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总结材料范文(精选3篇)

时间:2022-05-12 17:15:03 来源:网友投稿

总结,汉语词语,读音为zǒng jié,意思是总地归结,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总结材料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总结材料3篇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总结材料篇1

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事迹材料

-----申报单位: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巴东县供电公司

一、企业概况

国网巴东县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12年10月,公司以建设和运营巴东电网为核心业务,担负着为巴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电力保障的重要使命。经营区域覆盖全县12个乡镇,供电面积3244平方公里,供电人口近50万人,用电客户17.5万户,2017年售电量3.64亿千瓦时。

公司设职能部室7个,业务支撑和实施机构2个,供电所11个。现有在册职工488人,离退休261人。县域内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线路2条;110千伏变电站6座、线路11条;35千伏变电站20座、线路27条;10千伏线路108条、配变2782台。一个以220千伏为支撑、110千伏为骨架、35千伏为基础、10千伏及低压线路连接千家万户的坚强电网格局形成。

近年来,公司始终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不断加快电网建设步伐,努力提升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依法治企和优质服务水平,积极履行央企社会责任,维护民族团结进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了民族和谐发展的共赢目标。

二、主要事迹

近年来,国网巴东县供电公司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将民族团结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紧密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深入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创建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维护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加强民族政策宣传教育,增进民族团结进步

巴东县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恩施州辖区县市之一,其中土家族、苗族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的50.5%。因此,加强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和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公司把学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和加强民族团结的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项内容渗透到各项工作中。一是强化职工队伍培训,提升职工业务素质和民族政策水平。2012年,公司上划直管以后,公司共投入培训教育经费300余万元,参训职工达1200余人次。二是开展安全知识、供电服务进校园、进厂矿、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加强与各族人民群众间的沟通,增进民族团结和友谊。三是遵重少数民族习俗,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技能比武、文体活动,把班组创建、个人争先创优、建功立业等健康向上活动,与民族团结工作有机的结合,让各族职工在娱乐中交流感情,增进友谊,达到各族职工大团结的目的。

二、认真做好电力保障工作,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一是加快电网建设。2012年上划以来,公司累计争取电网投资达11.49亿元,其中,35千伏及以上投资4.59亿元,10千伏及以下投资6.9亿元。截至目前,全县共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6座,35千伏变电站17座,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317.07千米。推进村村通动力电工程,投资2914.92万元,解决83个自然村的通动力电问题。通过改造,巴东电网供电保障能力、电能质量显著提高,农村户均配变容量、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分别从2011年的0.892千伏安、88.43%、86.3 %提高至目前的1.63千伏安、99.822%、96.2%,为巴东县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二是强化供电服务。推广报装“e网通”系统,实施“电能替代、供电畅通、供电质量提升、供电保障、报装提速”五大工程。积极拓展缴费渠道,大力推广“智能电管家”,畅通方便、快捷的缴费方式,认真落实整改、完善、提高服务措施,全面提升供电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是确保电力供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各类应急预案,加强抢修值班力量,及时解决客户关注的用电热点、难点问题,确保可靠供电。高效完成了各级政府重要会议、重要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的保电任务。近年来,公司积极应对冰雪灾害,快速启动应急响应,安全高效完成了抗冰抢险保供电任务,多次获得各级政府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高度赞誉。

三、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确保民族领域政治稳定

一是落实“两个责任”。成立公司落实主体责任领导小组,建立“两个责任”清单,始终把“两个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公司党委坚持抓早、抓小、抓全面,认真宣贯《中国共产党廉洁从业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持续加大依法从严治企,常态开展廉洁教育、调查研究、廉政谈话和述职述廉,全面落实组织领导、选人用人、作风建设、源头防控和支持保障“应为”“必为”之责。班子成员严格遵循“一岗双责”,强化分管领域工作的研究部署和督办检查,自觉接受各方监督,全方位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公司纪委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组织开展廉政巡讲,推进廉洁文化建设,进一步强化作风督查、协同监督、效能监察、纪律检查,营造了干事干净的工作氛围。

