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博物馆教育馆校合作现状与未来模式分析

时间:2023-06-25 18:45:03 来源:网友投稿

蔡伟(辛亥革命博物馆,湖北 武汉 430060)

从博物馆的定义可以看出,博物馆除了有收藏文物的重要职能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社会教育职能。博物馆以其较为丰富的知识量、信息量吸引了观众,对常规教育起了比较充分的配合作用,较好地满足了观众的需求,成为社会教育的阵地。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及优势,在推展终身学习与建构学习社会的趋势下,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国内许多博物馆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创新和发展博物馆教育,并付诸于实践。

在大中型博物馆的引领下,我国博物馆教育的理念在坚守优秀传统中不断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早已突破原有传统、单一的“教育”内涵,而纷纷注入人性化、多元化、国际化、社会化等内容,并深刻影响着近些年来我国博物馆教育的探索、实践与快速发展。主要包括:

1.“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该理念来自西方,目前国内在理论上、认识上已广泛形成共识,为追求“形神一致”,近些年还有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将本馆从事社会教育的职能部门进行相应的更名,如河南博物馆改称“社会教育服务部”,南京博物馆改称“社会服务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改称“公众服务部”等。

2.“国际惯例,中国特色”的理念。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既要谋求与国际博物馆教育惯例的对接,又要坚持和发扬我国博物馆教育的优良传统。

3.“锐意创新,注重品牌”的理念。普遍认为“创新”是博物馆教育发展的“源头活水”与不竭动力,因此近年来在博物馆教育的理念、内容、形式乃至模式创新等诸多方面,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对于品牌,一批博物馆深入探索,已形成“专业讲解”、“志愿服务”、“历史教室”、“馆校合作”、“暑期教育”和“义务宣讲”六大品牌。

4.“规范理性,迎合标准”的理念。随着国内外馆际经验交流的加强、中国博协对行业标准的呼吁和推动,特别是一年一度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和排序的进行,告别“粗放”和“随意”,改而“规范理性,迎合标准”地开展博物馆教育的各项工作。

在我国博物馆系统与高校的合作早有先例。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成立的第一个考古学系,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2000年,考古学系与国家文物局合作办学,改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中国文物博物馆学院)”,2002年正式成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的前身是1937年设立的西北联合大学历史系。1988年,西北大学与陕西省文物局签订《关于联合创建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的协议》,同年增设博物馆专业。1990年,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成立,同年增设文物保护技术专业。2006年5月,西北大学与陕西省文物局依托文博学院,联合成立了我国首家文化遗产学院。2005年,南京博物馆与南京大学联合举办了“美术学文物鉴定方向研究生进修班”,学制两年,请国内文物鉴定专家、博物馆学等相关学科专家学者授课,为加快博物馆精尖人才的培养步伐,在联合高校力量、国内专家力量办学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2009年,湖南省博物馆与中南大学开始合作培养“考古与博物馆学专业硕士”,如今已有“博物馆藏品管理与研究”、“博物馆战略规划与经营管理”和“博物馆学理论与博物馆史”三个研究方向。

中国国家博物馆以青少年教育工作为重点,依托北京市中小学校,推出多项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其中,与史家胡同小学历时3年合作开发的《史家教育师资人文素质培训课程开发》项目取得丰硕成果,出版的《中华传统文化——博物馆综合实践课程》和《认知——国家博物馆课程学习绘本》,受到国内外博物馆界和北京市教育系统的好评。故宫博物馆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故宫文化内涵,将以“萌猴贺岁跃连年”为主题,举办“故宫知识课堂”活动。故宫博物馆则针对社会教育举办了“故宫知识课堂”、动手教育等品牌活动,以及面向北京市民、京外民众的讲座活动,面向中学校长的中华传统高级研修班,面向中小学书法教师的培训,融入中小学课堂的教育项目等。此外,苏州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馆、河南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江苏省博物馆等也都在博物馆教育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博物馆教育功能是在博物馆现有的数字资源的基础上,通过高校这个载体来实现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延伸,进一步推进博物馆社会教育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博物馆以文物资源作为学校教学素材,在帮助学校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继承传统文化,培养高尚情操和增强审美能力,并且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尤其是馆校以互动的形式调动了学生主动获取文博知识的积极性,保证了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对于高校而言,博物馆教育可以借助于当前先进的数字技术以及数字化设备,将博物馆现有的馆藏文物数据、业务管理数据、地理空间数据等数字化资源融入文物与博物馆学的教学中,从而实现利用博物馆文物资源来辅助高校文物与博物馆学的课程教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教育题材,形成文博电子课件,将文物与博物馆学相关的教程图书如文物学概论电子化,并植入相关图片、音频、视频等,点击电子教程中的多媒体图标,即可获取相应的多媒体信息。如进行文物的学习时,教程中会针对不同类别的文物提供对应的文物实例,并对文物的价值、作用、类别、发掘、鉴定、保护等以多媒体形式根据教程需要进行一一介绍。电子文博课件是为学生学习的馆校合作教材,这类课件有别于传统纸质形式,更加形象生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是教育内容的呈现形式要多样化,例如选用数字橱窗、互动滑屏三维展示、多控点触摸墙、3D虚拟场景、360°全息投影、虚拟漫游等方式构建一个数字实验室或者展厅,学生可以通过丰富多样化的展示形式来了解课本以外的内容。使用数字橱窗,其展示出学校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学生的数字化成果,互动橱窗设备可将学生的数字化成果图像投射到实验室橱窗的普通玻璃上,浏览者隔着玻璃点击图像上的内容,互动橱窗内设备可感应到浏览者手指的动作,并对手指位置进行精确定位,控制图像配合用户的运作进行变换,进而全方面的展现学生的数字成果。这些方式都可以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博物馆学文博文物文物的栖息之地金桥(2022年6期)2022-06-20博物馆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艺术品鉴(2022年36期)2022-02-24《广州文博》征稿启事广州文博(2020年0期)2020-06-09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中国博物馆(2019年3期)2019-12-07文博扬帆起航黄河之声(2019年19期)2019-11-30文物的逝去东方考古(2019年0期)2019-11-16文物超有料少儿美术(快乐历史地理)(2019年5期)2019-09-10文博学院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9年4期)2019-08-13浅谈高职院校文博人才的培养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中国博物馆学研究创新方向大众文艺(2018年18期)2018-01-28

推荐访问:博物馆 现状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