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讲话稿 >

人居环境观摩点评讲话范文四篇

时间:2022-05-07 18:55:03 来源:网友投稿

人居:人居人居:2006年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居环境观摩点评讲话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人居环境观摩点评讲话4篇

【篇1】人居环境观摩点评讲话

积极参与 共筑美好家园

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 高一五班 解鸿林(女)

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共筑生态宜居家园,是所有泰安人的共同心愿,事关每个市民利益,事关幸福泰安建设,事关泰山在全国、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在我的理想中,生态宜居家园应该是自然人文景观和谐统一,文化遗产管理科学有效,环境保护持续良好,生活方式健康文明。而这些标准的实现,都与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在建设生态宜居家园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与矛盾,像破坏污染环境、乱扔乱倒垃圾、乱搭乱建乱占、违反交通规则、不讲文明礼貌等等,都是人们的文明素质不高造成的。因此,建设生态宜居家园,必须提高人文素质,人人参与文明创建,人人争做文明市民。

昔日,我们泰安人民团结奋进、创新发展,荣获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一条条宽阔畅通的马路在市民脚下延伸,一个个整洁宜居的社区在百姓的期待中拔地而起,一场场文明建设活动感染着每一位市民,“勇攀高峰、自强不息”的泰安城市精神日益深入人心。徜徉在泰安的大街小巷,扑面而来的是舒畅愉悦的文明之风,感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真诚和谐的温馨氛围。

今天,我们正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向更高层次的文明城市迈进,共同构建幸福美好家园。共筑生态宜居家园。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目标,而是泰安形象的重生和再造,是泰安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的庄严宣誓。它需要我们每一个市民的积极参与,而文明共建活动是一个关键的支撑。自去年开展的“文明城市全民共建行动”活动,在全市上下掀起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热潮,招展着文明创建的旗帜,敲响了文明创建的战鼓,吹拂着全民参与的春风。

文明是一个微笑、一份关爱、一句良言、一次礼让、一种责任。在文明创建过程中,物质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形”,市民素质则是一座城市的“神”。泰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城是我们的家园。作为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一员,在共筑生态宜居家园的过程中,我们中学生应不断加强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修养,努力提高文明素质,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为共筑生态宜居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2】人居环境观摩点评讲话

第二章:

1.人居环境: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

2.人居环境的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

3.人居环境包括五大层次:全球、国家与区域、城市、社区、建筑。

4.人居环境建设的五大原则:生态观、经济观、科技观、社会观、文化观(也是发展中国家人居环境科学的五项原则)。

5.人居环境科学学科体系的构成:(1)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构成人居环境科学的大系统中的“主导专业”。(2)外围多学科群随时代而发展。(3)开放的人居环境体系

第3章:

1.范式:某种重大科学成就形成科学发展中的某些模式,继而形成一定的观点和方法的框架。

2.科学共同体:是由一些共有一个范式的、志同道合者结成的科学集团。

第4章:

1.传统规划设计的不合时宜的原因:技术、经济、社会、生态。

2.人居环境规划设计时空观:汇“时间-空间-人间”为一体。(1)人居环境在时间上是延绵的。(2)人居环境在空间上是相互联系的。(3)知晓规划设计对象的来龙去脉。(4)建立发展的、动态的人居环境规划设计时空观。

3.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三项指导原则:(1)每一个具体地段的规划与设计(无论面积大小),要在上一层次即更大空间范围内,选择某些关键的因素,作为前提,予以认真考虑。(2)每一个具体地段的规划与设计,要在同级即相邻的城镇之间、建筑群之间或建筑之间研究相互的关系,新的规划设计要重视已存在的条件,择其利而运用并发展之,见其有悖而避之。(3)每一个具体地段的规划与设计,在有可能的条件下要为下一个层次乃至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在可能的条件下甚至提出对未来的设想或建议。

4.人居环境形象创造的三项指导原则:(1)不同空间层次(区域的、城市的、社区的)都存在城市设计的广阔天地,设计者要“外得造化,中得心源”;(2)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美妙结合、巧为因借、相得益彰;(3)基本原则的一致性与形象世界的多样性,“一法得道,变化万千”。

