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工会紧密结合党建工作范文(精选4篇)

时间:2022-05-06 20:00:03 来源:网友投稿

党的建设是党的工作的属概念,又是党务工作的种概念,它是指党为保持自己的性质而从事的一系列自我完善的活动,不仅包括党务工作,还包括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党的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工会紧密结合党建工作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工会紧密结合党建工作4篇

工会紧密结合党建工作篇1

学校教育要与家庭、社会紧密结合

学校教育要与家庭、社会紧密结合

  内容摘要: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也曾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由此可见,人的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学校。所以,单靠学校的力量不足以教育学生,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也相当重要,学校教育工作应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家庭和社区教育的作用,是更全面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合力教育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成果。

  关键字: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正文:

  学生如璞玉浑金,要想成才,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陶冶。学校与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是成功塑造良才的关键。因此作为21世纪的新型教师,尤其是小学班主任更要关注这一点,从思想意识和实际工作形态上做好协同教育工作,从实际工作出发将协同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广义的教育是指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公众、政府部门在内各方面对受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施加的影响。狭义的教育则是专指教育者通过专门的教育组织机构所进行的教育。它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但是,却不限于学校教育。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也曾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由此可见,人的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学校。所以,单靠学校和家庭的力量不足以教育学生,社区教育也相当重要,学校教育工作应与社区教育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家庭和社区教育的作用,是更全面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

  提出该观点是由于以下种种迫切需要:

  一、 教学环境的复杂性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紧密结合

  教学环境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必需的诸客观条件的综合,是按照发展人的身心这种特殊需要而组织起来的环境。从广义上说,社会制度、科学技术水平、家庭条件、亲朋邻里等,都属于教学环境,因为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学活动的成效。从表面上看,教学环境只处于教学活动的外围,是相对静止的,但实质上它却以特有的影响力干预着教学活动的进程,系统地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效果。如果说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角,那么教学环境就好比是他们活动的舞台。教学环境的内容包括社会信息。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社会节奏加快,各种社会思潮对校园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而学生是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而又被其左右的一个群体。因此,社会信息不仅是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是一个必须认真加以调节控制的因素。这就需要学校、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结合,共同培养学生。

工会紧密结合党建工作篇2

浅谈如何将个人成长同国家发展紧密结合

仔细研究党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思想积极的青年是我们党不断前进的先锋队,他们用先进的思想理论,引领我们党沿着正确的路线,走出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也为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现在大学生是我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的群体,大学生也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接班人和主力军,承担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1 、树立正确的大学生活观念,将发展自己助力祖国作为第一目标。

大学不应该是高考之后的宣泄所,它是漫长人生旅程中的一个驿站;大学不应成为一个滋生腐化堕落的温床,而应是一个重整旗鼓再创辉煌的校场。这一次的目标不在是高考,而是那纷繁复杂的社会;这一次的培养也不是为了分数,而是为了能力。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应努力成长为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就应快速准确的给自己一个定位,在老师和有经验同学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和社会实际,为自己大学阶段和长远发展制定一个总体规划并照其执行。大学生首先需要明白的是自己适合干什么、该干什么、兴趣在哪里、能力在哪里、怎么发展、怎么提高,而不是得过且过浑浑噩噩的生活;要着力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丰富多方面知识;要明确不谋求自身发展就是退缩,就会落后。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里,退缩没有出路,落后等于死亡 。这一点历史就是最好的证明,国家不发展就要落后,国家落后就要挨打,国家落后就要被轻视,被欺辱,被侵略。对于一个大学生,落后是致命的,就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在校大学生应把有限的精力投身于有意义的学习生活中,面对个人成长过程中问题,要想办法去解决,不能仅仅停留在问题表面自怨自艾、作茧自缚以至于不能自拔,更不能回避矛盾和问题而自暴自弃、永不进取、低落消沉。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自身能力提升的过程。大学生在自身成长过程中要珍惜时间但不要急功近利,谨言慎行但不要优柔寡断,要自信而不要猖狂,要虚而不要自卑,要努力而不要拼命,要休整而不能堕落。要明白只有自己不断发展,不短提升,才能在将来的社会工作中更好的为祖国的发展 发挥自己的一份力,才有能力助力祖国而不是老祖国的后腿。

2 、关心祖国发展变化,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的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

