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长津湖战役双方伤亡人数(通用4篇)

时间:2022-05-19 16:30:02 来源:网友投稿

伤亡,汉语词语,读音是shāng wáng,意思是指受伤和死亡的人,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长津湖战役双方伤亡人数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长津湖战役双方伤亡人数4篇

【篇一】长津湖战役双方伤亡人数

血染长津湖:志愿军九兵团伤亡数据揭秘

血染长津湖:志愿军九兵团伤亡数据揭秘东线部队第9兵团冒着大雪,在零下摄氏30度的恶劣气候条件下发扬英勇顽强、刻苦耐劳的优良作风,20军隐蔽前进

五十六年前的11月到12月间,在朝鲜东北部的长津湖地区,发生了一场对朝鲜战争战局极为关键,对作战双方却是极为惨烈的战役,那就是第二次战役东线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作为中国军队中精锐之师,严格执行隐蔽要求,迅速开进,成功包围了分兵冒进的美军王牌部队海军陆战队第1师与美第7师31团。在随后的激烈战斗中,装备简陋,粮弹不继的中国第20军和27军与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最先进对手浴血奋战,用血肉之躯对抗钢铁洪流,最终给予陆战1师以歼灭性打击,将第7师31团成建制歼灭,共歼灭美、英、韩部队13916人。在中国军队获得巨大战果的同时,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不少在国内解放战争时立下赫赫战功的战斗英雄和骨干壮烈牺牲,整个9兵团也减员严重,元气大伤。由于国内最权威的《抗美援朝战争史》(2000版)在第2卷第132页只记载了中国军队在第二次战役中伤亡3.07余万人,并没有详细记载9兵团的伤亡情况,因此现在对9兵团的伤亡情况就产生了争议。

根据《第一次较量》一书的记载,9兵团减员4万余人,其中冻伤减员3万多人,冻死4千余人。中央党史出版社的《开国第一战》在第295页的记载精确到了“第9兵团战斗伤亡19202人,冻伤减员28954人,冻死1000余人,冻伤后救治无效致亡者3000余人,减员总数48156人。”而《突击》第三期的《冰血长津湖(之二)》一文在28页则认为“长津湖之战志愿军战斗伤亡约为3万,其中阵亡一万余,冻伤减员高达3万余,其中冻死4000余。”几个数字一对比,有比较大的差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首先来看长津湖之战最让人痛心的冻伤减员情况。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在入朝前一直在准备渡海登陆作战解放台湾,因朝鲜东线战事紧迫,为把握战机,才在到达中国东北后没做停留,进行换装整训,就提前直接入朝作战。结果各种准备不充分,入朝时寒区服装来不及发放,加之对战区气候知之甚少,部队又是长期在中国华北驻扎和作战,缺乏高寒地区生活和作战的经验,防寒准备严重不足,人员衣着单薄。同时山路险峻,美军飞机猖獗,大量汽车被毁,粮食、被服、弹药补给运不上去,战区内人烟稀少,就地筹粮十分困难。部队进入战区后,没有住房,缺少粮食,只能在雪地宿营,而长津湖地区温度在当年11月下旬已经下降到零下27度。(见《抗美援朝战争史》(2000版)在第2卷第111-112页)志愿。军第9兵团在长津湖地区的作战,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在战役进行期间,战区连降大雪,气温平均在零下摄氏27度左右,最低达零下30多度,雪积数尺,江河道路冰冻。官兵们衣着单薄,粮弹缺乏,忍饥受冻,加上后勤补给困难,有的部队一两天只能吃上一顿结冰的高粱米,官兵体质严重下降,冻伤减员严重。在新兴里战斗中,第27军第80师第240团第5连冲锋时受到敌火压制,全连呈战斗队形卧倒在雪地,最后全部冻死。严寒的天气,也直接影响了武器的使用,部队配备的迫击炮70%无法使用,许多步枪、机枪枪栓被冻无法击发,通信联络也极不通畅。(《抗美援朝战争史》(2000版)在第二卷第126页)美陆战1师在拥有远比志愿军完备的御寒装备的情况下在22215人中仍然有7300人冻伤,而穿着华东地区棉衣进入零下27度的长津湖地区的9兵团则情况更严重,入朝行军第一天就有800人冻伤。战役结束后公认此战出现了我军历史上最严重的冻伤减员现象,各方面记载也基本一致,因此冻伤3万余人,冻死4000余人的数字没有什么争议。 寒冷中严阵以待的志愿军

