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基于古今文献分析梨膏临床应用特点※

时间:2023-06-14 09:25:07 来源:网友投稿

陶诗怡 张兰鑫 朱卫婷 张清怡

(1.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29;
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北京 100053;
3.广东药科大学研究生院,广东 广州 510006;
4.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养生康复教研室,北京 100029)

梨膏系鲜梨汁加或不加其他原料的自然汁或水煎液调入蜂蜜或糖进而煎熬浓缩成的膏剂,是我国传统膏滋的一种。梨膏历史悠久,制作简便且疗效肯定,不仅可用于中医临床,也是常用的食养食疗制品,在民间应用十分广泛,其应用价值值得探索和挖掘。本研究拟从文献出发,对梨膏的古今应用特点进行总结,以期为后续临床及科研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与文献依据。

1.1 数据来源

1.1.1 梨膏古籍记载 以第5版《中华医典》[1]为主要数据来源,以“梨”“梨膏”“梨煎”“快果煎”“快果膏”“玉乳煎”“玉乳膏”“果宗煎”“果宗膏”等为关键词,“正文”为检索范围,筛选梨膏相关记载,并通过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资源进行校对与补充。

1.1.2 梨膏现代研究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VIP)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4个数据库,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21年8月,整理梨膏现代药理研究。

1.2 数据筛选

1.2.1 纳入标准 ①古籍条目:古籍章节名字或具体论述中明确提到“梨膏”“梨煎”或以梨、蜜熬制成膏的条目。②现代药理研究:梨膏相关的现代基础实验、活性成分研究等明确梨膏药理作用的文献。

1.2.2 排除标准 排除符合以下一项或多项者:①古籍条目:以膏制丸者暂不纳入;
不同书籍中出现的同一条目,仅纳入1次;
梨膏组成不完整或经查询后仍无法修正完善者。②现代药理研究:重复发表或研究数据重复的文献(前者保留1篇,后者保留数据最全的1篇);
数据缺失经查询无法补充者。

1.3 数据库构建

1.3.1 梨膏古籍条目数据库 通过第5版《中华医典》[1]全文搜索梨膏相关条目,并根据事先所设计的Excel资料提取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摘录书名、章节、药物、功效主治等内容项,建立梨膏古籍数据库。

1.3.2 梨膏现代药理研究 借助EndNote X9软件剔除重复文献后,通过浏览标题、摘要和阅读全文逐步筛选文献,并根据事先所设计的Excel资料提取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摘录文题、第一作者、发表年份、梨膏活性成分及其作用等内容项。梨膏古籍和现代研究的筛选和数据提取均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各项完成后均进行交叉核对,意见分歧时通过讨论达成一致或与第3人协商解决。

1.4 统计学方法 建立梨膏古籍条目和现代药理研究数据库,分别对不同梨膏的使用频次、功效主治和现代药理作用等进行描述性分析,总结和探索梨膏古今应用特点。

2.1 梨膏种类统计 通过检索第5版《中华医典》[1],同时借助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书籍进行校对与补充,共采集梨膏相关条目2461条,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42条,涉及古籍27本。结果显示,梨膏种类统计中共涉及古籍24本,梨膏相关条目28条,包括梨膏、雪梨膏、水梨膏、楂梨膏、梨藕汁膏、润肺雪梨膏、玄霜雪梨膏、胡氏保肺雪梨膏、姜汁雪梨百花膏9种名称明确且有详细药物组成的梨膏。古籍中仅有梨膏名称或功效主治者此次不予记录。见表1。

表1 中医古籍梨膏种类及其组成统计

续表1

2.2 梨膏组成药物频次统计 梨膏组成药物频次统计显示,共涉及中药37种,以频次2倍中位数(即3)为界点,提取出14个主要药物成分,其中,梨汁、蜜、糖、萝卜汁、藕汁、姜汁等是最常见的成分。其中,蜜包括白蜜、炼蜜等,糖包括砂糖、饴糖等。见表2。

表2 中医古籍梨膏组成药物频次统计

2.3 梨膏功效主治统计 结合第5版《中华医典》[1]检索结果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书籍,对中医古籍记载的梨膏或组成包含梨膏的方剂的功效主治进行整理,古籍中仅有梨膏名称或组成者此次不予记录。结果显示,共涉及古籍21本,梨膏功效主治相关条目6条,可见其所载梨膏治病,多取其清热润肺,养阴益胃之功,病位多在肺。见表3。

表3 中医古籍梨膏功效主治统计

2.4 梨膏现代药理研究统计 通过检索数据库,初步收集文献991篇,根据梨膏药理研究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1篇[28-38]。结果显示,梨膏具有镇咳平喘、化痰、抗炎、解热、抗氧化、增强免疫、抗疲劳、抗肿瘤、抗应激、抗寒、肝肾防护作用、降血糖、抑菌等功效。见表4。

