。

4、争取班级其他任课教师的支持,经常交换意见,了解他在各方面的表现以及辅导的效果。发现她有反复,也尝试冷却处理,给其面子,顾其自尊,婉转提示,逐步培养其自控能力。

五、个案辅导效果

经过半年多的教育和引导以及孙静家人的密切配合加上她本人的努力,教育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1、她现在上课认真做好课前准备,认真听讲,虽然接受的慢一点,但课后给她补补课,她也能弄懂书本上的内容了,作业速度也快多了。

2、上课后不再随便进出教室了,即使有时下课忘记上厕所,她也会举手示意老师,经过老师允许后她才会出去,并且不在外逗留了。

3、与同学们打成一片,下课后经常和同学们一起玩耍,偶尔她也会蹭到老师面前和老师说说话。

六、教育引导后的感受和小结

孙静的转变让我感受到,教育是家庭和学校的合力塑造人的过程。爱是成长的基石,自信是成长的动力,互助是成长的支撑。

小学生个案分析篇2

一年级数学小学生个案分析

【基本情况】:

周婧 :女,一年级八班

其一,数学基础知识差,对于10以内数的一些基础数学知识掌握得很差。比如:数的大小,数的组成,几和第几,以及加减法等知识掌握得都很差。

其二,理解能力很差。老师上新课时,对每个知识点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但她接受起来很困难。

其三,记忆力、想象力发挥不是很好。这表现在她在学知识时,今天给她讲了,明天有可能又忘记了。

我把每次观察到的问题总结好,让她妈妈看。她妈妈说他的确存在这样的不足,但就是拿她没有办法,不知道该如何帮他纠正。一句“书我读得不多,你帮我想一下办法,帮帮他”又把问题全放到我身上,这刻,我终于体会到身为教师的责任重大,意义深重!

那该如何去帮他呢?总得有个办法呀!

【对症下药】:

上网找资料,查书,问老师,经过分析,我认为可以尝试以下做法:

首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的动力源于兴趣,有了兴趣学生会对所教学科认真地学习。每次上课,我总是将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留给她,让她觉得自己能融入到全班的学习中来,让她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从而让她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她对数学课产生兴趣。

其次,给予尊重。人,无论年龄大小,总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的。当你得到别人尊重时,你总会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我相信,他也有这种感觉,虽然他并不一定知道这些价值观。每次,当我问他的要求,并和他商量该如何如何时,他总是开心的和我聊。

再次,多给予称赞。每次,当他做好了一点,那怕只是写好一个字,我也及时的给予他称赞和鼓励。我发现,每次称赞后,他总是开开心心的,以积极的态度来接受让他完成的任务。在反复的锻炼中,他的独立性提高了,也不怎么依赖别人帮她做作业了,这又让我跨出了一步。

【评 析】: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

1、学校教育应做到:

(1)要处理好幼儿期和一年级的衔接工作。一年级的孩子主要是不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当出现学习节奏快时,就手忙脚乱,甚至心情惶恐,所以老师要给孩子一个缓冲的阶段,因为教育本身就是慢的艺术。

(2)老师上课多使用鼓励性语言,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常开展游戏活动,评价手段应童真童趣。

(3)加强常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另一方面是家教问题。

常说问题学生的背后都藏着一个问题家庭,所以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心 得】:

有句话说得好:“不是所有的种子都能发芽,但只要播下去了,就会有发芽的可能;不是所有的花朵都会结果,但只要开花了,就会有结果的希望;不是所有的辛苦都能带来收获,但如果不付出辛苦,就永远得不到硕果。”对于这些特殊的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一个月,两个月就能看到结果。也不是只靠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一个温柔的微笑,或有意为之,或不经意而为,就会有收获,而是需要我们科学的教育,科学的引导。因此,对于他们,是等待的艺术,慢的艺术!

小学生个案分析篇3

小学生个案分析 一、案例介绍:

钟昌洲,男,10岁,桂林民主小学四年级

(一)班学生,成绩优秀,各方面也表现得很优秀,善于表现自己,喜欢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钟昌洲的妈妈是民主小学的一位音乐老师,爸爸是搞运输的。他是家里的独子,父母从小就很注重培养他,也因为这样他在各方面都比较优秀。成绩在班上也一直都是在中上水平,可以说他是个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他在一年级时曾学过拉丁、书法还有钢琴,他也在这几个方面拿过奖。他得过桂林小学生拉丁舞三等奖,他在04、05、06年全国中小学生的书法比赛中得了一个金奖和三个银奖的好成绩,钢琴虽然只学了一年但是他还是过了钢琴三级。他的兴趣爱好也很广泛,拉丁、书法、音乐、数学、科学、电脑、美术等都是他喜欢的。他在我去他们学校见习的这些日子了,我通过直接和间接的形式知道了一些有关他的情况。和别的小学生不一样的是他的独立能力很强,他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自己洗自己的衣服了,平时在家他也经常帮父母做家务,生活和学习的习惯都挺好的,每次我去见习我都会看到他很认真的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也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刚开始的时候我真的觉得他很好,我觉得他几乎没什么缺点,但是随着和他接触时间的增加,我发现他有一点很不好,那就是他有点看不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我不知道这是他自身的原因还是他受班里同学的影响,毕竟他们班里很多人都不喜欢和老拖他们班后腿的---杜仲鑫和黄国浩玩,甚至是有点排斥。还有一点不好就是他有时会取笑同学,他对他们班的任课老师倒是挺讲礼貌的,老师也很喜欢叫他帮忙做事。但是对我们几个见习老师就没那么讲礼貌了,他甚至给我们当中的一位见习老师取了绰号,我觉得这是很不礼貌的,即使是对自己的同学去绰号都是很不好的了,何况他是给自己的见习老师取绰号。虽然总的来说他各方面都挺优秀的,但是他这两个不好的习惯还是挺不好的,我做为他的见习老师我应该帮他把这两个不好的习惯改了,让他成为更好的学生。二、分析思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大,只要对他们进行细致地了解和具体地分析,抓住他们的优势和长处,就可以此为突破口,实施有效的教育方法。应该怎么帮他改掉这两个不好的习惯呢?总得有个办法啊!于是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并和我周边的同学讨论了有关钟昌洲的情况,我认为他的这些习惯可能不仅与他自身有关还与他身边的人或事物有关。三、帮助方法