再看争议的焦点,也就是战斗伤亡。美军宣称给志愿军9兵团造成了3.75万人的伤亡,其中2.5万人死亡。由于美军在长津湖之战开始时就处于被动地位,后面更是历经艰险才突破9兵团重重阻击从海上撤退,基本没有闲暇来打扫战场统计志愿军损失,这个战果也只是来源于战场指挥官的估计,无法准确显示志愿军伤亡情况。再看中方数据,27军军史记载的是战斗伤亡8339人,20军军史记载为阵亡4339人,负伤2890人,失踪被俘764人,26军战斗伤亡估计为3千左右。《冰血长津湖(之二)》则认为“长津湖之战志愿军战斗伤亡约为3万,其中阵亡一万余。”这里就是对9兵团伤亡数字出现争议的关键点。

之所以人们对9兵团战斗伤亡数字有疑问,主要还是因为9兵团与敌相比在客观条件上处于十分不利的位置。《威武之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军征战纪实》在257页这样记载:“第27军从湿热的南方沿海地区紧急北上至朝鲜北部严寒的盖马高原作战,不论从战术、装备和后勤物资保障上,距作战都还存在很大差距。首先是军事准备工作不足,任务转换突然,从渡海登陆作战一下转换为对具有先进武器装备和很强战斗力的美军作战。而我军缺乏现代条件下与外军作战的技术战术研究,组织指挥水平尚难适应与具有绝对制空权和压制火力优势之敌进行现代战争的要求;其次是后勤保障亦有严重困难因仓促北上,部队中一部分御寒冬装未发齐,许多部队尚穿着单裤、单鞋入朝,未战已有冻伤减员。药品、粮食及油料等物资短缺。同时,武器装备与当面之敌相比更是优劣悬殊。”9兵团因为匆忙入朝,部队只有少量日制九二式步兵炮和迫击炮,与配备了近百辆坦克、上百门大口径火炮并配备有专属航空联队(通常为3中队72架飞机,最多时7中队150架飞机)的陆战1师有天壤之别。而且陆战1师作为美军王牌部队,战斗力极强,又是当时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部队,火力远胜于9兵团。就算是被9兵团歼灭的美第7师31团也配属有37辆坦克和各种火炮46门,每天还能有数十架次的航空兵火力支援。而9兵团不但没有飞机、坦克和大口径火炮协同作战,而且部队配备的迫击炮70%无法使用,许多步枪、机枪枪栓被冻无法击发,弹药特别是迫击炮弹匮乏。同时9兵团虽然总兵力高达15万人,但由于交通不便,只能由20军和27军担任主攻任务,其中20军50569人,27军50501人。而且9兵团在战前低估了美军兵力,像美第7师31团加上配属作战的第32团步兵第四营、师炮兵第57营、临时支援分队,总兵力高达4000人,事先志愿军以为31团所在地只有一个营,直到战斗开始后才发现被分割包围的美军近3万人,其中陆战1师2.5万人。面对装备占有绝对优势,战斗力又是美军中首屈一指的陆战1师,9兵团根本无法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用解放战争的方法歼灭对手。《威武之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军征战纪实》在270页总结:“我军武器装备特别是防空和反坦克火器极为落后,后勤补给和伤员转运十分困难,加上罕见的大雪严寒,是造成我未能全歼柳潭里之敌却付出重大伤亡的主要原因。”

虽然在客观条件对9兵团极端不利,但9兵团依然体现了主力部队的优异素质,坚决执行中央军委战前部署,作风十分硬朗,以坚强的作战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前赴后继,不惜一切代价对敌人向敌人发起进攻,在极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因此也导致了自身严重的损失。据《威武之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军征战纪实》第268页记载,东线作战第一阶段结束后,27军第79师合并为5个步兵连、2个机炮连,80师3个团合并为9个步兵连,81师3个团合并为17个步兵连,94师2个团合并为7个步兵连,每连只有四、五十人。20军最后只抽出了200人协同26军参加追击美军,军主力转入休整。所以《冰血长津湖(之二)》第27页根据这些资料,将战前27军有5万人,20军2个主力师都均有1.1万人加起来再减去参加追击的27军2000人,20军200人,得出了中国军队这1军加2师伤亡就达7万人的数据,并在最后得出结论“长津湖之战志愿军战斗伤亡约为3万,其中阵亡1万余,冻伤减员高达3万余,其中冻死4000余。”9兵团损失真的严重到这种地步了吗?