表4 梨膏现代药理研究统计

梨膏的组成可分为单味成膏与复方成膏。单味成膏即膏滋由梨汁与蜜组成,复方成膏即膏滋由梨汁与其他药物的汁液或水煎液以及蜜组成。从具体组方来看,梨汁、蜜、糖、萝卜汁、藕汁、姜汁等是最常见的成分。其制作过程可分为取汁、浓缩、收膏、装盛四步,先大火急煎,后小火浓缩,煎至滴水成珠时收膏即成。梨膏在应用时,或单用,或与汤剂同服,或以之为赋形剂,将其他药物赋形为丸,使药气徐徐沁入。而古籍所载梨膏之功效,多有清热润肺,养阴益胃之功,常用于治疗肺系感邪之咳嗽、痰证。如《张聿青医案》[20]“杨右感邪失表,邪伏肺腧,以致稍一感触,辄作哮喘”。患者因外感失治而致邪入于里,损伤肺气,肺气失调则治节失常,水湿停聚,聚而为痰。肺合皮毛,肺气虚则卫外不固,邪气侵犯则引动伏痰,气因痰阻以致肺失宣降,发为哮喘。若伏痰不去,则哮喘难以根治。其治以针药并用,内外同治,方以蜜麻黄润肺、宣肺平喘,石膏甘寒清热以助麻黄通宣肺气而不助里热、清泻肺热而不碍畅表,亦可缓膏滋之滋腻,川贝母润肺化痰,杏仁降气平喘,紫苏子降气止咳,合秋梨养阴润肺、化痰止咳,加冰糖润肺和中。梨汁与诸药汁相合,煎熬成膏,晚间或睡前服之,借徐徐药力以保肺,共奏宣肺化痰,理气润肺之功。

从研究结果来看,梨膏不仅可治胸膈之痰,还可通过组方配伍治疗它处之痰,不仅可治燥痰、热痰,还可通过组方配伍治疗风痰、痰中夹瘀及正虚生痰。治痰不仅要治已成之痰,还需治其生痰之本,治咳需注意“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先辨清咳嗽、痰证的病因、病位及寒热虚实属性,而后选用清热、润燥、行气、化瘀、通络、解表及扶正补虚等法,辨证使用梨膏,不可见咳嗽、痰证即用,否则有害无益。如《类证治裁》[25]“堂弟呛咳气急,脉弦数。适逢秋令,予谓此火刑金象也,当滋化源”。因患者误用梨膏止嗽,以致“入冬寒热间作,厥气冲逆,灰痰带红”。

通过检索四大数据库,共纳入现代文献11篇,现代药理研究统计结果显示,梨膏具有镇咳平喘、化痰,抗炎,解热,抗氧化,增强免疫,抗疲劳,抗肿瘤,抗应激,抗寒,肝肾防护作用,降血糖,抑菌等功效。在上述研究中,以报道梨膏镇咳平喘、化痰和抗炎作用方面的文献居多[28-31,36-37],这与中医古籍中所记载的梨膏功用以治疗肺系感邪之咳嗽、痰证为主相一致。同时,梨膏也被证实有增强免疫、抗肿瘤、肝肾防护、降血糖等作用,可见,梨膏临床应用前景是广阔的,其更多的药理作用值我们进一步探索。

本研究基于古今文献,分别对古籍中梨膏组成药物及其频次、功效主治以及梨膏现代药理作用进行整理和分析,对临床及科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现代研究中,关于梨膏的毒理学机制文献尚少,其毒性作用尚未见明确报道,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将梨膏药理作用与我国保健食品可申报的27项功能[38]进行对比,发现两者至少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缓解体力疲劳、提高缺氧耐受力、祛黄褐斑和对化学肝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6项功用相吻合,说明梨膏在保健食品的应用方面具有潜在开发价值,期待后期开展更多深入研究。此外,在我国各级非遗项目也可见多种梨膏,如何更好地传承技艺,创新发展,亦需要进一步思考与探索。

猜你喜欢梨膏梨汁药理中药药理学科简介现代中医药(2022年6期)2022-11-27中药药理学科简介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年6期)2022-11-23自制润肺止咳的秋梨膏科教新报(2022年5期)2022-02-28延胡索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8年11期)2018-11-30金川雪梨膏 止咳化痰好处多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年7期)2018-09-05甜叶菊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8年6期)2018-07-09刺梨汁对乙酸性胃溃疡大鼠血清TFF-2、EGF及NO的影响中成药(2017年5期)2017-06-13奶奶不爱喝梨汁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2016年31期)2017-04-15秋梨膏先生文学少年(有声彩绘)(2017年12期)2017-02-16蜜蜂、蝴蝶,甲壳虫乐队文学少年(有声彩绘)(2017年12期)2017-02-16

推荐访问:梨膏 古今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