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意蕴

时间:2023-06-23 11:45:03 来源:网友投稿

谢小飞,吴家华

(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肥 230601)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1]。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再次强调,“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2]。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体现民心民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包含着深刻而丰富的价值底蕴。目前学界较多关注和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演进历程、内涵特征、探索路径、基本经验及世界意义等。如有学者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演进历程划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现代化道路的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对现代化道路的抉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对现代化道路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3];
有学者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鲜明特征概括为先进性、人民性、协调性与包容性的有机统一[4];
还有学者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经验,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5]。可以看出,当前学界对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了多维度分析,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意蕴的研究还有待拓展和加强。从价值维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是全体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之路,是为人类发展进步做出更大贡献之路,也是证明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之路。

******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1]马克思主义是认识、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探索现代化历程中实现从被动的外生型现代化走向主动的内生型现代化的必然结果。虽然马克思并未直接使用“现代化”的概念,但在其世界历史理论、东方社会理论及科学社会主义论述中蕴含着丰富的现代化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创提供了理论遵循。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理论基础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在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以及剖析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形成的,科学揭示了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条件下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然性。在马克思看来,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因为大工业推动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形成,必然要求打破民族和地区之间的封闭体系,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开辟市场。而地理大发现又扩大了世界交往,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使得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彼此依赖程度大大加深。正如马克思所说,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的世界市场,控制了商业,把所有的资本都变为工业资本……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6]。在此过程中,资产阶级通过世界市场、资本全球化以及战争的方式开拓殖民地,以此保证资本主义国家大工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与此同时,欧美现代文明在全球扩张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特别是落后国家为了维护本民族尊严、国家安全以及应有的国际地位,也必然会去追求现代化。“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7],表明现代化将跨越民族和国家的界限而成为一种世界现象,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

(二)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理论支撑

马克思早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等著作中就已经展开了对东方社会的研究,并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观点,认为以公有制为特征和以村庄为基础的东方社会的古老形态必将在资本主义冲击下瓦解。后来随着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不仅修正了自己原来的有关论述,而且为东方国家指出了一条非西方化、非欧洲化的发展道路。马克思强调,落后的东方社会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巨大差异,因而不必固守于重走全面异化的西方现代化道路。在探讨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进程中,马克思根据当时俄国的特殊社会状况,明确反对将西欧社会的发展模式照搬到俄国,并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和《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中指出,“他一定要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它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8],指明了俄国完全有可能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力的现有成果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从而避免资本主义极端不幸的灾难,实现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特别是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思想,阐明了东方国家应根据自身特殊社会状况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这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创提供了理论支撑。

(三)科学社会主义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方向指引

中国人民探索现代化道路的曲折历程证明,实现现代化必须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华民族从近代开始走向衰落,甚至面临“被开除球籍”危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封建统治阶级故步自封,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从而未能赶上工业文明引发的世界现代化浪潮,一次次错失踏上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机遇。尽管这一时期许多政治力量和先进人士提出各种“主义”、“方案”、“思想”并加以实践,但都因其自身的局限性而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始终坚持以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引,带领人民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基本原则在当代依然具有不可颠覆的真理价值,依然展示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并指引人类沿着这一基本方向前进。尽管世界社会主义在前进的道路中充满曲折,但我们党始终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时代发展特征、中国具体国情和民族文化传统相结合,在回答时代的重大问题中进一步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原则,创新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从根本上来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创使“具有五百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9],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依然向人类展示其一以贯之的真理伟力,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繁荣。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在新征程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的战略安排。

(一)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征

西方现代化模式遵循资本至上的原则,使得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高端科技运用于侵略战争,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严重的威胁。尤其是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完全忽视人的发展和基本生存条件,把广大人民推向了无尽的深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决避免以牺牲多数人的利益而实现少数人的富有,坚持把追求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红线贯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过程。******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10],集中体现了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它不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两极分化,凸显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特征。