首先,27军这2000人和20军这200人的最后战斗人员人数是公认的。不过最后合并整编2000人参战就代表27军最后只剩下2000人没有出现伤亡吗?《冰血长津湖(之二)》在27页的理由是就算“加上后方机关非战斗人员(战斗紧张时,非战斗人员编入战斗部队是志愿军的惯例),伤亡至少也在6万!”众所周知,一支军队不可能100%全是一线战斗人员,中国军队虽然当时技术兵种不多,但也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战斗人员比例。由于9兵团自入朝后配属运输的汽车在美军轰炸下损失惨重,部队面临补给困境。特别在前线粮弹不济的情况下,9兵团更多地将非战斗人员投入到了后勤运输中。虽然志愿军有非战斗人员编入战斗部队的情况,但在没有详细资料佐证的情况下就判定27军和20军58师和60师将非战斗人员编入战斗人员参加战斗并全部伤亡未免就过于武断了。宋时轮在1950年12月8日18时30分致电彭德怀、毛泽东:“第9兵团经近半月的激战,部队已经极度疲劳,特别是冻伤减员十分严重,情况最严重的第79师战斗伤亡2297人,冻伤减员2157人,全师缩编为5个步兵连、2个机炮连,难以继续实施大的作战行动。”入朝前9兵团各师都补充兵员,基本达到了每师1万人的标准。79师在总伤亡4454人的情况下,就已经建制被破坏,只能缩编为每连人数只有四、五十的7个连队继续作战。假设这伤亡的4454人全部都是战斗人员,再加上这缩编7个连不过近5千人,也就是全师前线的作战人员不过是总兵力的一半。而且这种损失情况下就已经“损失最严重”、“难以继续实施大的作战行动”,虽然9兵团一心要将美军歼灭,但在此时也没发生将大批非作战人员编入战斗部队的情况,而是采取了缩编已有战斗人员的方法。所以仅仅根据27军和20军缩编后的参战人数用加减法来得出9兵团伤亡情况就显得以偏概全了。

其次,对9兵团的损失情况,其实国内资料叙述已经十分清楚了,本文开头就已经引用了中央党史出版社的《开国第一战》在第295页的记载:“第9兵团战斗伤亡19202人,冻伤减员28954人,冻死1000余人,冻伤后救治无效致亡者3000余人,减员总数48156人。”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公开资料往往出于宣传考虑,并不是真实反映实际情况,而是对己方伤亡情况有所保留,因此而对中方资料总是持否定和怀疑的态度。那么这个减员4万多人的数字究竟和实际有没有出入呢?

志愿军第27军围攻柳潭里美军陆战第一师

关于此数字的出处,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央军委毛泽东**的一份电报。也就是那封有名的“9兵团此次东线作战,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这封收录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241页的电报,是时任中央军委**的毛泽东于1950年12月17日发给志愿军总部并9兵团的。《抗美援朝战争史》(2000版)在第2卷第127页引用了这封电报中的“9兵团此次东线作战,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国内关于长津湖之战的资料也都是从这里引用了这句话。因此人们往往忽视了紧接着的下一句话:“9兵团此次东线作战,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由于气候寒冷、给养缺乏及战斗激烈,减员达四万人之多,中央对此极为怀念。”此电报为中央军委毛泽东**发给志愿军总部并9兵团,本就是内部电报,重点在嘉奖鼓励和慰问,因此没必要也不可能在这里缩小9兵团的伤亡情况。在朝鲜战争期间,毛泽东作为中央军委**,一直都时刻关注着战局发展,他的指示对志愿军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他手中自然也掌握着最真实的前线伤亡情况,在当时从9兵团到志愿军总部更不可能也不敢向毛**隐瞒或压缩部队的伤亡情况。所以中央军委毛泽东**17日这份电报中提及的9兵团减员数字,也就是关于9兵团损失情况的最好证明。

