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网络安全迈入新时代

时间:2023-07-04 09:00:03 来源:网友投稿

刘锦鑫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络安全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网络治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网络安全产业快速发展,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显著提高,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持续构建,为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供了坚实保障。

如今信息科技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而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深度融合,网络安全威胁开始向各个领域渗透,安全风险加速传导、渗透、叠加、放大,网络安全形势日益复杂。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在信息时代,网络安全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福祉。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提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强化经济、重大基础设施、金融、网络、数据、生物、资源、核、太空、海洋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这深刻阐明了新时期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也强调了网络安全在构建新安全格局中的重要意义。

筑牢网络安全防线是打造新安全格局的重要一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不可或缺的保障。

******多次强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他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络安全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网络治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网络安全产业快速发展,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显著提高。多年来,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持续构建,为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供了坚实保障。

构建网络安全法治体系

治网之道,法治为本。

******指出,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净化网络空间,必须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充分发挥法律法规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为网络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络安全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网络安全法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重点领域网络安全顶层制度设计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密集出台,推动我国网络空间法治进程迈入新时代。

2017年6月1日,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简称《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对保护个人信息、治理网络诈骗、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实名制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成为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网络安全法》是一部制定难度大、技术含量高的法律,也是一部实施良好的法律。”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必新这样评价。他认为,这部法律在制定过程中,不仅涉及到前沿科学技术及网络基础设施,还涉及到意识形态等问题。近年来,执法机关、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了大量网络安全相关案件,有关部门也出台了大批配套规范性文件。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这部法律为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保障;
围绕网络安全的行政监管和执法能力显著提升;
网絡安全管理体制整体格局已经形成,并得到强化;
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加快了现代化进程。“它规定了国家网信部门部署协调,电信、公安等部门在保护和监管中各负其责,形成了较好的管理体制,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各部门的资源整合。”汪玉凯说。

在《网络安全法》实施之后,我国相继颁布《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出台《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办法》等政策文件,形成了覆盖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数据安全管理、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随着相关制度逐步完善,以数据要素赋能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全面展开,产业或将迎来更为广阔的数字化发展红利。

2021年3月,我国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共提及“网络安全”14次,涉及数字经济、数字生态、国家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等多个领域,提出了网络安全新发展的重点思路和重点工作,更是为网络安全产业健康发展提出了政策保障和创新思路。

行业监管部门积极落实国家网络安全监管要求,先后制定出台联合规章和管理规定,加强对网络产品安全漏洞、车联网安全、物联网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5G网络应用安全等细分领域的管理,发布车联网网络安全、电信和互联网行业数据安全等标准体系,发布电信和互联网数据安全通用要求、分类分级方法、重要数据识别、治理能力评估等重点标准,发布实施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300余项网络和数据安全标准,基本构建起了网络安全政策法规体系的“四梁八柱”。

“一系列配套法规以及相关实施标准的出台,使得网络安全、数据与信息保护成为相对比较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对维护国家安全、网络主权以及保护公民权利,促进数据流动应用、促进经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新宝说。

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零事故”!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我国向世界交出了网络安全保障的满分答卷。这只是我国强大网络安全能力的一个缩影。

***总书记指出,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安全的目的。

随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入融合,5G、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应用加速落地,网络安全威胁也向各领域加速渗透。网络安全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全局性影响愈发突出。面对安全挑战的激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协同推进,加速织就一张广覆盖、立体化的安全防护网。网络安全能力全方位提升,成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

作为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力量,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形成多部门协同推进、政府监管、企业主责的管理格局;
面向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30余家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试点,完善企业自主定级、定级核查、安全评估等工作机制;
推动联网工业企业、平台企业、标识解析企业等4项国家标准立项。截至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监测服务体系,覆盖汽车、电子等行业近14万家企业和165个重点平台,初步实现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可感可知。

与此同时,车联网安全管理体系加速建立。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落实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车联网卡实名管理等制度,推动40余项安全标准研制实施。通过建成车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面向车联网平台、网联汽车及联网系统的网络安全威胁监测能力不断提升;
通过开展车联网身份认证和安全信任试点,车联网加密认证、网联汽车安全检测、车联网安全信任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部署在全国打造首批9个“5G应用安全创新推广中心”,辐射带动5G行业应用安全水平提升;
通过举办5届“绽放杯”5G应用安全专题赛,遴选5G安全重点项目和优秀实践案例解决方案;
依托揭榜挂帅工作机制,推进5G应用安全实践、安全测评、安全运维及管理、基础关键技术4类16项关键技术产品创新突破。

为提升数据安全水平,保障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进一步细化数据分类分级保护、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重要制度,明确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保护要求;
通过开展电信和互联网行业数据安全贯标达标和治理能力评估行动,建成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网络数据安全公共服务平台,大幅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副局长杜广达表示,“十四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针对基础通信网络这一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全面完善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关键设备安全检测、网络漏洞管理等重要制度,进一步提升针对高级持续性攻击等网络安全威胁监测、防御、溯源技术能力,保障基础通信网络安全运行。

网络治理成效显著

******指出,国家网络安全工作要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全是筑牢网络安全防线的根本要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信息通信业大力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行为,持续整治互联网乱象,提升人民群众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截至2022年11月底,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9.1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同比上升64.4%,立案数同比下降17.3%,造成财产损失数额同比下降1.3%,实现了“两升两降”工作目标,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取得显著成效。公安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建成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累计发送预警提示短信、闪信4.7亿条;
会同中央网信办建设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预警提示2.4亿次。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商业银行、支付机构、清算机构协助公安机关阻断大量涉诈资金转移。工业和信息化部累计处置涉诈高风险电话卡1.1亿张,拦截诈骗电话18.2亿次、短信21.5亿条。

