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无偿献血的调研

时间:2023-03-06 08:55:05 来源:网友投稿

无偿献血的调研 无偿献血的调研作者:***机械自动化一班摘要:由于医疗用血的紧缺,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因为得不到及时输血而失去生命。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公民认识义务献血的意义能让我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无偿献血的调研 ,供大家参考。

无偿献血的调研

  无偿献血的调研

  作者:***

  机械自动化一班

  摘

  要:由于医疗用血的紧缺,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因为得不到及时输血而失去生命。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公民认识义务献血的意义能让我国献血事业的未来充满希望。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亦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了解是基础,参与是关键。因此,对义务献血的社会意义的正确认识必然是推动献血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

  关键词:无偿献血,奉献,问题,措施

  引言:

  什么是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

  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亦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于1998年10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此标志着我国无偿献血制的诞生。每个健康公民都要权力和义务进行无偿献血,这也是向社会、向人民奉献爱心的高尚行为,是人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必将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人们有所担心的是:献血后身体健康是否会受到损害或不良影响呢?是否会让人伤及“元气”?或者因此引起贫血,身体免疫功能受损等的疑问。其实这些顾虑都是不必要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常献血更有益于健康。

  一:全国无偿献血的情况概况

  1.

  2003年前我国无偿献血现状分析

  据统计,全国年医疗用血量近800吨,这个数字每年还以7%—10%的速度递增,佛山市年用血量是16吨,市区约5—6吨,每年约需3万多人次献血,才能满足临床用血的需求。在1988年10月1日之前,我国70%以上的临床用血来自个体卖血队伍,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致使部分卖血人频繁卖血、流动卖血、冒名顶替,除了造成血液质量下降,还容易引起以乙肝、丙肝、艾滋病等为主的经血液途径传播疾病的蔓延。据调查,在职业卖血者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高达30%—90%,丙肝抗体检测阳性率为8%—13%,流动卖血者中丙肝折体阳性率更高达40%以上,由于受检测试剂灵敏度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窗口期”的影响,血液检测的漏检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难以有效控制,它严重地威胁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只有用法律形式将无偿献血这一重要制度加以确认和推行,而只有基于人道主义和奉献精神的无偿献血才是解决血液需求的最安全途径,才能保证血液的数

  量及质量。在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于1998年10月1日,根据这一天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一个全新的、更为人道和安全的无偿献血制度在我国建立。6年过去了,让我们来看两组数据———

  一组令人喜:1998年,在全国22%的无偿献血中,自愿无偿献血仅为5%;2003年,这个比例升至68%。

  一组令人忧:目前,全国各地尚有15%临床用血来自有偿献血。2003年,全国有12个省、区、市自愿无偿献血不足50%,即便是天津、上海等地甚至不到三成。

  2.2004年全国部分地区的献血情况结论及分析

  中国输血协会第三届输血大会首次公布的《全国部分城市无偿献血现状调查与分析》显示:不了解已成为公民参加无偿献血的拦路虎,占被调查者中的62.95%,其次有52.43%的人对采血的安全性感到担忧,害怕针刺疼痛和害怕见血的比例也均高于20%,48.10%的人是因为献血地点不便的原因而没参加献血。期间共对全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个大区的16个城市的12919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献血人群6312份,占总调查人群的48.86%,一般人群6607份,占51.14%。在被调查者中,男性6749人,女性6170人。调查发现,20至30岁年龄组是献血的主要人群,占献血人群的5..97%,高于一般人群的46.84%。70.05%的献血人群是通过献血服务机构、亲友、他人获取献血信息的,而在一般人群中这项比例为63.63%,而且两类人群显著不同点在于,献血人群获得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更趋多元化。另外,在献血人群中有10.19%的不了解献血是否对身体健康有影响;而这一比例在一般人群中更高达15.58%。此外,在献血人群中,90.10%的人表示愿意再次参加无偿献血;在一般人群中,也有80%的人表示愿意参加无偿献血。而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有74.83%的人是出于履行公民义务、无私奉献的动机;49.12%的人认为有利于亲属和本人用血;48.10%的人相信献血能促进新陈代谢,对改善身体状况有好处。这表明我国无偿献血发展形势良好,无偿献血者队伍不断扩大的潜力巨大。

  3.海南省的总体献血概述

  海南省目前人口867万,每年献血达8万人次,约占全省总人口的0.94%,远远低于台湾地区献血人数约总人口的8%水平。据2010年统计,全省医疗卫生机构4683家,病床2.6万张,用血单位总共196家。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医疗临床用血需求预计年增长15%。2011年,全年全省无偿献血82910人次,无偿献血总量137302.75U,临床供血总量129090.25U,今总采供血量与2010年保持平衡,基本满足临床用血。但随着国际旅游岛的建立,以及年用血量的递增,如果献血人数不增加势必会引起“血荒”。

  二.就本次对海南大学部分学生的调查,分析及结论

  [注1]

  (一)人们对待无偿献血所存在的问题。

  1.

  学生表示不愿献血。

  一是由于这些学生对献血常识缺乏了解。据我们调查了解到,像“一次献血量为多少升”、“献血的最低年龄”这两个最简单的问题,前一个仅有57.9%的学生能回答正确,而后一个则有61.9%的学生回答正确。而像“献血的体重标准”、“两次献血的时间间隔”、“世界献血日”这三个稍难点的问题正确率分别是40.6%、21.8%和19.3%。平均五道题的正确率仅为19.3%。另统计,仅有2.5%的学生能将五道题全部回答正确。

  二是学生担心献血器具不卫生。在调查过程中,21.8%的学生对献血表示畏惧,认为献血有害健康。其根源在于目前因献血器具不卫生造成许多献血者因此而感染艾滋病毒的事例令人后怕。”

  三是对献血的了解不深,认为献血对身体不好。

  2.

