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完善你议论(完整),供大家参考。
如何完善你的议论 ————以一个特定小节的写作为例 作
者:
王舒成
作者简介:
王舒成,扬州中学(江苏 扬州 225002)。
原发信息:
《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16 年第 20166A 期 第 54-57 页
内容提要:
本文以考场议论文特定的一小节为例,通过几个示范文段,向学生展示了这一小节的具体写法和背后的思维方法,以期使学生明了如何通过一个特定小节的写作来完善全文议论的方法。
关
键
词:
议论文/完善议论/特定小节/思维方法
期刊名称:
《高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6 年 10 期
【教学设想】
高三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理应展示学生思维更宽广、更深刻、更精微之处。所以本课打算结合高三学生的实际学情,以考场议论文为出发点,谈谈怎么让学生学会写特定位置的一小节,从而完善整篇文章的议论,并为整篇文章的写作增添亮色。
之所以从一小节出发,是因为考场议论文既有字数限定(不少于 800字),亦有比较严格的文体限定,要求论点、分论点呈现分明。在这样的规限之下,让学生将已经学过的具体的思维方法(如《让你的认识更深刻》所讲的方法)通过一个具体可感的小节呈现,在操作层面和思维训练层面都具有可行性,同时教学效果也比较容易反馈。
在讲授方法之前,教师先向学生展示几道具体的作文题,让他们阅读并作初步的审题思考。
题目一:时尚表现为服饰、语言、文艺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模仿和流传。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间美与丑、雅与俗、好与坏,交错杂陈。创新与模仿永不停息地互动,有些时尚如过眼云烟,有些时尚会沉淀为经典。
请以“品味时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2009 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
题目二:有人说,精彩是可以预约的,只要准备充分,就能展开美丽的图景;有人说,精彩是无法预约的,只要大胆向前,随时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
请以“预约精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题目三: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的文学演讲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
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
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
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请在材料的含意范围之内,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2013 年扬州市高三一模卷作文题)
题目四:众所周知,美国总统林肯的容貌不咋样。在竞选总统时,他和民主党人道格拉斯面对面辩论。道格拉斯当面说林肯是个两面派。面对指责和场上紧张的气氛,林肯从容不迫地回答:“现在让听众来评评看,要是我有另一副面孔的话,您认为我会戴上这副面孔吗?”场下爆发出一阵哄笑,随即是热烈的掌声。
林肯的幽默赢得了辩论,也赢得了美国民众的信任。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在现代生活中,幽默越来越重要。人们称它是针、是药、是糖、是油……我们的人生越来越离不开幽默。
请以“幽默与人生”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
【教学设计】
1.议论文亮点综述
导入:高三议论文写作,于“审题准确、结构明晰、说理清楚、议例结合得当”的基本要求之上,应该有进一步的提升和拓展。要想把议论文写得更好,方法是很多的,比如议论文开头的文学性表述,比如议论文头
尾的呼应,比如议论小节表述的文学性的追求,比如议论文题目的趣味和醒目。以上这些,有的我们已经在之前的课上专门说过,有的我们在这学期将重点训练。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完善你的议论”。我们的议论文在总论点确立,分论点表述、论证完毕以后,读起来往往还缺一点什么,这主要是因为道理虽已经说完,但有时说理不全面,有时说理不透彻,有时说理较枯燥而不接地气。所有的这些,都需要我们有“再写一节”让自己的议论更加深刻、更加完善的意识。
2.知识准备
提问:先请一个同学来说一说,800 字的考场作文,像议论文这种文体,一般应遵循什么样的思路结构来进行写作呢?