第五章

1.教育-研究-实践三者之间的联系:(1)实践:指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以至建设单位对人居环境的管理、实施、推进。(2)研究:指中央或有学术部门,包括隶属于高等学校的研究单位、学术团体、为推动建设良好的生活环境所从事的理论和实际研究。(3)教育:指专业教育--主要是高等教育的培养,此外还包括官员的专业培训,在职学习及各种研究班;社会教育--全民的人居环境建设的教育。

2.专业教育的改革对策和途径:(1)加强基础,培养自学能力,适应发展与创新需要(2)重视跨学科教育(3)重视人文与艺术的综合培养(4)重视具有人居环境综合观念的“专业帅才”的培养(4)结合国情,培养村镇建设人才

第六章

1.从小城镇的研究到长江三角洲人居环境的发展研究:(1)从苏南小城镇研究起(2)探索城镇体系发展规律与对策(3)对上海及大城市、特大城市的研究(4)对“区域整体化”的探索到长江三角洲的研究(5)规划研究与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向结合。

第七章

1.人居聚居学:是一门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2.人类聚居的组成:自然、人类、社会、建筑、支撑网络

3.人类聚居学的研究内容和工作体系:(1)对人类聚居基本情况的研究(2)对人居聚居学基础理论的研究(3)制定人类聚居学建设的行动步骤、计划、方针。

第八章

1.聚居的基本类型:乡村型聚居、城市型聚居

2.聚居的量度:对现象的量度、对效果的量度

3.人类聚居的发展过程:从无组织的原始聚居发展到村落、集镇和静态城市

4.人类聚居的发展趋势:(1)从时间上看,人类聚居的变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变化越来越频繁(2)城市的地域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是成正比的(3)城市人口密度将逐步降低,然后趋于平衡(4)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将会越来越密切

5.新的动态聚居系统和动态区域主要受到三种吸引力的作用:(1)主要聚居中心(即大城市)的吸引力(2)现代交通干线的吸引力(3)具有良好景观的地区的吸引力

第九章

1.人类聚居的五个基本原则(1)交往机会最大原则(2)联系费用(能源、时间和花费)最省原则(3)安全性最优原则(4)人与其它要素间关系最优原则(5)前四项原则组成的体系最优原则

2.聚居的结构:指一个城市或者村落的总体的骨架组合

3.聚居的形态:聚居的外观形象

4.聚居的类型:圆形、规则线性、不规则线性

5.动态城市的理想模式:动态城市结构

6.未来聚居的情况:

【篇3】人居环境观摩点评讲话

选择填空

1、五大系统:居住系统 人类系统 自然系统 社会系统 支撑系统

2、人类聚居的分类框架:人类聚居的人口规模和 土地面积的对数比例,将整个人类聚居系统划 分成15个单元

3、在借鉴道氏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人居环境研究的实际情况,初步将人居环境科学范围简化为全球,区域,城市,社区(村镇),建筑等五大层次。

4、传统规划设计的不合时宜的原因:1、技术的因素2、经济的因素3、社会的因素4、生态的因素

5、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理性分析三阶段:概念阶段 模式阶段 方案阶段

6、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提出五个设计要素:边缘 区域 节点 标志 道路

7、人类聚居的属性:1人类聚居是一些独特的、复杂的生物个体2人类聚居是动态发展的有机体3人类聚居是协同现象

8、聚居是由自然、人、社会、建筑、支撑网络这五项元素组成

9、道氏认为,任何一个复合的人类聚居实体空间可以细分为四个部分——本体、中心、循环系统、特殊部分

10、静态城市和动态城市的界定:1、若城市每年的人口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之和大于1.2﹪,就属于动态城市。2、凡超过十万人口的城市都是动态城市。

11、人居环境科学学科体系的构成:1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构成人居环境科学的大系统中的“主导专业”2外围多学科群随时代而发展;3、开放的人居环境学科体系。

12根据人类聚居的人口规模和土地面积的对数比例,将整个人类聚居系统划分成15个单元。

13、现代世界的聚居系统大致可以归结为两种类型1、六边形模式聚居系统;

2、动态聚居系统。

14、聚居进入动态发展阶段后,形成聚居系统的“力“也发生很大变化,新的动态聚居系统和动态区域主要受到三种吸引力的作用:1、主要聚居中心(即大城市)的吸引力 2、现代交通干线的吸引力 3、具有良好的景观的地区吸引力

