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电影《大国粮仓》心得体会,菁选3篇

时间:2023-03-25 08:50:06 来源:网友投稿

电影《大国粮仓》优秀心得体会1  袁隆*是值得尊重的科学家。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生活简朴,不论刮风下雨,天天工作在试验田里,一心只想着造福全体人民。袁隆*是值得让世界尊重的*科学家。他首创的杂交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大国粮仓》心得体会,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电影《大国粮仓》心得体会,菁选3篇

电影《大国粮仓》优秀心得体会1

  袁隆*是值得尊重的科学家。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生活简朴,不论刮风下雨,天天工作在试验田里,一心只想着造福全体人民。袁隆*是值得让世界尊重的*科学家。他首创的杂交水稻不仅为*的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也在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推广了3000多万亩,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获得了联合国有关组织和世界许多国家的赞誉。袁隆*在这次世界种子大会上感动了全世界,并不是偶然的。袁隆*的责任、胸襟与贡献,就象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公民、一个科学工作者闪光的精神品格。

  很容易想像,有那么大头衔、那么多荣誉的.袁隆*,如果想在财富积累上更进一步,如果真正重视“身价几何”,显然不需要费多大周折,做一些广告、或者把他的奖金成立一个可以最大程度赚钱的公司什么的,都是可行的办法。

  但袁隆*呢,已经“满足于”自己每个月6000多元的工资,而且,尽管自己尚有一些“积蓄”,但他却会穿15元一件的衬衫,100多块的鞋子,260元的手表……对于如此节俭的“世界级科学家”、“科技明星”,不知道该有多少追求一夜暴富、为金钱不惜一切、对金钱挥霍无度的人们应该为此感到脸红!不仅如此,已经年近八旬的袁隆*老人还给日益功利的社会上了一课,那就是,到100岁他也还想在田里,还想着解决更多的人的吃饭发展问题、为人类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

  那么,无数相对于袁隆*老人年龄的“年轻人”,是否该以袁隆*老人为榜样,为着更有意义的人生而不是只考虑更“赚钱”的人生而努力向上、奋斗不息呢?

电影《大国粮仓》优秀心得体会2

  地*线被刷成金黄色,黄昏似一老妪,拄着拐杖,脚步轻盈地把缕缕最黄艳的暮色撒在天边,撒在土地上。农民伯伯戴着草帽在地里干活时,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位老人,那位把毕生经历都放在杂交水稻上的袁隆*爷爷在天边露出慈祥的微笑……

  1930年9月7日,一阵啼哭打破了产房的宁静,没有人知道这个孩子会是未来人们的救世主,也没有人知道杂交水稻每年可多养活约一亿人口。抓周时,他抓到了水稻,从此注定了他不*凡的一生,注定了他一生的绿色农业梦。

  1950年,袁爷爷已经研究出了高等、产量大的西红柿、马铃薯等。之后,他不顾世人的嘲笑,走上了杂交水稻之路。饥荒迫使学校停学,他看到了小女孩儿将一张饼紧紧地搂在怀里,他看到了小女孩儿扶着墙走不动路,他看到了一小袋干粮悬挂在高高的房梁上,他听说了人到死前也未曾动过一口干粮……这一幕幕的发生,他怔住了,这更加坚定袁爷爷的梦想。袁爷爷和他的团队没日没夜的研究,终于发现了一株“败育型雄性野生稻”,他手上轻握着这株“败育型雄性野生稻”欣喜地笑着,这是他前进的动力,袁爷爷细心地做了几盆实验,可是好景不长,*又开始批判袁隆*。在袁爷爷干活的时候,*把他的心血毁灭了,听到这个消息,他赤着脚立刻跑回了家里,他的眼神是那么无助,但这也没有能打破他前进的意志,袁爷爷继续细心地研究着他的实验田。可是一次大雨再次摧毁了他的心灵,在狂风暴雨中,他义无反顾地冲向那片稻田,看到眼前的一切,他扑向那面目全非的稻田,嘴里嘶吼着:“这是谁干的!谁干的!”他抓着那一株残留的水稻幼苗,眼里尽是委屈和伤心,雨水顺着脸颊和耳垂流下。他抓住了最后一丝希望,坚定地继续搞农业,可这次袁爷爷又失败了,没关系,再来!再来一次!成功了!他成功了!全国人民看着报纸,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线。他做到了!他真的做到了!他实现了那句话“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九十多岁的老人家依然朴实无华,依然穿着最普通的衣服,骑着普通的电动车,庄稼地里的真院士,农民百姓的心上人。他不是小鲜肉,但他就是*人心目中永远的神!

