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开启养老保险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时间:2023-06-17 17:25:03 来源:网友投稿

■文/亓 涛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5 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 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阐释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科学谋划了未来5 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报告高瞻远瞩、内涵丰富、系统深刻,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体现了全党智慧、人民意愿和时代要求,是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为我们推进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认真学习领会***的报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信心。

过去5 年和新时代以来的10 年,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关键环节的重点改革,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明显增强。这10 年,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

萧军∕摄

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具有中国特色、覆盖全民、统筹城乡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逐步形成。开展养老保险顶层设计,进行了总体规划。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建立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全面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统一职工养老保险单位费率,启动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均衡省际之间基金结构性矛盾,支持地方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出台个人养老金制度,填补了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的制度空白。

覆盖面持续扩大。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精准推进重点群体参保。2012 年到2022 年6 月底,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7.88 亿人增加到10.4 亿人。

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建立实施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稳步提高养老保险待遇,着力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2012 年到2021 年,企业职工月人均养老金从1686 元增长到2987 元,城乡居民月人均养老金从82 元增长到179 元。

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截至2022 年6月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6.85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继续做大做强社保基金战略储备,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有序开展。健全基金管理监督和风险防控体系,完善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的运行机制,确保基金安全。

发挥助企纾困作用。为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特别是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紧紧围绕保市场主体、纾困中小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多次降低社保费率,五项社保总费率从41%降到33.95%,特别是养老保险单位费率由20%统一降到16%,有力促进了实体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2020 年实施力度空前的社会保险费“减免缓降返补”政策,2022 年出台助企纾困政策,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等三项社会保险的单位缴费部分,得到企业和各方的广泛认可。

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围绕“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的服务宗旨,从中央到省、市、县、乡镇(街道),统筹城乡的5 级社保经办管理服务网络基本形成,管理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群众社保事务就近办、线上办、快速办更加方便快捷。截至2022 年6 月底,社保卡持卡人数达到13.6 亿人,其中电子社保卡持卡人数达到5.75 亿人。10 年来,围绕全民覆盖、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我国建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养老保险体系,为全体国民“老有所养”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过去10 年,我国养老保险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在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需要我们坚持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推动社会保障事业行稳致远;
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共同富裕,把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作为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制度引领,围绕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等目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坚持与时俱进,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思维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前进;
坚持实事求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之上,不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党的二十大对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作出了部署,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方向,提出了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基本养老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加快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和安全监管体系等明确要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新型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的新挑战,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持续深化改革,健全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养老保险体系,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继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重点推动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群体参保。完善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政策,引导更多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人员纳入养老保险制度,努力实现应保尽保,推进长期持续参保。

完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强化制度的规范性,促进制度公平统一。做好全国统筹资金调拨,完善中央和地方政府责任分担机制,压实地方政府基金管理主体责任。建立有效的考核奖惩机制,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

健全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坚持“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晚退多得”,待遇水平与本人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和退休年龄紧密挂钩。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合理调整基本养老金,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加强基金监管。坚持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风险防控,严格基金监督,提升管理水平,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套保或挪用贪占等违法行为,筑牢社保基金安全底线。加强基金收支预测预警和风险防控。

大力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在发挥基本养老保险主体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企业年金政策,加强宣传,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进来,逐步增强制度的吸引力,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推动职业年金市场化投资运营平稳规范。建立和发展适合中国国情、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市场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实现对基本养老保险的有效补充。

提升管理服务效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国统一的信息系统,发挥好社会保障卡的综合服务功能。坚持新型经办服务与传统经办服务相结合,特别是针对老龄化社会需求,畅通为老年人代办服务的线下渠道,提高适老化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获得更满意的服务体验。

猜你喜欢养老金社会保障养老保险社会保障四川劳动保障(2021年9期)2022-01-18社会保障四川劳动保障(2021年7期)2021-12-02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疯狂英语·新悦读(2021年10期)2021-11-23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金融年鉴(2021年0期)2021-08-25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金融年鉴(2020年0期)2020-01-16论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及其当代启示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1期)2016-11-24您的退休养老金足以养老吗?金色年代(2016年6期)2016-09-29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中国老区建设(2016年8期)2016-02-28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当代工人(2014年23期)2015-01-19

推荐访问:养老保险 高质量 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