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非认知能力培养的家庭教育策略

时间:2023-06-18 11:35:03 来源:网友投稿

李碧蓉

近年来,心理学与经济学领域都强调非认知能力的价值。心理学家认为个体认知能力(智力)呈现正态分布的态势,即中等水平的人居多,处在极高或极低水平上的人数较少,非认知能力才是人生取得成功的关键。经济学家认为非认知因素对个体的学业表现、职业成就、身心健康及社会的整体未婚先孕率和犯罪率都影响甚大,且在某些方面,非认知能力对个体的影响比认知能力还更强。[1]非认知能力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其中0-7 岁阶段是非认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和敏感期。这个阶段的孩子主要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影响孩子非认知能力的重要载体,高质量的家庭教育可以滋养孩子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反之,会阻碍孩子未来发展。因此,父母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在日常生活、游戏、运动中,通过言传身教、情感交流等方式,对孩子施以科学引导,从而有效促进孩子非认知能力的发展。

(一)非认知能力的概念

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较为权威地界定了“非认知能力”的概念,指逻辑推理、抽象感知等认知因素之外的个性、性格特征,如意动的倾向、责任心、目标一致性、决心、毅力、好奇心和兴趣等等。[2]人格心理学家提出的“大五人格”模型是非认知能力测量的主要依据。“大五人格”模型共五个维度,分别为开放性、责任性、外倾性、宜人性和神经质。[3]开放性反映个体的求知欲、创造力、想象力和价值观。责任性指个体追求成就,在目标上的坚持和努力,责任感和自律能力的表现。外倾性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的热情、乐群、活力和自信的表现。宜人性代表个体利他、谦逊、对他人信任和同理心等亲社会行为。神经质是个体负向情绪的表征,包括了焦虑、愤怒、抑郁和脆弱,反向称为情绪稳定性。

(二)非认知能力的作用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瞬息万变,经济产业结构迅速变化,人工智能正在积极影响着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未来需要怎样的知识和技能无法准确预测。个体仅发展认知能力是不够的,非认知能力才是难以被未来科技取代的关键能力,是个体更好地适应不确定性未来的关键能力。

非认知能力是世界各国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美国、芬兰、日本等国家提出了各自的学生或公民素养内容框架,大都强调创新思维、信息处理能力、好奇心、审美情感、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自我管理等,都将毅力、社交能力和自尊等非认知能力或者说社会情感技能作为学生或公民的核心素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研究指出,社交和情感技能是个体实现目标、在现代生活中取得成功的重要能力,与他人有效协作和情绪管理等能力才是核心胜任力,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我国教育部2016年研制印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指出非认知能力的塑造是学生培养的主要目标,提出学生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是学会学习、审美情趣、责任担当、创新实践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近年来,已有的研究文献表明非认识能力对孩子长远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孩子成年后的学业成绩、身心健康、就业、创造力、工资收入等的影响日益凸显。鲍尔斯和金蒂斯最早提出社会不平等的形成是通过家庭内部非认知资源的传递,而不是认知能力的继承。[5]

1.正向影响学业成绩

李丽和赵文龙等根据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年基线数据,发现非认知能力每增加一个单位,学生学业成绩提高1.72标准分,导致学业失败的重要因素是缺乏兴趣和意志努力。[6]

很多高校的招收新生量表都侧重非认知能力评价。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MBA招生量表评价的要素中,提到了主动性、结果导向、沟通、影响和协作、尊重他人、团队领导力、发展他人、诚信正直等非认知因素。[7]

2.影响身心健康

心理学家马尔·格林克研究认为良好的情绪状态,像愉悦、轻松、乐观等可以使人的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身心健康;
而不良的情绪状态,如焦虑、忧郁、恐惧、沮丧等抑制或破坏人体的机能,使代谢功能紊乱。神经质倾向是引发个体多种疾患的内因之一,抑郁症、恐惧症等都与个体的神经质特点有关。[8]