二是持续开展作风建设。公司从规范公务接待、会议活动、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婚丧喜庆操办等事宜入手,加大对“八项规定”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扎实抓行风建设,明察暗访到基层,限期整改不足,切实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围绕“守纪律、讲规矩、转作风”主题,着力加强企业内部建设,努力提升企业形象。

四、立足行业实施精准扶贫,全力助推民族团结振兴

实施精准扶贫,既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也是促进民族团进步的重要措施。近几年来,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立足行业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为纵深推进民族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持续开展电力定点扶贫。1995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对巴东县开展定点扶贫。1995年至2018年,共捐赠扶贫资金4350万元,带动地方配套投资7325万元,实施扶贫项目108个,使农业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安全饮水、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二是大力实施阳光扶贫。2016年,国家电网公司“阳光扶贫行动”助力巴东脱贫攻坚,投入资金6580万元,建成了3个总装机7000千瓦集中式光伏电站。2017年,国网再次投入2.3224亿元,在118个建档立卡重点贫困村各建设一座200千瓦的光伏电站。截止2018年4月底,光伏扶贫电站累计发电3300万千瓦时,已累计结算电费1372.9万元。

为规范光伏扶贫电站运维、收益分配和使用管理,建立带贫减贫长效机制,明确运维管理、收益分配责任单位和工作流程,公司配合县人民政府制定了《巴东县光伏扶贫电站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和收益分配办法》,确保电站维护管理、收益分配有序落地,让国网阳光扶贫效应得到有效发挥。

三是积极开展驻村结对扶贫。按照县委县政府2018年脱贫攻坚作战1号令要求,公司组建了驻村“尖刀班”,一名班子成员担任班长,抽调精干力量5人进驻水布垭镇麻石坪村开展结对帮扶,帮助制定村规民约,拟定银杏、茶叶、贝母、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养殖发展计划,开展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水、电、路基础设施改造,让贫困村早日脱贫摘帽。

四是同步积极开展电商扶贫。公司完成贫困户56个特色农产品调查统计,组织湖北文津电子商务公司上与国网商城等电商平台对接,下与各乡镇产业合作社对接,理顺电商购销流程。安排公司各食堂线上订购贫困户农产品10多万元;联系北京中兴物业公司线下组织春季“爱心订购”贫困户农产品3万多元,公司职工食堂线下“爱心订购”30万元,力促巴东贫困户特色农产品在国网商城等电商平台订购、销售,有效推动贫困户生产和增收脱贫。

通过坚持不懈的开展各项民族团结活动,公司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共谱民族团结之曲,共唱民族团结之歌,模范履行了央企的社会责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构建,有效推动了巴东民族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为巴东县民族团结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总结材料篇2

西宁公交湟中公司党支部关于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党组织申报材料

近年来,我司民族团结工作在上级党、政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大力实施“得民心工程”。在公司内部以“抓学习,求团结;树典型,结对子;保稳定,促发展”为主题,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使民族团结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健全各项工作机制,促进创建工作的有效开展

自市委组织部《关于在全市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党组织和民族团结进步党员示范岗(户)创建活动的通知》(宁组组〔2014〕7号)文件精神传达以来,我们时刻按照活动的总体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分类指导、突出特色,务求实效,典型带动、整体推进的原则,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引导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探索联系服务群众、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办法和措施,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党组织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打造“和谐党建”工作。同时我们深知要想搞好各民族团结,使各民族共同协助、共同进步、共同繁荣。为此,我司健全了各项工作机制,卓有成效的使各项工作有序的开展。

二、湟中公司党支部申报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党组织的基本条件

(一)、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党组织领导班子健全,各项制度完善,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工作运行规范。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党组织的创建工作,尤其是在支部书记杨永刚同志的带领下能够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做到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安排,目标任务到人,责任落实到人。