关于9兵团的损失,还有一个兵员补充数字。战后休整期间,20军补充了1.5万人,27军补充了14817人,合计接近3万人。这就意味着2个军牺牲、战斗受伤和冻伤导致失去战斗力和短时间内无法康复的官兵就接近3万人。因为9兵团在长津湖作战时补给困难,比起可以用飞机撤退伤员的美军,志愿军医疗条件根本无法与之相比,再加上严寒和缺医少药的双重困难,所以9兵团伤员在没有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护的情况下,伤势恶化导致失去战斗力甚至牺牲的情况很多,比如冻伤致亡的就高达3000余人,战斗受伤后的死亡率会更高,而且战事激烈时,很多战士都轻伤不下火线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两个主力军在51年1月-3月补充近3万人,再考虑第26军的补充,加上轻伤归队人员,基本与《开国第一战》记载的减员4万余人相符。

所以,综合中方各种资料,结合20军和27军军史,以及当时的中方电报往来,可以认定中央党史出版社的《开国第一战》关于“第9兵团战斗伤亡19202人,冻伤减员28954人,冻死1000余人,冻伤后救治无效致亡者3000余人,减员总数48156人。”真实反映了9兵团在长津湖一役的损失情况。

志愿军战士在零下30摄氏度的阵地上狠狠打击敌人

后记

长津湖就像一块试金石,陆战1师突破数倍于己的中国军队的重重包围,逃脱了像北极熊团一样被歼灭的命运,带着装备和伤员从海上撤离,显示出了美国王牌部队的老练和强悍。而9兵团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不畏强敌,不但击退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而且更创造了成建制歼灭美军一个团的成功战例,不愧为中国第一等的精锐主力。虽然9兵团在付出惨重代价后未尽全功,让陆战1师得以逃出生天,但这场用血肉长城抗击钢铁洪流的经典战役与9兵团的功勋和教训,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篇二】长津湖战役双方伤亡人数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日本3.11大地震最新伤亡人数

日本大地震已确认

8277人遇难

日本民众普遍认为,在上周大灾难中罹难的人数可能要高得多。沿海的宫城县在海啸中遭受的破坏最严重,官员们估计仅该县的死亡人数就将达数万人。《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出,官方数据和真实数字的差距,是大槌町这样的地方造成的。

日本政府只有在接到失踪报告后才会认定某人失踪。11日的海啸中,大槌町有很多社区和家庭几乎全被冲走,很多情况下,没人活下来报告失*踪者姓名。在宫城、岩手和福岛等沿海县城的各市镇,这种情形不少见。但随着救援人员努力搜寻,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也开始上升。

日本人是怎样统计死亡人数的?《华尔街日报》描述了这样的场景:在女川的一座废墟里,负责搜救的日本消防队员择路而行。发现遗体时,他们首先初步确定死者的性别和大致年龄。他们用蓝色防水塑料布裹住遗体,留在原地,用红色胶条在该地点做了标记。一名消防员说,理想状态下现在就想搬走遗体,但他们没有时间;稍后会有别的救援组来将遗体搬走。

最终,这些遗体被送往警察设立的失踪人口中心和陈尸所。陈尸所外贴着一张名单,上面写着尸体的辨认特征,如“白发,黑裤子,白色毛衣,头朝东,面朝下躺着,发现时一半身体挂在二层楼的阳台上”。警方说,如果有人认为描述符合亲人的特征,就会让他进入等候区准备认尸。

女川市城市规划官员柳沼俊明说,对失踪和下落不明的人,不愿视其为已经死亡。因为除中央办公室的一部卫星电话外,所有通讯中断,失踪者可能无法通知乡亲他们是安全的。

阪神大地震时,因为受灾人口集中,死者多被埋在坍塌的自家房屋下,因此大多数死者在地震后一年内被发现。尽管如此,最终死亡人数到2005年12月才确定,距地震发生已过去十年。而此次地震的死亡人数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整理出*来。因为无法计算的人数众多,难以搜寻。海啸将许多受害者卷入海中,直到他们被冲上岸时,才会被计算为死亡人口。

