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论新时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3-06-18 10:50:03 来源:网友投稿

潘 丁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财务部 福建 厦门

在新时期背景下,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为提升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我国已颁布了一系列与内部控制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内部控制管理方面也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以此推动内部控制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有效应对内部管理风险。由于内部控制具备众多优势,必须在事业单位日常管理中实现广泛应用,不断挖掘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优化与升级,才能拓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新路径。

1.有利于维护事业单位内部秩序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作为单位管理的重要内容,存在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内部控制管控制度缺失、内部控制缺乏执行力、监督管理能力有待提升,上述问题都会影响内部控制管理效率。为维护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秩序,必须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细化内部控制管理流程,提升内部风险防范能力,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开展。对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流程进行约束,重点关注预算、采购、单位工程等环节,及时梳理与财务部门相关的岗位,有利于维护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秩序,实现人员与岗位权责的匹配,推动事业单位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2.有利于提升单位整体效益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时期,关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越来越完善,通过细化内部控制管理规定,有利于加强对事业单位各项活动的监督与管控,防止单位内部控制出现违规行为。作为管理人员,在开展内部控制时,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不仅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也能够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性,实现效益最大化。保障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不仅可为内部控制管理人员节省更多时间与精力,也能提升部门之间的合作水平,防止事业单位出现较大的内部消耗,为事业单位创造更大效益。

3.有利于发挥事业单位社会服务职能优势

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在于具备公共服务职能,在确保各项经济活动顺利开展的情况下,为群众提供便捷的社会服务。事业单位只有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群众的满意度,才可树立更好的社会形象,发挥事业单位更大的职能优势。事业单位通过完善内部控制流程,针对各项业务进行完善与升级,建立健全合理化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规避更多潜在风险,推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规范化运行,将事业单位的社会职能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1.缺乏较强的内部控制管理意识

目前,一些事业单位并未意识到内部控制管理的优势,缺乏对内部控制管理的正确认知,因而忽视了对于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管理。由于单位一些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相对较弱,难以跟进最新的内部控制管理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条例,缺乏参与内部控制管理的积极性,在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下,认为内部控制应由财务部门全权负责,并不需要其他部门的参与,便导致内部控制管理流于表面形式。

除此之外,一些事业单位由于受到编制的限制,存在一人多职的现象,例如针对单位的采购业务,通常交给财务人员,财务人员在购置过程中,由于缺乏对于品类的认知能力,在业务管理上也会遇到一些阻碍,难以提升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2.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

新时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效果不佳,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由于一些事业单位的管理机制与实际情况不符,无法为事业单位发展提供基础支持,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阻碍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的提升。新时期,国家虽针对内部控制管理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政策落实与衔接存在不合理现象,如果事业单位并未严格按照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执行管理任务,便不利于权责的细化分配,使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失去原有作用。

一些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难以拓宽管理范围,仅局限于财务收支、预算管理,难以实现管理内容的全覆盖,无法实现深入分析,如果无法结合事业单位运行的实际情况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很难发挥内部控制更大的价值。因此在完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时,必须结合新时代发展需求进行优化,严格按照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保障单位活动的顺利开展。

3.缺乏行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

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极其重要。但目前内部控制管理缺乏完善的预警机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并未及时规避财务风险,致使风险预警机制无法发挥应有作用。此外,一些事业单位在制定风险预警机制时,难以保障风险预警方案与财务管理目标一致,不能满足风险防范的需求,当风险发生时,通过预警机制无法及时解决问题,导致风险预警机制失去原有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在人员管理方面,一些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管人员缺乏较高的专业能力,同时单位更重视内部监督,忽视了外部监督,便会影响内部控制的风险防范效果。单位在缺乏内部控制监督的状态下,难以针对重大决策做出正确的判断,致使内部控制管理遇到更多风险问题。

4.内部控制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大数据技术也逐渐应用到各个行业,事业单位应加强对于大数据的应用,实现有效数据信息共享。信息管理已成为当前事业单位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信息技术已逐渐应用于业务活动。

针对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依然较低。如果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沿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与时间,也会导致内部管理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无法实现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融合,致使内部控制管理制约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有序进行。

5.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目前,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更重视经济效益的提升,并未从深层次挖掘内部控制管理涉及的内容,导致管理流程缺乏核心内容,阻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一些事业单位在管理体系的建设方面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内部控制体系与管理措施无法匹配,致使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缺乏系统性,不利于管理效率的提升。

比如,针对单位的年度预算管理,一般由财务人员负责,但财务部门缺乏与其他部门的沟通,难以按照统一的管理标准进行年度预算,致使最终预算结果与财务部门的实际情况不符,无法发挥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作用与优势。