明确:一般要先审题,明确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然后再尝试着解剖观点,把观点分成几个分论点,分别论述,最后进行总结。
点拨:确实如此,这是我们写议论文的一般思路。之前学过的课文《简笔与繁笔》,实际上就已经呈现了这样的思路。文章在第一节先提出总的观点“简笔和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接着分别论述简笔、繁笔怎么才算用得好,然后总结繁简配合恰当的实现方法,并点明全文写作目的。
今天,我们则打算在这样一个结构的基础上,加上一个小节,从而让我们作文的议论更深入、更完善。总的来说,我们预想的作文结构是这样的:
1 段:解释概念,提出论点。
2—3 段:分两个层次(最好是递进的层次)来解说论点。
4 段:完善议论的一个小节。
5 段:呼应开头、总结升华。
3.重点讲解
教法提示:这一节究竟怎么写?之前我给了大家四个作文题目请你们思考。今天课上我就分别给大家展示贴合四个题目的四个文段,都是完善议论的一小节的写法,看看在具体的写作中,这一节应该包含什么样的内容。首先请大家看文段一,这是配合预习作业第一个作文题“品味时尚”的。
学会品味时尚,能让我们走在时代的前列,体验新生事物的脉动,随时用新鲜的营养补充自己的大脑和心灵。然而,做一个时尚的人,并不意味着盲目地赶时髦:前者需要我们运用“脑髓和眼光”,精心择取流行元素;后者则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很容易使我们在时尚大潮中丧失自己的个性。放眼看去,满街黄发韩装,谁又能说自己是选择了时尚,而非被时髦的潮流裹挟?新时代的人类,对此不得不深思慎取、理智选择。
提问:本段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本段引入了一个和“时尚”相类似但又不同的概念,即“时髦”,进行对比辨析。
提问:引入一个相似概念,对全文的议论有什么好处?
明确:在辨析中,使得主体概念更加清晰,也使得一些因为概念辨析不清而产生的错误观点被驳斥。
总结:回答得很好。我们把第一种类型总结为“相似概念辨析”,这是我们学到的这一小节的第一种写法。
再请大家看文段二,这是配合预习作业第二个作文题“预约精彩”的。为了让大家看清这篇作文前后的逻辑关联,我先把这一小节之前主体论证的两小节节意概括出来。
预约精彩,可以让我们确定美好的人生目标。
预约精彩,可以让我们拥有努力奋斗和前行的动力。
胸怀大志又勤恳努力,人生就一定是完美的吗?若能如此断言,又何来舞台和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属于悲剧的遗憾呢?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志向宏大而坚定不移,却仍然血溅菜市口,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然而,当彼之际,又如何能用世俗的成败来判断他的成功与否、来否定他的启示和警世意义呢?正如王荆公所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并非所有的精彩都能预约,但是有了预约过程的人生一定更有可能精彩。
提问:大家就这两个论点和一个完整的论证小节看一看,这一节对全文的议论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前面两个分论点相对来说普通,都是正面讲“预约精彩”的意义。如果仅仅是这样,文章在论证逻辑上就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未加论证地预设精彩一定能够预约。因而示范文段实际上是把这个逻辑上的破绽补
充完整了,关键句就是“并非所有的精彩都能预约,但是有了预约过程的人生一定更有可能精彩”。
总结:前两个分论点显得较“平”,接下来的这一小节则显得奇峰突起,部分否定了前文,从而完善了自身。这个类型的第三节,我们就叫它“逻辑补充完整”。
再请大家看文段三,配合第三个作文题(莫言母亲的故事材料作文)。也和上个文段一样,我先把前文两个分论点列出来。
滴水之善,也许微不足道,但却必然会改变什么。自身条件不足、身份的卑微都不是问题,因为只要是水的一滴,都能拥有善的力量。
我们这个时代的道德底色,是由最普通的人构成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让寻常的人生展现出另一个向度,那便是尚善的力量。
尚善,在于吴斌的一脚刹车,在于张丽莉的一次推开;在于一把遮盖在老人头上的雨伞,在于一次动人的人工呼吸。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路旁的志愿者是我们的榜样,街上的好心人是我们的骄傲。我们本是微尘,却凝聚出爱的风暴;我们本是露水,却汇聚成善的江海。
提问:这个文段和前面两个有什么不同,大家看得出来吗?
明确:在深度上,没有前两段挖掘得那么深,只是举了一些现实中的例子。
总结:这个示范文段,它对全文的提升,不在于议论的深度,而在于使用恰当的事例说明了行善这一举动对于现实生活的意义,所以我们就称它为“话题的现实意义”。
最后一个文段,配合的是第四个“幽默与人生”的话题作文。
只有有压力、有灾难的人生才会带来真正骨子里的幽默——一种用嬉笑和自嘲来直面和化解苦难的精神原动力。
苦难成就幽默,而幽默的人都不愿意沉溺于苦难。
至此,我们终于有机会窥得幽默的“心”。幽默是作为人生的抵抗出现的,幽默中我们可见人类对目前境遇的不满,对远大目标的诉求。然而,幽默本身并非解决问题的办法,它更愿意成为生活中的某种状态,真正的人在这种状态下变得丰盈!所以,自嘲相貌的林肯是幽默的,不小心在台上跌倒后爬起来对观众说“我为你们的热情所倾倒”的主持人也是幽默的,他们的幽默并不因为身份悬殊而有高下之分。幽默表达的是基于生存韧性的某种深刻,而非浅陋的滑稽和庸俗的笑料。
提问:这个文段的写作着眼点,大家能看出来吗?