3.影响就业

关于雇主招聘员工所需条件相似性的调查显示,很多雇主更看重员工表现的社会和情感行为方面的非认知条件,而不是考试成绩等学术方面的条件。[9]这些非认知条件包括道德修养、团队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责任心等。

4.影响创造力

李晓巍等研究表明非认知因素中情绪、动机和人格特质三个方面影响个体创造力表现。“大五人格”模型中的开放性、外向性两个维度正向影响个体的创造力,谨慎性、宜人性、神经质则对个体创造力产生负向影响。[10]

5.增加工资收入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赫克曼认为非认知技能得分增加1 个标准差,工资收入能增加4%-8%,而早期儿童时期非认知技能每增加一个标准差,成人后工作收入回报提高11.2%。[11]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12]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塑造人格健全、全面发展、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个体。2018年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父母最关注方面是“孩子考试成绩”的占89.2%,“人际交往”占10.6%,“心理状况”占20.45%。[13]调查显示许多父母对家庭教育认识有偏差,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关注孩子的知识学习,或是给孩子报才艺兴趣班、请英语私教、参加国外游夏令营等。近年来出现的高校投毒杀人事件,高智商犯罪现象,以及受到广泛关注的校园霸凌等问题,都能在家庭教育中找到根源,重要原因之一是父母只注重孩子认知能力(智力)的培养,而忽略非认知能力培养,导致孩子反社会行为和偏差行为的发生。实际上,非认知能力的培养是家庭教育影响子女发展的主要路径,是家庭教育的重心。具有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独立的性格、亲社会的行为才是孩子生存、赢得机遇、获得人生成功的基石。

(一)0-7岁是非认知能力培养的敏感期

0-7岁的孩子处在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时期,他们像海绵一样吸收周围的信息,接触新鲜事物,不断积累经历。这些经历在孩子生理和心理之间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的认知构建着孩子的大脑,孩子初步建立了自己的认知风格,个性特征和行为习惯。这个阶段是孩子能力发展的敏感期,也是培养其主动性、良好个性、责任心、自尊心、自制力的关键期。[14]

敏感期是指孩子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某种行为和技能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到影响。如果在能力发展敏感期,父母采取有效的手段,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能力就能得到有效和持续的发展;
敏感期一旦错失,即使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更多的时间,某种行为和技能的学习也非常困难,有些能力甚至无法弥补。父母要用心观察,把握孩子能力发展的敏感期,比如3岁前给孩子建立足够的安全感,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安全依恋关系;
4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懂得等待和忍耐,是培养自我控制力的敏感期;
2.5-4岁孩子自我意识产生的同时也迎来孩子人际关系的敏感期;
3-6 岁的孩子逐渐具有了理解和表达的能力,是建立规则意识关键期等等。敏感期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但相同的敏感期在每个孩子身上出现的时间段不一样,持续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程度也不尽相同,父母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

0-7岁的孩子主要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在影响孩子非认知能力的诸多因素中,父母的教育和引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在生命成长初期阶段中形成的人生观、人格特质对其今后的发展产生持续影响。

(二)家庭教育对孩子非认识能力的影响

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特别强调母亲和家庭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2021年出台了第一部专门规范和指导家庭教育的法律——《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家庭教育根本任务、内容和方法,指出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人,是孩子成长进程中的关键人物。父母的教育理念、教育孩子过程中表现的行为倾向、父母自身的教育水平等等都影响孩子非认知能力的发展。

1.家庭教育理念的影响

家庭教育理念决定父母教育孩子的态度、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品德修养、学业成就、行为倾向、心理等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主要方面,父母的家庭教育理念体现在父母对孩子不同方面的关注程度,正向的教育理念对孩子造成积极的影响,负向的教育理念则造成消极的影响。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避免用成人自认为是正确的方式强加给孩子,正确认识儿童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尊重儿童的个性,顺应孩子独特发展的特质,而不是视孩子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必须完全服从父母。父母用正确合理的期望激发孩子的参与和行动,孩子容易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父母提出过高的期望则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孩子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父母过于看重孩子的知识技能,采取溺爱或专制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紧张等等影响非认知能力培养的质量。

