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时间:2023-08-10 14:00:02 来源:网友投稿

贾 锋,孙晓林,朱晓娟,聂 磊

(南阳市中心医院 河南南阳473000)

结直肠癌(CRC)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1-2],主要发病人群以老年患者为主。早期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便血和贫血等无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加重,晚期表现为食欲缺乏、大便次数增多伴有里急后重、排便时疼痛加剧等特异性症状[3],如不及时治疗,肿瘤增大可致机械性肠梗阻。目前,临床治疗CRC患者常采用腹腔镜等外科手术方式,但同时存在围术期低温和术后疼痛等不良结局,因此术后及时实施更为全面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4-5]。根本原因分析法是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和判断,提前预知存在的护理风险,从而采取有效及时的护理措施来避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以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促使患者更快恢复。本研究旨在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腹腔镜下CRC手术患者围术期和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2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医院收治的60例CRC手术患者。纳入标准:①经内镜活检病理证实CRC;②治疗前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均正常;③1个月内未进行放化疗;④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结直肠癌原发癌灶均行RO切除,且在术后经CT检查均未见明显残留病灶和远处器官转移;⑤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CRC患者及家属了解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既往接受免疫治疗;②合并肠梗阻和腹腔积液等;③肝、肾等重要脏器转移手术史;④血液系统疾病病史。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21例、女9例,年龄40~65(45.52±3.74)岁;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0~65(45.36±3.5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①入院后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CRC和腹腔镜手术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遵医嘱术前2 d实施无渣饮食干预,术前1 d进流质饮食。②术前晚对患者进行灌肠,保持肠道清洁;对于不能保肛者,在腹部标记好人工肛门区域。③手术结束送回病房后,遵医嘱实施特级护理,监测患者24 h生命体征并记录;固定引流管于床边,保持引流管道通畅,当引流液超过1/3时,及时记录和排空。④对于保肛患者,关注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遵医嘱进流质饮食,逐渐由半流质饮食过渡到软质饮食。⑤术后5~6 d拔除导尿管,术后3~5 d拔除引流管,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进行干预。

1.2.2.1 组建专护小组 由本科室护士长担任组长,组员由主治医师1名,主管护师2名,资深护师2名以及若干名护理人员组成。小组成员共同学习根本原因分析法相关理论,通过收集现有病例和查阅相关文献分析目前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并讨论相应护理管理方案。由主治医师和一名主管护师对CRC患者进行整体情况的评估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另一名主管护师负责查阅资料和患者的管理工作,护理人员负责护理方案的实施,护士长进行全局把控和人员的调配,定期组织进行腹腔镜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知识培训。

1.2.2.2 评估 患者入院后进行整体评估,包括患者的疾病程度、基础疾病、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等,评估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影响其发生的危险因素等,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订护理计划。

1.2.2.3 实施 ①术前:a.健康教育。根据患者受教育程度和接受程度采用回授法、图文或视频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可能发生并发症的类型、征兆及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告知患者并发症对术后恢复的影响,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b.心理护理。积极、耐心的与CRC患者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讲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及时开导并安抚患者不良情绪;为患者讲解实际案例,提升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帮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②术中:与手术室护士做好交接,患者进入手术室前30 min,开启手术室温控系统,进行手术台预热,与患者积极沟通,使患者感到舒适,以降低应激反应。③术后:患者采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术后8 h调整为半坐卧位,促进呼吸功能恢复;术后密切关注患者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颜色、性状并做好记录,每班交接,出现异常及时报告主管医生;术后采用自控式阻滞镇痛泵,同时进行非药物疼痛干预(包括心理疏导、疼痛知识健康教育、舒适体位、放松训练等)。④并发症预防:a.静脉血栓形成。利用血栓评估表对存在血栓风险的患者进行评估,与主管医生沟通,及时对患者双下肢血管进行检查,尽早采取干预措施。b.压力性损伤。指导家属为患者定时翻身、抬臀等,踝关节采用海绵圈进行保护,保持患者床单位整洁干燥,指导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以及护理垫等,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密切观察患者手术切口是否有肿胀、渗血情况,及时更换切口敷料。c.泌尿系统感染。保持生殖器清洁,每日消毒尿道口2次,观察导尿管是否有堵塞、弯曲、受压等情况。⑤出院:出院时发放健康手册,面对面与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出院后居家护理的要点及注意事项,嘱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加减或停服药物等,居家应延续院内康复训练,定期复诊。每2周对患者进行1次电话随访或家庭访视,了解患者情况,并给予相应康复指导。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至出院,出院后随访1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后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②术后疼痛:术后12、24、48 h,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6]评估两组患者疼痛情况。VAS分值范围为0~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③胃肠道功能: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采用胃肠道症状评分量表(GSRS)评估两组胃肠道功能[7],量表包括腹部症状和排便情况,有胸部不适、腹痛、饥饿感和反酸等16项症状,均采用7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示胃肠道功能症状越严重。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感染、血压异常、低体温和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2.1 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2.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GSRS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GSRS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大肠癌是源于直肠和结肠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高复发和远处转移的生物学特性,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若治疗不及时,可发生癌组织远处转移和肿瘤增大,危及患者生命。目前临床上常采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作为首选治疗手段[8],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虽然好,但仍属于有创性治疗方式,对患者身体的正常机能影响较大,因此做好围术期护理,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P<0.05);术后12、24、48 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P<0.05)。原因分析:一方面,根本原因分析法通过收集现有病例、查阅相关文献分析目前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探讨相应护理管理方案,护理人员均掌握相关理论和干预要点,确定实施目标,为术后患者提供全方位保障[6,9];另一方面,加强了患者及家属对术后并发症预防的相关指导,在保障良好稳定的护患关系基础上,利用术前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对患者术后活动方式进行模拟训练。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排便情况、腹部症状评分和GSR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分析原因:观察组是从术后症状和并发症出发对健康教育方式和干预方法进行的改良,利用视频、图文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患者更易接受,始终强调并发症风险,使患者及家属更加重视,干预过程中不断与患者沟通,提高患者配合度和安抚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根本原因分析法干预措施是在结构化的调查中进行持续性质量的改进,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针对每例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讨论、制订计划和实施,加强组内干预人员的操作技能,创造患者术后良好的康复环境,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

综上所述,根本原因分析法应用于腹腔镜下CRC手术患者围术期,可减轻疼痛感,改善胃肠道功能,促进患者恢复。

猜你喜欢根本原因胃肠道分析法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科学(2022年4期)2022-10-25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防爆电机(2022年4期)2022-08-17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跌倒不良事件根本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2022年7期)2022-05-10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中华养生保健(2020年10期)2021-01-18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中国交通信息化(2017年9期)2017-06-06层次分析法在SWOT分析法中的应用项目管理技术(2016年8期)2016-05-17AHP和SWOT分析法在规划编制中的应用中国交通信息化(2015年3期)2015-06-05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新生儿静脉输注脂肪乳外渗不良事件中的应用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年7期)2015-02-28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4年1期)2014-03-11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持续改进手术室流程与环境管理案例分析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4年3期)2014-02-28

推荐访问:腹腔 期中 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