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涉农高校“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育的思政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时间:2023-06-17 14:30:03 来源:网友投稿

□亓晓飞 陈慧文

[内容提要]培育“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涉农高校重要使命和责任担当。针对当前涉农高校对学生“知农爱农”教育匮乏、课堂教学体系构建不够完善等问题,应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农兴农为己任,在“四全育人”中贯穿、在“五育并举”中渗透、在“耕读文化”中创新知农爱农教育,为涉农高校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高校农业教育创新改革、以综合人才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中国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世界经济发展失衡,给中国经济增长造成了明显冲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征程上,各项政策对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涉农高校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乡村全面振兴不仅需要农业技术、产业创新、基层治理等领域的专业人才,还需要能够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推动创新农业的现代农业高层次人才,特别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2019年9月5日,******在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强调:“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要求广大涉农高校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1]。这封回信代表着党和政府在新时代对涉农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命题。

2016年******在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时指出,高校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2]。其中,为谁培养人是政治功能,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目的,如何培养人是教育方法,它们有机结合共同构成了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涉农高校应在此基础上,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引导、培育涉农高校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一)有助于完成“为谁培养人”的社会功能

相对于“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处于更为重要的位置,因为其决定了培养人才“为谁服务”的社会功能。******强调,“我国的高等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3]。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更是把教育提到“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新高度。“为谁培养人”代表着教育的初心,这一要求提升了对教育的根本认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现实性,为新时代立德树人工作指出了根本遵循,符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要求。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4]涉农高校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根本目的,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旗帜鲜明地展现出社会主义涉农高校的办学性质和办学特色,确保社会主义基本方向,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二)有助于实现“培养什么人”的教育目的

人才素质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速度和长治久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执政策略、发展理念随着时代不断进步,教育的目标也必然要紧跟时代步伐进行相应的调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新时代涉农高校要积极响应落实******重要回信精神,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培养相融合。涉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清晰自身“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心理调节能力、视野层次的培养,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胸怀大志、扎根基层、艰苦奋斗,服务新农村建设,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培养出有知识、有能力、能创新、多层次的综合型“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三)有助于明确“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方法

教育可以使学习者汲取知识,具有促进思想传播、陶冶情操、塑造三观的重要功能,肩负着为社会发展、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提供智力支持的重要使命。不同国家的国情、历史等背景,决定了其具有不同的教育发展路径,并选择各具特色的教育方法。“怎样培养人”即教育的方法,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是影响“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目标是否实现、“为谁培养人”这一社会功能是否完成的关键因素。党的十九大强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6],明确了教育方法。立德树人把“立德”作为根本,强调“德”,就是强调思想政治和价值观念的培养;
把“树人”作为中心,强调“树”,就是强调培养、锻炼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立德”是前提和基础,“树人”是目的和结果,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于这一根本任务之中。涉农高校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就是要坚持“立德”和“树人”并重,遵循教书育人的规律以及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改革和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用农业特色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特色,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近年来,涉农高校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增强农科特色,不断探索创新科研教育体制,为农业农村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我国涉农高校“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知农爱农”教育匮乏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由教学方案、教材方案、学科方案、管理方案等部分组成,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渗透贯穿其中,才能充分发挥作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相对宏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导向性作用。而当前我国大部分涉农高校并未明确要求要对学生进行“知农爱农”教育,涉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虽然提出专业相关要求,但多为涉农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方面,并未对价值观念、情感方面做出要求。未将“知农爱农”嵌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下“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缺乏系统全面的规划。同时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新要求贯彻得不够系统全面、学习理解得不够深入,因此责任意识较弱,缺乏理性认识,导致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难以高度渗透、融入,没有做到育才和育人、立德和树人融会贯通。高校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考核测评体系,导致课程思政教师积极性不高,育人效果不理想。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宣传我国农业发展史,进行农业农村现代化教育等举措是为了对高校学生进行农业历史文化的价值观念培养,引导学生增强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但由于大部分涉农高校未能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建全一套科学合理、循序渐进的立体化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尚未与专业课教育深度匹配,渗透其中并发挥出作用,难以为“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教育提供积极有效的支撑。