(二)、党员队伍模范带头。党员政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不含糊;经常性开展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学习教育;踊跃参与社区举办的“一帮一”系列活动和集体公益活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特别是善于倾听民主人士之言,开通公交专线直通民族村,受到少数民族群众的好评。

(三)、创建内容丰富充实。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经常性开展各种形式的服务活动,工作措施到位,工作推进有序;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思路清晰,工作有重点、有特色、有亮点;加强民族团结阵地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为各民族群众提供便捷贴心服务。为了将此次活动引向深入,我司与县宗教局协商,在每辆公交车上张贴宣传民族团结的标语,使民族团结观念深入人心。

(四)、维稳工作扎实有效。重视本单位少数民族干部员工的日常管理,坚决与利用民族宗教进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作斗争;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及时解决影响民族团结的突出问题和矛盾隐患。由于工作宣传到位,本公司无重大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无群体性越级上访事件,无影响民族团结的事件发生。

(五)、创建工作成效显着。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做到党务政务公开,科学民主决策,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这些工作,一是针对我司车辆经营当中少数民族驾驶员较多的实际情况,党支部教育向全体党员与管理人员、一线调度员提出要求:对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讲,不利于民族团结之事不做,在公共场所要注意形象。二是每逢节假日发放工作餐或是加班餐。餐食由少数民族管理人员亲自订做、发放,让少数民族同志吃得放心,工作顺心。干部队伍能力素质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强,工作效率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工作作风让群众满意,工作成绩得到群众认可。

三、紧紧围绕各类主题活动,使创建工作取得新进展

我司通过开展创先争优、学习型党组织等相关创建活动,大力宣传我司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使创建工作取得新进展。充分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日,开展学习交流,文体等活动,举办了党史、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提高了干部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实际,合理安排时间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学习法律、法规及各项方针、政策,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受到了单位职工的一致好评,这也对我司努力打造“和谐党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民族团结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认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达到以月促年的效果。及时成立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领导小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责任制度,形成了责任明确化、工作具体化、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良好格局,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部署。

(一)、为形成民族团结良好氛围。以教育月活动为契机,利用设立宣传牌、书写标语等多种形式,使民族团结教育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生活。

(二)、举办民族团结、形势政策专题讲座。利用教育月活动契机,向广大干部群众宣讲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做到了家喻户晓。举办了“讲团结、看变化、谋发展”座谈会,我司干部职工积极踊跃的对民族团结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及解决问题好的思路方法,

(三)、配合县政府,做好对民族团结的宣传工作。由政府出资,在公交车上张贴民族团结宣传标语,使宣传达到了更好的效果。同时,越来越多的群众也认识到我们的工作,并对我们的工作予以认可,从根本上扩大了民族团结宣传的涉及面。

(四)、结对帮扶,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帮扶对象家庭。与“1+1”结对户开展结对活动,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并建立了结对联系,确保了结对帮扶工作有序推进。组织党员干部为帮扶特困家庭和社区文艺队送去了价值两千余元的物品,及时解决他们当前在孩子学习和家庭生活上面临的困难。通过鲁沙尔社区牵头,我司党员与二名特困户家庭进行了帮扶、慰问,更深刻诠释了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意义。

五、依法加强宗教事务治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认真贯彻省、市、县关于民族宗教事务管理的各项政策及制度,进一步加大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力度,严格落实“三管一负责制”、加强宗教工作队伍建设,重视宗教工作干部的培训,不断提高干部的素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熟悉有关法律,把握宗教工作的基本知识。

广泛开展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活动。始终把反邪教警示教育作为维护稳定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不断加强宗教领域反邪教阵地建设。

我司在具体的民族团结工作中做到了“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能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认真安排,精心组织;二是学习宣传到位。通过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民族团结好”的主旋律,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是活动落实到位。通过以教育月等各类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使群众参与面不断扩大,各项活动丰富多彩。 