在帮助他的过程中,我想最重要的是肯定对方的优点,在优势中寻找弱势,在缺点中寻找闪光点,以激励为主,批评教育为辅,从抓住特点、抓好重点、狠抓难点入手,帮助其克服缺点。

1、在他排斥差生这个不好的习惯上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1)我先让他说说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再让一些同学说说他的缺点,以我对他的了解,我知道当他听到别人说他的缺点的时候他肯定会不高兴。这时我就让他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当他嘲笑、排斥差生时,对方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这时我发现他有点惭愧了,他对我说:“老师,我错了,我不应该嘲笑和排斥差生!”之后我对他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给与了表扬。(2)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他排斥后进生的习惯有所改变了,但是有时还是没改掉,我于是又找他谈话了。我对他说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闪光点,后进生也不例外。后进生对于我们班而言,也许是五十分之一,对于学校而言,他们可能是千分之一,但是对于一个家庭而言,他们却是百分之百。每个后进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后进生也不例外。(3)告诉他我们班是一个班级体,只有每个人都进步了我们班才会一起进步,而他作为我们班的班长应该带领同学们一起进步。于是他对我说:“老师,以后我会带领我们班的同学一起帮助后进生的,让全班一起进步。”当他和我说这么一句话时,我很高兴我相信他以后会改掉这个排斥后进生的习惯的。

2、在他给见习老师起绰号这个不好的习惯上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1)我先和他说给老师起绰号是不对的,就是给自己的同学起绰号也是不对的。同时我也肯定了他的聪明,起绰号也说明他乐于观察、思考,能较为准确地抓住人的特征,是个聪明的学生。

(2)我告诉他起不好听的绰号是取笑别人,特别是那些针对别人的缺点、弱点所取的讽刺性的绰号,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给对方带来心灵的创伤。给老师取绰号是很不尊重老师的行为,是非常不礼貌的。而且自己做为班上的班长很容易影响班上的其他同学。(3)我建议他要多注意观察一下别人的闪光点,不要老只是注意别人的缺点,取笑别人。让他想一想如果别人给他取一个绰号,他会高兴吗?他回答我说:“我一定会不高兴的!”(4)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也没再叫见习老师的绰号了,但是他对同学起的绰号,他还完全改掉。我于是再对他说,给同学起绰号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关系的。此后,他基本上把自己对别人取绰号的习惯改了。

通过几个星期的帮助,我基本上帮他把这两个不好的习惯改掉了。我的见习很快就结束了,我也要走了。在我见习的最后一天,他对我说:“见习老师,我很喜欢你,谢谢你帮我把我不好的习惯改了,我以后会更加努力的,我相信自己会做得更好的。”经过这件事我深深的认识到,只要抓住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她们的优点和长处,并通过各种渠道、方法,共同努力地做工作,那么他就一定会有较大的转变。

学生案例分析

[日期:2004-11-02]

来源:史燕群

作者:公园路小学

[字体:大 中 小] 转眼之间,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满9年了,其间有欢笑,有泪水,但我最大的感受,则是充实,这一点可能是没当过班主任的老师无法体会到的。管理班级,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不仅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也需要创造,因为,你面对的是几十个充满创造力的孩子。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的问题似乎也越发多了,而社会也要求我们教育出充满创造力,有个性的学生。因此,我们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也应富于创造性。我下面就想谈一谈自己在管理班级上的一些自认为有些创造性的管理方法。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我不否定传统的教育方法——说教与处罚。我甚至认为它们在某种情况下还特别有用。其次,我要说明的是我这里说的“说教”与“处罚”是狭义上的,否则,我底下谈的所谓诀窍就与它们混淆了。

一、沉默是金。

俗话说,班主任要嘴勤,怎么还冒出来个沉默是金呢?来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我现在所带这个班有名学生叫周康,在五年级刚转来时很令我头疼:作业不做,与同学极易发生矛盾,几乎天天违反纪律。开始时,我对他除了说教,就是处罚甚至惩罚,但收效甚微。有一天,他又犯错了,我将他叫进我的办公室,但他就是那样不在乎地等待我的批评。正好办公室没老师,我看着他,什么话也没说,就那样平静看着他,因为说实话,我不知道说啥,但是很奇怪那时我一点不生气。我发现,他慢慢有了变化,从刚才的满不在乎到有点局促不安。又过了一会儿,他低下头,偶尔抬头瞟一下我,我知道他在窥测我的内心,但我还是很平静地看着他的脸,就好像在欣赏一幅画。他的头越发低了,也更加不安了。良久,我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你可以走了。”他抬起头惊讶地望着我。“你可以走了。”我重复了一遍。他默默地走了。但这次他竟连着几天表现很好,我不失时机地表扬了他。后来尽管他有反复,但经过我又几次的沉默疗法,他变了。现在,他是个好学生,同班里的其他同学一个样。

案例二:有一次,班上语文测试,我事先说了复习范围,可我发现,学生普遍很自信,认为自己考好没问题,很少有人踏实复习。成绩出来的,整体情况很糟糕。发完试卷后,我发现学生很多都在看我,照常理该是说教的好时候了。我当时只是平静地看着大家,目光慢慢地移过每一个学生的脸庞,最后轻轻说了句:“好了,过去了,关键是以后。”自那以后,学生复习踏实了许多。

分析:沉默有时也是一种力量;沉默有时更能使学生明白老师的心。

适用范围:常规疗法效果不大或者没效果时。

使用禁忌:目光决不可带有气愤、轻视等。

二、以身作则。

案例:五年级时,班级有了打扫操场的任务,刚开始学生还挺好奇,拿着打扫把一阵飞舞。后来就没人愿意下去了,尤其到了冬天,手拿着竹子做的扫把,太冷,就更少有人愿意打扫操场了。看到这种情况,我早上带头下去扫操场,当然,还有几个学生是被我叫去或者主动去帮我的。每天,当我们扫完操场,带着一些微汗,面色红润走进教室,回到教室的时候,面对全班学生,我总是大声对同我一起打扫操场的同学说:劳动使我们快乐,我为你们自豪!现在每天早上,早来的男生争先恐后地下去打扫操场,我相信:他们从中享受到了劳动的乐趣!