(二)课堂教学体系构建不够完善

课堂教学是涉农高校进行“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高校课程主要分为思政课、专业课、实践课三种形式。随着涉农高校教育方案的不断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从专门的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打造“大思政课”,从专人教发展到人人教,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近几年高校重教轻育的现象,但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仍不够完善。首先,思政课和专业课协同育人的教育合力仍未形成,各部门协同育人的教育机制尚未成型。教育部明确要求高校要建立“十育人”体系,即要“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7]。涉农高校应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大国三农”情怀,加强顶层设计,缕清各部门体系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加快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把“应然效果”落实成“实然效果”。但当前高校中担任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育人主体未能快速适应系统推进、协同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各学科、体系各司其职,局限在各自的责任范围和职责领域内,未达成育人目标和职责共识,导致育人资源和信息难以共享,缺乏畅通的协调机制,育人合力自然难以形成。其次,思政课的核心地位和引领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参与度不高,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充分融入“知农爱农”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课程教学的内容上缺少“知农爱农”的育人维度,部分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对新农村建设缺少直观的体验和感悟,“大国三农”情怀相对较淡,在教学过程中难以积极主动地融入“知农爱农”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最后,实践课偏向于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涉农高校未能与涉农企业、产业技术示范园等实践基地建立密切联系,学生在课程中未能更好地学习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培育“大国三农”情怀,课程思政未能发挥其主渠道作用。

(一)在“四全育人”中贯穿知农爱农教育

1.协同育人,推进全员育人

首先,社会要加强对思想教育工作的宏观调控和全面领导,打造良好的知农爱农教育氛围,要加强顶层设计,及时解决“四全育人”贯穿知农爱农教育过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对涉农高校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部署,调动全员育人的积极性和使命感,引导不同的教育主体根据自身能力和所处环境,从一切可利用的育人资源出发,积极配合涉农高校这一育人的主战场,为涉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正面环境。其次,高校要树立多元主体共治理念,完善体制机制,调动全体师生的主动性。******强调,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8]。因此高校要重视教师的作用,加强教师的党风党建工作,设立完善教师党组织生活制度,定期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知农爱农教育和主题党日活动,将学生的价值引领、素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等因素列入教师的考核评估体系,制定出标准丰富、方法科学、内容合理的育人评估机制,构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双重考核体系,鼓励支持教师广泛开展乡村建设服务活动,提升其“四全育人、协同育人”的教育意识、责任意识,提高其知农、爱农、为农的使命意识。最后,教师要尽快达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标准。涉农高校教师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充分认识到“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具有政治性、价值性、思想性的特点,提升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针对性和亲和力,通过提高自身师德师风素质,用良好的形象、健康的风貌、魅力的人格引导学生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荣,以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为荣。做到不仅“言传”,还要“身教”,通过自身的岗位精神和职业操守,潜移默化地发挥对学生价值引领的作用。

2.贯穿全程,推进全过程育人

全过程育人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学的全阶段全环节,连接学生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坚持高校不同阶段培养相贯通是共同推进全过程育人的重要基础,要采取“有层次、有步骤、有规划”的循序渐进式教育方式,对各个年级的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打通入学、学习、就业各个环节[9]。涉农高校要根据高校学生校内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状态,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

一是关注新生入学教育。涉农高校要围绕新生完成角色转变、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为中心,发挥辅导员、班主任、优秀学长等主体的作用,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积极开展校训校史、知农爱农教育,并结合军训等迎新活动培养新生的集体意识、纪律意识、团队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通过推荐选任等方式组建一支最受学生欢迎的高水平、高素质思政课老师队伍,对新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发展目标教育、专业启蒙教育等各方面工作,使新生入学教育实现多层次、多范围、全覆盖。二是关注高校教育的中间过程。以强化专业认同感、培养专业学习兴趣、提高专业技术和就业技能、加强学风建设为中心,开展主题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学术讲座、农业科研竞赛、“三下乡”等方式,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为主线,贯穿于社会实践的全过程,对学生开展知农爱农层面的新农村建设情感教育、实践锻炼,既巩固专业知识,又可以用理论指导社会实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优势和特色,在“三下乡”等实践中真实地认识我国国情、了解社会,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能力和专业认同感,形成良好品质和优良作风,从知农爱农教育中体验成就感和价值感,为学生下一步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三是关注毕业生教育。涉农高校要加强毕业生社会责任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时代信念感;
积极开展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将所学知识以积极热情的态度投入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去,在时代的召唤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加强感恩教育,引导学生秉持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感恩精神,树立奉献社会的大爱情怀。

3.整合资源,推进全方位育人

共同推进全方位育人,各高校要将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协调教育力量,进行系统化教育。首先,充分调动第一课堂发挥主阵地作用。要将“知农爱农”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教育之中,打造具有强大魅力,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精品课程,合理利用大数据为基础的一系列新型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使思政课的教育更加智能化、个性化,鼓励、引导教师根据专业课特色,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立德树人功能和强农兴农元素,讲明知识、讲清价值、讲出情怀。其次,要拓展第二课堂,在校内营造良好的知农爱农氛围。校园文化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力的辅助工具,具有重要的育人作用。涉农高校要借助校园文化比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展演等活动,全方位、多角度的丰富第二课堂,将知农爱农、强农兴农、家国情怀等伟大情怀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为涉农高校培育“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最后,涉农高校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打造网络思想教育阵地,建立健全第三课堂。充分发挥网络媒介的育人优势,突破传统思想教育空间限制,建设学校、家庭、社会协调机制,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平台,整合、传播教育资源,引导舆论正确走向,使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四全育人”工作,实现涉农高校“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教育。

