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统编语文教材“阅读链接”的教学思考

时间:2023-06-29 15:45:03 来源:网友投稿

汤海英

[摘 要]“阅读链接”是统编语文教材的创新举措之一,具有极高的教学价值,是教师引领学生深层理解课文的重要凭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在运用“阅读链接”时,教师要注意链接的时机要适宜、链接的内容要适度、链接的形式要适切,这样才能让“阅读链接”真正为阅读课堂助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统编教材;
阅读链接;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25-0030-03

统编语文教材和以往其他版本的语文教材相比,最为显著的一个变化就是从三年级开始在课文后面编排了“阅读链接”。据统计,小学阶段的“阅读链接”共有32个。“阅读链接”的呈现形式不是固定的,有的是片断,有的是篇章;
编排的位置也是不固定的,有的编排在精读课文之后,有的编排在略读课文之后;
在教学要求上也相对灵活,有的要求比较具体,有的则没有任何要求。不管这些“阅读链接”是以何种形式出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作用,就是助力课文学习,拓展阅读边界。那在语文教学中,这些“阅读链接”如何运用才更为恰当呢?

一、链接的时机要适宜

“阅读链接”的合理运用可以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不同的时间运用所起到的作用会有所不同。对“阅读链接”的运用,只有时机适宜,才更能凸显其教学价值。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阅读链接”的时机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确定。

(一)课前链接,促进理解

统编语文教材的一些课文内容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在阅读这些课文时,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此时,教师可及时借助“阅读链接”的内容对文本进行补充,以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琥珀》一文,主要说明琥珀形成的原因。四年级的学生,真正见过琥珀的不多,更別谈了解琥珀形成的原因了。于是,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安排了王文利的《琥珀物语》,主要介绍天然琥珀的形成过程。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板书课题之后,可以先把“阅读链接”的内容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对琥珀形成的几个阶段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再让学生阅读课文。这样教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为学生顺利阅读文本奠定了基础。

“阅读链接”的内容在课前呈现给学生,可以促进学生对事物特点的认知,为学生的阅读助力。因此,教师课前要认真研读“阅读链接”的内容,依据其特点,发挥出其在阅读教学中的价值。

(二)课中链接,激发兴趣

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革命题材的文章。由于这类题材的文章离现在的生活较为久远,且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截然不同,导致学生对这类文章普遍感到陌生,阅读兴致不高。此时,教师可以借助“阅读链接”的内容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是一篇演讲稿,属于议论文。文章的语言论述缜密,理论性强,但学生阅读的兴趣不高。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文本语言的魅力与内涵呢?在学生读到“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句话的时候,教师可适时引入“阅读链接”的内容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的“阅读链接”编排的是《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在学生阅读链接的选文后,教师可让学生谈谈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周总理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体会到周总理的死是“重于泰山”的。有了这样的链接,学生会对课文有亲近感,学习兴趣自然被激发起来,消除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隔阂,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在学生学习懈怠或者对阅读内容兴致不高时,适时为学生呈现“阅读链接”的内容,犹如向课堂注入了活水,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不一样的感受,从而自觉地与文本亲近起来,促进了学生阅读质量的提升。

(三)课后链接,深化主旨

统编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的“阅读链接”是对课文内容的拓展和补充。在课文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可把“阅读链接”的内容引入课堂,让学生进行互文阅读,以充分发挥出“阅读链接”的助推器、触发器的作用,这样能对阅读教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圆明园的毁灭》一文,课后的“阅读链接”选编了《七子之歌(节选)》《香港》《和平宣言(节选)》这几首诗歌。在学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后,学生对圆明园的毁灭感到惋惜,对帝国主义的痛恨达到了极点。为了使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更加深刻,教师及时为学生呈现“阅读链接”的内容,并向学生提问:“在这些作品的阅读中,自己感受到了什么?自己想说些什么?”这样就为学生情感的宣泄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教师在学生愤悱之时适时引入“阅读链接”的内容,让学生进行互文阅读,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潮。

本课“阅读链接”中的内容与所学课文都是属于爱国这一主题。在课文教学的最后,教师呈现“阅读链接”的内容,引领学生互文阅读,能深化学生对人文主题的认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作品表达爱国情感的不同方式,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使学生的阅读走向深入。

二、链接的内容要适度

“阅读链接”的内容与课文密切相关,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一股脑地把所有的链接内容让学生掌握,而是要基于教学需要把握好链接的“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链接阅读时喧宾夺主现象的产生,真正起到为学生阅读助力的作用。

(一)直击重点,凸显宽度

“阅读链接”作为课文教学的辅助与补充,其内容不需要像课文那样进行深入的分析品读、朗读感悟,只需要让学生大致了解即可,这样才不会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守株待兔》一文的“阅读链接”是《南辕北辙》这篇寓言故事。由于这一单元是一个寓言故事单元,《守株待兔》作为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让学生通过阅读明白寓言的道理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为此,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促进学生对故事的理解,明白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对《南辕北辙》这个故事的链接阅读,教师就无须在内容理解、朗读感悟上花费时间,只需要让学生知道坐车的人错在哪里、自己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即可。这样教学,既不会使课堂教学显得臃肿,也起到了深化学生对寓言认识的作用。

“阅读链接”作为课文教学的必要补充,对深化学生的阅读理解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把握好“阅读链接”教学的度,不缺位、不越位,抓住重点进行教学,这样才能真正凸显出它的教学价值。