  家里的老人教育我们,不要浪费粮食,说到饥荒他们眼里还流露出几分惶恐,“挨饿挨怕了”。袁爷爷在5月22日午饭过后去世的,他看着孩子们吃了饭才离开的。疫情当下,国粮紧缺,我们更不应该浪费粮食,让袁爷爷担心。我们会继续传承袁爷爷的意志继续谱写这美丽的华章。希望大家在吃饭闻到饭香的时候,不要忘记这样一位心系百姓温饱,一生鞠躬尽瘁的老人家——袁隆*。

电影《大国粮仓》优秀心得体会3

  米饭者,香甜而软糥也,不腻口,不粘牙,实乃主食之甲……

  说真的,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我是吃着米饭长大的,作为一个货真价实的吃货,我也是被米饭一口一口喂胖的"。米饭真有如此好吃?我看未必。既无独特之味,又无韵味之口感,要不然,那么多的下饭菜又是为何而发明呢?可吃了十多年的米饭,我似乎与那不怎么好吃的米饭结下了悠长而难解的情结。

  小时候,我就被教导不要浪费一粒粮食。可那时的我并不愿意吃米饭,更读不懂母亲那勤俭节约是美德的论调,我那不锈钢的小碗总要剩下一两口已变凉的米饭,美好的午间时光总要变作我与母亲关于一小口米饭的“拉据战”,母亲脸上总要升起一些愠色,母亲的责骂声与我的吃饭声此起彼伏。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有些讨厌米饭的味道,可光盘的习惯却被一直保留下来,对每一粒粮食的尊重成为了当年“拉据战23”给我留下的最大财富。

  长大后,与米饭长达多年的敌视似乎突然就和解了。回到家中,第一件事不是脱鞋放书包,而是问母亲饭熟了没?入目所见是桌上明艳的菜色相互交织点缀,米饭上的氤氲水气正在蔓延,还有诱人的米香钻入鼻子,嗯——扣住了我的心房,赶紧扒拉一口,空空如也的胃便立刻温热了。母亲笑问好吃吗?“嗯嗯”,我忙不迭的往嘴里送上美味,含糊不清的答道。“别吃太急,别噎着了”,我慢下来与母亲相视而笑,心仿佛被米饭的温度捂热了。现在想,那种温馨似乎并不止来自于米饭的温度,更来自一粒粒米上承载的一个个家。

  再后来啊,我开始了解米饭的前世今生,米饭,来自于稻,数千年前就被种于长江流域,后来逐渐推广于华夏大地乃至全世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到了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社会不断发展,米饭也不甘落后,在大厨手下,米饭一会儿成为久经磨练的勇士,一次次深入危险灼人的锅底,于是便有了锅巴;一会儿又成为多情的小女子,在与汁水的交融中缠绵悱恻,于是便有了泡饭;一会儿,又成为时髦的青年,烫了个发,于是便有了米花。变的,是米饭的形式,不变的,是*人对新事物永不停息的探索与对生活的热爱。

  现在,袁隆*爷爷带着他的梦想离开了这片他炽爱的土地。我想,他只是把这人间的缕缕炊烟、阵阵稻香带去了另一个世界,他将继续为实现禾下乘凉梦而辛勤耕耘。而我们将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努力学习,勇立潮头,扛起历史的责任。我仿若看到千千万万农民为耕种出香甜的水稻胼手胝足,看到了稻田里颗颗稻粒愈发饱满,逐渐金黄。米饭啊米饭,你那晶莹饱满的身躯凝聚了那位老人的汗、泪、血,你那微微扬起的弧线,隐含着那位老人的微笑与他生命的弧度。米饭啊米饭,你是一颗颗搏动的心啊,中华民族的血自你的经贯脉络流动着、冲击着,翻起一片芬香的稻花。

  致敬米饭,致敬手捧稻穗的袁老!

  致敬米饭凝结的华夏魂!

推荐访问:粮仓 心得体会 大国 电影《大国粮仓》心得体会 菁选3篇 电影《大国粮仓》优秀心得体会1 大国粮仓纪录片观后感 观看大国粮仓心得体会