声音

“我们珍视每一个生命。估计的数据

太粗糙,我们不采用这种方法。”

负责公共关系的日本内阁副官房长官四方敬如是说。

日本官员说,他们一直这样统计遇难者人数:非常精确地计算死亡人数,而不是先粗略估计而后再进行更正。

【篇三】长津湖战役双方伤亡人数

世界各国一致认可的朝鲜战争各参战国人员损失数字公布于下

中国:阵亡114855人;重伤死亡21007人,病死13150人;伤210367人;被俘21321人,失踪4300人。合计366100余人。

美国:阵亡33646人,重伤不治\事故\病死等20600人;受伤103284人,被俘7140人;失踪8177人,合计172847人。

英国:阵亡710人,负伤2278人,失踪1263人,被俘766人,合计5017人.

土尔其:阵亡717人,负伤2246人,失踪167人,被俘217人,合计3349人.

澳大利亚:阵亡291人,负伤1240人,失踪39人,被俘21人,合计1591人.

加拿大:阵亡309人,负伤1055人,失踪30人,被俘2人,合计1396人.

法国:阵亡288人,负伤818人,失踪18人,被俘11人,合计1135人.

泰国:阵亡114人,负伤794人,失踪5人,被俘0人,合计913人.

希腊:阵亡169人,负伤543人,失踪2人,被俘1人,合计715人.

荷兰:阵亡111人,负伤589人,失踪4人,被俘0人,合计704人.

哥伦比亚:阵亡140人,负伤452人,失踪65人,被俘29人,合计686人.

埃塞俄比亚:阵亡120人,负伤536人,失踪0人,被俘0人,合计656人.

菲律宾:阵亡92人,负伤299人,失踪57人,被俘40人,合计488人.

比利时:阵亡97人,负伤298人,失踪0人,被俘5人,合计440人.

卢森堡:一个步兵排参加联合国军,死5人伤10人合计15人.

新西兰:阵亡34人,负伤80人,失踪0人,被俘1人,合计115人.

南非:阵亡20人,负伤0人,失踪16人,被俘6人,合计42人.

日本(不是联合国军成员国但派了水雷布雷队)死3人被俘1人.

以上合计,除美国外的其他联合国军兵员损失一共约为17200余人.

如果加上美国的172800余人,联合国军总损失19万人.中国36.6万人.

现在来看看韩国:阵亡415004人,负伤425868人,失踪459428人,被俘12536人,合计1312836人.(本数字为美联社1956年公布的数字,为国际社会所一致公认).

如果将联合国军的19万人加上韩军的131万余人,则,美韩方在朝鲜战争中共计损失了150余万人.

越南战争(1959年-1975年)简称**,又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伤亡数字:·南越阵亡: 230,000;受伤: 300,000。

·美国阵亡: 58,209;受伤: 153,303。

·韩国:阵亡: 5,000;受伤: 11,000。

·澳大利亚:阵亡: 512;受伤: 2,400*。

·新西兰:阵亡: 37;受伤: 187。

·北越/越共阵亡: 1,100,000;受伤:不详。

·中华人民共和国:阵亡: 1,100;受伤: 4,200。

·越南平民死亡(全越南): 900,000–4,000,000。

参战国家

:越南南方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西德韩国泰国菲律宾。此外荷兰、比利时、希腊、丹麦和土耳其都派出医疗队参加了**,帮助救治南越受伤军人。西班牙也于1966年向南越派出了一支13人的专家小组。

**时,英国为何坚决不参战

——美国迫使盟国派兵参加**内幕玉鹏/编译

二战后,美国每发动一场战争,都会要求盟友出兵帮忙。这其中,英国往往是美国最忠实的支持者。但在**期间,英国却一再拒绝美国让其派兵的请求。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最近,俄罗斯历史学家谢尔盖·彼丘洛夫为我们揭开了这一事件的内幕。

·越南战场没有英国兵

1964年秋,在越南人民军的顽强抵抗下,美国在越南战场显得力不从心。当时的美国总统约翰逊便呼吁其盟国向越南战场派兵支援美军作战。首先响应美国号召的是奥地利和新西兰。