祖国在飞速的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讯息都在飞速的更新之中,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禁要思考,自己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在祖国的发展中承担更加重要的社会责任,究竟需要自己完善哪些方面的技能才能加入飞速发展的祖国。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识到,高校教育提供的仅仅是个人基本的能力和素质,工作经验不足、所学专业单一、面试经验少,使得已经竞争十分激烈的求职之路愈加艰难。仔细思考中下不难发现其中就会有各种矛盾的存在,总结起来当代大学生普遍面临着以下几对矛盾: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课外知识的学习、学习能力和其他能力、学习与恋爱、学习与生活、考研与就业、个人与集体他人、当前任务与长远规划等。涉及到社会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这时候我们大学生就要有足够的勇气去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面对飞速变化的世界,唯一可以去做的,也就是上面那些问题的唯一解决,就是将自己往方方面面去发展,将自己打造成逐步完善的人。大学校园不仅仅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同时,还应着力提高自己的为人处世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大学生既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既要抓好自己的学习,又要丰富自己的生活;既要谋求自身的发展,追求个人利益,又要心怀他人和集体、乐于助人,有大局观念;既要做好当下的事,又要坚定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为长远谋划;准备考研的大学生既要对考研做充足的准备又要时刻关心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的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为迎接祖国的考验做好万全的准备。

3 、正视职业问题,将助力国家写进自己的规划书 。

我们为国家助力的唯一方式也就是我们进如大学的最终目的,那就是就业。职业有千万种,但都有相同的作用,维持个人和社会的正常存在。反观今日的就业思想,有一种普遍存在的趋势,那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在涉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冲突的时候,就会立即舍弃集体的利益,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换句话说就是简单的认为自己是在为自己而读书,是在为自己而工作,功利性在不断增强。这种现象在选择职业上表现的最直接。凡是要牺牲自己顾全大局的职业普遍没有人愿意去干,而利益很大的职业都面临着及其严峻的竞争。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接受的是被称作高等的教育,当然不愿意去干一些“低等”

的工作。其实这就是一个思想上完全错误的认识。就像老一辈的革命家说的那样:我们只是社会分工不同。当**和当工人都是为了为人民服务。而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越来越难得。诚然,这是一个金钱主导的社会,没有足够的钱是无法解决正常基本的生活问题。如果一定要求为了集体献身在当下也许显得不可能,但是当我们翻开党的历史,我们不禁会惊叹,以前的革命烈士似乎根本都没有考虑过我们现在十分看重的种种问题。曾经获得毛**题词的张思德烈士,他主动放弃在毛**身边当警卫战士的光荣工作,主动去深山烧煤,最后因为事故壮烈牺牲。那时候千千万万个这样的人不都是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幸福,主动做出了牺牲。现在的社会形势积极向上,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在每一个工作的岗位上我们都可以大有作为。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应当继承和发扬我党光荣的历史,将那些最基本的准则在自己的身体力行上加以展现。再看看今天的网络化信息化时代,早已将地理上的阻隔淡化到很小的程度。我们更有理由相信,职位地位的差别,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那种崇高。我们正视自己的职业问题,将个人和国家紧密相连,将关乎国家的利益写进自己的规划书,这样才是每一个大学生所应该想到的。

4 、在工作中成长,不断深化自己对于国家的感情。

如果说在大学里各种各样的培养与提升是为了提高自己适应社会,报效祖国的能力,那么真正进入的职场就是对个人在大学里各种培养的集中检验。工作就是做人做事,普遍意义上讲,人们做事一般有两种情形:一是“主观为己,客观为人”,二是“主观为人,客观为己”。前者做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自己,但其所作所为在给自己带来好处的同时客观上也为别人带来了好的影响,往大的方面说还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这样的人做事无可厚非,且在人群中占大多数。后者的人做事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他人,他们做事时更多的为他人着想,时时处处想着他人,不把自己的私利放在心上。他们在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同时或之后自己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正如老子所言“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非以其无私也,故能成其私”。这样做事的人是应该极力推崇的 。在工作中作出属于自己的特色特点,大胆创新创造,将自己所学的只是毫无保留的贡献出来努力工作,我们大学生不光代表先进知识的前进方向,我们更是国家民主富强的中坚力量。我们的工作直接影响国家的世界地位,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所以目光是长远的,一个人和整个中国社会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最后也许你就会发现,自己曾经极其追逐的那些东西在整个社会面前根本代表不了什么。在工作中不断成长,不断研究,心中怀有祖国,工作怎么能没有动力。当我们骄傲的喊出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时候,我们就应该明白有一天,我们我你要为中国的强大人工作。深化对于主顾的感情,必将是啊自己未来的路走的更加充实。