(二)品味鉴赏,凸显深度

统编语文教材“阅读链接”的有些选文文质兼美。对这类选文的链接阅读,教师可从语言表达的视角引领学生进行品味、鉴赏,以促进学生对链接内容的理解感悟,让语文教学走向深入。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以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的形式描绘了威尼斯的迷人风光。在引入“阅读链接”的朱自清的《威尼斯》和法国乔治·桑的《威尼斯之夜》时,教师就可以聚焦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引领学生品读文本,感受作者表达的秘妙。教师可引导学生先画出“阅读链接”中的精彩片段,再自主阅读、分享交流,说说文章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对突出全文中心有哪些作用。这样引导学生学习“阅读链接”的内容,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三位作者不同风格的作品的理解,而且能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学生的阅读走向深入,思维走向深刻。

(三)不设限制,凸显自由度

统编语文教材中的“阅读链接”,有的有明确的阅读要求,有的则不做任何要求。对没有要求的“阅读链接”,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阅读的内容、方法。这样,放宽了阅读限制,让“阅读链接”的运用更为灵活,学生的阅读收获也会更大。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北京的春节》一文,“阅读链接”的内容为斯妤的《除夕》。在课文教学完毕之后,教师可让学生先读一读链接的选文,再搜集我国不同地区过除夕的习俗。在学生汇报交流的时候,教师放宽对学生的限制,交流的形式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片。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对各地过除夕的习俗有了更多的了解。

案例中,教师这样对“阅读链接”进行处理,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我国不同地区过除夕的习俗有更多的了解,自觉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而且充分凸显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链接的形式要适切

统编语文教材“阅读链接”的选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运用“阅读链接”时,教师应依据选文特点采取适切的教学形式,让选文内容更加契合学生的阅读需求,使“阅读链接”的教学效益最大化。

(一)比较鉴别

比较阅读是“阅读链接”运用最常用的一种形式。“阅读链接”的选文和课文相比,有的内容、主题相似;
有的是写作对象相同,但从另一种视角进行描述。对这些选文,教师采取比较阅读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以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蟋蟀的住宅》一文,课后“阅读链接”的内容是苏联比安基的《燕子窝》。这篇选文,教材并没有对学生的阅读提出具体要求。那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呢?在学完《蟋蟀的住宅》之后,教师可让学生把《燕子窝》与《蟋蟀的住宅》进行比较阅读,说说两位作家在表达方面有什么异同之处。经过比较阅读,学生发现:《蟋蟀的住宅》是记叙文,《燕子窝》属于观察日记,这两篇文章都是作者通过连续细致的观察写出来的,而且都采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

案例中,教师依据“阅读链接”的内容特点,采取比较阅读的形式,使学生理解了文章的表达特点,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二)读写结合

“阅读链接”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而且可以作为学生读写训练的支架,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学时,教师可借助“阅读链接”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读写训练,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军神》一文,后面链接的是《丰碑》一文。在对“阅读链接”文本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选文内容为素材,让学生进行练笔。如,对“军长愣住了,他怔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这句话,可让学生进行补白,写一写军长此时的内心活动。有的学生写道:“军长很难相信这位冻僵的战士就是军需处长。他掌管军中物资,谁都可能会被冻死,他怎么会被冻死呢?”再如,对“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的眼睑上,融化成了闪烁的泪珠……”这一句,引导学生对省略的内容进行想象补白。有的学生这样写道:“军长在心里默默地說:‘请安息吧,你不会白白牺牲的。我们一定会战胜各种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的。当革命胜利的那一天,我们再来祭奠你!’”这样运用“阅读链接”,对文本进行补白,不仅可以让学生走进军长的内心世界,与作者产生共鸣,而且丰富了文本的内容,提升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实践活动

“阅读链接”的编排,充分体现了大语文观的思想。它对学生的阅读具有以点带面、拓展阅读的作用。教学时,教师可借助“阅读链接”引领学生进行阅读实践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认知,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七律·长征》一文,链接了毛泽东的《菩萨蛮·大柏地》。教学时,依据选文的内容特点,教师让学生搜集毛泽东诗词,开展以毛泽东诗词诵读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样运用“阅读链接”进行拓展,能促进学生对毛泽东诗词特点的认知,传承诗词文化,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借助“阅读链接”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这样能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凸显语文教材的价值。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尽管“阅读链接”具有多维的教学价值,但作为课文的补充与拓展,它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因此,教师要把握好“阅读链接”运用的“度”,既不要让学生自己读读就算完事,也不要喧宾夺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阅读链接”在语文课堂中的教学价值,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刘佩军.巧用“阅读链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以《北京的春节》的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21(13):58-59.

[2] 张霞.“阅读链接”在统编教材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1(3):13-16.

[3] 熊正佼.统编教材略读课文的教学定位及策略运用:以六上第六单元《青山不老》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20(33):1-2.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阅读链接统编教材教学思考恰当运用阅读链接,引阅读走向更深处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7年33期)2018-05-07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7年12期)2017-12-19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7年10期)2017-11-16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7年10期)2017-11-16一粒沙里看世界新课程·上旬(2017年8期)2017-09-24巧用“阅读链接”的策略课外语文·下(2017年8期)2017-09-15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年8期)2017-08-29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推荐访问:思考 链接 语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