2.父母自身行为方式的影响

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模仿能力,通过无意识和有意识的模仿他人,逐步内化,从而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父母是孩子最经常模仿的对象,父母生活中良好的习惯,认真对待工作,积极乐观向上,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能有效地控制冲动等等,都在一言一行中影响着孩子;
父母与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爱、尊重与平等,在语言上进行有效的沟通等,都在以自己的行为告诉孩子如何对待他人;
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重视孩子表达的意见和情感,给予孩子决定自己的活动的机会,孩子的社会适应性更好。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常出现不良行为,比如待人冷漠、经常与人吵架、不遵守公共规则等等,孩子会慢慢习得不良的行为。

3.家庭经济地位的影响

很多研究文献表明,家庭经济地位影响孩子非认知能力的发展。[15]较高家庭经济地位和教育水平的父母多采取民主型和权威型教养方式,能为孩子创设理解、平等的家庭环境,注重亲子沟通,对孩子感兴趣,积极回应孩子,参与孩子教育的程度也更高,对孩子的成长有严格地规划,能有效促进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较低经济地位的家庭多采取否定性、控制性的行为,少有亲子互动,多采取严历的纪律,要求孩子服从父母,较少干预孩子的教育,倾向于孩子自然成长。

家庭是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应该加强科学育儿知识学习,遵循家庭教育的特点,关心孩子的情绪,自我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的状况,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促进孩子的非认知能力发展。下面以四个核心非认知能力为例开展探讨。

(一)在亲子互动中培养情绪调节能力

“大五人格”模型中的神经质与情绪调节能力负相关,尽责性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正相关。情绪是个人面对周围的状况和事件的反应,[16]或者说是个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求与喜好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体验,进而表露出一种趋近或回避行为反应。情绪调节能够促使人的情绪顺应社会的需要和维持心理健康。具有较好情绪调节能力的个体情绪趋向稳定。

儿童情绪调节能力是在亲子互动中习得。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教育的核心是亲子互动,亲子互动内容越丰富、越频繁,对良好情绪调节的形成越有帮助。首先,父母做好示范引导,在互动过程中对待事情始终保持良好的、积极的情绪,父母展现出快乐、感兴趣和好奇等,都是孩子获得积极情绪体验的源泉和榜样,潜移默化下孩子也能用积极的情绪表达自己。如果父母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做出静止的、闷闷不乐的表情,那么,孩子也变得闷闷不乐。父母经常忽视孩子,情感上表现出冷漠,将导致孩子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遇到困难就哭、乱发脾气。其次,要调动孩子情绪调控的潜能。鼓励孩子与父母谈论自己的感受,帮助孩子认识不同的情绪类型和感受,不断丰富孩子的情感经验。在交流中向孩子传达具体的、可操作的情绪管理策略,孩子学会使用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去处理冲突和调控行为。比如当孩子有消极情绪如悲伤、愤怒等,父母应倾听、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表达,帮助他学会宣泄,可以采取孩子感兴趣的东西,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也可引导孩子思考这些不愉快事情可能带来的其他积极影响,用愉悦的想象来应对消极的情绪体验。第三,父母创造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给予孩子情感上的关爱和支持,避免情绪化回应孩子。受到极端的否认、情绪失控似地斥责甚至虐待的孩子,容易体验消极情绪,对消极情绪体验的调节能力差。

