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记叙文阅读:内容主旨与启示收获

时间:2022-06-28 18:0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记叙文阅读:内容主旨与启示收获,供大家参考。

记叙文阅读:内容主旨与启示收获

 

  记叙文阅读

 内容主旨与启示收获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五小题。

 善良的种子

  ①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②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 40 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省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③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 100 多块钱,他没花,连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大概是买票的时候,被人瞄上了他兜里的那张 100 元的票子,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 100 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飞了。在那个年代,100 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可以买很多东西呢。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的人。

 ④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了车下一个女人声嘶力竭的尖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

  ⑤那个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自己去解了个手,就这一小会儿工夫,种子咋就没影了呢。她说她家死了男人,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支撑着,她命苦啊。她呼天抢地,车里人都纷纷对这个丢了种子的人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缺德的人,他断了穷人家的活路。

  ⑥“不管咋的,先上车再说吧。”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遇了盗贼的人。

  ⑦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捧一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你少种点,我也少种点,日子总能挺过去的。”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的所作所为,也都纷纷打开袋子,往那个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不一会儿,那个空袋子就鼓了起来,仿佛吃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那女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儿地要给父亲和乡邻磕头。父亲说:“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

 ⑧满车厢的人都亲眼目睹着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创痛。父亲也自始至终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

  ⑨下车的时候,人很挤。他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父亲再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⑩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

 (1)

 那张百元票子为什么又回到了爸爸的口袋里? (2)

 第③段和第⑩段两个划线语句矛盾吗?为什么?请结合父亲不同心境简要说说。

 (3)

 仔细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结合全文,说说好在哪里。

 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4)

 选文哪句话具体阐释了标题“善良的种子”的深刻含义? (5)

 你如何看待文中父亲的行为?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许渊冲:用一生追梦的狂老头 王新芳

  ①他是一个对翻译充满热情的老人,是目前中国唯一能在古典诗词和英法韵文之间进行互译的专家。他用一生的时间追求梦想,不时有一些狂妄之举。

  ②他从小就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要成为翻译家。考入西南联大外文系后,出于对梦想的执着,他冲劲儿十足。他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是用英语写日记,翻译一首诗歌。读大学一年级时,他把林徽因的诗《别丢掉》译成英文,发表在《文学翻译报》上。两年后,陈纳德上校率队来昆明援助中国抗日。招待会上,一句“三民主义”让语言不通的宾主双方冷了场。他从人群中站起来,用中气十足的嗓门翻译为“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民有,民治,民享),宾主都恍然大悟。这次崭露头角,使他信心倍增,向更高的阶梯迈进。

  ③在巴黎大学留学时,他发现,中国的经典著作,除了被汉学家译成法文的四大名著之外,其余只有一些薄薄的小册子。由此,他产生一个想法,除了把英国和法国的许多名著翻译成中文外,还要把唐诗宋词等中国文化的精粹翻译成外文,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翻译诗歌并非易事,不但要讲究格律音韵,还要体现诗歌的博大精深。他经常为一词一句绞尽脑汁,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有时灵感突发,他会在半夜里起床开灯,记下睡梦里想到的诗句。

  ④回国后,他被分配到北京外国语学院任教,从此笔耕不辍。最开始译罗曼·罗兰的《哥拉·布勒尼翁》时,千字才 9 块钱,需要倒贴钱才能翻译出书。如果不是有教书的工作,光靠翻译肯定饿死。别人都笑他傻,他却乐在其中。“***”中,他在烈日下被批斗。

  别人早已心灰意冷,他仍然自得其乐,嘴里嘀咕着用韵文翻译的毛泽东诗词,造反派因此狠狠抽了他一百鞭子。夫人问他:“挨打了还继续译呀?”他说:“当然,闲着更难受。”

  ⑤前年,90 多岁的他接受了海豚出版社的邀请,向莎翁剧作翻译发起猛攻。凭一己之力翻译《莎士比亚全集》,是一块让人望而生畏的硬骨头。他给自己规定每天一千字的翻译量,如果没完成,就继续工作,直到凌晨三四点。面对市面上《莎士比亚全集》不同版本的新译作,他自信满满地说:“还是我翻得好一点儿。”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我要活到 100 岁,把莎士比亚的剧作全部翻译完!”