分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何况这个榜样是自己的老师呢。

适用范围:几乎所有范围。

三、顾左右而言他。

案例:一天上课,叫起一名学生张旭回答问题,他回答后学生发出一阵笑声,为何?他上课没认真听,回答的是前一道题,当然牛头不对马嘴。我也笑了,不过是微笑,我对这名同学以父母般的语气关切地说:“你辛苦了,快吃饭!”学生都笑了,那个同学也笑了,剩下的时间里,他听讲得很认真。

分析:生活需要幽默,严肃的课堂也需要幽默,如果能使犯错误的同学在笑声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何乐而不为呢?

适用范围:合适的场合与时机。

四、顺其自然,案例:小学高年级男女生之间产生好感是非常正常的,这不,到了五年级后,班上议论纷纷,好些同学神秘地告诉我:某一男生很奇怪,每天下午放学后都要绕好长一段路,为的是送我们班的班长(女)回家。我听后笑着说:“好呀,他多热心呀!”好多学生有来告诉我,应该找他们谈一谈,但我都拒绝了。当然,在班队会上,我讲到了在他们这个年级男生女生之间产生好感是再正常不过的,应该正确的对待与处理。我的这些话绝对不是只针对那个男生讲的。但是,可以看出,在他身上产生了影响。他和班长现在相处得很好,很正常,同其他同学一样。当然,现在这个男生不送班长回家了。

分析:所谓的“早恋”是完全正常的,只要讲清了道理,就应该先充分相信学生,一定程度上放任自流也是可以的。

适用范围:所谓的“早恋”。

五、收回权利。

案例:班上有四组,每组轮流值周,组长全权负责。有一小组完成值周任务情况很糟糕,我调查一下,原来是小组长的失职。指导过后,他们组的工作仍不见起色。于是,我就物色了另外一名有能力的同学接替,小组工作大有起色。一段时间后,我将原来的被撤换的小组长调职另用,这次,他对待新工作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分析:收回权利,是为了让某些班上担任一定管理任务的同学冷静下来,分析自己的不足。

适用范围: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的学生。

正如“教无定法”一样,我认为管理也无定法。肯定有一些班主任老师会有更多的富有创造力的方法。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所有的方法,基本前提是我们爱学生,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我心目中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班主任老师“无为而治”!

阅读:10101 次

录入:

小学生案例分析

上传: 方国海

更新时间:2012-5-28 17:11:11

一、基本情况

戴静是本班的学生,她是个很腼腆的小女生,性格内向,平时不愿意跟同学们打交道,也不爱说话。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小得几乎像蚊子声。面对激烈的竞争,同学们的嘲笑她觉得自己这儿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缺乏竞争勇气和承受能力,导致自信心的缺乏。在班里是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一提考试就没精神。如何帮助她增强自信心,走出这个阴影呢?

二、案例分析

1、个人因素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她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听讲不太认真,容易走神,老师课后布置的预习和复习工作不能有序进行,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长此以往,学习成绩便越来越不理想,每一次考试都很紧张,很担忧,考试对她来说,一次比一次害怕,一次比一次考得差,经历的挫折多了,失败也就多了,便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很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严重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

她的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对她的学习不能有力地指导,孩子过重的压力在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不安、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也会随之而来。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尤其是学困生不够了解,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美,又会受到同学们的奚落和家长的不满。长此以往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就慢慢占了上风。

三、辅导策略

自信的缺失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都有损害,那么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增强自信,正确地评价自己呢?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我也认为只要孩子智力正常,没有都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都的老师。为了去除张姣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无意的找她闲谈,让她帮我抱作业本、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她,发现她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上课时经常用眼神来鼓励她,还经常对同学说:“看,张静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张姣同学回答问题声音大了,能让我们听得清楚。”“张姣同学……”渐渐的,她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一次,我进行课堂巡视时,她主动冲我笑了一天。

2、树立信心,激起动力。

这时一次上课时的片断。

…… 师:谁来把课文读一读?

师:请你来读一读好吗?

生:(摇头)。

师:你不愿意读吗?

生:不愿意。

师:有进步,刚才是摇头,现在已经能开口说话了。这样,整篇课文你就不读了,读第1自然段好吗?

生:(默不作声)。

师:如果你觉得站着读不太好意思的话,可以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读。

生:(停顿了几秒之后便开始读第一自然段。在读的过程中,有几个字读错了,魏老师帮助改正了,当读完这一段后老师示意班里的学生为她鼓掌)。

师:你第1次尽管有几处地方读错了,相信第2遍一定比第一遍读得要好些。

生:(读第2遍时,明显的比第一遍有了进步)。

师:进步很快呀!我们在读课文的时候第一遍读不好可以读第二遍,第二遍读不好还可以读第三遍,甚至是更多遍。

生:(微笑并点着头)。

……

从这以后,有机会就让她在同学面前表现,她变了好多,不在独处,课堂活动时主动和同学参与游戏并且还参加了学校的文艺队,学习成绩有了进步。而且我们班学习的口号是“相信自己,我才是最棒的。”

3、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她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经常与家长联系,详细地分析了张姣在校的表现及其各种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要为孩子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干什么,都要从中发现进步的地方,并马上夸奖她的闪光点,把家中得到的夸奖讲给老师和同学,把在学校得到的表扬告诉父母。在评价中,张姣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

四、辅导效果

通过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张姣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她的学习成绩在不断提高,上课能专心听讲,敢于举手发言且声音响亮,下课能主动与同学交往、做游戏,愿意参加各种活动,与班级、同学融为一体。家长也反映在家学习主动,喜欢把班级的事讲给父母听,主动帮家长做些家务。

五、结论

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缺乏自信,会产生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处,都不应该对自己失去信心,相信自己:我能行。只要对自己一直充满信心,就不会怕自卑。对于那些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我们要及时的给予更多的关爱,让她们感到:“我能行。”“我是最棒的。” 面对她的改变,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因而,针对类似张姣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放大孩子的优点,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的心绪,正确的评价自己,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感受大家给她的善意,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各项活动的参与,使其自信自强。