1965年,奥地利远征军第一支部队开始在南越部署,这支部队由奥地利第1加强步兵营和新西兰第161榴弹炮连组成,他们到达越南战场后直接隶属于美国173空降旅指挥。后来,两国在美国的要求下又向越南战场增兵,参战的奥地利军人达到7672人,新西兰为552人。美国的另一个盟国加拿大,虽然一直对派兵参加**保持沉默,但在美国的压力下,仍有数千加拿大军人曾被编入美军,在越南经受了战争的洗礼。具体有多少加拿大军人参战,由于加国政府一直对外保密,没人知道详细数字。但有一点很清楚,**期间有56名加拿大士兵战死。

出人意料的是,美国的亲密盟友英国这次却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立场。1961年春天,美国国务卿就提出让盟国组成一支联军进入南越“履行国际义务”,但英国却没有支持美国的这一想法。原来英国人对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中,美国逼迫英国撤军的事,还怀恨在心。

到了1965年初,局势发展不利于美国,于是美国再次向英提出派兵的建议。1966年美国政府曾哀求英国:哪怕向越南派出1个由1500人组成的廓尔喀雇佣旅也行,因为廓尔喀人十分擅长反游击战。双方经长时间谈判,没有结果。最后,美国降低标准,要求英国允许廓尔喀人加入美军直接参战,但即使这样英国也没有同意。当时英国政府的外交政策是,尽量避免在国际上直接参与任何冲突。

·韩国向越南派兵近30万人

·美国在欧洲的另一个盟国——西德,由于宪法严格限制其向海外派兵参与冲突,这次找到了绕过宪法禁令的机会。因此西德政府回避在国内对这一问题进行公开讨论,他们应美国政府的要求,瞒着老百姓,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秘密地向南越派出了2500名德国军人,包括120名飞行员,这些飞行员驾驶美国空军飞机直接参加了对越南的军事行动。

除了英国和西德,荷兰、比利时、希腊、丹麦和土耳其都派出医疗队参加了**。西班牙也派出了一个13人的专家小组。

当时,最令美国头疼的就是法国。法国在**问题上一直和美国对着干,因此多次受到美国领导人的排挤,并将其从盟国中清除。美国本想以北约的名义与越共开战,就是因为法国的反对才放弃了这一打算。

除了欧洲盟国外,为了扩大参战国家数量,美国政府开始要求亚洲盟友向越南派兵。美国政府表示,越南战争的成败关系到东南亚国家的安全,因此亚洲盟国必须履行职责。美国政府向韩国、菲律宾、泰国和台湾(后来由于美国害怕这一举动有可能促使中国直接参战,因此放弃要台湾派兵的要求)等亚洲盟友游说、施压。韩国积极响应了美国的号召,从1965年秋,韩国开始向南越派出自己的1个独立陆战旅和第100步兵师,到1973年在越南直接参战的韩国军人达到了5万。在整个**期间,韩国先后派出了近30万名军人。

尽管面临着美国的巨大压力,但菲律宾只象征性地派出了工兵部队。泰国由于害怕战火波及到自身,在这场战争中十分卖力。1967~1969年共向南越派出了6个步兵营、3个炮兵营、两个旅级司令部和其他分队。后来又将一个“黑豹”步兵师投入到越南战场。

第一位输掉战争的

美国总统是尼克松

1969年1月,美国新总统尼克松上台后开始拒绝实施前总统在越南的战略,表示将逐

步从越南撤出美军和仆从军。

战后,据美国政府正式统计,这场战争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共有近100万各国军人死伤,8612架飞机和直升机被击落,其中在北越境内被击落4125架。美军死亡36万人,受伤30.4万人。同时,政治损失也很大,美国的反战浪潮进一步兴起,迫使尼克松政府不得不从越南狼狈撤军,成为美国历史第一位输掉了战争的总统。而与美国一起参战的其他仆从国结局也都挺悲惨:泰国发生了军事政变,政府被推翻;而菲律宾“向左转”,最终要求美国从该国撤出军事基地。奥地利和新西兰也发生了社会动荡。

