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我与一座城

时间:2023-06-13 1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 吴福春

雷城,雷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原来叫县,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改称雷州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从60年代算起,除了外出读书和到乡下任教,我在这座县城读书工作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不同的年龄段看这座城,有着不同的心态和认知。

少年看城,烟火百态。

那时古城分为城内和城外。城内街道有广朝南北街,镇中东西街和曲街;
城外有南亭街、卖鱼街、关部街、二桥街等。还有一条直通夏江纵贯全城南北的雷州大道,迈开双脚不消半天也能走完全城。

我家乡离县城较近,但第一次上城是学校组织看电影。我穿上母亲从箱子底下翻出的一件新衣,褶痕醒目。脚穿人字拖鞋,暴露着叉开的脚趾,后来终于明白,你的衣着和打扮已经出卖了你——农村孩子初上城。一看时间还早,几个同学于是从广朝南晃荡到广朝北,又从广朝北逛回广朝南,走走看看,啧啧称赞城里街道比村里巷道宽和直。来到人民体育场,“哇,比学校的操场大几十倍?”进入三元塔公园,往日,站在东洋也能望见的三元塔,现在站在脚下一层一层往上数,兴趣盎然叫起来:“九层?”。大人却说,只有府城才可建九层。塔初名叫“文魁塔”,相传在挖塔基时捡了三只蛇蛋,悟为“三元及第”,故名三元塔。那语气洋溢着得意与自豪,听了令人肃然起敬。

第二次进城是暑假里跟生产队交公粮。借用曲街当做临时晒谷场,一袋袋稻谷从车上卸下后,满街散发着新收稻谷的香味。住在两边骑楼里的居民探出头,看着,双眼拉得直直的。猜想他们从来没看过这么多谷子?我却羡慕他们吃“皇粮”。太阳刚开始西斜,走廊里就哗哗啦啦开始躁动起来。喜欢喝上两口的男人,便摆出一张小方桌,桌上放着一碟炒田螺、一碟花生米,还有一盅白酒,一边摇着蒲扇,嘴里哼着“一狗二鲎三赤蟹,四鸭五鹅六阉鸡”……自斟自酌,那份豁达心态和幸福感都写在脸上。

当晚三元塔公园有姑娘歌比赛,我们早早来到公园。当夜幕降临,园中下沉式灯光球场的光如从地下直映上天幕。四面人山人海,万头攒动。台上,男女两个开唱,你来我往,十分煽情。或打情骂俏,或讽喻调侃,不温不火,缠绵悱恻……散场后,我们迟迟才离去,像刚从雷歌中捞出来,还沉醉在当时情景之中。

小学毕业我考上了海康县第一中学(现为雷州市第一中学),认为这是当个“城里人”迈出的第一步。第一次理发,心想也要整出个模样来。经同学指点,找到位于柳絮东巷“奇叔理发店”。当轮到我时,惴惴不安从口袋里掏出五分钱,怯生生地问“够吗?”或许是胸前的校章起了作用,奇叔示意我把钱放入铆在墙上的一个木箱里,“飕”的一声,一块白色围布从胸前滑到膝下。刚别紧,一只张开五指的左手早已按住我的头,扳正了我的身姿,跟小时候在家里被大人用鸡笼罩着剃光头一个样。右手的推剪“嚓、嚓、嚓”在头顶响过,任其上下左右,四面纵横。开始剃脸,剃刀在面颊上轻抚,如一丝凉爽的风在游走。剃完后往镜前一瞧,齐刷刷的平头发型,棱角分明,简约有致。那面镜子虽然豁了个角,但并不影响它的客观真实与公正。

中年看城,古朴沧桑。

八十年代的一个秋天,我从乡下调回县城工作。宽敞的雷州大道、群众大道和西湖大道等主干道路,如充满张力的骨骼,撑开一座向外扩展的城。

一天,我来到位于广朝北街县委党校听时事报告。这里原来是古城遗址——“楚豁楼”。据史志记载:公元前668年,楚成王熊恽受命镇压南方夷越之乱,率军南下雷州,辟城建楼,以示其界。它既是雷州古城的雏形,也是雷州半岛最早的城郭,揭开了雷州历史的画卷。

报告结束后我从广朝北街回到镇中街,街两边府前巷、圣宫巷,民治巷,柳絮巷等纵横交错。秦置岭南三郡,雷州属象郡地,也是汉代合浦郡治和徐闻县治。到了明清时还是沿着府治旧制。其遗址现变身或为学校,或为医院,或为商店,有的夷为平地。当不经意间走过一堵爬满绿萝的断墙,如闯进一座杂草及膝早已荒废的故园,头一抬差点撞上摇摇欲坠的门楣。树上繁叶开始染黄,扑簌簌在地上铺上一层金黄。踩上去,响着清脆的断茎和碎叶声。史志中关于雉堞巍峨、檐牙高啄等对古城的描述,已被历史的烟尘淹没了。眼前的断垣残壁,虽然还在努力跟岁月较着劲,却已显得心力交瘁,老态已然,仅给这个世界留下一点遥远的记忆。

回想起进城读书,学校西面紧挨着的西湖公园。那时下午放学后,邀上几个同学沿着湖四周走一圈。湖边的垂柳拨弄着湖水,疏影摇曳;
堤外是农田,路边的野花散发着阵阵幽香。那时环湖还是沙土路,高低不平,走累了,就到苏公亭里闲聊或呆坐着。“咣—咣—”待晚上自修课钟声敲响过后,大家才急匆匆往教室赶,迟到成了家常便饭。