附件1

西宁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党组织申报表

注:“主要做法和成效”只填写要点,并附3000字左右的申报材料,于2014年8月份报市委组织部组织处。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总结材料篇3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材料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为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四个方面宣传教育,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国家民委决定首批命名27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材料,供大家参考选择。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材料
2012年5月,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民委命名我院为全省首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为进一步落实好党的民族政策,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理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促进学院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现结合学院实际,提出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以全面建设民族本科院校为主线,以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载体,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努力把我院建成全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示范区和辐射源。
(二)基本原则
-----围绕中心、促进发展。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把教育基地建设与推进学院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实施深化内涵、转型发展、跨越建设、全面实现本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调动全院各族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各族师生的意志和力量,推动建设活动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常抓不懈的基础工作,体现在日常教学工作和常规教育工作之中,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贯穿到党校、团校的教学内容之中,发挥好课堂教学和实践教育的作用,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人人参与、人人共享。要始终把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创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尊重各族师生的主体地位,突出群众性,自下而上,逐步推进,努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联动创建、注重实效。要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与两个共同的建设、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使创建活动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推进创建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措施
紧紧围绕实现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这一主题,把握中央、省委支持藏区发展的机遇,按照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分类指导的原则,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进一步完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各项机制,着力解决影响民族团结、学院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和谐因素和不稳定事件发生,将学院建成设施完善,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稳步推进,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各民族师生团结和谐、关系融洽的示范学院,建成全省发展民族教育、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维护稳定反对分裂的桥头堡。
(一)加强基地主题园区和教育阵地建设。
1.建立甘肃民院民族民俗博物馆。建立甘肃民院民族民俗博物馆,下设安多藏文化馆、河洮岷民俗馆、甘肃南部历史馆、青藏高原(甘南高原)地质馆、青藏高原多样性植物馆、青藏高原多样性动物馆。
2.创建综合性藏文文化网站。依托藏文化研究中心,以藏文化传承、创新和社会服务为出发点, 立足全国藏区,面向全球,建设国内高水平的综合性藏文文化网站,传承传播藏族优秀创新文化,把网站建成弘扬民族文化,反分裂促团结的一流网站。
3.建立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展览中心。搜集从古至今中国各民族具有典型意义的民族团结图片、影视、文字资料建立展室,举办主题展览活动,宣传党和国家的有关民族政策,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
4.建立弘扬民族精神数字影视创作与放映中心。每年举办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优秀影片展播,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影视作品创作等,凝聚广大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师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豪感。
5.建立学生社团活动中心。为各种民族特色的社团广泛开展活动提供活动场所,以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带动和引领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6.建立民族文化习俗体验中心。着眼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非物质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依托民族工艺中心,建立民族习俗体验中心,为各族学生提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民族文化活动的广阔舞台。
7.修建体现腾飞志向,团结奋进民族主题园区腾志园。园区建筑体现民族风格特点和民族团结的立意,营造民族团结、和谐向上的育人环境。腾志园包括以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的16组大型民族团结浮雕景观墙,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九思园,水木休闲区达娃湖,民族体育文化园区、学术会堂(放映中心)、露天演艺剧场、民族团结广场等场所。