**的一大后果就是,美国组建的东南亚条约联盟组织解体,其对东南亚的影响力遭到沉重打击。这对美国来说是一次惨痛的教训。为此,专家指出,如果美国再发动战争,一定不要忘记越南战争的教训。目前在伊拉克,美国政府正在重蹈越南战争的覆辙。

(原载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

参考资料

苏伊士运河战争美国主张英国撤军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军队入侵埃及,苏伊士运河战争(亦称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苏伊士运河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交通咽喉要道,但却为英、法的运河公司把持,每年攫取巨额利润。

1956年8月2日,英、法、美三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主张苏伊士运河“国际化”,并提出召开24国参加的伦敦会议,遭埃及拒绝;9月,英、法、美再次召开伦敦会议,决定将苏伊士运河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

10月29日,以色列军队入侵西奈半岛,向运河逼进。10月31日,英、法军队对埃及进行武装干涉。11月5日,英、法海军陆战队在塞得港附近登陆。11月1日,美国在联大紧急大会上提出立即停战的提案。2日,联大以压倒多数票通过这个提案。11月5日,苏联建议与美国共同出兵“制止”侵略,并向英、法发出最后通牒。11月6日迫于美国等的压力,英、法宣布停火。(焕茗)

中印边境战争

是1962年6月至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国和印度的藏南边境的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中国边防部队在整个自卫反击作战中,歼灭印军3个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歼灭印军3个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歼灭印军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击毙印军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4,885人,俘印军第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

中国边防部队阵亡722人(其中军官82名、士兵640名),负伤1,697人(其中军官173名、士兵1,524名)。

中苏珍宝岛战役

1969年3月2日和3月15日。苏联方面亡58人,伤94人。中国方面亡29人,伤62人,失踪1人。

·中越自卫反击战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解放军、支前民兵共牺牲6954人,伤14800多人;2月17日至2月27日击毙越军15000人,2月28日至3月16日击毙越军37000人。

勿忘历史。向舍生忘死为国捐躯的先烈们致敬!

【篇四】长津湖战役双方伤亡人数

1、苏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损失:
(1)苏芬战争(1939年11月至1940年3月):苏军死亡4.9万,受伤15.9万人次。(2)苏德战争(1941年6月至1945年5月):苏军死亡681.7万,被俘或失踪445.6万人,伤病1832万人次。
附:苏德战争双方历年损失数:
1941年:德军损失85万人。其中死亡30万人、被俘或失踪数千人。苏军损失447万人。其中死亡80万人、被俘或失踪234万人。
1942年:德军损失200万人。其中死亡50万人,失踪或被俘约10万人。苏军损失737万人。其中死亡174万人、被俘或失踪152万人。
1943年:德军损失290万人。其中死亡70万人,被俘或失踪约20万人。苏军损失786万人。其中死亡194万人、失踪或被俘37万人。
1944年:德军损失300万人。其中死亡123万人,被俘或失踪约60万人。苏军损失688万人。其中死亡160万人、失踪或被俘17万人。
1945年:德军损失约300万人。其中死亡50多万人,被俘或失踪约70多万人。苏军损失301万人。其中死亡73万人、失踪或被俘7万人。
合计:德军(含党卫队)在苏德战争中损失累计近1200万。其中死亡320多万人、被俘160万人(不含1945年5月9日后投降或受降者的120多万德军)、伤病累计约700万人次。最终死亡人数为380万(含死亡的俘虏)。以上数据包括奥地利、苏台德、阿尔萨斯等地的德意志人,但不包括1945年后大量参战的人民冲锋队之类的民兵组织的损失。
苏军在苏德战争中的损失累计为2959.3万。其中死亡681.7万人、被俘或失踪445.6万人、伤病累计1832万人次。最终死亡人数为865.6万(含死亡的俘虏)。以上数据包括内务部队及边防军等,也包括与德国的盟军作战所遭受的人员损失,但不包括尚未到所在部队报到的在途新兵,如包括新兵,则死亡人数约为737万人,最终死亡人数为915.3万人。
(3)苏军参与的另外几场战争(如苏波1939.9-1939.10、苏日1945.8)死伤人数均远远低于苏芬战争和苏德战争,苏波战争:苏军死亡人数仅737人,苏日战争:苏军损失累计3.64万人,其中死亡1.2万人。
2.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死亡情况(不含被俘及伤病):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总计为485万人(包括死亡的俘虏):对苏作战死亡380万人(含俘虏),其他主要分布于:意大利15万、西欧34万、非洲1.6万、南斯拉夫5万等等。
3.中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死伤情况(1937年-1945年,不含俘降人员):(1)国民党军队死伤363.3万。其中阵亡132万、病亡等42.2万,受伤累计189万人次。(2)共产党军队伤亡人数有50多万和70多万两种说法
4.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死亡情况(不含被俘及伤病):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总计为185万人:
(1)对美英等国作战死亡129万人(包括飞虎队在中国战场打死的日军)。主要分布于菲律宾(52万)、缅甸(18万,包括中国远征军打死的1万多日军)、冲绳(10万)等等。(2)在中国战场死亡44万多人(1937年7月-1945年10月,伤、亡、俘累计则为133万。另外1931年9月-1937年7月间损失累计为17万,其中死亡2.6万)。(3)苏日战争死亡8.3万人(1945年8月9日-1945年8月21日)等等。
5.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伤亡情况(不含俘虏):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伤亡人员总