小学生个案分析篇4

小学生个案分析

我们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常会接触到一些具有不健康心理问题的学生。这些行为不仅有会阻碍儿童正常的心理发展,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而且也有可能是成年期心理障碍和社会适应不良的先兆。作为小学教师,我们要发挥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发现在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形成的问题行为,对他们的不健康心理进行研究分析,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一、个案基本情况

我班有一名学生叫孙静,她喜欢独处,不喜欢和别的同伴玩,自己做事情也不让人掺和。她个儿较高,大大的眼睛,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内向的小女孩。不知是什么原因自,她只喜欢一个人看书、绘画,独自、安静的活动;对班集体的事情漠不关心,不爱劳动,而且对其他小伙伴的行为还表现出嘲讽的意味;学习时有偷懒的行为,自己上课不专心听讲,然后做题时照搬别人的答案;在活动中我行我素,对老师的批评不屑一顾,非常固执。听家长介绍在家也很少与人交流,总是以命令的口气对待家人和长辈。

二、问题行为概述:(1)、行为方面: 上小科时,随意进出教室,问她为什么,她说要上厕所,玩半天才回教室,还经常走错教室。

(2)、学习方面:学习全凭兴趣,接受能力差,不爱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

(3)、性格方面:性格内向,不爱交流,不太合群,没有好朋友。

三、个案生活背景:

家庭环境优越,爷爷奶奶带大,上小学时爸爸妈妈才带到身边,妈妈经常出差,爸爸没有耐心教育孩子,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或者学习上掉队了,爸爸教两遍就对她打骂,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四、个案辅导策略

通过家访、听班级学生述说、找她谈话我了解到形成这个不良心理上的问题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

1、她在家里是个独生女,天性内向的她不善与同伴交流,不愿与同龄人交往。和同龄的孩子接触少,性格也变得比较孤僻;

2、孙静平时生活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对他很是溺爱,爸爸妈妈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爸爸妈妈为了弥补对女儿的亏欠,对她的各种物质需求都尽量满足,但对孩子的心理需求关注很少,不能及时了解女儿的内心想法。

3、这个长期处于孤独环境中的孩子,不熟悉班上的同学,也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陌生的周边环境,陌生的人际环境,使她更加沉默寡言,缺乏自信,不合群。她没有自己的好朋友,也不被社交小团体所接纳,于是逐渐成了远离集体的“排斥儿童”,时常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采取攻击破坏行为。

通过对孙静的分析,我想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1、家校配合。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的生活状况,分析其性格特征,寻找突破口,采取相应的措施。并给家长提出了这样几条建议:要求父母每天有一方能在家中,并挤出一定时间亲近孩子,保证有跟孩子交谈;创造条件让孩子与小伙伴一起玩耍,节假日带孩子外出玩或到亲朋好友家串门,多为孩子提供交往锻炼的机会;家长经常与孩子玩亲子游戏,建立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新型家庭关系,让孩子在互敬互爱的家庭气氛中形成合群的性格。

2、关注她在学校的情况。善于观察、捕捉发生在他身边的每一件有教育价值的事情,及时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平时要对孙静给予更多的关注,多给她锻炼的机会,有意让她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有意识地在大家面前夸奖她,让她体验劳动的快乐,增强她的集体荣誉感。使她逐渐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个性的发展。

3、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平时多组织一些合作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吸引其注意力,让他和大家一起玩,教给她与大家相处的方法,体验与小伙伴一起玩耍的快乐,逐渐提高孙静的参与意识。

4、争取班级其他任课教师的支持,经常交换意见,了解他在各方面的表现以及辅导的效果。发现她有反复,也尝试冷却处理,给其面子,顾其自尊,婉转提示,逐步培养其自控能力。

五、个案辅导效果

经过半年多的教育和引导以及孙静家人的密切配合加上她本人的努力,教育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1、她现在上课认真做好课前准备,认真听讲,虽然接受的慢一点,但课后给她补补课,她也能弄懂书本上的内容了,作业速度也快多了。

2、上课后不再随便进出教室了,即使有时下课忘记上厕所,她也会举手示意老师,经过老师允许后她才会出去,并且不在外逗留了。

3、与同学们打成一片,下课后经常和同学们一起玩耍,偶尔她也会蹭到老师面前和老师说说话。

六、教育引导后的感受和小结

孙静的转变让我感受到,教育是家庭和学校的合力塑造人的过程。爱是成长的基石,自信是成长的动力,互助是成长的支撑。

小学生个案分析篇5

一年级数学小学生个案分析

【基本情况】:

周婧 :女,一年级八班

其一,数学基础知识差,对于10以内数的一些基础数学知识掌握得很差。比如:数的大小,数的组成,几和第几,以及加减法等知识掌握得都很差。

其二,理解能力很差。老师上新课时,对每个知识点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但她接受起来很困难。

其三,记忆力、想象力发挥不是很好。这表现在她在学知识时,今天给她讲了,明天有可能又忘记了。

我把每次观察到的问题总结好,让她妈妈看。她妈妈说他的确存在这样的不足,但就是拿她没有办法,不知道该如何帮他纠正。一句“书我读得不多,你帮我想一下办法,帮帮他”又把问题全放到我身上,这刻,我终于体会到身为教师的责任重大,意义深重!

那该如何去帮他呢?总得有个办法呀!

【对症下药】:

上网找资料,查书,问老师,经过分析,我认为可以尝试以下做法:

首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的动力源于兴趣,有了兴趣学生会对所教学科认真地学习。每次上课,我总是将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留给她,让她觉得自己能融入到全班的学习中来,让她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从而让她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她对数学课产生兴趣。

其次,给予尊重。人,无论年龄大小,总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的。当你得到别人尊重时,你总会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我相信,他也有这种感觉,虽然他并不一定知道这些价值观。每次,当我问他的要求,并和他商量该如何如何时,他总是开心的和我聊。

再次,多给予称赞。每次,当他做好了一点,那怕只是写好一个字,我也及时的给予他称赞和鼓励。我发现,每次称赞后,他总是开开心心的,以积极的态度来接受让他完成的任务。在反复的锻炼中,他的独立性提高了,也不怎么依赖别人帮她做作业了,这又让我跨出了一步。

【评 析】: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

1、学校教育应做到:

(1)要处理好幼儿期和一年级的衔接工作。一年级的孩子主要是不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当出现学习节奏快时,就手忙脚乱,甚至心情惶恐,所以老师要给孩子一个缓冲的阶段,因为教育本身就是慢的艺术。

(2)老师上课多使用鼓励性语言,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常开展游戏活动,评价手段应童真童趣。

(3)加强常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另一方面是家教问题。

常说问题学生的背后都藏着一个问题家庭,所以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心 得】:

有句话说得好:“不是所有的种子都能发芽,但只要播下去了,就会有发芽的可能;不是所有的花朵都会结果,但只要开花了,就会有结果的希望;不是所有的辛苦都能带来收获,但如果不付出辛苦,就永远得不到硕果。”对于这些特殊的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一个月,两个月就能看到结果。也不是只靠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一个温柔的微笑,或有意为之,或不经意而为,就会有收获,而是需要我们科学的教育,科学的引导。因此,对于他们,是等待的艺术,慢的艺术!

小学生个案分析篇6

小学生个案分析

——个性格孤僻学生的个案分析

我们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常会接触到一些具有不健康心理问题的学生。这些行为不仅有会阻碍儿童正常的心理发展,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而且也有可能是成年期心理障碍和社会适应不良的先兆。作为小学教师,我们要发挥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发现在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形成的问题行为,对他们的不健康心理进行研究分析,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一、个案基本情况

我班有一名学生叫伍红,她喜欢独处,不喜欢和别的同伴玩,自己做事情也不让人掺和。她个儿较高,大大的眼睛,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内向的小女孩。不知是什么原因自她到我班快半个学期了,只喜欢一个人看书、绘画,独自、安静的活动;对班集体的事情漠不关心,不爱劳动,而且对其他小伙伴的行为还表现出嘲讽的意味;学习时有偷懒的行为,自己上课不专心听讲,然后做题时照搬别人的答案;在活动中我行我素,对老师的批评不屑一顾,非常固执。听家长介绍在家也很少与人交流,总是以命令的口气对待家人和长辈。

二、问题行为概述:(1)、行为方面:

上课时,随意进出教室,问她为什么,她说要上厕所,玩半天才回教室,还经常走错教室。

(2)、学习方面:学习全凭兴趣,接受能力差,不爱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

(3)、性格方面:性格内向,不爱交流,不太合群,没有好朋友。

三、个案生活背景:

家庭环境优越,爷爷奶奶带大,上小学时爸爸妈妈才带到身边,妈妈经常出差,爸爸没有耐心教育孩子,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或者学习上掉队了,爸爸教两遍就对她打骂,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四、个案辅导策略

通过家访、听班级学生述说、找她谈话我了解到形成这个不良心理上的问题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

1、她在家里是个独生女,天性内向的她不善与同伴交流,不愿与同龄人交往。和同龄的孩子接触少,性格也变得比较孤僻;

2、伍红平时生活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对她很是溺爱,爸爸妈妈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爸爸妈妈为了弥补对女儿的亏欠,对她的各种物质需求都尽量满足,但对孩子的心理需求关注很少,不能及时了解女儿的内心想法。

3、这个长期处于孤独环境中的孩子,不认识班上的同学,也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陌生的周边环境,陌生的人际环境,使她更加沉默寡言,缺乏自信,不合群。半个学期了,她没有自己的好朋友,也不被社交小团体所接纳,于是逐渐成了远离集体的“排斥儿童”,时常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采取攻击破坏行为。

通过对伍红的分析,我想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1、家校配合。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的生活状况,分析其性格特征,寻找突破口,采取相应的措施。并给家长提出了这样几条建议:要求父母每天有一方能在家中,并挤出一定时间亲近孩子,保证有跟孩子交谈;创造条件让孩子与小伙伴一起玩耍,节假日带孩子外出玩或到亲朋好友家串门,多为孩子提供交往锻炼的机会;家长经常与孩子玩亲子游戏,建立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新型家庭关系,让孩子在互敬互爱的家庭气氛中形成合群的性格。

2、关注她在学校的情况。善于观察、捕捉发生在他身边的每一件有教育价值的事情,及时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平时要对伍红给予更多的关注,多给她锻炼的 2 机会,有意让她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有意识地在大家面前夸奖她,让她体验劳动的快乐,增强她的集体荣誉感。使她逐渐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个性的发展。

3、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平时多组织一些合作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吸引其注意力,让他和大家一起玩,教给她与大家相处的方法,体验与小伙伴一起玩耍的快乐,逐渐提高她的参与意识。

4、争取班级其他任课教师的支持,经常交换意见,了解他在各方面的表现以及辅导的效果。发现她有反复,也尝试冷却处理,给其面子,顾其自尊,婉转提示,逐步培养其自控能力。

五、个案辅导效果

经过半年多的教育和引导以及伍红家人的密切配合加上她本人的努力,教育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1、她现在上课认真做好课前准备,认真听讲,虽然接受的慢一点,但课后给她补补课,她也能弄懂书本上的内容了,作业速度也快多了。

2、上课后不再随便进出教室了,即使有时下课忘记上厕所,她也会举手示意老师,经过老师允许后她才会出去,并且不在外逗留了。

3、与同学们打成一片,下课后经常和同学们一起玩耍,偶尔她也会蹭到老师面前和老师说说话。

六、教育引导后的感受和小结

伍红的转变让我感受到,教育是家庭和学校的合力塑造人的过程。爱是成长的基石,自信是成长的动力,互助是成长的支撑。

个案姓名:

张晓

性别:男

一、问题简述

张晓同学行为习惯较差,每次课前准备不充分,不是书没带到学校来,就是文具用品落在家里。个人卫生习惯也差,穿着邋遢。学习缺乏自觉性,上课爱做小动作或走神。作业马虎,书面不整洁,家庭作业丢上落四的,说话慢条斯理。

二、资料收集

从他母亲口中得知,由于父母工作忙,爷爷奶奶死得早,这孩子是托村人照看得。因此,他自小胆小,孤僻,经常生病,患有慢性哮喘病。为此,父母总觉得给孩子得爱太少,他父亲非常溺爱,只要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百依百顺。作业做不完,他爸就用左手帮孩子写。他妈看不过去,就说他爸。他爸为此还和他妈大吵一架。他爸当着孩子面说:“爸小时候还不如你,爸能挣钱养活一家子,你也一定能,念书成绩好不好,爸不怪你。”导致孩子学习没有耐心。成绩好坏无所谓为。