8.建设全省示范性清真餐厅绿之苑。抓好民族餐厅的建设,做到依法依规办好优质的清真餐厅。充分尊重各民族饮食习惯,把握好面米、蔬菜、果品采购渠道、物品源头等重点环节,在就餐环境、饭菜质量、饭菜价格上下功夫,让各民族师生在这里有家的感觉。
9.建设民族传统体育训练馆。立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展示我省华夏文明创新示范区的深厚内涵,建立民族传统体育训练馆,组织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训练,培养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和竞技人才。
10.建设民族团结教育宣传阵地。充分运用报刊、出版物、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播方式,设立民族团结进步栏目,制作民族团结进步专题网页,建造民族团结大型宣传栏,建设大型露天电子宣传屏,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营造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月的良好氛围。
(二)突出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打造品牌化系列教育活动。
制定《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
1.健全学习宣传活动,广泛开展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宗教政策教育。坚持以党委中心组为龙头 ,党、团组织生活会,教职工理论学习等为主的学习教育渠道。发挥现代技术的教育功能,组织学生定期收看民族团结教育和维稳影视片。积极探索、延伸和拓展基地的教育内容,在突出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的同时,注重突出时代特征,努力挖掘基地的历史、思想、精神和文化内涵,彰显基地的时代特色。
2.优化民族团结教育12345工程,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深入人心。一是指抓好一条主渠道。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开好《民族理论与政策》通识课。二是抓好两校培训、 三类宣讲、 四项教育。 两校培训即党校培训、团校培训。 三类宣讲,即领导干部宣讲,专家学者宣讲,学生骨干宣讲。 四项教育,即校党委中心组学习教育、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和党团组织生活主题教育、新生学前教育、新进教师岗前教育。三是抓好五讲五做五风尚。 五讲是指讲一个硬道理,即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讲两个共同,即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讲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 讲四个认同,即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讲五观,即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五做是指开展五个一活动,即阅读(观看)一本民族团结的好书(电影、电视),做一件民族团结的好事,举办一次民族团结的文艺演出,进行一次民族团结的社会实践,开展一次民族团结的表彰活动。五风尚是指推动校园形成五种良好风尚。即形成珍惜祖国来之不易的和谐稳定、繁荣发展的良好风尚,形成维护民族团结为荣,损害(破坏)民族团结为耻的良好风尚,形成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良好风尚,形成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良好风尚,形成全校师生追求追求和合,自强不息的良好风尚。通过这些教育,使民族团结教育普及面达100%。
3.设立民族团结爱心教育基金。坚持民族团结教育和求真务实办实事相结合,着力解决一些少数民族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和困难。动员社会爱心人士、校内师生捐资设立爱心教育基金,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度过难关。每年春学期,由组织部、学工部组织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确保每位党员帮扶一名少数民族学生,帮生活、帮学习、帮困难,在物质上、在精神上、思想上帮助他们,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4.开展民族大学生科学生活观教育工程。按照学院《大学生科学生活观教育指导方案》的要求,开展以养成高雅的生活情趣、朴素的生活习惯、友爱的生活风尚、严明的生活纪律为核心的大学生科学生活观教育活动,促进各族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成才。
5.举办五月之花系列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每年五月制定五月之花活动规划及措施,广泛开展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各类文化活动,大力弘扬大爱无华、昂扬向上、追求和合、自强不息的阳光品质,举办大学生艺术节、公寓文化节、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及座谈会、民族风采日、民族香浪节等活动,展示各民族饮食、各民族服饰,体现丰富多彩,百花齐放的校园民族文化特色。
6.培育六个一文化产品。精心设计研发民族文化创新产品,在华夏文明示范区建设中发挥基地的作用。利用基地之差异优势,在民族工艺、民族美术、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体育、民族文学六个领域率先各设计和培育一个文化产品,增强学院的办学竞争力,提升基地的影响力。
7.以团结促稳定,建立和完善校园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着眼维护校园和本地区社会稳定,扎实开展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制宣传教育。将民族团结与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相结合,坚持不懈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精神文明宣传教育、国防教育和校规校纪教育。学院要立足于建设本地区维护稳定的阵地,建立完善巩固、创新维护稳定和综合治理的制度,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机制并落实相关责任。旗帜鲜明的开展爱祖国、反分裂、讲团结、保稳定专项教育活动。教育对象覆盖全院师生,集中开展法制和民族宗教政策教育,学习《民族区域自治法》,《国旗法》、《宗教事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进一步增强法制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为学院的改革发展建设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环境。
8.打造盛开的格桑花演艺品牌。打造以民族团结 薪火相传为主题的文艺演出精品盛开的格桑花。将盛开的格桑花文艺演出做大做精,成为引领校园文化活动的龙头,打造成对外文化交流、传承友谊、服务社会的纽带。
(三)将基地建设与学院教学、科研、管理深度融合,同步发展。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专业建设,促进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在教学、科研和专业建设上充分体现民族团结教育的理念。