(二)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奋斗目标

在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表达,体现着党始终不变的初心使命。早在建党之初,李大钊就提出“社会主义是要富的,不是要穷的。是整理生产的,不是破坏生产的”[11],表达了对富裕和美好社会的向往。在土地革命时期,广大贫苦农民受地主和商人盘剥,我们党意识到只有满足农民最基本的土地要求,才会具备实现富裕的基本前提。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制定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实际的方针政策,致力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既使广大农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又为夺取政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1953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首次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概念,并为之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先富”与“共富”的理论,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也出现了城乡、劳动者之间收入分配逐渐扩大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并带领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意味着中国在共同富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指出“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12],必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13]。

(三)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资本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是截然不同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目的是满足资产阶级的利益,其结果只能是贫富两极分化,加剧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现代化主要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来实现的。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将推动14亿人口实现共同富裕,必将极大改变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人类通往现代化提供新的制度选择。在以往的历史中,人们普遍认为只有选择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特别是苏东剧变使得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了空前挫折,“社会主义已经失败”、“社会主义的历史已经终结”、“马克思主义已经破产”等谬论甚嚣尘上。然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的情况下,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创了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现代化道路,使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彰显了“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的优势”[14]119。当前,只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旗帜,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赢得主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领先于世界,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封建阶级的反动统治导致中华民族从清朝中期由昌盛逐步走向衰落。这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迅速崛起,并采取“巧取豪夺、强权占领、殖民扩张”[15]的方式,在现代化浪潮中走在了时代前列。随着西方列强的野蛮入侵,中华民族遭受世所罕见的屈辱和苦难,中国人民陷入了被肆意掠夺和压榨的悲惨境地。这一巨大的落差使得中国共产党人内心深处更加渴望实现现代化、复兴中华民族,从而再次领先于世界民族之林。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在一定程度上说,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程就是一部不断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史。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现代主权国家。一个没有主权的国家,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1921年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就以社会革命的方式开启了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党的一大明确规定“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16],通过革命的方式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目的。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正式提出,“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17],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当前的任务及奋斗目标,初步找到了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途径,目的就是要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从而吸引了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此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认识和把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团结带领人民群众通过创建、发展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历经28年艰苦卓绝的反抗与斗争,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独立探索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顺利完成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后,毛泽东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提出,“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8],这是中国共产党依据国际与国内环境做出的重大决策,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实际和规律。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国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奠定了制度基础。然而,由于当时受时代条件的限制,我国在现代化探索的道路上效仿苏联模式,尽管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但也导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的不平衡。于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提出,首先要处理好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并在1957年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中明确指出,“必须实行工业与农业同时并举,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19],标志着我们党已踏上探索中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1960年,毛泽东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20],这是毛泽东首次完整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最初表述。1964年,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21]。至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实现了从最初的“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的转变。这是一个既包含物质层面又包含精神层面的现代化,极大丰富了现代化的内涵。尽管由于对生产力发展规律以及现代化进程的长期性与艰巨性认识不足,在实践中存在着急于求成的问题,导致我国现代化建设遭受挫折,但总体来看,这一时期党带领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把一个农业大国建设成初具规模的工业化国家,尤其是“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国防安全体系的基石,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正式提出了“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概念,明确表达了必须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探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正如邓小平在1980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能照抄西方国家或苏联一类国家的办法,要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乎中国情况的道路”[22]。此后,中国共产党确定了从解决温饱到实现小康、最后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建立并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党在总结和反思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科学理论体系。总体而言,这一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开启了从农村到城市、经济到政治、沿海到内地、东部到西部的伟大改革,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向全面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过长期的不懈奋斗,党带领人民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前两步,同时中国的经济总量于2010年跃居世界第二位,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快速发展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敢于和善于分析把握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新发展理念,顺应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发展和突破。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持续奋斗,在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持续健康发展,打破了“实现现代化只有资本主义一条道路”的神话,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了新台阶,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当前,中国在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中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致力于打开共赢局面的同时也为民族复兴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和更为有利的国际环境。******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14]23,深刻表明中国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长期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为我们勾画了一幅民族复兴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总之,在新征程上,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实现。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憧憬。中国式现代化既有效规避了西方传统发展模式的固有弊端,又为其他国家和民族**现代化难题提供了全新选择,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