4.观念变革,推进全环境育人

“全环境育人”既包括了植根于有形物质世界的现实环境,又包括了依托于无形网络社会的虚拟环境[10]。不管是现实环境中的学校、家庭、社会,还是虚拟环境中的网络教育场域,两种教育环境都要以生产和传播信息为基础开展学习和教育,以此影响受教育者形成观念、养成价值取向,并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受教育者的行为指导,遵循“信息—观念—价值—行为”的链条[11]。结合当前疫情防控新常态的特殊时代背景,现实环境和网络虚拟环境深度融合已是势不可挡,涉农高校要变革观念,以“全环境育人”为指导思想,整合筛选两种教育环境的优质教育资源,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从顶层设计、底线思维、资源整合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形成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的良好态势。加强顶层设计要求涉农高校内部、各高校之间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调动全部门、全岗位、全学科,提升学校协调工作能力、优化教育教学格局,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强虚拟网络环境建设,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差异性,搭建一体化知农爱农主题公众号,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为主线,将学校精品课、专题课等同步上传至公众号,定期推送农耕文化、新农村建设等最新相关信息,引导学生思考并主动展开理论学习交流,使“大国三农”情怀深度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促进涉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全环境的有机协调。建设完善的知农爱农培养机制,同时还要借助社会资源,实现各个教育场域的深度融合。各高校要统筹不同教育环境资源,从差异化的角度正确看待并引导不同教育场域各自充分发挥其作用,不断进行网络教育环境优化升级。

(二)在“五育并举”中渗透知农爱农教育

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农业农村,提高克服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实现全面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需要大量厚德、睿智、强体、创美、爱劳的全面发展的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12]。因此,涉农高校要在“五育并举”中渗透知农爱农教育,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有机结合,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综合型人才队伍。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德育在五育之中是居于首要地位的,因为“德”具有社会属性,其他方面都需要用“德”的力量推动。涉农高校要实现“知农爱农”教育,就要引导大学生爱农村、爱农业、爱农民。只有爱农村的山清水秀、一草一木,才能对农村有归属感,才能具有使命担当,不骄不躁、脚踏实地地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热爱基层、扎实基层,是******对全体新型农村建设基层工作者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爱农民,就是要为农民谋幸福,只有爱农民,才能对农民有亲近感。引导学生把农民当成亲人,发自内心的认同和理解农民,不忘初心,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忠实实践者,为建设乡村振兴绘出美好画卷。

智育是使受教育者掌握系统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的教育,包括获取知识,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认知和创造能力[13]。智育是指大学生通过自己学到的知识去思考,进而来指导自身行为的能力。涉农高校应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强化在专业课、思政课堂以及社会实践中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知识的教育,同时也要连接理论内容和学生实践,帮助学生捋顺知识逻辑和心理逻辑,引导学生不仅要关注价值判断,还要重视事实判断,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要懂得培养自身服务新型农村建设的意识,成为具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知识的人才。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体质,培养他们的意志力的教育。******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14]体育一直是五育中最薄弱的环节,这里不单单指人的躯体,还包括体育锻炼、体育精神等重要内容,两者相辅相成。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意志力、责任感、忍耐力以及团队协作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涉农高校要引导大学生增强体育训练的意识,在运动和劳动中强健体魄的同时,还能舒缓压力、排解情绪,促进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美育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他们对自然和人造审美对象进行感知、判断、鉴赏、创造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15]涉农高校要引导学生发现青山绿水、小溪潺潺的自然美,发现单纯质朴、埋头苦作的人性美,开发创造更美农村的潜力,使学生在“知农爱农”教育中体验农村的美好。

劳育是培养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的教育。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当代价值,对于在全社会营造出重视知识、重视劳动人才、劳动创造的良好氛围,弘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辛勤劳作的传统美德具有重要作用。涉农高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让学生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了解乡情民情,学习乡土文化,对提升学生学农爱农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涉农高校在劳育中渗透“知农爱农”教育,就要多组织学生参加农业农村的生产、生活以及创造性活动,如山东农业大学每年都会举办为期三天的“三夏”劳动,即“夏收、夏种、夏管”,在学院各课题组老师的带领下,把课堂搬到农场,把专业知识实践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将理论知识与劳动实践有机结合,以知识指导实践、用劳动发现知识漏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精神,锻炼体魄、磨炼意志,增强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学习农业农村的基本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优良的劳动品质。