名词解释

人居环境: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

系统:由若干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或者简称为“具有特定功能的综合体”。

科学共同体:是有一些共有一个范式的、志同道合者结成的科学集团、遵循特定的科学规范,具有共同的科学信念,探索共同的目标,内部交流较为充分,专业方面的看法较为一致,可以称之为“看不见的学院”,维系这个的决定性因素就是科学“范式”,他是一定时期内进一步开展研究活动的基础。

人居环境规划设计时空观:汇“时间—空间—人间”为一体

1人居环境在时间上是绵延的2人居环境在空间上是相互联系的3知晓规划设计对象的来龙去脉4、建立发展的、动态的人居环境规划设计时空观。

人类聚居学是一门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他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全面的,系统的,综合的加以研究。

六边形聚居系统:是指在一个较大的区域类,所有聚居在平面上都呈六边形,相互紧挨在一起。每六个聚居围绕着一个中心聚居,形成一个高一级的聚居。而六个这种高一级的的聚居又互相围绕着一个中心聚居,构成了更高层次的聚居。这样相互结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聚居系统。(六边形模式理论是从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著名的“中心地理论“发展而来的。)

动态分析:对聚居进行动态分析,就是在对聚居的分析中考虑时间因素,考虑聚居的发展变化过程。它包括对单个聚居发展变化过程的分析和对聚居系统发展变化过程的分析。

城市连绵区:在一个广阔的地域范围内,若干个大小不等、类型不同的动态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互相穿插发展形成一种错综复杂的结构,其内部有若干个交通系统,通讯系统和各类用途的土地混杂一体,甚至互相冲突,这是一种规模更大的新的聚居形式,人们常称之为“城市连绵区“

简答

1、五大系统:1、自然系统:指气候、水土地、植物】动物、地理、地形、环境分析、资源、土地利用等。2、人类系统:主要指作为个体的聚居者,侧重于对物质的需求与人类的生理、心理、行为等有关的机制及原理、理论分析。3、社会系统:主要指公共管理和法律、社会关系、人口趋势、文化特征、社会分化、经济发展、健康和福利等。4、居住系统:主要指住宅、社区设施、城市中心等。5、支撑系统:主要指人类住区的基础设施,包括公共服务设施系统——自来水,能源和污水处理;交通系统——公路、铁路、航空;以及通讯系统、计算机信息系统和物质环境规划等。支撑系统是指为人类活动提供支持的服务于聚落,并将聚落联为整体的所有人工和自然的联系系统,技术支撑保障系统,以及经济、法律、教育和行政体系等。

2、系统特征1、系统各单元之间联系广泛而紧密,构成一个网络,因此每一个单元的变化都受到其他单元变化的影响 2、系统具有多层次、多功能的结构,每一层次均成为构建其上层次单元,同时也能有助于系统的某一功能的实现。 3、系统在发展中能够不断学习并对其层次结构与功能结构进行重组及完善 4、系统是开放的,它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能与环境相互作用,能不断向更好地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 5、系统是动态的,它不断处于发展变化之中,而且系统本身对未来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3、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三项指导原则

1、每一个具体地段的规划和设计,要在上一层次即更大空间范围内,选择某些关键的因素,作为前提,予以认真考虑。

2、每一个具体地段的规划与设计,要在同级即相邻的城镇之间、建筑群之间或建筑之间研究相互的关系,新的规划设计要重视已存在的条件,择其利而运用并发展之,见其有脖而避之。

3、每一个具体地段的规划与设计,在可能的条件下要为下一个层次乃至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在可能的条件下甚至提出对未来的设想或建议。

也就是说,在每一个特定的规划层次,都要注意承上启下、兼顾左右,把个性的表达与整体的和谐统一起来。

4、人类聚居的五个要素1自然:整体自然环境,是聚居产生并发挥其功能的的基础;

2人类:指作为个体的聚居者3社会:指人类相互交往的体系4建筑:指为人类及其功能和活动提供庇护的所有构筑物5:支撑网络:指所有人工或自然的联系系统,其服务于聚落并将聚落联为整体,如道路、供水和排水系统、发电和输电设施、通讯设备、以及经济、法律、教育和行政体系等。

5、人类聚居学的研究方法:经验实证 抽象推理

步骤:1、根据经验研究人类聚居2、用经验实证的方法进行人类聚居与其他事物的比较研究3、抽象的理论研究以得出理论假设4、把理论假设进行实际验证5、反馈并进行理论修正。