  ⑥他就是著名翻译家许渊冲,从事翻译工作 60 余年,中译英、中译法译著以及英译中、法译中著作,共有 120 余本。1999 年,他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2010 年,获得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和许多学者低调内敛不同,他个性张扬,名片上赫然印着“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

  ⑦前不久,因为登上央视节目《朗读者》,96 岁的翻译家许渊冲瞬间上了热搜榜,圈粉无数。记者问他是如何取得骄人的成绩的,他淡淡一笑,回答道:“别人可能是用青春去追求梦想,我是用一生去追求梦想。当梦想一个比一个高远的时候,我必须鼓足所有的勇气,像战士一样去冲锋陷阵。”

  ⑧卡耐基说:成功的人,都有浩然的气概,都是大胆的、勇敢的,他们自信他们的能力能够干一切事业。把一生献给梦想,在努力、坚持、捍卫的基础上,狂妄的人也许更容易成功。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有删改)

 (1)

 文章记述了许渊冲在不同时段与翻译相关的经历,仔细阅读全文,填写下面的内容。

 大学一年级时 把林徽因的诗《别丢掉》译成英文 大学三年级时

 在巴黎大学留学时

 回国后 倒贴钱翻译出书,乐在其中 “***”中

 前年(2015 年)

 应邀向莎翁剧作翻译发起猛攻 (2)

 “他用一生的时间追求梦想,不时有一些狂妄之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的“狂妄”? (3)

 文章用第三人称“他”来叙述,有什么好处? (4)

 文章结尾段引用卡耐基的话有什么作用? (5)

 学习本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写出两点即可。

  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藏在咸菜里的卑微 ①外地出差偶遇一初中室友,正值饭点,两人心照不宣地扫视起道旁的餐馆来。走进饭店,服务员正分身乏术,顺手端上一碟泡菜“稳定军心”。

 ②“还记得你当年的咸菜么?” ③我耳根不由得发烫。十多年前我俩同在乡镇里的初中寄读,时值进城务工热潮,我的父亲养病于家,相对于其他同学我的家里自然拮据不少。

 ④除去部分走读生,同学们大多在学校蒸米饭,再去食堂“购汤”,汤虽不贵,对我来说却是奢侈品。即便如此,母亲依然想尽办法保证我的营养,每周五回家,母亲便会在坛子里寻觅。她把几种自制的咸菜切成小段,再与家里的腊肉一起翻炒,油冷却后用一大号塑料瓶装上,一周的食物便算是有了着落。

 ⑤_____。或许是年龄渐长,抑或吃顺了口,渐渐的,一瓶咸菜只能勉强支撑到周三,母亲再加量,于是每周日我便驮着几斤白米、两大瓶咸菜奔跑在求学的路上。

 ⑥一次,吃完午饭返回寝室,还没进门,室友的菜汤便扑鼻而来,是菜油的香。脚刚迈过门槛,寝室便冲出一阵莫名的笑,我惊慌失措,匆匆窜出寝室,任腾腾热气和丝丝窃笑在寝室欢悦。那时的饭点,是他们的“避风港”,无论烈日当空还是寒风凛冽,我极少逾越。

 ⑦“摆脱咸菜”从此就成了我的奋斗目标。漫漫求学路上,只要稍有松懈,初中那段吃咸菜的日子便会浮现在眼前。工作陷入困境时,我总会暗自鼓励:总比那时人家喝着热气腾腾的菜汤,自己只能蜷缩在操场的角落里吃咸菜要好吧。我的嘴对“咸菜”讳莫如深,我将它深埋于心底的同时,也把那段求学的艰辛与自卑掩埋,小心翼翼,唯恐被别人刨出来。

 ⑧“你记得么,那次,那次我们偷你咸菜,你回来撞个正着?” ⑨我一愣。

 ⑩“那次啊,我们在寝室偷吃你的咸菜,你回寝室撞见后,我们都不好意思地在寝室笑那次!”室友着急地补充着。

 ⑪“我们是实在禁不起你咸菜的诱惑,你知道学校食堂的汤,一大桶就最上面漂浮着几滴菜油泡沫,再说菜油哪比得上你家猪肉熬出的油香啊,更别说那被猪油炸过的咸菜了。” ⑫良久,我半开玩笑地说:“我还眼羡了你们三年有热汤喝的日子呢。” ⑬“你羡慕了我们三年,我们得嫉妒你一辈子!你知道吗?初中毕业后我再也没吃过那么好吃的咸菜了。在最叛逆的青春时光,你的父母陪在身边保驾护航,我们几个的父母来去匆匆,一年就只有春节那几天能见到人影,你说我们得多羡慕你?一勺子汤能暖嘴、暖胃,能暖心?” ⑭望着室友皱起的眉头,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在关于生活的这场“辩论赛”里,据理力