(一)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中国经验

实现现代化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共识和共同愿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少人认为只有西方道路才能使国家走向现代化,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不顾本国国情照搬照抄西方模式,结果非但没有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反而使本国深陷困境。对此,******指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23]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历史性跨越,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符合自身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重要借鉴。

一是立足本国国情探索符合自身的现代化道路。任何国家在探索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传统政治文化、社会制度结构、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决定了各国不可能采取统一的发展模式。中国在探索现代化道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各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一定要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走出一条具有本国特点的现代化道路,从而实现追赶或超越西方发达国家的愿望。

二是坚持与时俱进,以开放的姿态建设现代化国家。在现代化道路的长期探索中,我们党总是能从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出发,坚持与时俱进,以开放的姿态融入人类现代化发展的文明进程,从而不断解决现代化事业进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对此,邓小平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24]因此,中国既要从自己的国情出发探索和制定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又要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对外开放政策,吸收世界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借鉴别国长处,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这样才能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近年来,逆全球化思潮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持续抬头,目的就是遏制发展中国家顺利实现现代化。然而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是势不可挡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应抓住机遇,在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中探索实现本国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是探索现代化道路必须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进行的,其实质是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指引下,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征,它之所以优越于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主要在于它不是少数人富,而是全民共富,目的就在于防止以多数人的贫困为代价而造成两极分化,促使共同富裕在现代化建设中协调推进。事实证明,只有在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总之,中国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世界现代化模式多元发展提供了全新选择。

(二)为**人类发展难题贡献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基础上,创造了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为**人类发展难题和困境提供了中国方案。具体表现为:

一是坚持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华民族在长达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中,始终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中国人民的血液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尤其是基于近代中国所遭受的深重灾难,今天的中华民族更加珍视和平的国际环境,也更加坚定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与西方国家通过鸦片战争、侵占殖民地的方式崛起的道路截然不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决摒弃了通过武力扩张和军事侵略实现自身发展的旧道路,而是在充分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诉求的基础上,始终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发展上,通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取得了很多历史性成就。在这一过程中,跨越了“修昔底德陷阱”,打破了“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传播了中华民族“达则兼济天下”、“兼容并蓄”的中国理念,开辟了大国崛起的全新道路,成功解决了“发展”与“稳定”、“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难题,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二是坚持走合作共赢的道路。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利益高度交融,国家间形成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利益共同体,特别是面临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受到单边主义、民粹主义、保护主义等危险和挑战的情况下,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或独善其身,各国只有加强团结协作,走合作共赢的道路,才能实现持久稳定和繁荣。对此,******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13]面对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完善全球治理的难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带一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倡议,深刻体现了中国的意志和决心,为国际社会和人类未来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三是坚持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西方现代化模式以资本为核心,只关心如何在全球追逐和攫取剩余价值从而进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无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注定了其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以环境的过度污染为代价的。面对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问题,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向全面绿色转型,力图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正如******所指出的,“我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25],为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合力保护共同的地球家园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猜你喜欢中国式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的中国模式湘潮(上半月)(2022年7期)2022-12-06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9期)2022-10-25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道听途说小猕猴学习画刊(2022年3期)2022-03-28中国式民主环球人物(2022年5期)2022-03-07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华人时刊(2021年21期)2021-03-09我们的道路更宽广青年歌声(2020年12期)2020-12-23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海峡姐妹(2018年7期)2018-07-27中国式教育的“逆袭”华人时刊(2017年23期)2017-04-18

推荐访问:意蕴 现代化 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