1.在师范类专业,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民族历史文化通识课,普及民族知识,推广民族文化,使每一名学生具备从事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必须的民族团结教育知识和能力。开发民族地区中小学院使用的民族团结课教材。
2.拓展藏汉双语教学,培养民族地区急需的双语人才。积极培育藏汉双语专业,有重点、有计划的拓展双语教育专业,发展藏汉翻译等专业和旅游、历史、艺术、法学等体现藏区社会文化特点的专业方向。以服务区域的支柱产业为导向,做强高原生态与民族区域经济学科,优先发展水利水电工程、草业科学、生物科学、藏医药学、环境生态、畜牧等专业,形成一批与高原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的专业体系。
3.加强民族文化与政策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面的校本教材,认真整理编写民族团结教育案例。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推进民族文献的收藏、研究、使用工作,在文献资源和活动场地等方面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提供保障,有效配置各类文本资源和音像资料,在图书资料采购中优先考虑双语类图书文献资料建设。重点建设藏汉双语远程教育培训基地,建成藏族风俗多媒体数据库、甘南藏区旅游资源数字地理数据库系统、藏文古籍文献数字化开发与研究、藏文信息平台等。
4.依托藏文化研究中心与河洮岷文化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积极开展民族文化研究,申报并建成1-2个具有独特优势和鲜明特色的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建设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多藏文化研究中心,着力建设河洮岷文化研究中心、民族教育研究所以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努力打造成为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同时改建和新建3-5个专业研究机构。要依托这些研究机构,搭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和交流平台,促进民族团结教育展览、人才、技术资源的共享共用。加大民族团结教育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及时总结和交流研究成果。到十二五末,力争每年取得一项省部级以上成果,主办和承办有影响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议1-2次。
(四)建立骨干队伍。
1.培养和建设一支政治性强、理论水平高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管理的师资队伍。在十二五期间,培养学术带头人15名左右,教学科研骨干40名左右,高级管理人员30人。初步形成一支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对内有凝聚力、对外有竞争力的教学研究梯队和管理团队。
2.办好师范类民族团结教育专业。科学论证培养目标,合理设计课程体系,为全省民族地区中小学院培养合格的民族团结课师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培养优秀人才。
3.成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讲团。选拔由政治学、法学、民族学、宗教学等领域的专家教授10人组成民族团结教育宣讲团,面向校内师生和社会民众进行定期不定期宣讲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引导地区和校园舆论。
(五)创建校外学生实践活动基地。
1.建设甘肃民院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基地。按照就近有利的原则,逐步在省、州、县部分革命历史纪念馆、纪念地,建立甘肃民院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基地,每年建立1-2处,5年内建成6-10个基地。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在甘南、临夏、张家川、天祝等主要民族生源区各建立一个实践基地,每年开展一次大型社会实践活动。
2.创建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精心遴选、确定10家企业、5个社区和农牧村作为学院开展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每年组织学生到基地开展调研活动。
(六)积极发挥基地作用,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建立甘肃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积极协调沟通,充分调研论证,建立甘南、临夏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利用继续教育学院平台,对我省及周边民族地区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培训计划列入国培计划项目。
2.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务求取得实效。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在活动中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深入浅出的为各族群众讲解民族政策,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及对党和政府的意见建议,反映群众的各种呼声,并提出好的建议,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认真研究脱贫致富大计,制定帮扶计划,帮助联系村、户早日实现小康目标。
3.与民族地区企业实体合作,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组织学院专家、学者和企业、乡镇一线工作者参与,建立协同创新团队,围绕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开展创新研究,为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组织领导,条件保障
1.组织保证
成立甘肃民院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党委书记马建华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院长张俊宗,纪委书记李维平任副组长,党委统战部、宣传部、学工部、学院办公室、财务处、国资处、基建处、后勤处、团委、教务处、科研处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统战部。领导小组要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进行总体安排部署,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2.队伍建设
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干部队伍建设,致力培养一支爱党爱国,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比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民族知识和民族理论素养,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献身民族团结教育事业的师资队伍。
3、经费保障
