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回授法教育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3-06-17 15:55:03 来源:网友投稿

卞月秋,戴文慧,王 茜,乔书琴,胡莉莉,周丽娟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临床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方式,可显著降低病患的肾脏压力、减轻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往往伴随着漫长的透析疗程,在此期间透析容量的异常则会促使患者体液以及血压发生波动,增加心血管损害等并发症状,严重影响其生命质量[1]。而容量管理则是针对此情况,通过实施容量负荷监测来规避容量风险的自我管理方法[2]。大量研究证实,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命质量与容量管理息息相关[3]。而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早已无法满足透析患者对于熟练掌握容量管理的护理需求[4]。故更需要一种适合且完善的教育模式,以提高患者对于容量管理更多的认知以及治疗依从性。回授法是指对教育者进行健康教育后,通过患者复述、演示来评估其理解及掌握程度,对于其未理解或理解偏差的信息,则再次进行教育,直到完全掌握为止[5]。该方法适用于所有的人群,近年来也被临床逐步应用于各类慢性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力求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6]。目前,针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管理中健康教育应用回授法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将回授法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管理的健康教育中,以期为该类患者开展回授法教育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本院血液透析中心行血液透析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中21例男性,13例女性;
年龄在48~76岁之间,平均为(62.35±4.53)岁;
观察组中20例男性,14例女性;
年龄在50~78 岁之间,平均为(61.25±4.76)岁。对象组间一般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经临床确诊尿毒症、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小球炎等肾脏疾病,且均处于终末期;
(2)透析超过6个月者,临床病历完整清晰,具一定治疗依从性;
(3)无其它心、肝、肺等重大器官或功能性疾病;
(4)对象自愿原则签订同意书。排除指标:(1)恶性肿瘤者;
(2)精神疾病、沟通障碍者;
(3)病情加重或其他原因而无法坚持参与本研究者。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干预及健康教育,医护人员需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有关容量管理的方法、目的、效果、注意事项等。加深患者及其家属对容量管理的了解,树立正确认知。统一分发健康教育手册及容量管理资料手册,由患者自行设置容量管理计划,之后遵照计划实施容量管理。观察组则就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回授法健康教育模式,具体如下:(1)成立专项小组:小组包含本院1 名专业的肾内科医生(小组长,主要责任包括制定教育方向、计划以及效果评价等)、2 名以上血液净化专科护士(教育成员,主要责任包括实施健康教育)。成立小组后立即开展基于回授法相关理论健康教育的技巧培训。再依据组员自身临床经验、梳理相关知识制作健康教育手册、视频,并保持对回授法实施的统一性。(2)初步教育: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详细讲解健康教育手册、视频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充分了解容量管理的具体内容、目的等。讲解中需注意语言、态度,保持循序渐进的节奏。讲解内容需突出主题,并争取让患者掌握,讲解可保持一定时间(半小时)反复进行。(3)内容复述:当完成最初的教育内容后,需让患者复述其讲解的具体内容,耐心的提问,必要时可让患者予以演示。演示中需营造轻松的气氛,注意患者态度、配合程度,若患者出现焦虑、不耐等负面情绪及时疏导。(4)效果评价:待患者复述与演示结束后,对其掌握程度作出客观的评价,让患者充分认识自身的状态。若掌握程度不理想则可反复进行上述操作。(5)澄清及结尾提问:针对患者未理解或掌握的内容再次进行详细的诠释,必要时可联系前后知识再次予讲解。若发生反复讲解后患者仍无法理解的情况,可更换宣教方式或宣教者,力求患者充分掌握健康教育内容。当全部教育结束后,应采用开放式的提问予以结尾,诸如“您还有不懂的吗?”。若患者能够保证全面理解教育内容则本次教育结束,若不能则可重复上述操作。

1.3 观察指标 判别比对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以及容量管理、治疗依从性评分情况。首先依据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得分越高提示病患心理状态越差。其次依据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定两组干预3 个月后生活质量情况,内容涉及: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状况4个维度,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提示病患生活质量越好。最后依据本院自行拟定设计的《容量管理行为调查量表》与《治疗依从性量表》评估两组干预前后容量管理与治疗依从性评分,容量管理量表涉及透析相关指标、饮食以及并发症等多个维度,共计9 个条目,每个条目赋予(Likert4 级评分法)0 至3 分,总分27 分,得分越高提示容量管理越理想;
容量管理行为调查量表内容效度为0.882,总体Cronbach′sa系数为0.818,总量表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981;
治疗依从性量表则涉及液体摄入依从、用药依从、透析依从等多个维度,共计10个条目,每个条目赋予0至3分,总分30分,得分越高提示治疗依从性越理想;
治疗依从性量表内容效度为0.891,总体Cronbach′sa系数为0.823,总量表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989。