1.增强内部控制管理意识

为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质量,应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增强内部管理意识,要求管理人员从自身做起为,制定清晰条理的内部控制管理规则,将内部控制管理各项职责明确到个人,使单位人员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也要接受单位人员的监督,防止出现职权滥用的现象。事业单位管理者应积极学习其他单位的管理方式,在实践过程当中不断总结经验,结合目前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及时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应增强自身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以此为单位人员做好表率,要求全体人员重视内部控制管理,保障内部控制管理发挥更好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内部控制管理的主要部门为财务部门,在内部控制管理建设过程中,应要求财务部门定期开展与内部控制有关的培训工作,实现内部控制管理的全面渗透,促使单位人员学到更多内部控制管理知识,加深对内部控制管理的理解,积极转变传统的内部控制管理理念,为提升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的氛围。内部控制工作存在较强的系统性,事业单位必须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掌握更多的内部控制管理方式,提升自身职业道德水平与责任感,才能为内部控制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为保障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开展,首先,应保障管理人员严格遵循管理制度,在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的允许下提升当前管理水平,在制定管理制度过程中,应结合新时期事业单位发展需求,不断创新管理制度,按照事业单位管理情况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以及管理规划,结合单位内部的业务进行全方位梳理,重点加强关键业务内容的管控,实现管理内容与管理制度的匹配,以此完善当前的管理制度。

要想使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工作积极性,也应注重绩效考核工作,将内部控制管理与考核机制相结合,针对考核结果及时进行公开,保障内部控制管理具备更强的有效性。事业单位只有实现内部控制制度的细化处理,实现内部控制管理的明确分工,在监督检查机制的约束下开展监督工作,才能有效地解决内部控制中遇到的问题。

3.健全风险预警机制与监督机制

风险预警机制在内部控制管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在短时间内预测财务风险,因此,设置风险预警机制具有必要性。单位应加强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意识,具备识别风险的能力,积极引导全体人员参与风险管理过程中,实现风险管理的全覆盖,加大风险管理的宣传力度,提升单位的风险防范能力。管理人员必须提前对各类风险进行预测,有针对性地建立可行性更强的预警机制,以此及时应对紧急风险。为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可在绩效考核帮助下解决管理难题,实现风险预警与绩效考核的双向运用,通过两者充分融合实现内部控制的高质量管理。在完善风险预警机制时,应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风险进行精细化分析,当风险达到事先预定的警戒值时,及时向管理人员发出警报,从而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风险解决方案,促使单位的风险防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此外,为完善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应保障内审机构的独立性,以便于约束单位的各项活动,作为单位管理者,应对下级人员进行实时监督,组织单位人员积极参与单位培训活动,针对财务管理开展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提升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监督水平。

4.重视内部控制的信息化管理

事业单位与一般企业相比,在内部控制管理方面涉及内容更加宽泛,具备更强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如果依旧沿用落后的人工管理模式,在数据计算与应用过程中不仅浪费更多时间,也会增加事业单位的人力成本,很容易受到主观因素影响而出现数据差错。为提升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必须实现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要求管理人员积极学习信息技术,提升数据分析与管理能力。

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相关数据实时更新与共享,保障各部门及时沟通,搭建起内部控制信息化桥梁,以此为内部控制管理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在开展数据分析时,应确保数据结果可为后期决策提供合理依据,使数据管理紧跟事业单位各项活动,激发信息管理系统更大的应用价值。事业单位各部门针对内部控制管理具体环节进行沟通时,通过运用信息管理技术,也可提升部门之间的默契程度,防止发生不必要的矛盾。

5.完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事业单位本身的社会服务性,为展现内部控制管理效果提供了良好平台,通过完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服务形象。作为内部控制管理人员,实现内部控制管理的优化与升级,结合当前发展情况建立可行的内部控制体系,明确内部控制管控目标,结合内部控制管理模式与实际特点,重点关注内部控制管理涉及的各部门工作内容,加强对于内部控制数据的整合与应用,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管理数据库,以此保障内部控制的安全性。

事业单位在开展内部控制管理时,应对内部控制管理的价值进行精细化分析与研究,针对事业单位发展的各个阶段完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使内部控制管理具备较强的执行力,在实践中完善内部控制流程,将各项业务管理纳入内部控制当中,确保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与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相互制约,防止内部控制出现风险问题。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依旧存在较大进步空间,应结合目前内部控制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思想上提升对于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视程度,实现部门之间的积极配合,要求单位全体人员参与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内部控制管理必须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影响内部控制水平的因素,以此规避财务管理当中遇到的风险问题,从而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保障单位财务管理发挥更大作用。作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者,应具备强烈的管理意识,合理应用信息化平台提升工作效率,尽快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推动事业单位健康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预警管理人员事业单位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活力(2021年4期)2021-07-28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年8期)2021-01-22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现代经济信息(2020年34期)2020-06-08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3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火控雷达技术(2016年3期)2016-02-06预警个啥小说月刊(2014年11期)2014-04-18

推荐访问:新时期 内部控制 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