当代大学生理应用先进的理论武器武装自己的头脑,并用其指导自己的实践,促进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社会进步储备能量 ,将个人的提高和在职业中的成长同国家联系起来,才是新一届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心怀天下事,做的每一件是都关乎天下,自己可以骄傲的所,我是社会的接班人,我合格了。

工会紧密结合党建工作篇3

浅析法治与德治的结合及其时代意义

内容提要:坚持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德法并重,德法同施,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治国理论的新发展,是加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关键词:以法治国 以德治国 结合 时代意义

在今年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对社会治理方式的探索又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一、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德法并重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以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即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要求,通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在全社会形成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健康文明的人际关系。总结中西方历史,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1、法治以德治为基础

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法律的产生以道德为基础,以正义和善为价值依托和最终归宿。道德是立法的基础,是司法的思想保障,在法律未涉及的领域,道德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道德具有法律所没有的灵活性,其影响也更为普遍和深远。厉行法治,必须辅以德治。

2、德治需要法治的保证和促进

道德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凝聚而成,往往没有明确和系统的表达方式。而且,道德调整的多为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信念,很难形成一个有效的约束机制。法制则以其明确性、制度性和威严性弥补了道德手段的不足,通过立法活动使一部分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制度化、明确化,再通过司法活动使这部分明确化了的道德规范取得国家强制力的支持,从而推进道德建设。

3、德治是法治的重要补充和辅助力量。

道德调整的多为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信念,具有内在控制力,可以束人们的内在心理;有比法律更高的目标和更为广泛的调整范围。法律是经国家制定或认可并有成文的条款,由国家保证实施,具有鲜明的强制力。法治调整人的外部行为,德治调整人的内心世界,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从根本上巩固社会的稳定。当前我国的法律不可能一下子做到尽善尽美,不可能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览无余,包罗万象地加以规定。而在实际生活中又存在许多不利于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行为,不可能完全用法律规定来覆盖。然而,如果对这些行为不加制止,放任自流,发展下去又必然给社会造成危害,所以,道德将起到弥补法律规定不足,起到第二道防线的作用。

4,德治与法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道德和法律都是由同一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都是同一社会国家意志的表现,在一定的时候某些道德行为可以转化为法律规范,在立法过程中要注意法律的道义基础,要把一些最重要、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直接纳入法律的规范中;同时,道德建设特别是道德教育则要把遵纪守法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提出来,使法治和德治能够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对那些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出现的严重违反道德的行为和现象,可以在立法时予以适当注意。这对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改善社会风气,进一步推动法制建设,都是非常有益的。

二、法治与德治结合的时代意义

1、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对我们党治国理论的新发展。

1954年我国制定了第一部宪法,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同时,十分注意用高尚道德教育人民,形成了健康的社会道德风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和培育“四有”新人等重要思想。今年,江泽民同志提出德法并重,德法同施,把邓小平用法律和教育两个手段解决问题的思想,提高到治国方略的高度,赋予它更深刻的内涵,是我们党立足21世纪的时空背景,领导全国人民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治国方略的伟大创造,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治国理论的新发展,标志着我们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进一步走向成熟完善。

2、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是加快推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明显加强,公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和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都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全党必须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认真贯彻执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在继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同时,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维护稳定的迫切需要,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归根到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需要

3、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但是“法治经济”而且也是“德治经济”。首先,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秩序的构筑,离不开完备的法律规范,也离不开有力的道德支撑和约束。二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其次,有利于强化对市场经济中日益增多的利益矛盾的协调。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然而,在一定时期内也可能拉大利益分配的差距,激化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甚至引发某些不安定因素。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需要运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手段,还需要依托社会道德的力量。

4、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

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必须切实加强法制建设,充分发挥宪法和法律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作用。法律和道德是调整社会关系的两种最主要的手段,法律是外在强制性的约束机制,道德是内在自律性的约束机制,二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法律的制定和执行需要一定的道德观念作支撑,而道德的践行又需要以法律为依托和保障。因此,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安定团结,必须法治与德治双管齐下,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道德建设,建立健全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充分发挥思想道德在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三、坚持法治和德治的紧密结合