1.4 统计处理 本研究选用SPSS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若呈非正态分布则以中位数表示)均予±s表示,t 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 干预前,两组2 项心理状态评分比对所得未体现显著区别(P>0.05);
通过干预,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项比对所得提示均拥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对表 s,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对表 s,分)

组别对照组(n=34)观察组(n=34)t/P值组间(干预前)t/P值组间(干预后)时间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58.32±4.16 44.23±3.62 58.40±4.13 33.57±3.11-0.080/0.936 13.024/<0.001抑郁自评量表59.05±4.22 43.56±3.58 58.97±4.21 32.84±3.26 0.078/0.938 12.910/<0.001

2.2 两组干预3 个月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对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4项生活质量(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状况)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5 项比对所得提示均拥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2。

表2 两组干预3个月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对表 ± s,分)

表2 两组干预3个月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对表 ± s,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34 34生理功能16.52±1.62 19.33±1.98-6.405<0.001社会功能16.03±1.31 18.01±1.69-5.399<0.001情感职能17.05±1.27 19.16±1.98-5.230<0.001精神状况17.84±1.62 20.33±2.02-5.607<0.001总分65.78±3.81 81.63±4.21-16.277<0.001

2.3 两组干预前后容量管理与治疗依从性评分比对 干预前,两组容量管理与治疗依从性评分比对所得均未体现显著区别(P>0.05);
通过干预,观察组容量管理与治疗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项比对所得提示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容量管理与治疗依从性评分比对表± s,分)

表3 两组干预前后容量管理与治疗依从性评分比对表± s,分)

组别对照组(n=34)观察组(n=34)t/P值组间(干预前)t/P值组间(干预后)时间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容量管理13.45±2.26 18.72±3.12 13.37±2.23 22.25±3.40 0.147/0.884-4.460/<0.001治疗依从性15.15±2.46 20.81±2.86 15.11±2.44 25.32±3.11 0.067/0.947-6.224/<0.001

依据调查显示,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但由于初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终末期,肾脏功能已经被严重损害,导致人体代谢功能异常,有毒物质难以排除,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7]。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常用方式,该治疗措施能有效代替人体肾脏功能,帮助体内多余的电解质和有毒物质被清除,进而纠正肾脏衰竭导致的代谢紊乱问题。研究证实,维持性血液透析对改善患者的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具有重要意义。但需要注意,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不仅会将患者体内的营养物质带出体外,还会降低其身体免疫力,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等症状,同时还会伴随多种并发症,促使患者的耐受性变差,影响治疗效果。此外,长时间维持性血液透析还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导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8]。

容量管理是透析患者通过实施容量负荷监测来规避容量风险的自我管理方法。大量研究证实,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命质量与容量管理息息相关[9]。而如何让患者熟练地掌握容量管理,正确的健康教育必不可少。回授法健康教育属于“双向”传递信息的教育模式,其不受年龄及教育水平的限制,强调患者主动参与,反复学习。过程中尊重患者主观感受,重视患者对于教育内容的反馈结果,满足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适应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10]。教育中一改常规健康教育书面或口头宣讲的方式,成立研究小组后,拟定相关的容量管理教育资料,将难以理解的疾病知识等内容制作成小视频,通过视频教育模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讲中增强了护患的交流沟通,使患者感受到被重视、被关心、被爱护,充分调动了患者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在患者主动认知疾病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进健康教育中[11]。同时,该教育方式也能明显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使其意识到自身对于容量管理的主导地位,通过对于教育内容的反复理解、演示,进一步提高自我容量管理的能力,有效改善生活质量以及治疗依从性,更有利于临床治疗的开展。而依据本次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
观察组干预后4 项生活质量(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状况)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
且该组容量管理与治疗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果充分应证了回授法健康教育模式对于透析患者容量管理的理想效果。

综上,针对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管理中运用回授法健康教育模式效果优异,其能明显调节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增强患者容量管理能力与治疗依从性,更有利于临床治疗的开展与疾病的恢复。

猜你喜欢评量容量依从性基于成果导向的实作评量工具开发与应用黑龙江水产(2022年6期)2022-12-03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现代临床医学(2021年4期)2021-07-31水瓶的容量发明与创新·小学生(2020年4期)2020-08-14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销售与管理(2020年17期)2020-01-25基于“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动物微生物及免疫》课程评量方法的开发与设计现代畜牧科技(2018年11期)2018-11-12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职业辅导评量及启示现代特殊教育(2018年9期)2018-02-24IQ下午茶,给脑容量加点料学生天地(2017年19期)2017-11-06小桶装水发明与创新·小学生(2016年4期)2016-08-04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6年9期)2016-04-28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医学研究杂志(2015年11期)2015-06-10

推荐访问:透析 患者 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