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湖北省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22学年高考历史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

时间:2022-07-21 10:50: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湖北省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22学年高考历史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供大家参考。

湖北省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22学年高考历史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

 

 2022 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1 .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 2 .选择题必须使用 B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 0 .5 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 0 30 小题,每小题 5 2.5 分,共 5 7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 1 .9 19 世纪六十年代,在中国对外出口货中,茶叶仍占首要地位。生丝和丝织品的出口,仅次于茶叶而占第二位。草帽缏、皮货等货的出口,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售价较低。这种情况表明

 A. . 对外贸易完全被外国控制

 B. .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 . 中国逐步沦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

 D. . 巾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2 2 . 马丁 · 路德指出,只要受洗入教,心存信仰,人人都是教士,人人都可以成为祭司,都享有与主教同等的权力。据此可知,马丁 · 路德

 A. . 倡导信仰自由 B. . 否定宗教权威 C. . 主张权利平等 D. . 具有人文精神

 3 3 . 汉初. . 刘邦与功臣,诸侯王订立 “ 白马之盟 ". 通过分权共治来换取对汉帝国后世君主继续统治的认同与忠诚。但随着法更. . 儒生、士吏等 “ 治国者 ” 集团逐渐借助个人能力取代了功臣、诸侯王等 “ 立国者 ” 集团, “ 白马之盟 ” 遭到背弃。这一变化反映出

 A. . 政治均势格局逐渐瓦解 B. . 专制皇权趋向成熟稳定

 C. .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 .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弱化

 4 4 . 古雅典政治家尼西阿斯性格温和,稳健而有责任感,颇受贵族派拥戴,在民众面前谦卑顺从、仗义疏财,有人因此评价 “ 他由于被认为敬畏人民而得以控制人民 ” 。这表明当时的雅典

 A. . 道德水准决定 政治家的地位 B. . 直接民主制弊端暴露无遗

 C. . 贵族与平民的分歧得以弥合 D. . 精英阶层受民主政治制约

 5 5 .2 1902 年,夏曾佑在《最新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指出:

 “ 种必有名,而吾族之名,则至难定。

 …… 至称汉族,则以始通匈奴得名,称曰唐族,则以始通海道得名,其实皆朝名,非国名也。

 ” 这表明,在晚清知识分子中

 A. . 反对王朝统治的呼声高涨 B. . 已产生民族国家观念

 C. . 掀起批判传统文化的思潮 D. . 开眼看世界成为主流

 6 6 . 据统计, “ 八七 ” 会议后的三个月内,各地爆发的武装起义多达 2 22 次,但唯独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获得了胜利 ,这一胜利代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方向。这主要是因为湘赣边秋收起义

 A. . 提出了土地革命策略方针

 B. . 首创了一支新型人民军队

 C. . 打破了苏联革命道路束缚

 D. . 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7 7 . 大连是一座历史悠久,充满活力的城市。下列项中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① 秦朝归辽东郡管辖

 ② 甲午战争期间遭受日军侵略

 ③ 日军设立满洲 1 731 部队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④ 设立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8 8 . 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 “ 庄园 ” 一词,被指私人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 行后, “ 庄园 ” 一词的使用更加普遍。据此可知

 A. . 均田制导致土地集中现象加剧

 B. . 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不限制土地买卖

 C. . 均田制未能杜绝土地兼并

 D. . 封建小农经济日益被大庄园经济取代

 9 9 . 与下面宣传画中人物形象相关的国家是

  A. . 德意奥 B. . 德意日 C. . 英法美 D. . 德美苏

 10 .1 1951 年,日本漫画《未来世界》描述了两个敌对国家分别进行多年核试验,许多动植物都因核辐射而引发突变,一种叫做 “FuMu” 的新人类打算建造诺亚方舟,带着地球生物离开。由此可知

 A. . 人民反对核技术的应用 B. . 美苏冷战影响艺术创作

 C. . 在 冷战中日本寻求突破 D. . 新技术给环境带来破坏

 11 . 明朝建立后清丈土地,核定天下田赋,其数额记入《黄册》即户口册中,其后进一步将全国的土地详细登记,编制成《鱼鳞图册》。可见明代

 A. . 开始实行以资产为标准的税制 B. . 土地清理与户籍管理相分离

 C. . 基于土地的赋税管理逐步规范 D. . 赋税种类由繁多到逐渐减少

 12 . 在近代思潮演进过程中,曾出现过报刊或者杂志。按创办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 《时务报》、《新青年》、《申报》、《民报》