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就目前的情况,我们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深刻认识和领会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内涵,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

首先,正确区分古代德治与现代德治的内涵。古代的德治是“有道德的人治”,是以自己的榜样和模范行动,来影响广大的老百姓。现代的德治,是在肯定法治的重要意义基础上的德治,是把德治和法治看作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德治,是以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为其基本内容的,是为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服务的,这就同中国古代儒家所谓的“德治”有根本的区别。

  其次,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紧密结合,是我们治国的一个基本方略。由于法律重在惩罚已经违法犯罪的人,而道德则是重在教育那些尚未违法犯罪的人,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使他们不去犯罪,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刑罚是治标的,而道德建设才是治本的。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大力加强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才能使法制建设和法治得到有力的保证,才能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的稳定。

2、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思想道德体系。

坚持法治和德治紧密结合,除了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确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还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坚持以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为指导,围绕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应当按照“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指导思想,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

3、加强民主法制教育的同时,大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

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大力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诚实守信的教育,增强公民信用意识,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特别重视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引导。要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结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宣传教育群众同切实服务群众结合起来,把加强教育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要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规范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

4、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对群众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党的群众工作的新方式。要深入扎实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体人民中广泛开展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反对迷信愚昧、抵制各种歪理邪说的健康气氛,不断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树立良好的精神风尚。要强化阵地意识,加强阵地建设。要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心,狠抓精品生产,把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总之,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关键在于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使广大人民群众和党员领导干部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只要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采取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就一定能够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落到实处,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工会紧密结合党建工作篇4

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产业已紧密结合

前些年每回演讲都要用十页左右篇幅解释什么是云计算,现在不需要了。赛迪顾问软件与通信业务总监赫建营日前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经过近年政府部门的推动,云计算在中国是星星之火已经燎原。基于云计算的燎原之势,IT咨询包括大型云计算中心整体打包咨询方案和数据处理类运营服务成长较快,增速超过30%,超出IT服务市场的整体增速。

目前中国云计算整体布局分为四大块: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西三角。四大区域板块中的中心城市各有不同定位北京要成为世界级的云计算产业中心,上海想成为亚太云计算产业中心,深圳是华南的云计算中心,成都是西部云计算产业中心。

赛迪顾问预测未来三年中国云计算市场将会以超过90%的年复合增长率发展,2013年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即将进入高速成长期和全面整合期。

赫建营解释,云计算在中国的布局是由地方政府纷纷发起和驱动的,中央层级政府没有参与,但中央层级云计算的统筹规划正在酝酿中;此外,目前各个地方政府组建了自己的云计算产业联盟,尚没有中国云计算产业联盟。赫建营透露,赛迪顾问正在酝酿成立中国云计算产业基地联盟。

在云计算产业高速发展过程中,赫建营认为将发生一系列新变化。首先,应用驱动型发展模式将会逐渐取代政策驱动型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现在的情况是县级市都在建立云计算中心,这显然与产业发展的初衷相悖,未来中央政府一定会出台一些相应的规范政策,从战略产业发展角度推进整个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而不是各自为政。

其次,云计算资源池和应用将逐渐在地理空间脱节、分离。大型云计算中心最主要的成本是带宽费用和电费,因此可以在那些电费便宜的地方兴建大规模云计算中心,如鄂尔多斯,而应用可以在别处。

如果你不看好云计算,也不要看好移动互联网。赫建营强调,当下,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产业已紧密结合在一起。

身处云计算时代,中国IT服务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也面临转型,对原厂的IT服务来说,你是否要把你的服务搬到云端,是否要增加你IT服务的复杂度?如何应对这个变化?对第三方IT服务商来说,做系统集成、做咨询将来可能都不再是单打独斗,不再只提供单一硬件产品或软件产品,客户需要的是一个打包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赢家通吃的市场,如果你不能提供一个面向高端的服务,你就出局。赫建营举例,因为云计算时代的兴起,去年或前年有几个来参加赛迪IT服务年会的IT公司,今年不再见踪影,这或许就是产业发展趋势的最新反映。

推荐访问:党建工作 紧密 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