6、聚居的种类:乡村型聚居特点:1、居民的生活依赖于自然界,通常从事种植、养殖、或采伐业;2、聚居规模较小、并且是内向的;3、一般都不经过规划,是自然生长发展的;4、通常就最一个最简单最基本的社区)

基本类型:游牧聚居(或称临时聚居)、半游牧聚居(或半永久聚居)、独户永久性聚居(如家庭农场)、复合永久性聚居(或称村庄)、半城半村式聚居(城乡结合型中心)

7、城市型聚居按规模分有城市、大都市、城市连绵区等,从发展的角度看又有动态城市与静态城市之分。

基本特点:1、从自然因素看,城市一般都靠近江河湖海和交通干线,城市规模越大。2、从人和社会角度看,他们属于许多不同的阶层,种类繁杂,社会接触面广,受教育的机会多,对生活的欲望高,但人们被稠密的建筑所包围,与自然界的联系很少。3、从建筑看,城市中的建筑具有很多共同的特点,城市的规模越大,特点就越国际化,反之,就越具有地方色彩。4、从交通联系网络看,小型城市聚居一般只有一个交通节点,往往就是城市的中心点,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节点就增加了。在大型城市聚居中,往往有3、4个层次的节点。(交通枢纽、交往广而复杂、不同城市不同特点、交通节点规模不同)

8、聚落发展趋势:1、从时间上看,人类聚居的变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变化越来越频繁2、城市地域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是成正比的3、城市人口密度将逐步降低,然后趋于平衡4、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将会越来越密切

【篇4】人居环境观摩点评讲话

浅谈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摘要: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民生活水准的重要标志,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和改善可以协调农村居住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之间的关系,有效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民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推进农村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

关键字: 农村 人居环境 建设 环境体系

一、概念:

吴良镛先生将其定义为:“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他认为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环境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群1。

农村人居环境,顾名思义是农村人口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农村人口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空间,是农村人口赖以生存的基地,是农村人口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2。农村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农村人居环境的研究以满足“农村人口居住”需要为目的,是有充分的阳光、绿色、空气和水的健康安全居所; 能有效避免噪音、大气和水质污染的居所;能在满足当前发展及将来发展之间取得平衡,有利于农村人口身心健康的居所。而大多数人认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就是盖新房、建新楼,结果是“只见新房、不见新村”。并且,出于攀比的心态,农民们重视的往往只是自家所盖的住宅从外观上看与邻居相比是否更加气派,而不重视基础设施和农村整体居住环境的规划建设,出现“关门现代化、出门脏乱差”。

农村人居环境是由农村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共同组成的,农村的环境是由农村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共同组成的,是对农村的生态、环境、社会等各方面的综合反映,是城乡人居环境中的重要内容,其规划对于指导农村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以及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农村人居环境体系构成

从农村人居环境体系的行政等级和作用的层次来划分,可以分为中心村、基层村和集镇3。这种分类的主要依据是村庄的等级层次、人口、经济及发展条件等要素。其中集镇主要是指乡镇地域内除乡镇驻地外的经济中心、服务中心,比一般的中心村具备更为丰富的公共服务功能,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带动乡镇地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中心村是行政村村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居住中心,为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益性基础设施配置比较齐全,村庄生产生活功能相对完善的人居环境。基层村是指村域内除中心村以外保留的居民点,主要为居住,仅配套为村民服务的简单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三、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人居环境差,这是多种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主要是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不足,村庄规划和管理缺位等原因造成。中央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与检验标准提了出来,这对促进城乡统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是龙头。在编制村庄整治规划时,既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从保护农民长远利益的角度出发,正确进行乡村生产、生活的空间布局,重点配套建设好基础设施如道路、公共村场、文体活动、给水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家禽集中圈养等,还要注意保护好村内的古树名木、名人故居、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古村落,并注意挖掘和传承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民俗民风。当前的规划者一味的只是把城市模式搬到农村,这些完全同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本意相违背。

当今农民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意识还十分薄弱。农民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可他们依然留有一些不良的乡土风俗和封建思想观念。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不自觉地破坏着生态环境,主要表现在毁林造地、滥砍滥伐、滥用农药化肥、盲目办企业、露天烧秸秆稻草等。胡锦涛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广大农民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可以看出,农民自身也是农村环境问题的关键所在。