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深入推进“净网2022”专项行动,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针对“网络水军”违法犯罪,深入推进专项会战,组织对造谣引流、舆情敲诈、刷量控评、有偿删帖4类常见“网络水军”违法犯罪发起集群战役,侦破“网络水军”案件550余起,关闭“网络水军”账号537万个,关停“网络水军”非法网站530余个,清理网上违法有害信息56.4万余条,有效净化了网络环境。

针对不法分子恶意窃取公民个人信息用于实施犯罪等突出情况,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聚焦恶意窃取中小学生、老年人等群体个人信息,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获取个人信息,非法窃取快递信息,以及网上非法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等重点方向全力开展侦查攻坚,累计侦办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1.6万余起,有力维护了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针对智能化、隐蔽式的网络攻击活动,坚持下先手棋、打主动仗,聚焦打击僵尸网络及DDOS攻击、勒索病毒以及针对民生领域的黑客攻击、技术型帮助犯罪活动,集中研判、集群作战,累计侦办案件1300余起,有力维护了网络空间安全。

沒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国家网络安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密切。自2014年开始,中央网信办会同相关部门连续多年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围绕金融、电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和行业网络安全问题以及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举办网络安全体验展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营造了网络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中央网信办围绕网络安全领域新政策、新举措、新成效,针对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安全治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数字平台健康发展、青少年健康上网等社会热点问题,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创新方式方法,通过图文、直播、短视频、公益短剧、益智游戏、线上课程等融媒体形式,以及宣传展览、巡回讲座、技能大赛、社区讲解、互动体验等线下方式,以创新性的内容供给、立体化的传播矩阵、针对性的受众投放,深入开展宣传教育。

同时,“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工程、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等举措引导全社会提升网络文明素养,传播网络正能量。让“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理念深入人心,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织密保护人民群众网络安全的“防护网”,已成时代之需、现实呼唤。每个网民都应该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意识,从自身做起,共筑清朗网络空间。

加快网络安全人才培养

******深刻指出:“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培养优秀的网络安全人才,是保证国家在未来网络空间竞争中获得优势的重要保障。

加强网络安全保护和防御,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没有人才创造力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

2022年9月6日,2022年黑龙江省网络安全挑战赛正式开赛。来自各高校及企事业单位、网络安全技术企业的84支队伍、247名选手,通过远程连线的方式参赛。参赛选手以攻击者身份对模拟的企业内网进行渗透,主要考察选手在实战情况下的攻防能力。“我们3个人组团参赛,在模拟实战中加深了对网络信息安全的了解,在攻防能力上有所提升。”获得此次比赛一等奖的哈尔滨理工大学网络安全专业学生尹鹭星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取得较快发展,以高等院校为主体的人才培养稳步推进,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体系初具规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力度逐步加强。

2015年6月,为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加快网络安全高层次人才培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在“工学”门类下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
2016年6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6部门发布《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强化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宏观指导和政策,加快网络安全高层次人才培养。实施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11所高校入选为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高校,实现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的网络安全人才一体化培养。截至2022年9月,国内有60余所高校设立网络安全學院,200余所高校设立网络安全本科专业,每年网络安全专业毕业生超2万人。

2016年在湖北省武汉市成立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国家网络安全学院、展示中心、国际人才社区、网安基地一期基础设施、中金武汉超算(数据)中心、启迪网安科技孵化园等项目陆续开工。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等入驻师生达2000余人。全国前50强网络安全企业已全部落户,形成网络安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服务三大产业板块,校企合作科研创新成效明显,已合作开展科研项目100余项。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学科整体建设规模和水平仍不能满足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据有关部门统计和预测,2020年我国网络安全人才需求量为155万人,到2027年,我国网络安全人才需求量将达到327万人,而目前我国每年高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规模与国家对网络安全人才的需求量还有较大差距。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网络安全发展战略,针对网络安全人才短缺等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全面参与了安徽省合肥市关于国家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的试点改革工作,其中包括将建立具有创新性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新机制,重点解决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优质师资队伍短缺、产学研融合不足等问题。

教育部高等学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俞能海认为,具备网络安全实战能力特别是攻防实战、漏洞挖掘、工程开发等能力是当下对网络安全人才最为突出的要求。

“要推动融合发展,积极培育网络安全良性生态,加强基础设施和资源整合利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网络安全技术创新体系,开创网络安全工作新局面。”中央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说。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正确的网络安全观,着力推进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奋力开创新时代网络安全工作新局面,积极防范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全力护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数据安全网络空间网络安全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公民与法治(2020年4期)2020-05-30云计算中基于用户隐私的数据安全保护方法电子制作(2019年14期)2019-08-20网络安全中国生殖健康(2019年10期)2019-01-07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信息安全研究(2018年12期)2018-12-29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保护数据安全当代贵州(2018年21期)2018-08-29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小学生必读(中年级版)(2018年4期)2018-07-05大数据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安全电子制作(2017年20期)2017-04-26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2016年2期)2016-06-15大数据安全搜索与共享信息安全研究(2015年3期)2015-02-28

推荐访问:迈入 网络安全 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