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大学生就业形势和个人就业前景分析 【精选推荐】

时间:2023-03-05 09:20:06 来源:网友投稿

大学生就业形势和个人就业前景分析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和个人就业前景分析随着各大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毕业生的人数达212万,2004年毕业280万人,比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和个人就业前景分析 ,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就业形势和个人就业前景分析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和个人就业前景分析

  随着各大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毕业生的人数达212万,2004年毕业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2005年毕业达到了338万人,保守估计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到600万。虽然政府在不断增加就业机会,而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人群,那只是点毛皮而已。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然不容乐观。

  1.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差距太大

  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有关资料表明,从2001年至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413万,是扩招前的4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这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直接原因,相信这也是社会公认的。

  2.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前些年,出现了几个热门专业,如计算机,土木工程等等。不可否认,这些专业至今仍然是热门专业,仍然是社会的焦点问题。致使众多考生纷纷报考这些专业。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既然是热门专业,那么社会上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就好找。这话不假,可是,当所有的人都这么想的话,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虽然需求量大,但学习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经超过饱和。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扎堆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们找不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3.薪水与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其实,这就象军人打仗一样。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好的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从学校里学出来的将领却未必有那样的本领。因为他们只是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并不一样。所以,即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象想像中的那样。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现在的大学生们的薪酬期望值普遍下降,有的甚至开到只有800元,但这毕竟只是少部分,仍有大部分毕业生的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不成,低不就。”中的“低不就”。

  4.各企业选人挑剔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二、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社会竞争激烈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这个数字是令人无法想像的。所以,根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己的岗位。换句话说,也就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正在逐渐减小。而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却是逐渐增加的,而且,增加之势远远大于减小之势。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

  体制改革、精兵简政,虽然私有企业不断增加,但就业岗位少,不能从更本上解决问题。另外,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年年在扩招,毕业生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再过两、三年,我们的毕业生人数将成倍地增加,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待业毕业生,这个将会是一个盘大的数据,给就业带来严峻的考验。

  2.扎堆现象

  专业扎堆现象在上面已经跟大家讲过了,下面就来说说就业单位扎堆和地区扎堆的问题。大多数毕业生都把高薪的外企当作就业的首选,根据相关资料我们可以看出,2006年的毕业生把外企当作就业首选的百分比高达29.85%,将近三分之一。其实,外企并不是容纳大学毕业生的最主要力量。另外,还有15.2%的高校毕业生把政府机关当作就业单位的首选,这就使得报考公务员的人们越来越多,"公务员热"不断升温。由于北京,上海等地区相对较为发达,人们通常会认为,那里的就业机会会很多。因此,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地区就首先选择此类地区,从而形成了地区扎堆的现象。而相对不发达的地区,象大西北,西藏等地区却没有那么抢手,其实这些欠发达地区才最需要人才,去建设,去发展。

  3.其他原因

  除了上述2大原因之外,还有许多各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就业问题,如性别问题,相关资料表明,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比男性毕业生低6.4%。还有,城乡区别问题。据报道,来自农村的毕业生的就业率比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低10.09%。

  个人专业计算机就业前景分析

  今年毕业的IT类大学生可能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招聘上有“金三银四”的说法,意思是每年三四月份是IT行业招聘的黄金季节,也是企业招聘和续约的关口。互联网实验室副总裁刘兴亮认为,IT行业在招新人方面一直是最积极的。应届生招聘网CEO曹洪涛拿出了数据:IT业开展校园招聘的公司最多;对应届生的重视程度也最高,这表现在进入校园开宣讲会的数量上。

  根据应届生求职网近日做的一项统计,从去年9月到现在,全国40多个经济发达城市200多所主要高校,共开了8000多场企业宣讲会。其中,IT企业召开校园宣讲会的次数最多,在20多个行业中占35.7%。而排名第二的房地产业只占10%左右。由此看来IT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仍然非常巨大。也是各个行业内对应届大学毕业生最重视的。在各行业内也是新劳动法对企业用人需求影响最小的。

  但是IT企业对现在应届IT类专业大学毕业生在专业技术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以及一些国际专业IT类证书上都有了较高的要求。比如原来有CCNA知识做基础就可以胜任的工作现在企业都希望能够招聘到有CCNP证书的的学生。企业要想招到自己满意的有较强动手能力的职员。对企业来说证书和在校期间的职业教育是一个很客观和现实的衡量标准。

  由此看来应届IT类专业大学毕业生在职业培训方面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一方面IT行业内人才依旧十分紧缺,但另一方面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将不再局限于学生的学历,而将对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将有更高的要求

  近几年计算机专业就业的基本情况

  通过网络以及一些其他手段的调查发现,就计算机专业近几年的就业数据来看,主要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1、就业率居高不下,计算机人才市场需求潜力仍然很大

  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具有很大的潜力,这无疑是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将来的就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更多的网络意见是目前的该专业大学生就业难只是一种表象,原因是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定位没有调整好。

  2、考研率持续上升,说明大学生在摆脱就业压力和个人追求方面有新的认识

  从不同的角度来说,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以及知识储备方面来说,考研绝对是值得大家考虑的;然而也有些人认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越多越好,获得证书越多越好,因此有些人读完硕士还要读博士,从而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自身其他能力的培养。综合来看,选择继续读书或是提前毕业找工作要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定位。

  3、热门城市就业比率下降,对计算机人才需求标准逐渐提高

  根据网上调查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近几年对计算机人才的招募情况来看,这几所城市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相对呈现饱和趋势,对毕业生的需求量也是逐渐减少。同时,其招聘标准也是逐年呈现“水涨船高”的趋势,很多企业只钟情于硕士研究生、博士生等高端人才,因此必然导致毕业生去向不佳。

  4、毕业生选择企业方面思想日渐成熟

  随着近年来三资企业用人制度的透明性,劳动价值比得不合理、淘汰现象日渐浮出水面,使得一些毕业生对三资企业持严谨态度

  。很多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也会对所选企业的各个方面提出质疑,这就必然导致很多人在工作过程中选择跳槽,这也充分说明了当今大学生在选择用人单位方面思想的成熟。

  5、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有待进一步提升

  根据目前的市场就业反应来看,大学生再就业方面的期望值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在找工作方面还不能完全放开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家人及朋友各方面意见的影响,会在不知不觉中和自己的学长一类的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作出比较,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自己再就业时展示自己的机会,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形势。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滨120082140120庞超

推荐访问: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大学生就业形势和个人就业前景分析 就业形势 就业 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