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发布

时间:2023-07-04 13:00:03 来源:网友投稿

[本刊讯] 2023年4月24日,以“格物致知 叩问苍穹”为主题的“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在活动的启动仪式上,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此次活动所发布的火星全球影像图由科研人员基于“天问一号”环绕器所获得的数据制作而成。“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经历202天飞行后成功进入火星轨道。环绕器在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的8个月间,共实施284轨次遥感观测,累计成功拍摄14 757幅影像。研究人员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后获得了火星全球影像图。该图件为彩色版,空间分辨率达到76米。

通过高分辨率火星遥感影像,我国科学家识别了火星上多个实体地理单元。按照国际天文联合会的命名规则,研究人员用我国多个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命名了火星上的22个地理实体。在公布的地理实体名称中,有包括“西柏坡”“古田”“天柱山”“漠河”等在内的一批我们耳熟能详的地名。这些地名是中国科学家给火星打上的永久中国烙印,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太空探索能力的大幅度提升。

在活动的主论坛上,国家深空探测重大专项科技委工作人员还介绍了我国未来深空探测的战略部署,包括2024年前后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2026年嫦娥七号升空、月球科研站的未来建立设想等。同时,此次活动举办期间,中国向法国赠送、中俄互赠月壤样品。深空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深空探测学院”也于活动期间正式挂牌。鹊桥通导技术试验星也被正式命名为“天都一号”和“天都二号”。

火星是太阳系中的四颗类地行星之一,与地球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在研究行星演化、生命起源、宜居星球等方面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因而倍受研究人员的关注,也因此成为世界各国行星科学研究重点关注的天体。近年来,我国在火星探测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此次火星全球影像圖的发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将为人类探索火星提供重要的基础图件。

(水煮花生)

猜你喜欢图件天问命名一种地质图件数据管理系统设计思路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年8期)2022-07-09“天问一号”登陆火星“前传”军事文摘(2021年16期)2021-11-05遥感解译成果图件矢量化方法技术研究*科技与创新(2021年11期)2021-06-21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2021年2期)2021-03-19“天问一号”的绝招新民周刊(2020年28期)2020-08-06《读屈原〈天问〉之一》中华诗词(2019年6期)2019-11-25基于MapGIS和ArcGIS的遥感解译成果图件数据库设计与实现自然资源遥感(2018年4期)2018-12-20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东方女性(2018年3期)2018-04-16为一条河命名——在白河源散文诗(2017年17期)2018-01-31屈原诗·天问文艺论坛(2017年6期)2017-04-24

推荐访问:火星 首次 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