明确:回到了文章的核心概念进行深挖,阐发了“幽默”的本质含义。和示范文段一不同的是,这样的挖掘不是通过设定一个参照系进行比较,而是直接对概念本身进行剖析,关键句是“幽默表达的是基于生存韧性的某种深刻,而非浅陋的滑稽和庸俗的笑料”。
总结:说得很好!因而我们把这个类型的写作称为“本质的追根溯源”。
教学重点总结和补充:我们给大家看了四个文段,其内容和切入角度各有不同。其中有三个文段是深化了文章的议论,展现了作者思维的深度;还有一个文段是拓展了文章的视野,使得议论离生活更近,让文章更
接地气。总的来说,这是使议论文说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一个小节。从位置来说,它位于文章两层正面说理结束之后,复写一层或略微转折,或进行思辨,或挖掘根源。最后要说的是,大家写作时要顾及实际情况,不要为深入而深入导致选错例证、偏离题意;最后的结论(文章末节)仍然要回到一开始确立的主旨;并且不要把这个提升技巧当作每篇文章的必备。
4.写作演练
提出要求:这节课讲了不少,但还缺乏一定的练习。下面我们进入课堂的实践环节。请大家阅读所给范文及评析,重写文章的第三个层次。要求按本课所讲,选一个角度,写完善议论的一节。写完以后,请同学上台投影演示自己所写段落,我来讲评。
题目:《论语》上记载了这样一段师生的对话:“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贾子道术》中也说“以己量人谓之恕”。“恕”还有“饶恕”“宽恕”“宽容”“厚道”“仁慈”“忍让”等意思。
请结合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理解,以“恕”为题目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 800 字。(例文及旁批,见文后附表。)
(例文评析。)
明确:前两个层次讲的都是“恕”的正面意义,这一层何妨反其道而行之,讲讲“恕”可能的不足呢?如果能结合中国人中庸、乡愿的文化传统来说,就会更有深度。
(讲评略。)
教师下水作文片段:可见,“恕”这种行为,无论为他人,还是为自己,都拓展了生存的空间,提升了心灵的等级。但是,行文至此,担忧也随之而来——我国的儒家文化,在讲究忠恕之中庸艺术的同时,也有乡愿、圆滑等负面效应。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求透明直接,社会制度的营构需要公平公正,一味尊奉“恕道”,是不合时宜的。中国是一个好谈人情的国度,但在现代化进程中,“恕”这个字里包含的人情色彩,最好还是不要出现吧。
说明:以上一小节,兼有“根源反思”和“话题的现实意义”两个方面。
5.时文阅读体验
提示:经过了以上初步的写作练习之后,我们再来看一看,报刊上的文章(下文选自 2009 年《南方周末》)是如何将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这一手法加以灵活运用的。
扁案判词令人惊艳
近读台湾陈水扁弊案判决,颇感震撼。全案判决竟煌煌一千五百二十三页,重逾三公斤,须分上中下三册装订送达各方。判决详列诸类证据图表,所引法条悉数全文奉上,谨严之风扑面而来。
尤为震撼且新奇者,乃判词之说理。譬若久不见丽人,一日得见,人面桃花摇曳生姿,怎不令人大叹惊艳。判词引经据典,古风悠悠,说理圆
通,情辞切切,兼申明大义,立意高远,更法理昭彰,法相庄严,诚可谓法理、情理、事理、文理“四理并茂”,读之,胸中焉能不腾起正气。
反观海峡此岸,当事方苦武断、八股判决久矣。或恐于言多必失,或囿于才识困乏,或习于人云亦云,以致千案一面,不屑说理之判决比比皆是。虽法院高层力倡增说理以革新司法文书,惜乎数年来成效不彰,所推模范判词亦不过尔尔。
两岸同文同种,扁案判词当可资借鉴。
判决何者?法院脸面也,司法权与人民沟通之终极管道也。判决单为正确绝非已足,尚需公正合理,便民领悟,旨在以个案判断而倡导公序良俗,宣示公义法理。我法官岂敢不慎?
唉,看多了扁案的判决书,写读后感也东施效颦文白夹杂起来,其实,彼岸法官的古风可以不学(此岸民众未必尽懂),但他们的谨严、四理并茂则不可不学。期待我们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