计为101.3万。其中死亡40.5万人(阵亡占29.1万人)、受伤累计60.8万人次。美军伤亡人员约70%分布于欧非战场,其中仅西欧战场(1944年6月-1945年5月)便有13.5万人阵亡、45.1万人(次)受伤。
6.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死于战争及与战争相关原因(如因战争导致的灾害、饥馑、缺医少药、传染病蔓延、征兵、征募劳工、屠杀等)的人约为7000万(欧非战场约占三分之二,欧非战场死亡人员中的三分之一是死于纳粹集中营或是被纳粹行刑队集体屠杀的,占二战中遭刻意屠杀的平民及战俘总数的80%以上),其中苏联死亡2660万人(1941年-1945年,军人占35%,苏联方面因战争造成的伤病人数也是及其巨大的,仅在册军人的伤病累计数便高达1830多万人次),中国死亡约1850万人(1937年-1945年,其中军人约占15%,另外因战争造成的伤病者累计约1600万人次,因此伤亡累计约为3500万人)。但第二次世界大战还不是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是13世纪的蒙古扩张战争,13世纪的蒙古战争可称得上是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其战场覆及欧亚两洲,面积达2500万平方公里,造成上亿人死亡,仅仅在中国,人口便从战前的11000多万降至战后的5000万人(人口减少与死亡还不是同一个概念,因为它已抵消了出生的人口,因此实际非正常死亡人数要比人口减少数大得多),其中中原地区从768万户降至87万户,南方则从1267万户降至900万户,而当时世界人口不过4亿左右。这场战争所波及地域之广,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之惨重,不但第一次世界大战难望其项背,就连第二次世界大战也相形见绌,摄影机、照相机等机器的发明见证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烈,而700年前蒙古战争的血腥和野蛮却只能从白纸黑字中去品味了。但不管如何,战争永远是平民百姓的噩梦,愿世界再无大战。
------------wmj007整理-------------
各大战场死伤数:
苏德战场:苏联红军共死亡880万人。德军以及7个仆从国军队共死亡572万人。双方死亡比例1.54:1
北非和西南欧战场:盟军共死亡90万人(美军25万,英军35万,法军20万,其他国家10万人),轴心国军队共死亡55万人(德军50万,意军5万),双方死亡比例1.7:1
中国战场:中国军队共死亡148万人,日军死亡44万人,双方死亡比例约3.36:1
太平洋战场:日军死亡138万人,美军死亡12万人,英军3万,双方死亡比例约9.2:1
远东战场:日军死亡10万人,苏军死亡1万人,双方死亡比例10:1
--------wmj007整理------------
总表:
国名死亡受伤合计死伤
苏联2680万3300万6000万

中国1800万1700万3500万德国800万2000万2800万波兰650万100万750万日本290万400万690万南斯拉夫170万300万470万美国38万150万190万英国40万120万160万意大利20万50万70万法国30万20万50万

推荐访问:战役 通用 伤亡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