三、个案分析

由于家庭教育不当,自小过分溺爱,导致他任性,行为习惯这么差。因为他性格内向与同学交往能力差,穿着邋遢,整天鼻涕拖着。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做同桌。由于群体排斥,造成他不多说话,上课老走神。

四、个案指导的设想及实施消除敌意,建立信任感

张晓同学虽然听课习惯差,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可他诚实,从不说谎,每次之日十分负责,同学有困难,他都能乐意帮助。背书较熟练,造句完 4 整又生动。我抓住这一闪光点,及时表扬他,鼓励他,找他个别谈心,并让他知道老师要和他交朋友,消除他心中对老师的危惧,建立信任感。树榜样,增强自信心

为了让张晓同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给他讲同班同学认真学习的事例,要求他以袁方为学习榜样,并把他安排和袁方同坐。请朱雨姗同学热心帮助他,时时督促他,让他渐渐养成认真听课的好习惯。个别辅导

上课经常要用眼神提醒他,课堂对他多提问,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辅导,写字坐在我旁边,作业要求他一丝不苟,批改作业要面批。与家长沟通

要求家长应具备一双慧眼,孩子的进步及时予以鼓励,处处留心孩子的一举一动,平时要多抽时间查查孩子的作业与孩子多交流,老师要经常和家长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五、个案指导成效

由于家长的配合,同学的督促,老师的不断教育。张晓同学听课习惯有了明显的好转,上课能积极发言,并能倾听同学的发言,课前能及时做好准备工作,礼貌意识有所增强。个人卫生也注意多了,偶尔还会拖鼻涕,但写字书面整洁了,字迹端正了,在数次考试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一、基本情况

周宇是一位三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很好,态度端正,但他是个很腼腆的男生,性格内向,平时不愿意跟同学们打交道,也不爱说话。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小得几乎像蚊子声。

二、案例分析

1、个人因素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她性格内向,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听讲不太认真,容易走神,课外作业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长此以往,学习成绩便越来越不理想,每一次考试都很紧张,很担忧,有严重的自卑感,他觉得自己的找不到优点。这样严重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

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家庭经济不是很富裕。平时父母不在家,由爷爷奶奶抚养,对她的学习不能有力地指导,孩子过重的压力,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不安、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也会随之而来。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尤其是学困生不够了解,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美,又会受到同学们的奚落。长此以往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就慢慢占了上风。

三、辅导策略

自信的缺失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都有损害,那么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增强自信,正确地评价自己呢?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我也认为只要孩子智力正常,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她,发现她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上课时经常用眼神来鼓励,他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一次,我进行课堂巡 6 视时,他主动冲我笑了一天。

2、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宋朋宇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经常与家长联系,详细地分析了他在校的表现及其各种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要为孩子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干什么,都要从中发现进步的地方,并马上夸奖她的闪光点。在评价中,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

四、辅导效果

通过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他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他的学习成绩在不断提高,上课能专心听讲,敢于举手发言且声音响亮,下课能主动与同学交往、做游戏,愿意参加各种活动,与班级、同学融为一体。家长也反映在家学习主动,喜欢把班级的事讲给父母听,主动帮家长做些家务。

五、结论

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缺乏自信,会产生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处,都不应该对自己失去信心,相信自己:我能行。只要对自己一直充满信心,就不会怕自卑。对于那些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我们要及时的给予更多的关爱,让她们感到:“我能行。”“我是最棒的。” 面对他的改变,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因而,针对类似他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放大孩子的优点,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的心绪,正确的评价自己,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感受大家给她的善意,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各项活动的参与,使其自信自强。

小学生个案分析篇7

小学生个案分析 一、案例介绍:

钟昌洲,男,10岁,桂林民主小学四年级

(一)班学生,成绩优秀,各方面也表现得很优秀,善于表现自己,喜欢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钟昌洲的妈妈是民主小学的一位音乐老师,爸爸是搞运输的。他是家里的独子,父母从小就很注重培养他,也因为这样他在各方面都比较优秀。成绩在班上也一直都是在中上水平,可以说他是个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他在一年级时曾学过拉丁、书法还有钢琴,他也在这几个方面拿过奖。他得过桂林小学生拉丁舞三等奖,他在04、05、06年全国中小学生的书法比赛中得了一个金奖和三个银奖的好成绩,钢琴虽然只学了一年但是他还是过了钢琴三级。他的兴趣爱好也很广泛,拉丁、书法、音乐、数学、科学、电脑、美术等都是他喜欢的。他在我去他们学校见习的这些日子了,我通过直接和间接的形式知道了一些有关他的情况。和别的小学生不一样的是他的独立能力很强,他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自己洗自己的衣服了,平时在家他也经常帮父母做家务,生活和学习的习惯都挺好的,每次我去见习我都会看到他很认真的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也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刚开始的时候我真的觉得他很好,我觉得他几乎没什么缺点,但是随着和他接触时间的增加,我发现他有一点很不好,那就是他有点看不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我不知道这是他自身的原因还是他受班里同学的影响,毕竟他们班里很多人都不喜欢和老拖他们班后腿的---杜仲鑫和黄国浩玩,甚至是有点排斥。还有一点不好就是他有时会取笑同学,他对他们班的任课老师倒是挺讲礼貌的,老师也很喜欢叫他帮忙做事。但是对我们几个见习老师就没那么讲礼貌了,他甚至给我们当中的一位见习老师取了绰号,我觉得这是很不礼貌的,即使是对自己的同学去绰号都是很不好的了,何况他是给自己的见习老师取绰号。虽然总的来说他各方面都挺优秀的,但是他这两个不好的习惯还是挺不好的,我做为他的见习老师我应该帮他把这两个不好的习惯改了,让他成为更好的学生。二、分析思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大,只要对他们进行细致地了解和具体地分析,抓住他们的优势和长处,就可以此为突破口,实施有效的教育方法。应该怎么帮他改掉这两个不好的习惯呢?总得有个办法啊!于是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并和我周边的同学讨论了有关钟昌洲的情况,我认为他的这些习惯可能不仅与他自身有关还与他身边的人或事物有关。三、帮助方法