 B. . 《时务报》、《民报》、《申报》、《新青年》

 C. . 《申报》、《时务报》、《民报 》、《新青年》

 D. . 《时务报》、《申报》、《民报》、《新青年》

 13 . 朱子说 “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 ” 。这说明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 . 从政治需要出发

 B. . 从天人关系出发

 C. . 从万物本源出发

 D. . 从人的本性出发

 14 .8 1978 年 年 2 12 月 5 25 日,人民日报刊出副刊文章《大豆与中美科学交流》,介绍说大豆的故乡在中国,在美国获得巨大的发展。文章配发装饰画《中美两国人民永远友好下去》(如图)这表明

  A. . 中国外交的政策有所调整 B. . 中美两国在农业领域开展合作

 C. . 中美关系开 始走向正常化 D. . 中国摆脱了长期以来外交困局

 15 . 下表是以棉纺织业为先导的工业革命时期各主要国家棉纺锭总量(单位:千枚)。表中现象表明

  4 1834 年

 2 1852 年

 英国

 10000

 18000

 美国

 1400

 5500

 法国

 2500

 4500

 德国

 626

 900

 瑞士

 580

 900

 A. . 英国在世界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B. . 英国棉纺工业呈持续发展状态

 C. . 各国工业革命 开始于棉纺织业

 D. . 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

 16 . 欣赏下列两幅绘画,它们的相同之处是

  A. . 注重写意,抒发个人性情 B. . 大胆创新,采用夸张手法

 C. . 注重写实,作品栩栩如生 D. . 托物言志,表达民间疾苦

 17 . 清华简是清华大学所购藏的战国竹简的简称,原系盗掘出土,具体出土时间和地点无从知晓,司马迁等古人都没见过。《史记》记载周幽王 “ 烽火戏诸侯 ” ,而清华简记录烽火制度在战国秦时期才出现。这说明

 A. . 清华简弥补战国历史研究的史料空白

 B. . 清华简是盗掘出土故真实性有待考证

 C. . 清华简和《史记》互证 “ 烽火戏诸侯 ”

 D. . 历史叙述者拥有的史料影响历史记录

 18 . 有学者认为,在东汉时期,我国已经开始稻田养鱼。唐代创造了养鱼开荒种稻的方法。广东西部山区的人们利用草鱼食草的习性,在新开垦荒地(有水)上放养草鱼,使荒地变成熟地。这一生产模式

 A. . 目的在于提高粮食产量 B. . 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C. . 有效提高土地肥沃程度 D.. 说明了经济重心已南移

 19 . 如图为 0 20 世纪 0 50 年代中国年画《新分黄牛牵到家》。这作品

  A. . 表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B. . 反映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

 C. . 再现了农村经济调整的效果 D. . 体现了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2 20 0 . 澳大利亚人维杜卡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居住北京达 0 20 余年( 1897 —— 1920 )。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其中应不包括

 A. . 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B. . 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C. .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誓的照片 D. . 五四运动的有关报道

 21 .2 1982 年现行宪法颁布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五次宪法修正案,先后把坚持改革开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写入宪法。由此可知,材料意在强调

 A. . 中国高度重视保障人权

 B. . 公民法 制意识日益增强

 C. . 法律要为社会发展服务

 D. . 法律的经济职能得以强化

 22 . 他是十八世纪自由思想和自由主义的倡导者,被誉为 “ 思想之王 ” ,在当时众多的思想家中,他是公认的领袖和导师。他著有重要的历史著作,他说:

 “ 我写历史更多地是写一个伟大的时代,而不是一个伟大的国王。

 ” 这位思想家主张

 A. . 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 B. . 人要自由也要自律

 C. . 人类平等,发展人的个性 D. . 主张信仰自由,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3 . 历史文献中经常出现 “ 西方列强 ” 、 “ 东方国家 ” 和 “ 南北对话 ” 等涉及方位的概念,它包含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内涵。如 ,二战后 “ 西方 ” 的概念其内涵是

 A. . 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B. . 大西洋两岸的欧美国家

 C. . 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D. . 欧洲与美洲的所有国家

 24 . 英国人赫德在《双周评论》撰文说:“ 中国如被瓜分,全国将协同一致来反对参与瓜分的那几个外国统治者” ,“ 表现出民族感情的存在和力量” 。该材料用于帮助我们理解 A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影响 B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C .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危害 D .《辛丑条约》签订的重要原因 25 . 武王灭商以后,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此 外,还封纣子武庚禄父。从材料看,西周分封这些人的主要目的是