设立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和基地建设专项经费,列入学院预算。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材料
天津市现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3个,分别是市红光中学、第四十五中学和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市民宗委不断强化思想引领,注重理论政策培训,把握团结进步主题,持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各教育基地结合自身特点,在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强化思想引领,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阵地
天津市民宗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强化民族理论武装,积极组织各教育基地认真学习贯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文件精神,深入学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评审命名办法》等制度规定。每年举办创建工作专题培训班并邀请基地负责人参加,邀国家民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讲座。适时召开加强基地建设座谈会,促进三个基地交流经验、加强合作,更好地履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职能。积极组织引导全市各单位参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二、把握主线主题,开展各具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
各教育基地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突出两个共同主题,发挥各自优势,彰显各自特色,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红光中学作为全国最早举办内地西藏班的三所学校之一,每年组织入校新生参观校史馆,并从学生中选拔、培训校史馆讲解员,帮助学生们增强爱国情怀和爱校情感,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向社会开放校史馆,积极宣传我国民族政策和西藏发展。四十五中精心打造建设中华传统文化馆和校园民族团结博物馆,并积极筹建天津市首个以篆刻为主题的篆刻文化苑。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辐射作用,向大、中、小学,集体,军人,老年人以及各级各类参观学访者开放,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增进民族团结。周邓纪念馆通过集中展现周恩来、邓颖超两位伟人光辉灿烂的一生以及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增强了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近年来,纪念馆主动延伸服务领域。派宣讲小分队前往河北省泊头市西关回民小学,举办红色联动京津冀 伟人精神代代传周邓纪念馆京津冀校园行系列活动,带领学生们参观《为中华之崛起周恩来的青年时代》流动展览。与西藏林芝波密县倾多镇中心小学共同开展追寻伟人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六一国际儿童节主题活动。
三、结合创建工作,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两所学校基地注重发挥创建主阵地作用,积极编印宣传资料,四十五中借助**班创建十周年契机,编辑整理宣传册《幸福年华向党和祖国汇报》,总结学校多年来在民族团结进步中所取得的成绩。通过承办演讲、书画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把民族团结进步主题融入感恩教育、励志教育中。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相结合,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周邓纪念馆注重发挥场馆和文物、文献资源价值,始终把青少年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吸引内高班学生来馆举行主题教育活动。以伟人精神为内核加强了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孩子们的心灵深处。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材料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生产建设兵团民(宗)委(厅、局),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群众工作局:
根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评审命名办法》(2013年国家民委令第1号,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国家民委定于今年评审命名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60个左右,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一)根据《办法》规定的类别,凡是具备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功能的文物博物类、革命纪念类、旅游文教类场所均可申报。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的通知精神,优先推荐突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场所。
(二)遵循实事求是、公开公正、竞争择优、面向基层的原则,严格对照《办法》规定的标准与程序,结合命名总量和本地实际推荐候选单位,无符合条件的可不推荐。
(三)地方教育基地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生产建设兵团民族工作部门审核公示后,经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后申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申报场所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群众工作局统一推荐。
(四)申报工作应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突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功能,与年内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统筹。推荐示范区(单位)相关事宜另行通知。
二、材料报送
请于4月30日前,以正式文件形式将《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申报表》原件1式2份报至国家民委监督检查司,另附3000字以内工作情况材料。报送工作材料电子版及图片(每个单位附3-5张数码图片,单张图片规格在3mb以上,其中至少有1张为场所主体正面照片)发至电子邮箱。
三、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俊 陈丹洪
电 话:010-********
邮 箱:gjmwcj@163.com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甲49号618室
邮 编:100800

推荐访问:民族团结 精选 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