(二)在父母的陪伴与情感认可中增强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种内在的情感,但却影响着个体外在的行为,是个体对自身能力、价值等的肯定和确认程度。首先,父母陪伴与关爱能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及自信心。心理学家马斯洛研究发现安全感强的人具有较高的自我认同,而缺乏安全感的人常常表现出严重的自卑和敌对情绪。家长陪伴孩子的底线时间是每周21.2 个小时,[17]父母陪伴子女的时间越多,孩子感受到关爱,越有利于健康亲子依恋关系的形成,能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和自信心。父母陪伴并不仅仅是接送孩子上课、陪听课、辅导作业,高品质的陪伴需要情感投入,需要言语交流,与孩子共情,比如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玩游戏,开展家庭讨论等等。其次,孩子在父母的教育态度和教养方式一致的环境里成长才会有足够的安全感,有利于自信形成。得到父母鼓励与认可的孩子主动性更强,更自信;
经常受到父母“冷漠与惩罚”回应的孩子则自信心不足。第三,父母奖惩分明的引导有助于孩子自信心形成。父母能够给予孩子明确的规范,在一定规范内尊重孩子的行为,对孩子既有约束又给予适当的自由,有利于孩子明确目标,同时增强他们完成目标的信心。

(三)在生活中锻炼孩子意志力和自我控制力

意志力和自我控制力都是非常重要的非认知能力,意志力是指人们为了达成自己较为长期的目标而坚持不懈的能力。中国古代教育家孟子的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至今仍是中国家庭教育孩子的基本理念之一。美国心理学家米歇尔教授著名的“棉花糖测试”表明如果孩子在四五岁时具备自我控制能力,那么他在长大以后取得人生成功的可能性就会更大。自我控制能力就是孩子控制和约束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能力。意志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并非生来就有,更多是后天培养。

1.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

父母对孩子的管教避免过于强硬,片面要求孩子绝对服从父母,要敢于放手,给予孩子自我管理的机会,比如让孩子自主支配时间,早上自主起床,晚上定时睡觉等等。在孩子能力范围内的事情,由孩子自己做决定,孩子独立处事的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2.相机而教

意志力的培养不是人为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孩子,或者忽视孩子发展规律,苛求孩子完成能力范围之外的任务,而是要为他们提供包括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等方面的机会,允许他们大胆尝试与犯错。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是父母进行教育的好机会,比如当孩子无法坚持想要放弃,鼓励孩子面对困难和失败,学会忍受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孩子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关键的支持和指导,一起顺利完成任务。随着锻炼机会增多,难度逐渐增加,孩子在不断的努力与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渐拥有坚忍不拔的意志。

3.延迟满足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小事来推迟满足感,训练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有意识地不在第一时间给予满足,而是让孩子学会等待,让孩子付出劳动或努力后才予以满足。比如当孩子喜欢上了一件玩具,父母可以告诉他,等过生日时再买,或者让他帮忙洗碗后才买。

4.建立规则

用规则帮助孩子控制冲动,比如建立有规律的作息,每天饮食、睡眠、休息、盥洗,游戏、外出等等,都有较为稳定的时间和合理的程序,让孩子明确知道自己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该做什么事情。比如玩具要收拾归位,饭前要洗手等等。当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表现有增进,父母应及时表扬,以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

(四)创设良好的家庭交往环境,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个体要取得发展与成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支持,而形成一种社会支持的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人际交往。人际交往能力指个体在群体、团体内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陈虹在小学低段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状况研究过程中发现,很多父母不注重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对孩子进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缺乏科学性的措施。孩子在社会化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人群,人际关系也慢慢复杂起来,人际交往技巧却不成熟,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和赢得他人的好感,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看法,遭到别人误会时不知道怎么去解释;
有的孩子常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关注别人的感受,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无法解决与同伴之间的矛盾;
甚至有些孩子将自己和外部世界隔绝开,总是选择单独行动,无法融入其他孩子的活动,不敢参与社交活动。[18]在人际关系形成的早期阶段,让孩子接受良好的交往启蒙,对其长大后的人际交往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示范引领,为幼儿树立良好的交往榜样。家庭成员之间和谐友爱的互动,孩子通过与父母的亲密交流和互动,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如果父母与孩子经常产生冲突,缺少对孩子的鼓励、支持和肯定性互动,容易导致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出现无法得到别人的支持和社会适应性问题。其次,创设条件,鼓励孩子参与交往活动。父母提供孩子与人交往的机会,比如允许孩子串门,邀请同伴到家做客等等。通过模仿别人行为,交往练习,反思和改进,孩子逐渐学会互助、合作和分享,从而习得与人交往技能。再者,传授方法,帮助孩子掌握交往技巧。父母要教孩子正确的与人交往的方式,传授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礼仪,引导孩子按照社会价值取向,社会道德规范来做事,比如在公共场所主动排队,遵守规则和秩序,不打扰和影响别人,不给别人带来麻烦,尊重别人等等。在交往过程中如果发现了一些问题,父母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与评价。