在帮助他的过程中,我想最重要的是肯定对方的优点,在优势中寻找弱势,在缺点中寻找闪光点,以激励为主,批评教育为辅,从抓住特点、抓好重点、狠抓难点入手,帮助其克服缺点。

1、在他排斥差生这个不好的习惯上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1)我先让他说说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再让一些同学说说他的缺点,以我对他的了解,我知道当他听到别人说他的缺点的时候他肯定会不高兴。这时我就让他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当他嘲笑、排斥差生时,对方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这时我发现他有点惭愧了,他对我说:“老师,我错了,我不应该嘲笑和排斥差生!”之后我对他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给与了表扬。(2)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他排斥后进生的习惯有所改变了,但是有时还是没改掉,我于是又找他谈话了。我对他说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闪光点,后进生也不例外。后进生对于我们班而言,也许是五十分之一,对于学校而言,他们可能是千分之一,但是对于一个家庭而言,他们却是百分之百。每个后进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后进生也不例外。(3)告诉他我们班是一个班级体,只有每个人都进步了我们班才会一起进步,而他作为我们班的班长应该带领同学们一起进步。于是他对我说:“老师,以后我会带领我们班的同学一起帮助后进生的,让全班一起进步。”当他和我说这么一句话时,我很高兴我相信他以后会改掉这个排斥后进生的习惯的。

2、在他给见习老师起绰号这个不好的习惯上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1)我先和他说给老师起绰号是不对的,就是给自己的同学起绰号也是不对的。同时我也肯定了他的聪明,起绰号也说明他乐于观察、思考,能较为准确地抓住人的特征,是个聪明的学生。

(2)我告诉他起不好听的绰号是取笑别人,特别是那些针对别人的缺点、弱点所取的讽刺性的绰号,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给对方带来心灵的创伤。给老师取绰号是很不尊重老师的行为,是非常不礼貌的。而且自己做为班上的班长很容易影响班上的其他同学。(3)我建议他要多注意观察一下别人的闪光点,不要老只是注意别人的缺点,取笑别人。让他想一想如果别人给他取一个绰号,他会高兴吗?他回答我说:“我一定会不高兴的!”(4)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也没再叫见习老师的绰号了,但是他对同学起的绰号,他还完全改掉。我于是再对他说,给同学起绰号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关系的。此后,他基本上把自己对别人取绰号的习惯改了。

通过几个星期的帮助,我基本上帮他把这两个不好的习惯改掉了。我的见习很快就结束了,我也要走了。在我见习的最后一天,他对我说:“见习老师,我很喜欢你,谢谢你帮我把我不好的习惯改了,我以后会更加努力的,我相信自己会做得更好的。”经过这件事我深深的认识到,只要抓住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她们的优点和长处,并通过各种渠道、方法,共同努力地做工作,那么他就一定会有较大的转变。

学生案例分析

[日期:2004-11-02]

来源:史燕群

作者:公园路小学

[字体:大 中 小] 转眼之间,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满9年了,其间有欢笑,有泪水,但我最大的感受,则是充实,这一点可能是没当过班主任的老师无法体会到的。管理班级,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不仅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也需要创造,因为,你面对的是几十个充满创造力的孩子。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的问题似乎也越发多了,而社会也要求我们教育出充满创造力,有个性的学生。因此,我们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也应富于创造性。我下面就想谈一谈自己在管理班级上的一些自认为有些创造性的管理方法。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我不否定传统的教育方法——说教与处罚。我甚至认为它们在某种情况下还特别有用。其次,我要说明的是我这里说的“说教”与“处罚”是狭义上的,否则,我底下谈的所谓诀窍就与它们混淆了。

一、沉默是金。

俗话说,班主任要嘴勤,怎么还冒出来个沉默是金呢?来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我现在所带这个班有名学生叫周康,在五年级刚转来时很令我头疼:作业不做,与同学极易发生矛盾,几乎天天违反纪律。开始时,我对他除了说教,就是处罚甚至惩罚,但收效甚微。有一天,他又犯错了,我将他叫进我的办公室,但他就是那样不在乎地等待我的批评。正好办公室没老师,我看着他,什么话也没说,就那样平静看着他,因为说实话,我不知道说啥,但是很奇怪那时我一点不生气。我发现,他慢慢有了变化,从刚才的满不在乎到有点局促不安。又过了一会儿,他低下头,偶尔抬头瞟一下我,我知道他在窥测我的内心,但我还是很平静地看着他的脸,就好像在欣赏一幅画。他的头越发低了,也更加不安了。良久,我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你可以走了。”他抬起头惊讶地望着我。“你可以走了。”我重复了一遍。他默默地走了。但这次他竟连着几天表现很好,我不失时机地表扬了他。后来尽管他有反复,但经过我又几次的沉默疗法,他变了。现在,他是个好学生,同班里的其他同学一个样。

案例二:有一次,班上语文测试,我事先说了复习范围,可我发现,学生普遍很自信,认为自己考好没问题,很少有人踏实复习。成绩出来的,整体情况很糟糕。发完试卷后,我发现学生很多都在看我,照常理该是说教的好时候了。我当时只是平静地看着大家,目光慢慢地移过每一个学生的脸庞,最后轻轻说了句:“好了,过去了,关键是以后。”自那以后,学生复习踏实了许多。

分析:沉默有时也是一种力量;沉默有时更能使学生明白老师的心。

适用范围:常规疗法效果不大或者没效果时。

使用禁忌:目光决不可带有气愤、轻视等。

二、以身作则。

案例:五年级时,班级有了打扫操场的任务,刚开始学生还挺好奇,拿着打扫把一阵飞舞。后来就没人愿意下去了,尤其到了冬天,手拿着竹子做的扫把,太冷,就更少有人愿意打扫操场了。看到这种情况,我早上带头下去扫操场,当然,还有几个学生是被我叫去或者主动去帮我的。每天,当我们扫完操场,带着一些微汗,面色红润走进教室,回到教室的时候,面对全班学生,我总是大声对同我一起打扫操场的同学说:劳动使我们快乐,我为你们自豪!现在每天早上,早来的男生争先恐后地下去打扫操场,我相信:他们从中享受到了劳动的乐趣!