(三)在“耕读文化”中创新知农爱农教育

******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16]“耕”即为农耕,是封建社会中农民赖以生存的劳作活动,“读”即读书,是古代文人雅士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他们或以耕读为荣,或以耕读为锻炼心志、陶冶性情的爱好,“耕读结合”成为我国古代社会中一种最普遍、最常态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因此,耕读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涉农高校要与时代相结合,对耕读文化去粗取精、继承发扬,形成一种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提升涉农高校人才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新时代劳动观,增强文化自信。

1.涉农高校创新“耕读文化”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强调“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17]。涉农高校基于自己的办学特色,强化对学生进行耕读文化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耕读价值观念和劳动观,感受耕读内涵,增强耕读的能力,提高耕读技术水平,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长为国家需要的专业农学技术人才。涉农高校在“耕读文化”中创新知农爱农教育,对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2)有利于为乡村振兴战略培养人才。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贯彻落实******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指示中的重要精神,涉农高校要针对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技术,深化科教协同、产教融合,拓展耕读教育内涵与外延,创新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采取人才振兴保障措施,推动教育和劳动有机结合,打造出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现阶段,涉农高校应结合办学特色和各地农业农村育人资源,健全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深度挖掘提炼耕读教育元素,将耕读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实践课程带领学生走入农村、走近农民,感受乡村民情,学习农业文化,在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得到耕读文化理论学习的反馈,从而更加激发学生学农的兴趣,增强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脚踏实地的培养人才,推进耕读教育,对于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有利于发挥历史资源的作用。“耕读传家躬行久,诗书继世雅韵长”一直被很多家庭作为家训,寄托着长辈对后代的辛勤劳动、努力进取的教诲和期望。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耕读文化”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含义。“耕”最初是指古代的生产生活方式,现在也指体会过劳作的辛苦后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也代表着吃苦耐劳、勤恳奋进、踏实肯干的优秀品质。“读”不再是为了考取功名,成为正身清心、修身养性、谨身节用的方式。历史资源是德育的重要参考,学习耕读文化,提升个人素质修养,培养崇高的品德和良好习惯。在我国全面推行乡村振兴之际,涉农高校学习耕读文化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是赓续精神血脉,传承耕读文化的重要依托。

2.涉农高校创新“耕读文化”的举措

(1)提高高校教师综合素质,开展耕读教育,教师是关键。首先,组建一支多元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涉农高校进行耕读教育的重要保障。推动涉农高校普遍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依托中心开展耕读教育专项培训,提高教师耕读育人的意识和专业化水平[18],既要兼具崇高理想和道德情操,又要兼备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将政治立场坚定、立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人才吸收到耕读教育的教师队伍之中。其次,丰富教师队伍的组成形式。优化涉农高校教师队伍人才的配备结构,高度整合校内外的优秀人才资源,选聘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农林科技专家等兼任耕读教育导师,加强杰出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形成立体式人才培养体系,组建一支校企合作、专兼互补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从实践角度生动展示耕读文化并对学生耕读实践进行指导。

(2)培养学生的耕读意识。首先,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提出了劳动精神并首次规范了劳动精神的内涵,包括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劳动教育一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中的重要内容。涉农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强调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重要性,将其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将课堂拓展到乡村中、田野中,让全体学生广泛参与到耕读文化的学习中去,通过耕读教育,让农林教育走出“书本”、走下“黑板”,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山水林田湖草,涵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和奉献的劳动精神,增强学生在“希望的田野”干事创业的能力,积极引导学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其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教育的融合性。涉农高校要制定科学的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将耕读文化有机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教育中去,更好地发挥其协同育人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价值追求、提升人文艺术素养的作用,充分发挥思政课在耕读文化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立德树人为主线,将耕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在***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加强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宣传涉农高校中辛勤钻研、创新实干的优秀师生案例,实现思政课在创新耕读文化中有效发挥作用。专业课教育是涉农高校开展学习的主阵地,要将耕读文化合理地渗透到专业教学之中,不断挖掘专业课程中丰富的耕读文化资源,在实地考察、科研实验等专业科研过程中,体会到耕读的辛苦并养成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

(3)营造耕读传家的校园文化氛围,坚定文化自信,将中华耕读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涉农高校通过优化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规划,以耕读文化育人为着力点,让学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发挥先进集体或个人的模范作用,通过举办耕读文化相关宣讲活动,展示学校的教育成果和社会的模范典型,或者聘请劳动模范和典型工匠,在校内通过耕读文化、劳模事迹分享会等方式,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环境中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他们的人生经验,激发向榜样模范学习的热情。知行合一,立志强农兴农、践行知农爱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宏伟事业开拓奋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育人人才思想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人才云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思想与“剑”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思想是什么”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忘不了的人才之策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留住人才要走心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推荐访问:培育 教育体系 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