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锅炉安全管理标准制度,菁华1篇

时间:2023-02-02 14:45:07 来源:网友投稿

锅炉安全管理标准制度11本标准适用于锅炉2引用标准:SY/T6461—20XX湿蒸汽发生器的安装与操作推荐做法使用管理规定(SY/T6461—20XX)锅炉操作工必须经专业培训考试,取得局级安全部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锅炉安全管理标准制度,菁华1篇,供大家参考。

锅炉安全管理标准制度,菁华1篇

锅炉安全管理标准制度1

1 本标准适用于锅炉2 引用标准:SY/T 6461—20XX湿蒸汽发生器的安装与操作推荐做法 使用管理规定(SY/T 6461—20XX) 锅炉操作工必须经专业培训考试,取得局级安全部门颁发的操作证后才能上岗操作。

锅炉操作人员应熟悉锅炉安全知识,定期检查锅炉的运行状况,搞好安全运行,任何领导不得同意或强迫操作工违章作业。

锅炉使用前检查

新安装、移装、长期停用的锅炉在使用前必须做下列检查

工艺管路上阀门是否处在恰当的位置;

安全报警装置是否整定;

电源电压是否正常;

自控系统是否正常;

燃料系统有无渗漏;

安全 校正是否在有效期限内;

配套设备及水处理设备是否正常。

启动

按设计程序操作启动附属设备。

新装或长期停用的锅炉,在投运前应烘干衬里。

运行

开始运行时,火量应逐级调节,禁止使受压元件急剧升温。

调节火焰,处于最佳状态。

停止运行

锅炉由正常工作状态停止运行时,火量应逐级下降,禁止急剧下降。

紧急停止运行

锅炉运行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紧急停止运行:

给水泵全部失效或给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炉供水;

超温、超压,经处理后,仍无下降;

安全阀全部失效;

锅炉受压元件损坏,危及操作人员安全;

锅炉构架被烧坏;

其它异常情况影响锅炉安全运行时。

锅炉长期停车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排除管内积水, 阀门以隔绝空气。

对有可能含湿气的所有系统进行排放和吹扫。

如果锅炉燃料是重油,在燃料系统内以轻油置换。

气动及电动仪表要防风雨。

取下电源保险丝或断路器,采取措施防止违章操作。

检修人员进入锅炉内部进行工作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在进入燃烧室工作前,燃烧室内必须进行通风,并将烟道闸门关严密,以防毒、防火、防爆。

同时测定含氧量,使含氧量体积比达到18%-23%。

2 燃油、燃气锅炉,应加盲板隔断油、气的来源,并做出明显标记。

在潮湿的燃烧室内工作而使用电灯照明时,照明电压不超过12V;

在比较干燥的燃烧室内且有妥善的安全措施时,可采用不超过36V的照明电压。

禁止使用明火照明。

使用锅炉的单位必须做好水质管理工作,采取有效的水处理措施,使锅炉运行时的给水质量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1 使用锅炉的单位,应向局级安全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2 使用单位申请办理锅炉登记手续时,应填写“湿蒸汽锅炉使用登记表”和设备档案,并应向登记机关交验下列资料 锅炉出厂资料; 安装质量检验报告; 锅炉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持证操作人员数量。

登记部门对送审资料审查合格后即应给使用单位签发“湿蒸汽锅炉使用登记证”。

4 没有取得“蒸汽锅炉使用登记证”的锅炉,严禁投入使用。

5 进口锅炉到货后,使用单位应立即进行商检。

其中安全性能检验工作,由专业检验单位进行。

未经商检的锅炉,严禁安装。

6 外贸经营单位和收用货单位,应对锅炉的先进性和可靠性负责。

外贸单位在签定合约时,应选派熟悉锅炉安全性能的专业人员参加谈判。

在合约中必须注明下列各项。

设计、制造、安装、检验依据的规范和标准。

产品的随机文件,包括产品质量说明书、产品图样、受压元件强度计算书、使用和安装说明书、安全阀排放量计算书。

索赔期限,保证期限。

7 合约签定后,应及时上报局安全部门备案。

8 定期检验

使用锅炉的单位,对运行的锅炉必须实行定期检验制度。

定期检验工作,由行业主管部门认可的专业检验单位进行。

从事锅炉检验工作的检验员,应由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

检验单位应保证检验《包括缺陷处理后的检验》质量,检验时,检验员应有详细记录,检验后应出具《蒸汽锅炉定期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必须由持证检验员签字,并经审核加盖检验单位公章后方为有效。

检验前受检单位必须完成下列准备工作。

受检锅炉与热力系统相连的管道、烟道等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绝措施。

清除辐射管束及对流管束表面的灰渣污垢,露出金属表面。

为检验而搭设的脚手架、轻便梯等设施,必须安全牢固。

检验前,必须切断与锅炉有关的电源,拆除保险丝,并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

彻底切断燃料供给系统。

检验用灯具和工具的电源电压,应符合GB3805的规定。

为了暴露检查部位,必要时应部分或全部拆除绝热层和其它 。

内部检验时,应有专人监护,并有可靠的联络措施。

9 检验用的设备和器具,应在有效的检定期内,经检查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 锅炉定期检验项目(SY/T 6461—20XX)