  争似乎有违初衷,俯首认输也不是归宿,每颗生命里的富裕贫瘠都以别样的面容在另一颗生命中展开。餐馆里人头攒动,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起伏于街心,望着这些或从容或匆匆的脚步,我想此时又该有多少饥肠辘辘而又口袋空空的人在餐馆外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而餐馆里又有多少人正羡慕这些人家里燃起的等候团聚的光呢?这世上,没有两条相等的路,也没有两盏完全相同的灯,而每个人的人生里却包含着如此相似的禅意。

 (选自《阅读》2018 年第 7 期)

 (1)

 作者回忆有关“咸菜”的往事,原因是什么?请联系全文,分点概括作答。

 (2)

 文章第③﹣⑥段插叙上学时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3)

 文章第⑤段空缺处原有一段描写,下面给出的哪一个选项更适合填入?请结合文章内容,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A.每到吃饭时间,我都早早地端上饭盒,迅速跨进寝室,利落地在箱子里拿出咸菜瓶舀上两大勺,赶在室友回来之前躲到操场的角落,匆匆吃完。

 B.每到吃饭时间,我端上饭盒,跨进寝室,在箱子里拿出咸菜瓶舀上两大勺,赶在室友回来之前躲到操场的角落,匆匆吃完。

 (4)

 有的人说本文的主题是回忆过去生活的艰辛,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有的人说本文的主题是说每个人都生活在别人羡慕的目光里,我们都是别人眼中的风景。你同意哪种说法?联系全文内容作答。

 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草木恩典

  李丹崖

  ①草的香,似乎只有在两个时间可以闻出来。

  ②一是在被碾压或拦腰斩断的时候。这时候的草,像是慷慨就义,被镰刀、被车轮,割断、碾压,散发出奇特的生命的香。这香味,让人觉得有一种拿生命才换得来的美。我小时候喂过牛,给牛铡过草,当祖母把成捆的青草放到铡刀下,我奋力挥动胳膊,向下一压,咔嚓,草被斩成了两段,旋即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我追求这种香,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人是具有动物性的,格外爱这些草木滋味。

  ③另一是在草被熬煮的时候。我的父亲是一位中医。小时候,我常常..爱在他的中药橱边转悠,可以闻到与众不同....的草木香氛。遇到病人前来抓药,父亲把那些或叶,或花,或根,或果的中药材用纱布包起来,放到砂锅内熬煮,满屋子的中药香。在滚沸的高温作用下,我觉得这才能彻彻底底地闻到草木的香味。

  ④秋天到了,草木走向成熟,似一个男孩走向青年,一个女孩发育完善。旧时,在

  乡间,我喜欢睡在小溪边的草甸子上,一边看蓝天白云,一边嚼草根。我觉得,这简直是神仙般的日子。小时候,身小力薄的我干不了农活,放羊是我唯一的活。我把羊拴在溪边的小树上,确保它们只吃草,不会啃食庄稼,我就往地上一躺,看着羊羔吃奶,母羊反刍;我呢,则效仿羊的样子,去尝一尝草根。

  ⑤草木的根深深扎进土地,通过叶面来进行光合作用,它是最能吸纳天地灵气的。所以,维生素多蕴含在很多青菜当中,牛羊通过青草来摄取营养,我们再通过牛羊的肉来摄取营养,然后,牛羊和人的粪便又可作为肥料给青草带去营养。这个循环看起来有些吊诡,实际上,又是多么巧妙的一个轮回..。

  ⑥青草,在这样的一个轮回中,无疑扮演了“双面人生”。成全人畜,又替人畜打扫垃圾,还这个世界天蓝水碧,它们的一生近乎伟大。

  ⑦我有一位诗人朋友,他有种奇怪的感觉,每次在城市居住久了,吃得大鱼大肉,诗性会逐渐泯灭,会写不出东西。这个时候,他都会到山区的寺院里,找一处周遭长满茂密树木的禅房来住,日日食蔬,这样,就能诗性重返。他说,他获奖最多的诗作,是寺院里的那些草木和蔬菜给予的。

  ⑧这是何其美妙的草木恩典!

  ⑨有时候,我实在羡慕那些古人,居住的全部是木材架构的房子,戴的帽子是斗笠,披的是蓑衣,穿的是木履或草鞋,这样,才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现如今,你披着满是塑料味道的雨衣,穿着不透气的胶鞋,能“任平生”吗?我不是过激,只是想表达,人一亲近草木,就滋生了健康,培育了高雅,构建了和谐。

  ⑩草木的恩典,也许是它们自己都不知晓的义举,但,________,它们一直在照做。也多亏了草木的这份坚守、这种任性,才让我们有机会——食草,刷新自己;闻香,愉悦心智;观色,养眼醒神。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把下面的诗句填入第⑩段的横...

推荐访问:记叙文阅读:内容主旨与启示收获 记叙文 主旨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