  学生愿意献血但却受到限制。

  一是来自自身身体状况的限制。例如说体重不达标;身体患有贫血等病症;血压、脉搏不达标等情况均不予献血。

  二是来自朋友的劝阻。随机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有些之所以不能献血,很大程度上受到朋友的阻止。由于他们对献血缺乏认识,不仅自己不愿献血,并且阻止朋友去献。

  (二)

  解决献血问题的途径。

  1.市血液中心、医院等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对学生说明献血的具体情况及利弊。

  一是要在学校增设献血宣传拦,向学生宣传献血常识,让更多学生了解献血。

  二是要招募献血宣传志愿者,在学校发传单,口头解答学生疑惑。

  三是学校要开献血知识方面的讲座,及开设相关方面的选修课等方式直接向学生介绍献血知识,解答他们的疑惑。

  2.市监察部门、市卫生局及市血液中心等职能部门要严把卫生关。

  一是对献血器具进行严格消毒,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规定的程序及标准采血。

  二是对献血者健康状况进行准确检查,尽全力杜绝“问题血袋”的存在。

  3.学校领导积极参与,学校领导要带头献血,给学生做好榜样。

  4.学生也要积极参与。

  一是积极响应号召,符合标准的学生应积极献血。参与相关献血的活动。

  二是多了解献血常识,消除自己及周围人对献血的畏惧,向周围人倡议献血。

  (三)本次调查的结论

  对于本次对海南大学学生献血的调查中,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分散性的对不同时间段,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展开随机调查,因此此调查具有真实可信性。通过我们的分析,得到两条重要结论:

  1.学生献过血的比例占总人数的比例不高

  2.学生不愿去献血的原因很多,但具体的原因有五条,详见“附件”中的口头提问结论。

  如何解决献血中存在的问题及让更多的学生加入无偿献血队伍中的一员,我已在上述(二)中详细说明,马克思告诉我,量变最终引起质变,当解决了献血中存在的那些问题时,学生献血的人数将会成倍的增加。

  三.无偿献血的社会意义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人的生命是靠血液来维持的,人体内如果没有血液在流动,便意味着生命从此结束。

  1.献血对个人

  义务献血是对国家、对人民的一种奉献,同时也是献血者本人的光荣。以我们大学生为例,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部分,我们也踊跃加入到义务献血的队伍之中。

  现在社会上不少人担心献血会影响身体健康或引发疾病,大学生也不例外。在对大学生的调查中,有33.9%的人认为献血后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的献血反应,而事实上轻度献血反应发生率仅为0.2%,重度献血反应的机率就更微乎其微了;还有约1/5的学生认为献血会影响健康。这一系列不正确的看法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献血的积极性,给普及义务献血工作增加难度。有65.5%的同学对献血后的健康问题持有正确的观点,虽比持错误观点的同学的百分比高,但还远远不够。这种对于献血常识不正确的认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义务献血在大学生中的宣传力度和广度并没有做到位,献血的知识在大学生中是有一定的普及程度,但还不够深入。因此,如果加大医护知识的宣传及献血相关知识的普及,献血必将得到更广大师生的支持。

  大学生对义务献血的认识是否理性?有调查显示,当被问及“献血结束后你希望得到什么?”时,有23.65%的同学想得到纪念品,留作永久纪念;有30.04%的同学想得到献血证以备家人用血之需;还有21.67%的同学想得到他人的关心以求得温暖。这些淳朴的想法反映了我们大学生对于义务献血几乎不求任何物质上的回报,一份光荣的凭证,一句赞美的话语足以鼓励这些大学生义务献血者,大学主对献血这种平和理性的心态正符合了国家教育部鼓励大学生献血的初衷,也为我们大学生能正确认识献血的意义打下了基础。

  2.献血与社会

  一个健康的人很难意识到血液对挽救他人生命所起到的巨大作用,而对于一个生命垂危的患者来说,他会清楚地知道是您地血液在维持着自己的生命。那些成千上万个患者的生命,正是靠着我们这个社会上成千上万个献血者的血液才得以延续。当生命危在旦夕时之际,只要有了血,人生就可以翻开新的一页,生命就有了希望。

  血液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献血是关系着千万患者生命安危的大事,也是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高尚行为,更是每个健康适龄公民的崇高义务和光荣职责。作为一个献血者,当您的献血流入他人的血管和心脏,重新点燃他人生命之火,使其重返工作岗位时,您会是怎样的心情?正是由于您今天无私地奉献和真挚的情感,使他人重新获得了生命。这怎能不为自己崇高的行为感到骄傲和自豪!

  在科技进步,国富民强的今天,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幸福、美满,当我们享受健康青春之时,我们可曾想到那些在生命线上苦苦挣扎与死神抗争的人们,他们被无情的病魔折磨,生命的终点在一天天逼近,正是献血者的一滴血、一份爱心,滋润了即将枯萎的生命之树,让世间又多了一份爱与温馨!

  应该说,血液的储备量对于我国医疗事业乃至整个社会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充足的血液保证了救助患者的及时性和高效性,血液储备量的多少己经成为衡量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提高人们的献血知识,从而提高对无偿献血的积极性,这样不仅有利于缓解我国某些地区的“血荒”,正所谓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当人们很积极的参与无偿献血后,人们内心深处的正义、善良、真诚以及互爱都会被激发出来,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安定、文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8-2-1出版

  [2]《血站管理办法》宁夏大地音像出版社

  2005年

  出版

  [3]广州市政府《广州市献血管理规定》2004-10-1出

  [4]附件

  闵功伟制作

推荐访问:市无偿献血人群调研报告 无偿献血的调研 无偿献血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