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将“散落星光”集聚成“精神火焰”——福建各地尊崇烈士一瞥【精选推荐】

时间:2022-07-18 08:5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将“散落星光”集聚成“精神火焰”——福建各地尊崇烈士一瞥【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将“散落星光”集聚成“精神火焰”——福建各地尊崇烈士一瞥【精选推荐】

 

 将“散落的星光”集聚成“精神的火焰” ——福建各地尊崇烈士一瞥

  福建省连江县东湖座洋山烈士陵园一角。资料图片

  “绝不让英烈身后寂寂于尘土。”福建省有在册烈士近 5 万人,烈士纪念设施 15278 座,一多半都在陵园外。针对零散烈士墓数量多、分布广、管护难度大的现状,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创建分类整修、分级负责、统一数字化管理的“两分一统”长效机制,将“散落的星光”集聚成“精神的火焰”。截至 2022 年 3 月,全省集中迁移零散烈士墓 3781 座,就地整修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含碑亭塔祠等)11006 处。

 “一想到叔叔要离开,心里就不是滋味”

 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苔菉镇琇邦村下塘自然村,63 岁的退役军人陈裕平爬上一段陡坡,穿过一片菜地,绕过一个鲍鱼池,来到一座肃穆的烈士墓前。虽然时间久远,碑文上的字迹依旧清晰可见:鞠培顺,山东省青州市四都县第三区冯家岭村人,1953年 3 月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 245 团 1 营 2 连战士……陈裕平蹲下来,粗糙的手抚摸着“鞠培顺”3 个大字,开始讲述他的故事。

  “我父亲叫陈台俊,当时任黄岐公社党委副书记兼琇邦村革委会主任,他对 1953 年 10 月 30 日早晨发生的事记得特别清楚,那天渔民在沙滩上发现一具遗体,立即报告。我父亲组织村干部到达现场,检查遗物,知道了烈士的身份。父亲买来一丈多白帆布,将烈士包裹严实,又做了个棺材,安葬在这里。2017 年,县里给了 5000 块钱,我自己又拿了 3000 多块钱,把墓地用水泥进行了固化修缮。”陈裕平回忆道,父亲叮嘱他要把鞠培顺当成亲叔叔。1983 年,陈台俊临终前拉着儿子的手说,一定要看护好这个烈士墓。“叔叔的坟是我亲手做的。我一直按照父亲的叮嘱,定期清理野草打扫卫生,每年清明节和烈士纪念日都要为叔叔祭扫。平时只要路过这里,就过来看一看。”

  “陈老对烈士的感情可深了。”福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褒扬纪念处处长王荣兵说,“我们专门扩建了东湖座洋山烈士陵园,想把鞠培顺烈士迁移到那里,让他和战友们团聚,也减轻陈老的负担。可是陈老请求我们再留几年,他舍不得。”陈裕平说,

 他想一辈子陪伴着叔叔。一想到叔叔要离开,心里就不是滋味…… “整整 8 78 年了,可算找到了, 全家也安心了”

  2020 年 7 月,连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邱晓明,接到筱埕镇筱埕村老村长谢承光的电话:“20 多年前,因修路把四名解放军烈士墓暂时迁到了山上。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找到亲人,让他们回家。”重任落到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38 岁的军嫂李莹头上。她把模模糊糊的墓文拍下来,又在中华英烈网上反复比对,有的人名不符合,有的时间对不上。她不气馁,又请四位烈士家乡的退役军人事务局帮忙寻找。一周后,四位烈士的亲人全找到了!

  2021 年 7 月 22 日,烈士娄纪全的旁系孙子娄彦文来了,这位 48 岁的山东汉子一到墓地就泪流满面。他跪倒在地,失声痛哭:“那是 1953 年发生的事。爷爷埋在哪里,谁也不知道。整整 78 年了,可算找到了,全家也安心了。”让英魂回归故里,既弘扬英烈精神,也方便烈士亲属现场祭奠。相隔不久,连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会同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以及烈士亲属,共同完成了另一位烈士叶保兰遗骸迁回梅县烈士陵园的安葬事宜。

  其他两位烈士亲属回话,也要将亲人带回老家,疫情好转即启动交接仪式。“不管他俩在这里待多久,我都会照顾好他们。

 我已经买了很多花种,过几天就种下,让这些鲜花,陪伴着英雄。”看着两个已经空空的墓穴,一直看护着烈士墓的 80 多岁老人邱宝章有些失落,他对邱晓明说:“等两位烈士亲属迁墓的时候,一定要告诉我,让我送他们一程。” “建红军广场和英名墙,让英雄永世流芳”

  “42 座烈士墓迁走之后,全村人跟丢了魂似的,打不起精神来。”41 岁的福建省长汀县濯田镇升平村党支部书记、退役军人朱廷吉回忆起 4 个月前的事,仍然表情凝重。“这些烈士墓是全村人的精神支柱。每年清明节,村里都要组织村干部、学生、烈士亲属去祭扫。”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朱廷吉对这段历史非常熟悉:1929 年 5 月 19 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第二次入闽,自瑞金出发,经过升平村前往濯田水口村横渡汀江。他们在这里发动群众,动员有志青年参加红军,村里一批年轻人毅然报名。全村 400 多名青年参加革命。至今,村里还有不少红色文化设施,是名副其实的红军村。

  让每一处烈士纪念设施成为一支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去年,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连续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水平的通知》和《关于组织开展全省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整修工程验收的通知》,要求推进零散烈士墓迁移集中安葬。

 到去年 11 月,村里所有烈士墓迁移到 20 公里外的新建陵园,集中管护,让更多人缅怀纪念。

  绕过村庄,穿过丰口河,走在乡间河畔小路上,朱廷吉指着一座宏伟的木质建筑说:“我们想把烈士的英名留下,把红军的精神留下,把红色文化留下。全村人一商量,决定在丰口河上建一座红军桥,既方便群众过河,也留下永远纪念。听到消息,全村人都来了。贫困户朱田红腿脚不便,靠妻子打零工生活,也拿来 300 元钱,我们不收,但他放下就走了。”朱廷吉又指着一块空地说,“我们要在这儿建一个红军广场和英名墙,把每一位烈士的名字镌刻上去,让英雄永世流芳。”

  (记者

 刘小兵

 通讯员

 吕高排)

 (2022 年)

推荐访问:将“散落星光”集聚成“精神火焰”——福建各地尊崇烈士一瞥 尊崇 福建 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