农村环境落后是多种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长期以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财政投入少,历史欠账多。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的不断发展,各种破环人居环境的现象大量产生,同时又缺乏系统规划指导,环境保护工作不到位,新老问题叠加,从而产生了诸多的环境问题。

四、人居环境建设内容:

1、 村庄道路硬化。村庄之间、村庄内部的道路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是方便农民生活、提升居住质量、支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硬件条件。

2、村镇生活垃圾污水治理。近年来,还有不少地方,村庄垃圾和污水不处理,随意堆弃、肆意排放,严重影响村容村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地要将创建公共卫生放在重要地位,加强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可结合各地实际,积极推进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就地回收利用,坚持减量化、无害化,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

3、加强农居安全。各地在村庄整治中,引导农房建设逐渐从单纯追求面积向不断完善功能转变,从单纯注重住房建设向注重改善居住环境转变,从简单模仿建筑和装修形式向更加注重安全和乡土特色转变,既满足抗震、通风、采光、保暖、消防、安全等建筑结构要求,也要适应现代农村发展,妥善考虑储藏、晾晒、团聚等方面的需要。

4、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村庄原有的设施、原有的条件、原有的基础,按照公益性、急需性和可承受性的原则,改善农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重点解决农村喝干净水、用卫生厕、走平坦路、住安全房的问题。加大村庄整治力度,要按照城乡统筹、以城带乡,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务求实效的原则,充分依托县域小城镇经济社会的发展优势,推动村庄整治由点向片区、面上和县域扩展。

5、优先发展重点镇。重点镇对于带动现代农业、为农村特色产业服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用明显。必须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优先支持重点镇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道路、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卫生院、文化站、幼儿园、福利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重点小城镇建设,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增强集聚产业和吸纳人口、繁荣县域经济的能力;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现有规模较大的重点小城镇适度扩展行政权能,增强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改善进城务工农民返乡就业创业条件,探索建设返乡创业园区,研究解决转移进城进镇农民的住房问题,推进农民带资进镇,引导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

农村村庄环境整治规划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一项重要手段,其内容主要涵盖农村日常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公用设施、环境质量保障和安全保障设施,以及村容村貌的整治整修等,包括村庄公益性基础设施、公共性公共服务设施、环境设施、防灾减灾设施和村庄环境面貌等的整治。农村区域村庄布点规划是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依据4。

城乡统筹是在我国特定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统一规划城市与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针对城乡关系失调的领域,通过制度创新和一系列的政策,理顺城乡融通的渠道,填补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为城乡协调发展创造条件。城乡统筹发展的直接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对于农村地区而言,统筹城乡发展包含两个相互关联的内容:城市与乡村无障碍的经济社会联系;农村地区本身的发展。从农村人居环境体系的发展和与城镇关系来划分,依据村庄的地理位置、人口、经济特征、村庄特色,以及未来村庄发展前景等因素,可将农村人居环境的策略划分为并入城镇村庄、城镇周边村庄、集聚发展村庄、控制发展村和撤并发展村庄等不同类型。城乡统筹发展条件下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是属于引导性的发展策略,其实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该策略的核心作用是引导政府公共财政资源在农村建设中的投入方向,即依据规划所确定的村庄类型,确定政府投入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内容与强度。同时,通过策略实施的引导和村庄人居环境的改善,逐步引导村民向重点村庄聚集,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五、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对策:

1、要正确处理好在实施过程中的若干关系。

(1)正确处理发展农村经济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关系。必须注重积极发展县域经济,大力扶持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稳步持续增收。要随着生产的发展,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2)正确处理政府帮扶与农民自主参与的关系。必须建立政府引导和村民自主参与的机制。政府应从政策上加以指导,从技术上提供服务,从资金上给予倾斜支持,正确引导农村建设的方向和重点。要教育和引导农民,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辛勤的劳动建设家园。

(3)正确处理近期改善人居环境与长期制度建设的关系。要通过改善农村环境,改变当前农村的落后面貌,进一步健全农村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公共设施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和以农民为主体的公共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机制,为农村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提供制度保障5。