1984年经过重新修缮,园貌焕然一新。除了在苏公亭前立有东坡塑像,又加建了九曲桥、别湖亭、宋园、龙宮等一批项目。从寻贤踪门坊进去,如一轴慢慢展开的画卷扑入眼帘——苏公亭,龙宫,寇公祠,十贤祠,濬元书院……而十贤祠是为纪念宋代丞相寇准和苏轼、苏辙、李纲、赵鼎、秦观、胡铨、李光、任伯雨、王岩叟等被贬谪雷州名宦贤士修建的,从而窥见雷州人的敬贤之举。星移斗转,时空交错,先贤离我们越来越远。投映在这片湖面上的身影,却隐藏着半生故事,令人荡气回肠。于是,有了修立十贤祠之善举,再有文天祥《雷州十贤堂记》名篇传世,还有今人的“十贤在雷州系列”。

1959年,郭沫若南下湛江时写下一首赞美雷州西湖的诗,开头“吾乡古嘉州,尚有苏子楼,不意湛州市,天涯笠屐留。”诗人的惊喜之情溢于诗行。今天的西湖,再也不是年久失修,祠堂颓废,牛眠荒草。我曾以“雷州西湖寻贤踪”为题写了一篇游记,后来刊登在《南方日报》上。外地人或许不认识作者是谁,却多了一个认识雷州西湖的人。

名城的底色是雷州文化,雷州文化又是名城的底气。

晚年看城,因湖而美。

如果说雷州古城是一部厚重古朴的书,湖却是它生动的插图。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是一座因湖而美的名城。2010年后重新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时,城区面积扩大至35平方公里。突出了“一湾一河六湖”全新规划格局。一湾是北部湾,一河是南渡河,六湖即西湖、雷湖、西湖水库、雷阳湖、龙游湖和官山湖,落子东西南北中。山环海合,滨海拥湖,构筑着“湖在城中,城因湖美”的城市发展格局,而且各具特色。

雷湖位于西湖南面,近年陆续建起了石拱桥、湖心亭、曲桥、文化广场,成为市里组织大型集会或演出场地,也是市民休闲娱乐活动中心。白天,绿树掩映的环湖道上,行人如织;
晚上,南北广场响起悠扬广场舞曲,翩翩倩影在广场上腾挪跳跃,让人流连忘返。榕树下的雷歌响彻夜空,热闹非常。从空中俯瞰,两湖犹如一对绿幽幽的蓝宝石,映衬着一个走进新时代的名城身影和稳健的脚步。

挨着西湖公园的西湖水库是雷城的“大水缸”。幸遇城市扩容提质,西湖水库也华丽转身。2018年退出饮水功能后,按照公园功能进行规划设计。建有亲水平台,廊桥栈道,以及湖边驿站等设施,面积近4000亩。一条长达9.36公里的环湖绿道,展示出让人耳目一新自然景观。

我住的地方是县城最高处。傍晚,站在八楼天台上,望见远处的湖面托住慢慢下坠硕大火球,原本寂寥的湖水映照得一片灿烂,荡漾着一层金辉。归巢的小鸟呱呱地叫着隐入林子,呈现出一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生动图景。夜里,坝下的西湖一横路,车流穿梭,一闪而过的车灯照在大坝上,亮如白昼。绕湖路灯一齐亮起,夜空下蜿蜒起伏,美轮美奂。这一系列匠心打造,集生态保护,人文景观以及休闲运动于一体。在一次征名座谈会上,我曾建议西湖水库改名为湖上湖公园。

湖的北面是雷州市第一中学新校址。这天,陪就读该校的孙女在校园里散步,登上了位于学校正中八层大楼。这里是学校最高建筑,呈半圆形,两边鳞次栉比的教学楼,状如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着湖中鲤鱼坡,极具“鲤跃龙门”的生猛气派。

它的西面是雷阳湖。前几天,陪一位老领导去参观建在湖边擎雷书院,已初具规模。院内红墙灰脊,飞檐斗角,活色生香。门坊上的“文曲于斯”四个石刻大字,未来可期成为雷州文化名城一座新坐标之意,同建成的10里雷阳湖绿道和逶迤婉丽的水上栈道廊亭融为一体,让雷州文化焕发于现代情景的观照上。

位于城区东北的龙游湖和官山湖,从名字也读出她丰盈的人文气息和生动传奇,摄人心魂。未来将为文化名城提供一道令人赏心悦目风景线,那时,雷城再也不是邻家有女初长成的模样,出落成端庄俏丽的大家闺秀了。

猜你喜欢雷州西湖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中国(韩文)(2020年6期)2020-11-18曾如影南风(2020年29期)2020-11-18清代雷州半岛糖贸易及其规范化——以新发现的雷州花桥碑刻为例广州文博(2020年0期)2020-06-09雷州古建筑符号的审美价值研究收藏界(2019年3期)2019-10-10梦中题词课外生活·趣知识(2019年8期)2019-09-10西湖的六月十八夜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汴西湖作文小学中年级(2018年6期)2018-06-28节日之美——西湖村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雷州书画作品选湛江文学(2016年12期)2016-12-08雷州湾海域悬浮物浓度遥感监测研究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5年3期)2015-12-22

推荐访问:我与 一座城

上一篇:新讯 下一篇:世上的光(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