非认知能力是孩子学业发展乃至个人终身发展的重要因素。有效的家庭教育策略对于孩子的非认知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父母要学习如何培养非认知能力的相关知识,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视孩子为独立的个体,充分尊重孩子,在日常生活、游戏、运动中通过亲子陪伴、亲子交流,因势利导,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意志力、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信心等,从而影响孩子非认知能力的形成。

注释:

[1]Heckman,J.J.,and Y.Rubinstein:The Importance of Non-Cognitive Skills: Lessons from the GED Testing Program,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1,91(2):145-149.

[2]David Wechsler:Cognitive,conative,and non-intellective intelligence,American Psychologist,1950,78-83.

[3]Goldberg.Lewis:An Alternative“Description of Personality”: The Big-five Factor Structur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0,59(6):1216-1229.

[4]Skills for Social Progress:The Power of Social and Emotional Skills,published online.https://www.oecdilibrary.org/docserver/db1d8e59en.pdf?expires=1653809086&id=id&accname=guest&checksum=E22A9229DE78DA0700DD9271E15DB730,Apr 25,2018.

[5]Brow B W.Saks D H.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 Educational Reform and the contradictions of Economic Life,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76,37(2):340-492.

[6]李丽、赵文龙、边卫军:《家庭背景对非认知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17年第1期。

[7]Evaluation Criteria,published online.https://www.gsb.stanford.edu/programs/mba/admission/evaluation-criteria,Jun19,2022

[8]石义堂:《非认知因素的培养与教学方法改革》,《社科纵横》1999年第1期。

[9][美]亨利·M·列文:《教育如何适应未来——以美国教育为背景的探讨》,《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年第2期。

[10]李晓巍、刘艳、曾荣、王英芊:《非认知因素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11]Heckman,James,Jora Stixrud & Sergio Urzua: The Effects of Cognitive and Noncognitive Abilities on Labor Market Outcomes and Social Behavior,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2006,24(3):411-482.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2021 年10 月25 日,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zcfg/zcfg_qtxgfl/202110/t20211025_574749.html。

[13]《2018年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中国教育新闻网,2018年9月27日,http://www.jyb.cn/zcg/xwy/wzxw/201809/W020180927730230778351.pdf。

[14]朱智贤:《儿童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62-263页。

[15]张陈陈:《教养方式的阶层差异及其对儿童非认知能力的影响》,上海社会科学院硕士论文,2020 年。

[16][美]琼·利特菲尔德·库克、格雷格·库克:《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第286页。

[17]张天怡:《父母陪伴幼儿的行为特征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8年。

[18]陈虹:《小学低段儿童交往能力状况与培养策略的研究——以成都市龙泉驿区X 小学为例》,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年。

猜你喜欢个体情绪能力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发明与创新(2022年30期)2022-10-03关注个体防护装备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1期)2019-05-28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人大建设(2018年6期)2018-08-16小情绪风流一代·青春(2018年2期)2018-02-26小情绪风流一代·青春(2017年6期)2018-02-14小情绪风流一代·青春(2017年5期)2018-02-14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5期)2018-02-10How Cats See the World中学科技(2015年1期)2015-04-28情绪认同商业评论(2014年6期)2015-02-28

推荐访问:家庭教育 认知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