(4)正确处理发展小城镇与农村建设的关系。要通过新农村建设, 合理引导产业向小城镇集中,防止再次出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和污染环境等问题, 保护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从而最终改变农村的落后状况,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5)正确处理节约用地与统筹城乡用地的关系。当前,要通过农村建设,将村内空闲地、废弃宅基地、空心房等存量用地集约利用起来,这样可以使农村建设用地总量趋于稳定并逐步减少。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功能,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

(1)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需要配套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鉴于抚顺财政状况和对农村、农业的投入能力,应把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小型水利建设、贷款贴息以及生态补偿等资金进行集中使用,重点解决农民饮水、修路、改电、防灾、生活能源等直接关系农民生产生活而农民自身又很难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还要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特别是要发挥农民企业家建设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有规划地建立一批环保和治污设施。对农村生活污水、畜禽粪便和生产、生活垃圾要逐步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以防止对周边农村环境的污染。积极推广新能源,努力争取国家和省林业、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的资金、实物支持,推进秸秆气化和沼气的普及,以节约林木资源,保护东部山区和水源涵养地生态。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融入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之中,使其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3)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对农村搞开发建设影响资源环境的, 均应征收生态补偿费,用于环保事业。大力加强排污处罚力度,严格防止城市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

(4)创新工作机制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关键。当前,要重点加强以下三方面的机制创新:一是农村整治的调控与引导机制。各级政府通过编制县域农村整治选点规划和制定农村整治指导性目录,科学确定农村整治的帮扶对象和具体的帮扶内容,明确政府、村集体和农民的责任,把握农村整治的方向,调控农村整治的力度和范围。二是农村整治的实施组织机制。重点是建立起农民主体、民主决策、社会支持、技术指导、农民利益保护、监督检查的机制,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三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长效机制。包括农村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公共设施建设运行维护的多元化投资体制、公推民选的驻村指导员制度、农民骨干培训制度等。

六、结论与前景

农村较为落后的面貌是自古沿袭下来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根本性改变。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首先应注意的是定位要准确。农民新农村建设是为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缩小城乡差别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着力点应该是“新村”,其立足点则应是“农民”。然而,当前部分乡镇却把它按照新的集镇建设来规划设计,这有悖于农民新村建设的初衷。农民新村始终不能脱离农民居住这一实际来规划建设,而不能把它定位成新的集镇建设。其次要注意选址合理。当前,比较多的农民新村把地址选在公路沿线,有的甚至夹道而建。这是不合理的,且不说违反《公路法》的有关规定,单就其灰尘多,空气污染大;噪音大,不安静; 车辆杂,人员不安全等,就不适合建农民新村,就有违农民新村建设是为了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这一本意。同时,夹道而建,也给今后道路的扩展留下了困难。第三要注意设计的科学性。农民新村建设中,几乎家家户户都临路、临街修了几个门面,以备日后可以做点小买卖,这种设计不科学,费时、费力,而且占地, 农民得不到设想的方便与实惠。总之,农村整治工作应当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地推进。要防止一哄而起,盲目攀比,搞政绩工程;要防止不从农村实际出发,大拆大建,超越农民承受能力与实际需要;防止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不尊重农民意愿,侵害农民利益,要保持好各类不可再生的资源。

“绿色住宅”作为一种新兴起的生态人居建筑理念已深入人心。注重居住环境的生态循环,节能环保成为了“绿色住宅”的首要条件。其实绿色住宅不单指个体的住宅,也包括整个体系。在新农村规划中,我们应当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和植物学等的基本原理,处理好住宅建筑与整个周边环境的关系,使住宅和环境等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以本地植物为基体,共同组成一个既适合人居住又生态循环的系统,以达到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在具体设计上,注重本地植物的运用和不同植物各方面之间的相互补充融合。

参考文献:

[1] 周晓娟,陶亮,曹晖. 可持续发展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规划研究—以金山区廊下镇新农村建设规划为例[J]. 上海城市规划. 2008

[2] 赵永刚,徐立敏,卢红卫. 浅谈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J]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24): 6580-6584

[3] 王延川. 浅析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J]. 山西建筑. 2010(3):36-37.

[4] 彭振伟,孙婕. 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居环境体系比较[J]. 城市规划学刊,2007 (2) :527.

[5] 方明,刘军. 新农村建设政策理论文集[M]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版社,2006.

推荐访问:观摩 人居环境 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