 A. . 开发国家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B. . 安抚旧贵族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C. . 勾连旧贵族与周天子的血缘关系

 D. . 构成对殷人的合围之势提高王权

 26 . 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清康熙帝 27. .1978 年 年 12 月 月 15 日下午 4 时,仅距中美两国正式宣布建交 18 小时,美国使节伍德科克又一次赶往人民大会堂,面见邓小平。邓小平再次郑重对这位美国使节指出:“ 中美建交后,希望美国政府慎重处理台湾的关系…… 如果美国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从长远讲,将会对中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归回祖国的问题设置障碍。” 邓小平的谈话明确地表达了 A .中国外交的灵活性 B .中国外交的反霸原则 C .中国外交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原则 D .中国外交维护世界和平的原则 28 . 有人说 :“ 雅典的学生已成为他人的老师;雅典已使 ‘ 希腊人 ’ 一词不再表示一个种族,而表示一种精神面貌。

 ”下列能代表当时雅典人 “ 精神面貌 ” 的是

 ① 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

 ② 拥有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③ 拥有千形万态的海湾

 ④ 古代 西方人文精神之源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9 . 时空是历史的 “ 舞台 ” 。下列两幅图所示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创建的根据地,促使其空间发生转化的因素有

  ① 国民大革命失败

 ② 日本法西斯侵华

 ③ 红军被迫战略转移

 ④" 三大战役" " 胜利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30 . 1896 —8 1898 年,严复在翻译英国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时,提出了 “ 天行人治,同归天演 ” 的调和表述。这表明严复

 A. . 误译了赫胥黎的著作 B. . 重新诠释了进化论

 C. . 主张人性本善的伦理 D. . 强调回归传统文化

 二、材 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3 小题,第 1 31 题 题 0 10 分,第 2 32 题 题 2 12 分,第 3 33 题 题 2 12 分,共计 4 34 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转型期,英国的家庭结构以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为主,子女的 “ 立身期 ” 在亲子关系中占有相当大的时间比例。据本阿莫斯研究,中下层家庭子女在外当仆佣学徒的 “ 立身期 ” 年龄大约在 15〜4 24 岁之间;又据斯通估计,他们离家时的年龄一般在 10〜7 17 岁之间。因此,尽管个人情况互有差异,但从整体上看,当时英国青少年中的大多数在核心家庭结构中与父母一起生 活的时间较短。一旦成婚,子女多另择新居,与父母的关系已超出核心家庭范围。

 —— 摘编自陈勇《近代早期英国家庭关系研究的新取向》

 材料二

 …… 随之而来的,是以家族为中心的社会的法律支持也崩溃了。旧的司法制度设立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以血缘为主的社会结构,它承认家长的特殊地位;男女不平等 …… 它认同儒家教诲,认为父子应互相庇护,逃脱司法审判。这些反映封建社会关系的准则,显然与快速变化的时代是不协调的。在晚清和早期民国时代的新法典中,已承认个人不可剥夺的权利、男女平等、妇女的财产继承权等,家族社会的古老的司法基础瓦解了 。

 —— 摘编自(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家庭关系的特点及其影响。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英两国家庭关系的不同点。

 (3 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英两国家庭关系存在差异的原因。

 3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班超(2 32 年 ——2 102 年),字仲升,扶风郡(今陕西)人。班超年轻时胸怀大志,曾为官家抄书,投笔叹道:

 “ 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 公元 3 73 年,汉明帝遣窦固等四路讨伐北 匈奴,于是班超投笔从戎。因战功卓著,遣使西域。班超带领随从 “ 以三十六人横行诸国,取其君,欲杀则杀,欲禽则禽 ” ,2 22 年时间依次招纳了于阗、疏勒等国,平定了西域 5 55 个国家,威震远域。同时遣甘英使大秦(罗马),到波斯湾而返。公元 5 95 年,班超被封为定远侯。公元 0 100 年 年 8 8 月,班超回到洛阳,九月病故,终年七十一岁。班超一生以非凡的政治和军事才能,正确地执行了汉王朝 “ 断甸奴右臂 ” 的政策,自始至终立足于争取多数,分化、瓦解和驱逐匈奴势力,因而战必胜,攻必取,不仅维护了东汉的安全,而且加强了与西域各属国的联系,为西域回归,做 出了卓越贡献。

 ——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

推荐访问:湖北省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22学年高考历史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 育才 湖北省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