外部检查:是指专业人员在锅炉运行中的定期 检查,每年至少1次。

内外部检验:是指专业检验人员在锅炉停机时的检验,每3年至少进行1次。

压力试验:是指锅炉停机时,所进行的超过最高工作压力的水压试验,其周期每6年至少1次。

定期内外部检验,应以宏观检查、壁厚测定为主。

必要时,可采取以下检验方法;

无损探伤检查;

硬度测定检查;

金相检验;

应力测定;

声发射检测;

压力试验;

其它

定期内外部检验的重点部位如下。

上次检验有缺陷的部位。

受压元件的表面有无裂纹、裂口和腐蚀。

受压元件有无磨损,特别是处于烟气流速较高及吹灰器吹扫区域的管壁。

受压元件有无凹陷、弯曲、鼓包和过热。

对流管束支承板、管卡、管卡螺栓与管束接触部位的磨损情况以及连接部位是否牢靠。

安全 是否灵敏、可靠。

自动控制、讯号系统及仪表是否灵敏可靠。

锅炉压力试验前,应进行内外部检验,必要时还应做强度核算。

但不得用压力试验的方法确定工作压力。

试验压力应为额定工作压力的

倍,压力试验时,应力不得超过材料在试验温度下屈服极限的90%。

锅炉经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必须做报废处理:

经实测受压元件均匀腐蚀,磨损壁厚小于设计壁厚,而又不能降压使用时;

由于事故造成锅炉受压元件严重损坏,无修理价值时。

受压元件材质发生变异时。

1 凡报废锅炉,应由使用单位组织有关单位做出全面技术鉴定,报使用主管部门批准,安全部门备案。

已报废的锅炉严禁使用。

锅炉的检验单位,应接受安全*门的监督和业务领导。

5 启动前检查和准备

启动前检查

配电系统

供电电压是否正常;

动力盘各空气开关是否处于要求位置。

仪表控制系统

各仪表阀门是否处于要求位置;

控制盘各操作开关是否处于要求位置;

安全报警系统是否灵敏、安全可靠;

安全 是否在校验有效期限内。

给水系统

湿汽锅炉进、出口阀门是否处于开启位置;

水处理运行是否正常、水质是否合格;

柱塞泵及供水压力是否正常。

燃烧系统

燃油压力、温度是否正常。

润滑系统

润滑油液位是否正常。

启动前准备

合上总电源开关。

启动点火

合上控制电源开关,启动空压机。

按下启动按钮,检查联锁系统,然后合上联锁开关,再按启动按钮。

柱塞泵启动后,观察蒸汽压力表显示,待鼓风机启动进行前吹扫时,检查各电器及泵运行是否正常。

前吹扫时间不应少于5min。

前吹扫结束后,点火程序器运转点着引燃火,引燃火点着主火焰后,观察炉膛火焰燃烧情况是否正常。

将调火开关调至大火位置,逐渐调节水量旋钮和火量旋钮使蒸汽干度达到要求。

6 运行

运行中每小时记录一次运行参数并及时调整,以保证安全运行。

每小时应分析一次蒸汽干度。

每周分析一次烟气中CO2和O2含量。

值班人员对运行设备每小时巡回检查一次,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

通过前后观火孔每小时观察一次火焰燃烧情况,并及时调整到最佳状态。

每8小时至少排放一次空气压缩机储罐及分离器中的积水和污油。

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压力表每半年至少标定一次。

安全报警装置应随设备的大、中、小修进行试验和标定。

运行期间应随时检查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标定、维修。

7 停炉

正常停炉

首先将火焰开关切换成小火位置,将联锁开关 ,进行后吹扫,后吹扫时间不应少于20min,并及时 燃料阀。

不得急剧灭火。

打开放空阀门, 蒸汽出口阀门。

长期停炉

长期停炉时,应按SY 5854中第

条的规定执行。

紧急停炉

湿蒸汽锅炉的紧急停炉应符合SY 5854中第

条的规定。

8 事故处理

紧急停炉处理

停柱塞泵,立即打开放空阀门,然后 蒸汽出口阀门和燃料阀门。

启动鼓风机进行炉膛吹扫,降低炉温。

停电处理

因停电而停炉时,立即打开放空阀门, 蒸汽出口阀门。

利用备用的照明设备,注意监视压力和温度,同时立即查明停电原因。

利用水罐的水位压力进行炉膛降温。

停水处理

因停水而停炉时,应按本标准第

条进行处理。

爆管处理

立即停柱塞泵, 蒸汽出口阀门、泵入口阀门和燃料阀门。

启动鼓风机进行炉膛吹扫,降低炉温。

打开辐射和对流段排污阀,放掉炉膛积水。

9 安全

1 安全阀应有铅封,且齐全、灵敏,每年检验一次,应有检验台帐。

2 防爆门和防爆膜应完好。

压力表应完好,每半年检验一次,并有校验标签。

刻度盘应划红色标记线。

4 液位计应完好,阀门应无渗漏。

5 加热炉宜具备燃烧器灭火和超温报警等安全保护装置。

推荐访问:菁华 安全管理 锅炉 锅炉安全管理标准制度 菁华1篇 锅炉安全管理标准制度1 锅炉安全管理规范 锅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锅炉安全管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