分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何况这个榜样是自己的老师呢。

适用范围:几乎所有范围。

三、顾左右而言他。

案例:一天上课,叫起一名学生张旭回答问题,他回答后学生发出一阵笑声,为何?他上课没认真听,回答的是前一道题,当然牛头不对马嘴。我也笑了,不过是微笑,我对这名同学以父母般的语气关切地说:“你辛苦了,快吃饭!”学生都笑了,那个同学也笑了,剩下的时间里,他听讲得很认真。

分析:生活需要幽默,严肃的课堂也需要幽默,如果能使犯错误的同学在笑声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何乐而不为呢?

适用范围:合适的场合与时机。

四、顺其自然,案例:小学高年级男女生之间产生好感是非常正常的,这不,到了五年级后,班上议论纷纷,好些同学神秘地告诉我:某一男生很奇怪,每天下午放学后都要绕好长一段路,为的是送我们班的班长(女)回家。我听后笑着说:“好呀,他多热心呀!”好多学生有来告诉我,应该找他们谈一谈,但我都拒绝了。当然,在班队会上,我讲到了在他们这个年级男生女生之间产生好感是再正常不过的,应该正确的对待与处理。我的这些话绝对不是只针对那个男生讲的。但是,可以看出,在他身上产生了影响。他和班长现在相处得很好,很正常,同其他同学一样。当然,现在这个男生不送班长回家了。

分析:所谓的“早恋”是完全正常的,只要讲清了道理,就应该先充分相信学生,一定程度上放任自流也是可以的。

适用范围:所谓的“早恋”。

五、收回权利。

案例:班上有四组,每组轮流值周,组长全权负责。有一小组完成值周任务情况很糟糕,我调查一下,原来是小组长的失职。指导过后,他们组的工作仍不见起色。于是,我就物色了另外一名有能力的同学接替,小组工作大有起色。一段时间后,我将原来的被撤换的小组长调职另用,这次,他对待新工作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分析:收回权利,是为了让某些班上担任一定管理任务的同学冷静下来,分析自己的不足。

适用范围: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的学生。

正如“教无定法”一样,我认为管理也无定法。肯定有一些班主任老师会有更多的富有创造力的方法。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所有的方法,基本前提是我们爱学生,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我心目中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班主任老师“无为而治”!

阅读:10101 次

录入:

小学生案例分析

上传: 方国海

更新时间:2012-5-28 17:11:11

一、基本情况

戴静是本班的学生,她是个很腼腆的小女生,性格内向,平时不愿意跟同学们打交道,也不爱说话。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小得几乎像蚊子声。面对激烈的竞争,同学们的嘲笑她觉得自己这儿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缺乏竞争勇气和承受能力,导致自信心的缺乏。在班里是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一提考试就没精神。如何帮助她增强自信心,走出这个阴影呢?

二、案例分析

1、个人因素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她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听讲不太认真,容易走神,老师课后布置的预习和复习工作不能有序进行,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长此以往,学习成绩便越来越不理想,每一次考试都很紧张,很担忧,考试对她来说,一次比一次害怕,一次比一次考得差,经历的挫折多了,失败也就多了,便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很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严重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

她的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对她的学习不能有力地指导,孩子过重的压力在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不安、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也会随之而来。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尤其是学困生不够了解,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美,又会受到同学们的奚落和家长的不满。长此以往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就慢慢占了上风。

三、辅导策略

自信的缺失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都有损害,那么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增强自信,正确地评价自己呢?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我也认为只要孩子智力正常,没有都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都的老师。为了去除张姣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无意的找她闲谈,让她帮我抱作业本、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她,发现她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上课时经常用眼神来鼓励她,还经常对同学说:“看,张静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张姣同学回答问题声音大了,能让我们听得清楚。”“张姣同学……”渐渐的,她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一次,我进行课堂巡视时,她主动冲我笑了一天。

2、树立信心,激起动力。

这时一次上课时的片断。

…… 师:谁来把课文读一读?

师:请你来读一读好吗?

生:(摇头)。

师:你不愿意读吗?

生:不愿意。

师:有进步,刚才是摇头,现在已经能开口说话了。这样,整篇课文你就不读了,读第1自然段好吗?

生:(默不作声)。

师:如果你觉得站着读不太好意思的话,可以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读。

生:(停顿了几秒之后便开始读第一自然段。在读的过程中,有几个字读错了,魏老师帮助改正了,当读完这一段后老师示意班里的学生为她鼓掌)。

师:你第1次尽管有几处地方读错了,相信第2遍一定比第一遍读得要好些。

生:(读第2遍时,明显的比第一遍有了进步)。

师:进步很快呀!我们在读课文的时候第一遍读不好可以读第二遍,第二遍读不好还可以读第三遍,甚至是更多遍。

生:(微笑并点着头)。

……

从这以后,有机会就让她在同学面前表现,她变了好多,不在独处,课堂活动时主动和同学参与游戏并且还参加了学校的文艺队,学习成绩有了进步。而且我们班学习的口号是“相信自己,我才是最棒的。”

3、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她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经常与家长联系,详细地分析了张姣在校的表现及其各种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要为孩子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干什么,都要从中发现进步的地方,并马上夸奖她的闪光点,把家中得到的夸奖讲给老师和同学,把在学校得到的表扬告诉父母。在评价中,张姣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

四、辅导效果

通过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张姣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她的学习成绩在不断提高,上课能专心听讲,敢于举手发言且声音响亮,下课能主动与同学交往、做游戏,愿意参加各种活动,与班级、同学融为一体。家长也反映在家学习主动,喜欢把班级的事讲给父母听,主动帮家长做些家务。

五、结论

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缺乏自信,会产生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处,都不应该对自己失去信心,相信自己:我能行。只要对自己一直充满信心,就不会怕自卑。对于那些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我们要及时的给予更多的关爱,让她们感到:“我能行。”“我是最棒的。” 面对她的改变,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因而,针对类似张姣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放大孩子的优点,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的心绪,正确的评价自己,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感受大家给她的善意,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各项活动的参与,使其自信自强。

推荐访问:个案 小学生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